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吓跑小偷的事情很快便向外传颂开来,人们纷纷对小学生的表现大加称赞。但人们在称赞这名小学生的同时也不免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小学生在与小偷周旋的过程中,为什么能想出如此恰到好处的策略呢?”对此,美国多位心理学家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之所以能够想出对付小偷的方法,与他自身的心理发展有关。朱利安·泰普林教授作为研究的一员,他这样表述道:“小学生将狡猾的小偷吓跑与小学生自身掌握的方法有关,而这些方法是他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朱利安·泰普林教授认为,小学生的生理年龄虽然小,但他们在这个时期对外界任何事物都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快速地对其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别人的指导使他们往往能够快速掌握技能。此外,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他们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是会迅速而直接地将人们总结出的极为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学到手。这就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的优势。不仅如此,小学生此时的心理虽然距离成熟还有一段距离,也会经常伴随有恐惧等心理方面的问题,但恐惧只是一时现象,随后其内心的恐惧就会被追求新鲜事物的强烈心理所抹擦掉,在战胜恐惧心理的同时,还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分析故事中小学生的行为来看,第一次他假装大声呼唤爸爸的名字说明小学生将爸爸此前告诉他的对待陌生人的方法牢牢记在了脑子里,并且付诸行动,这是小学生具备的特征之一。接下来,小学生用播放有爸爸声音的录像带的方法营造出“爸爸在家”的假象,并成功吓跑了小偷,这也说明小学生自身具备了能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到的事物转变为行动的特性。显然,正是由于小学生具备的这些特性才让他成功地阻止了盗窃案的发生。
其实换个角度想,小学生与小偷周旋的过程也是一个双方进行心理交锋的过程:小偷认为将要实施盗窃的房子里只有小学生一人,于是心理上就对其放松了警惕;可小学生抓住小偷不盗窃东西不罢休的心理特征后,不断营造出“家中有大人”的假象,从而让小偷信以为真,最终选择了逃跑,使盗窃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与其说小学生与小偷之间进行的周旋是一场不对等的年龄的交锋,还不如说是双方之间进行的心理交锋,而交锋最终的获胜方竟是小学生。
4. 心理学家为何不能预测犯罪而能通过糖果预测孩子的未来?
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出现了很多暴力犯罪活动,而纽约无疑成为暴力犯罪的重灾区。对此,纽约警察局局长感到非常苦恼,他不明白一些人为何要犯罪。随着社会上犯罪活动的增多,警察局局长感到身心疲惫,他想请心理学家来预测未来还要发生哪些犯罪活动。当时在哈佛大学进行心理学研究的乔治·埃尔顿·梅奥被请到了纽约警察局。警察局局长向他抱怨说:“梅奥先生,为何纽约的犯罪率如此之高,你能预测一下未来还要发生哪些犯罪活动吗?”
“抱歉,我很遗憾地告诉你,心理学同样很难预测一个人未来会不会实施犯罪活动。因为在任何个案中,一个人的行为都是受外界多种因素影响的,由于外界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因此很难精准地预测到一个人未来会不会犯罪。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该地区人口的密度以及受教育程度分析出他们实施犯罪的概率,但对于个案的预测显然是充满很多不确定性的。”
在乔治·埃尔顿·梅奥看来,对犯罪活动的预测就等同于对天气的预报。众所周知,人们在得知一个地区总的天气变化情况后便可以预测这个地区未来的天气。但如果非要对该地区未来一个月的天气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估计会不尽如人意。因为该地区的天气变化以及是否下雨是受外界诸多因素影响的。乔治·埃尔顿·梅奥表示:“美国气象局还曾经借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未来的天气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要比20年前的结果精准了很多,但由于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太多,气象学家们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准确地对未来的天气进行预测,他们仍要在概率的基础上对天气进行预测。”
