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盛开:你若向阳,心不忧伤
20058000000005

第5章 有梦就去追,累了就停下来(5)

“迟到了,不行,不能被抓。”

他看了一下校内的环境,首先要过的还是门卫这关,然后在走向教学楼的途中不能被人发现,最后一个关卡就是守在楼梯口的学生会的人了。确定了这些情况以后,陈翼飞深吸了一口气,令自己打起精神来,然后开始思考进入教室的办法。

没有犹豫,陈翼飞立刻开始行动。他并没有直接从校门口进去,而是走到围墙的另一侧,把单肩包扔进学校,然后走到士多店,买了包烟,再走向门口。

“小子,迟到啦?”门卫看到有人走近。

“哪儿啊。”陈翼飞冷静地回答,“我早就来啦,包都已经放回教室了,是我们黄老师烟瘾又犯了,叫我出来帮他买烟。”

说着陈翼飞把准备好的烟拿出来给门卫看。

“哎?”门卫看着陈翼飞问,“我怎么记得黄老师不抽烟的?”

“糟糕!”陈翼飞心想。

他的心里开始盘算应对的方法,但旋即意识到忽略了什么,往那个方向仔细思考,他得到了答案。这个过程在他的思想上兜了个圈子,但在时间上只是一瞬。

“我们班的老师,我不比你了解吗?再说,无论他抽不抽,反正他叫我出来买烟的。”陈翼飞微笑着回答,这种笑容是向门卫示好。

门卫挥挥手:“进去吧。下次帮老师买烟也快点,争取在打铃之前入校。”

“好的。”陈翼飞点点头。

陈翼飞一边设法避开老师的视线向书包走去,一边回想刚才的情景——自己只是说黄老师,要知道,在这所学校姓黄的老师可不止一个,门卫怎么知道这个“黄老师”吸烟与否?刚才门卫的那个问话,其实就是想让人紧张,露出破绽,然后再识破谎言——门卫现在开始会玩手段了,以后迟到要想不被抓那可越来越困难了。

拿到书包了,教学楼也就在不远处,避开学生会就能去教室了。

关于最后一个步骤,陈翼飞拟定了两个方案,第一个就是等到正式上课的铃声响起,这时候学生会的人会离开,回到教室去上课,但是采取这个方案的话,自己进入教室的时候也很难向老师解释,所以被否决了。陈翼飞开始采取方案二。

学生会的人也并非傻瓜,至少不会比门卫更好对付,用假名字来应付登记是行不通的,因为很可能被要求查看学生证,但是陈翼飞还有别的办法。

“嘿,兄弟。”陈翼飞自然地走上前去向那人打招呼说。

“怎么?”学生会的人看过来。

“你们会长在综合楼的会议室等你,叫你去开会呢。”陈翼飞说。

“我可没接到今天有会议的通知啊。”

“正因为是临时会议。”陈翼飞说,“所以会长才叫我来通知你的。”

“你是……”那人疑惑地看着陈翼飞。

“我不是学生会的成员啦。”陈翼飞微笑说,“我只是你们会长的同班同学,被她叫去帮忙,还要来通知人。”

“噢……”那人应了一声。

“我还要去其他教学楼通知别的年级的人,你先快点过去吧。”陈翼飞说。

“嗯。”那人又应了一声,就往综合楼的方向跑去了。

陈翼飞先是装作往另一栋教学楼走,没几步,就转过身来,快步走上楼去。

陈翼飞进入教室的时候,安蕊看了看表,离正式上课还差三分钟,也就是说,进入校门的铃声已经响过了二十七分钟了。陈翼飞刚坐下没几秒,数学老师就夹着教案走了进来,这位黄老师并不知道,今早他被人拿来当作骗过门卫的借口。“陈翼飞又迟到了,”安蕊心想,“他的运气真好,如果再晚一点点,被数学老师撞见就难以解释了。”

这节课,仿佛是要弥补迟到的愧疚似的,陈翼飞听得格外认真。

下课了。

“你今天迟到了。”安蕊走过来说。

“抱歉。”陈翼飞说,虽然他内心并不觉得自己应该向安蕊道歉。

“你怎么能这么任性?”

“好了,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陈翼飞说。

“你不能总是这个样子。”安蕊有些着急。

陈翼飞感到有些烦躁,他觉得安蕊现在的样子就像他初中时候的班长,什么都要管。他不明白安蕊是在替他着急。

“你就别装作那种好好学生的样子了吧?”陈翼飞不耐烦地说。

“你这个态度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这么叛逆?”安蕊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你不觉得自己就像《叛逆的书》里的那个主角么?什么好事儿都没干过,却又什么好处都没错过……”

“我做错什么了吗?”陈翼飞困惑地看着安蕊,“是啊,我翘过课,我迟过到,我是做错过一些事情,但还罪不至死吧?不值得你这样念叨吧?那你说我又得到什么好处了?我成绩是还过得去,那也不是作弊得来的吧……”

“你不要我管,那就算了!”安蕊打断陈翼飞,“反正我也懒得管你!”

