书城政治官规则
20053500000084

第84章 缩头、收臀、摆尾(6)

这里有一个特例不得不说,为官者经常会感叹他的一生有些旁观者,以为他能够乱世之中保全性命,是掌握了糊涂境界的最高层,其实不然,他是真糊涂,。这个人是谁?他就是蜀后主刘禅。

公元223年,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因病去世。他16岁的儿子刘禅即位,称后主。刘禅是个昏庸无能的人,对于治理国家全无主张,事事听从于丞相诸葛亮。然而随着诸葛亮仙逝五丈原,其他辅佐能臣的离去,国势日危。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攻下绵竹,大军直逼成都。刘禅投降,当了俘虏,蜀汉灭亡。魏帝曹奂命刘禅迁到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并封他为安乐公,给予他很多赏赐。刘禅对此很满足,心安理得地在异国他乡过着享乐生活。

一天,晋王司马昭请刘禅饮酒。席问席间,特地为他表演蜀地歌舞。,只见刘禅兴趣盎然,看到高兴的时候禁不住伏案大笑。见此情景,许多蜀汉的旧臣禁不住淆然泪下,一面感怀亡国之恨,一面哀叹国主昏庸无能。司马昭见到这种情况后,私下对一位大臣说:“一个人能糊涂如此,真令人难以相信。如此看来,即使诸葛亮还活着,也不能保住他的江山!”

还有一次,司马昭故意问刘禅说:“你思念蜀地吗?”

刘禅回答道:“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地。”过了一会儿,后主起身如厕,原在蜀汉任职的郤正跟到廊下,暗地里进谏刘禅说:“今后大将军再问您是否还思念蜀地,您应该哭着说,我没有一天不思念。这样,您还有希望回到蜀地去。”不久,司马昭果然又问刘禅是否还思念蜀地,刘禅照郤正教的说了,还勉强挤出了几滴眼泪。司马昭闻言说道:“这话怎么象是郤正所说这话怎么像是郤正所说。”刘禅惊问:“是啊,你怎么知道的?”司马昭哈哈大笑,从此对刘禅没有任何怀疑。

“此间乐,不思蜀”也成为一大笑柄,然而在晋统一全国后,所有被俘的君主均被杀害,也只有他得以幸免。这种糊涂是天生的,并不是学就能学到的,但是一个人糊涂至此,也是很可悲的事情了。

装糊涂是官场上的一种小智慧,里面更多的是忍耐和消极避世。一个为官者要在官场中站稳脚跟,、行走从容就要学会糊涂,知道什么时候该糊涂,什么时候不该糊涂,壮大自己,形成势力,这才是为官的根本。请看下面一节的“智慧的学为糊涂”。

将糊涂变成一种手段,为我所用,这样的糊涂才具有积极的意义,才是智慧的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