或许这样的回答并不能令人满意,但现实情况确实如此。比如,医生也不能预测到某个病人的身体即将发生什么病变,也需要依据概率建议病人是否接受高危险性的手术治疗;而政府决策部门也只能在概率模型的基础上做调整经济发展或优化产业结构的决策。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心理学家却能通过糖果预测到儿童未来的发展。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曾经说过:“要想弄清楚一个儿童未来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可以通过一颗糖果对其进行预测。”他通过一项关于果汁软糖的实验发现,一个人在儿童时期面对糖果的诱惑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可影响到他未来的人生发展。在加德纳看来,糖果实验是最简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测试儿童行为方式的方法之一。
20世纪60年代,加德纳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幼儿园中进行了糖果实验。首先,加德纳随机找到了几十名儿童,在这些儿童面前放一块糖果,并告诉他们可以放心吃,但如果谁能在他回来之后再吃就可以多奖励一颗糖果,于是他假装离开了10分钟。加德纳离开教室后通过观察发现,在前3分钟内,有三分之一的儿童迫不及待地剥开糖吃了起来,还有三分之一的儿童按照加德纳所说的等他回来再吃,另外三分之一的儿童虽然在前3分钟内没有吃糖果,也坚持等待,但在8分钟时,他们都耐不住糖的诱惑放弃了等待,将糖放入了嘴中。
通过对这些儿童多年的追踪调查,加德纳发现,当年那些在三分钟内就吃掉糖的儿童在青少年时期显得缺乏自信;按照约定的时间吃糖的儿童非常有主见且交际能力非常强,更是个守信的人。为此,加德纳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儿童对待糖果的态度和其日后的成功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儿童在面对糖的诱惑时等待的时间越长,他日后的生活就越幸福,事业也越成功。
当有人问及加德纳为何能轻松地预测到儿童的未来发展而预测不到犯罪的发生时,加德纳表述道:“在社会发展中,影响犯罪活动的因素非常多,有来自罪犯自身的心理变化,更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不具确定性的,想要准确地把握住变化的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很难预测到犯罪活动的发生。然而,预测儿童未来的发展就不一样了——虽然儿童的行为模式各不相同,但儿童对待糖果的态度却惊人地相似,从儿童对待糖果的态度中就可以判断出他们的心理特征,甚至预测到他们将来的发展。”
其实加德纳要告诉人们的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即便是心理学家也很难预知未来的发展,但对于那些相对有规律的事情来说,对其展开预测就要相对容易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学家不能预测犯罪活动而能通过糖果的实验预测儿童的未来发展的原因。
5. 童年时的卢卡斯为什么会残暴地对待小动物?
“你会残暴地对待小鸟或其他小动物吗?”哈佛大学教授卢克·瓦休向他的学生们提出这个问题后,在座的23名学生中,有5名学生缓缓举起了手。其中有4名男生,1名女生。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卢克·瓦休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或许这个故事听上去有些毛骨悚然,但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某种心理状态却更加让人惊悸,而这一心理状态又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和无奈。
说起亨利·李·卢卡斯,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因为他成年以后的所作所为,可以说震惊了整个美国乃至世界。他到底做了什么令人震惊的事呢?原来,卢卡斯当时在被弗吉尼亚州的高等法庭接受审判,被判犯下多宗杀人罪行,法官宣判之后卢卡斯冷笑一声,得意地向弗吉尼亚州警方交代出更多隐情。其实,他在1975年至1983年期间总共犯下了几千宗罪行,被害人多达3000多人。
然而,经重案组反复核查,被卢卡斯加害的人数在350人左右。尽管如此,主审卢卡斯一案的得克萨斯州检察官依旧认为这个数字太耸人听闻,于是决定对卢卡斯判以重刑。1998年,弗吉尼亚州的州长乔治·沃克·布什批准对卢卡斯执行死刑。