安蕊扭头就走,陈翼飞没追上去,他叹了口气,觉得心中千头万绪搅在一起。

这天上午放学,他们没有一起回去。

下午放学的时候,他们也没一起回去。

陈翼飞打开花洒开关,冷水自上而下,流淌过他的身体,依次沾湿他的发梢,眉毛,鼻子,脸颊,唇,颈,胸口,腹部和其他部位。冰冷贯彻他的整个身体,但内心的燥热依旧难以消散。他闭上眼,想把自己沉入深厚的黑暗,想埋葬所有烦杂的思绪,但不能够。

那就索性把问题思考清楚。陈翼飞睁开双眼,用手抹去镜子上的水雾,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并回味着安蕊的话。抛开情绪不算,单纯从理智上看,安蕊说的话或许是对的。可情绪之所以为情绪,就不是轻易能被理智控制的。何况人本来就是感情动物,抛开了“感情”,人就只是“动物”了,那该多可悲啊。是的,论及感情的话,陈翼飞完全无法认同自己是《叛逆的书》式的人物。

他关闭花洒,淅淅沥沥的水声停止了,身上的水珠一滴滴往下落,间或发出“滴答”声。往外看,天空已是深红色。他叹了口气。

另一边,安蕊也觉得自己说的话过分了,但是她又想,自己是为了陈翼飞好,他怎么就完全不能理解呢?想到这一点安蕊又气愤起来。她给自己泡了杯茶,但没心情喝,她走到双排管风琴面前,想通过音乐排解情绪,但手放到琴键上时,又觉得心烦意乱得很,全然无法弹下去。

她忽然哭起来。

她就带着眼泪,再一次翻开那本书,《叛逆的书》,她读下去,读下去。天变成了蓝紫色,天开始暗了,天彻底黑了。

天彻底黑了,这一夜,太漫长了。

天刚破晓,他就醒了。他望着天空,熹微的红的阳光,像是她唇的颜色,好像在说着什么,他听不到。他呆呆地望着天空,想说些什么,却不知说什么才好,也不知道怎么说。他把手搭在桌面上,桌面的玻璃很冷,吸光了他指尖的体温。

天刚破晓,她就醒了。她看着摆在桌面的那本书,却没有翻开,黑色的封面,是他经常穿的T恤的颜色,他在想什么,她猜不到。她呆呆地看着那本书,想翻开,却没有任何动作。她只是看着,就好像等待那本书能自己打开一样。她在等着,用尽她全部的耐心。

他走路去上学,虽然是夏季,路上却还是铺满了落叶,是被烈日曝晒而蒸干才从树枝上脱落下来的。他踩在上面,树叶破碎时发出干哑的响声。他不知道自己脑子里装的是什么,总之不能思考。

她走路去上学,提着手提包,里面有一沓数学卷子,一本英语单词,一本黑色的人造皮革封面笔记本。她目不斜视地向前走,脚步很快,她的脑子有点乱,她想走得再快一点,也许身体的动作能使思维恢复规律。

他现在承认了,承认自己就是《叛逆的书》里面的那个男主角,但是他并不觉得那全然是件可耻的事情。他想,人们之前并没有从那个次子的角度审视这个故事——他做错了什么?或者说,他自己难道就不是受骗者么?作为一个私生子而存在,被父亲接走,因此就无法得到亲生母亲的爱,又因为自己父亲的行为,而被骄纵、溺爱,还遭到家人尤其是哥哥的憎恨,而他,自始至终,却被欺骗、被隐瞒。是的,他也许有错,但并非全然是他的错,何况他的结局还没有被书写,即便他有错,他也来得及悔改,他可以拥有好的结局。

她的气消了,她知道自己确实太急了,她太急于改变他,因而忽略了人全然不同于橡皮泥,不是随手捏一捏立刻就能变成另一个形状的。况且,她以前不是挺欣赏他那种有些不羁的个性么?自己的态度什么时候变了?她旋即想到了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她虽然欣赏他的不羁,却不愿看到有一天他或许因那不羁而受伤。一个人与自己有了联系时,你就会对他有所期望和要求,不能再纯粹地远远观赏了。她希望他能做出些改变,但是她也明白,这可能得花点时间。

一阵风吹来,暖暖的。

他在校门口遇到她,他微笑起来。

她在校门口遇到他,她微笑起来。

他们知道,《叛逆的书》,结局是可以靠自己书写的。

二十年后。

“翼飞,你说我们的儿子是不是到了叛逆期了啊?”

“看他最近的表现,应该就是了。”

“我们是不是该找他谈谈?”