卢卡斯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杀人狂魔,美国人民普遍认为,卢卡斯是美国历史上杀人最多、手段最残忍且被逮捕后表现最猖狂的“连环杀手”。无疑,卢卡斯的所作所为让人们感到震惊,而卢卡斯得意洋洋地交代一切罪行,包括一些未经证实的罪行的行为更令人感到悚然。于是,很多人都想知道,卢卡斯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而心理学家则提出了一个更确切的问题,卢卡斯的所作所为到底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就此而论,瓦休教授给学生们讲述了卢卡斯人生中的一些事情。原来,卢卡斯的童年可以用悲惨来形容。卢卡斯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就因为一场意外导致下半身瘫痪,失去了工作的能力,所以一家人的生活就都指望卢卡斯的母亲了。然而,卢卡斯的母亲却是一个酗酒成性、脾气暴躁的妓女,据说还吸毒。自从卢卡斯的父亲瘫痪后,卢卡斯和父亲便成了母亲酗酒后发泄怒气的主要对象。
可以说,童年时期的卢卡斯就是在母亲的谩骂和殴打中度过的,而且他在母亲那里所遭受的残酷虐待简直恐怖得令人难以想象,更难以置信。但这一切都是事实,卢卡斯失明的左眼就是最好的证据。在卢卡斯被捕后接受警方调查,警察问及这一点时,连卢卡斯自己也记不清这是哪一次被殴打的结果了。
不仅如此,在卢卡斯12岁那年,卢卡斯的头部还遭受过一次重创——当然这又是他母亲的杰作——而这一次直接损伤了卢卡斯的大脑。瓦休教授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导致卢卡斯后来冷血作为的原因之一。由于长期遭受母亲的虐待,在不知不觉中,幼年的卢卡斯总是喜欢到处捕捉一些小动物,比如小鸟、白鼠以及小猫、小狗等,然后将它们关起来折磨致死。正如卢卡斯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被母亲折磨得一点同情心也没有了。”
讲到这里,瓦休教授是这样对学生们说的:“几乎所有具有病态杀人倾向和行为的人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亨利·李·卢卡斯也不例外——在那样的环境下,一个孩子如果依旧能够保持或长期保持一个正常的心理状态,那就是奇迹。”只可惜,卢卡斯并没有创造出这种奇迹。
当时,课堂上一位名叫威尔逊·莫里扎特的学生却对之提出了质疑:“一些在童年遭受过像卢卡斯那种被虐待甚至比卢卡斯遭受的虐待还要残忍的孩子,在后来的人生中也未见有暴力残忍的行为或杀人行为;恰好相反,一些在童年生涯中没有遭受过虐待、在美好的成长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却成了罪犯,甚至比卢卡斯还要残忍。这又怎么解释呢?”对于这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瓦休教授认为,这就要从精神受伤程度来分析了。
瓦休教授指出,卢卡斯身体和精神受伤都并非一般地深,可以说到了精神分裂的状态。的确如此,当卢卡斯的律师把他童年所有的残忍遭遇都向法官以及陪审团展示了一番后,他明确指出,卢卡斯的精神状态极其不好,已经接近重度精神病患者的状态,并要求专家立即给卢卡斯做精神病鉴定。当时,法官以及陪审团的成员休庭商议,同意立即给卢卡斯做精神病方面的鉴定,而鉴定的结果是,卢卡斯的确患有精神分裂症。法庭宣布,卢卡斯至少得在精神病医院里住上40年。
对此,有学生提问:“难道在童年时期遭受过暴力虐待的人都会得精神分裂吗?”瓦休教授认为,这倒不完全是。至于卢卡斯的行为,不仅仅是母亲对他身体施暴的行为所导致的,还有一些难以想象的变态的怪招。比如,在卢卡斯的母亲心情好的时候,她就会将卢卡斯打扮得像个小姑娘一样,让他穿上女孩子的衣裤去上学。毫无疑问,卢卡斯肯定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和戏弄,这无疑会彻底摧毁一个男孩的自信和尊严。而卢卡斯后来的双性恋倾向估计有90%的可能性是受这些事影响的。
讲到这里,瓦休教授转而讲到本文中开头提到的那道心理测试题。其主要目的就是测试出童年时候的遭遇和行为对人的一生所存在的潜在威胁指数。换句话说,就是测试你内心的魔鬼指数有多高?
如果你的回答是“童年时没有残忍对待小动物的行为”,那么说明你内心的魔鬼指数在20%以下,这一类人心地善良,同时又有很强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在他们身上,很难发生虐待的行为,即便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们也很难做出伤害和报复对方的行为。但正是因为这类人天性过于善良,所以他们很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
瓦休教授对这一类人的建议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让别人将你的善良误以为是胆小怕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如果你的回答是“童年时有虐待小动物的残忍行为”,那么说明你内心的魔鬼指数在30%~60%,这一类人对待他人和生活比较冷漠,没有太多的同情心,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他们也很少能够伸出援助之手。但当他们的利益或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反扑别人,保护自己。事后,他们其中绝大多数人还会产生报复心理,时常做出一些令他们事后追悔莫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