“叛逆期的孩子,听不进去的。”

“难道不管管么?”

“我有办法。”

“你有办法?”

“嗯。”陈翼飞把嘴凑近安蕊耳边说。

“你确定他会来偷么?”安蕊有些担心地问。

“如果他真是叛逆期的话,会来的。”

“唔……”安蕊想了想说,“那把你办公室的窗子锁起来,门虚掩着就行。不然孩子会爬窗的,太危险。”

“好啊……”陈翼飞笑着答应。

忽然,他的脑海闪过什么,他的思绪一下被拉回到二十年前的那个晚上——回想起那晚偷书的情节,一切都还真切,只有一个环节令他感到不太真实,那就是当他出于直觉把手放在校长办公室门的把手上时,只轻轻一扭,门就开了。门没锁,映入眼帘的是正对着他的那位“铁血校长”的办公桌,桌上的手稿在月光的映照下发出诡异的光,又像是在窃笑。当时他心生一种奇怪的感觉——那本书已经待在桌上等他很久了。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宋文静

谁的青春会永垂不朽?

谁也无法扼住岁月的喉。

儿时最好的玩伴,打电话告诉我,她已经订婚了。我错愕地站在那里,半晌不语。只听她在电话的另一端絮絮叨叨地诉说着那个男孩的种种。我见过她所说的那个男孩,不高,无所谓帅,但老实忠厚。而印象里很清楚,曾经那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子相恋的是留长发骑飞车笑起来邪邪的“坏”男生。如今,时间在她的生命中刻下印记,我们,早已屈从了现实。想到这里,我诧异,随即平静。或许我已然忽略了我们早已不再年幼,亦或者是不再年轻。

于是,我开始拼命拼命地怀念,怀念儿时母亲的拥抱,怀念一起走过、承诺永远的朋友,怀念那些在心底生根发芽的如水往事。

甚至于,怀念我曾经的平淡与疯狂。

一天天的按部就班,学习,吃饭,休息,奔赴三点一线,几年如一日,这就是我高考前的生活状态。不允许自己犯一点儿错误,就如《致青春》里的陈孝正所说,“我的一生都在建一座大楼,不允许它有一分一毫的误差。”只是,忽然感觉累了,在临近高考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将潜意识下的压抑释放出来。大哭,尖叫,赌气,逃课,争吵,我像个失去理智的疯子控诉着青春的无奈与苍白,在没有亮光的末路穷途里挣扎无力,跋涉不出。

在得知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我又一次像个孩子般放声大哭。边哭边打电话向关心我的人报告成绩,他们紧张地问:“没考好吗?下次努力。”我哽咽着说:“发挥正常,超过一本线三十分。”说完,新的泪水又夺眶而出。我想,那是我青春路途里仅有的几次歇斯底里。

曾经看起来无以加复的伤痛,现在都成了默默怀念的东西。这是不是成长所带给我们的腥风血雨?在一个个散乱如星的日子里,我们才开始默语: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

然而如今,我开始变得那么健忘,包括欣喜与悲伤。曾经的念念不忘,曾经的拳拳誓言,终将在岁月的长河里消失殆尽,不剩残骸。我们早已习惯了喧嚣,也习惯了淡定,更习惯了逆来顺受。现在的我总是告诉自己很快乐,可以纵情地笑,风风火火地生活。只有片刻的宁静时会不小心滑落出泪水,扬着眉嘲笑我的口是心非。

是的,我们也习惯了口是心非。明明在乎得不得了,却咬着牙装作无关紧要。就像许久不联系的我们,只在心底怀念以前的无拘无束心心相印。你鼓足勇气跟我说了句“在”,而不是以前类似于“傻瓜”“笨蛋”之类的亲昵称呼。我回复“嗯”,然后你说“嗯嗯”,接下来就是大段大段的沉默。到最后你说了句“早点休息吧,别熬夜”。我咬紧嘴唇说“那你呢?”你回答“我待会儿再睡”。我也不想让你熬夜,不想让无情的黑夜透支你瘦弱的身躯,但我只是点头“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们之间变得如此官方,如此客套。心疼,难过,不情愿,不再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我们捡起了一份原本没有的矜持,高高在上,坚不可摧。

缘起缘落,刹那芳华。走在青春的林荫小道下,种植落英缤纷的落寞,亦或是繁华。满目的橙黄橘红,几分妖娆,又带几分喧闹。独自沉寂的心,终将缓缓退场。

我仍会灿烂地绽放笑容,干净的容颜,清澈的眸子,不染尘埃,无关世事。但也许只有自己明白,我们,一切的一切,无论如何都回不到曾经了。

正如《致青春》中所说,“青春是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场伤痛,来不及了。”

是啊,谁的青春会永垂不朽?谁也无法扼住岁月的喉。

走过,已庆幸;爱过,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