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
20060000000027

第27章 最伟大的力量(1)

原著[美]马丁·科尔

选择需要发现 选择握在你手

选择的重要性 选择你的财富

选择你的环境 选择你的幸福

关于本书

《最伟大的力量》是一本激励自我的经典作品,是马丁·科尔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曾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行,总销量已超过5000万册之多。

该书的作者马丁·科尔在全美享有极高的声誉,曾荣获《纽约时报》等各大报纸最畅销图书奖。他几乎走遍了美国各地,为人们去疑解惑,帮助千千万万的人勇敢地面对各种挫折与失败,并想方设法帮助人们解决难题。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像《最伟大的力量》这样的好书,在未来的日子里帮助更多的人去面对困难,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本书将帮助你认识自己身体内部所潜藏的最伟大的力量——选择的力量;并教你如何发现和运用这种选择的力量。

选择需要发现

发现你最伟大的力量

你有一种伟大而令人为之震惊的力量。一旦你充分且恰当地运用了这种力量,它带给你的将是自信而非胆怯;是宁静而非混杂;是处之泰然而非束手无策;是心灵的平静而非痛苦。

这种力量的存在,一旦你意识到了,并着手活用它,将会使你的整个人生得以改变,并使它演变成你所喜欢的样子。于是,一种原本满是忧伤的生活就能够变得充满欢乐,失败也将变为一种幸运。胆怯能够转变为自信。绝望的生活也会变得趣味盎然。

这种伟大的力量,有多少次被我们触摸到了却没有辨认出来?这种伟大的力量,有多少次被我们握在手中却又丢掉了?其原因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认出它,没有看到它能带给我们的各种利益,没看到它万能的、可造就的影响。它就在我们眼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认知它、去运用它。它就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运用它。

这种伟大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在向你阐明这一问题之前,先给你讲述一个发生在非洲的故事:

一位探险家来到非洲的荒野之中,他随身带去了一些小饰品,以作为给当地土著居民的礼物。途中,他把两面镜子分别靠在两棵树上,然后和他的随从们一起坐下来休息,谈论一些关于探险的事情。这时,探险家发现,有一个土著人正手执长矛向镜子走来,当他望见镜子里自己的影子,便挥矛朝镜子刺去,仿佛镜子里的影子是他的敌人一样。结果很显然,这面镜子被他击碎了。这时,探险家走到土著人身边,询问他为什么要打碎镜子。这个土著人竟然理直气壮地说:“既然他要杀我,我就要先下手杀掉他。”于是,探险家向他解释说,镜子的用途不在于此,并带他来到第二面镜子前。他对土著人说:“你看,镜子的用途是利用它,你能看到自己的头发是否梳直了,自己脸上的油彩是否合适,自己的胸部有多强壮,肌肉有多发达。”土著人一脸茫然地点着头。

很多人都是如此,他们的情形和这个土著人不相上下。他们一生与生活抗争,在生命的任何一个转折点上,他们都认为将有一场战斗,而情况也的确如此。他们估计会有敌人,而且果真与敌人撞了个正着。他们预计会困难重重,也的确是事事不尽如人意。“假如不这样发展,它就会那样展开,总之,必定会有什么发生”,对于千千万万没有认识到这种伟大力量的人而言,事情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个样。这是因为这种伟大的力量是潜伏着的、是秘密的。数以万计的人一直过着淡薄、平常、困苦的生活,其原因是:一旦这种伟大的力量与他们擦肩而过,他们将永远抓不住它了。你是敌不过生活的。你曾尝试过与它抗争,数以万计的人也曾这样做过,而结果是,你们都败得很惨。那么,答案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必须在生活中充分理解生活。当然,前提是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做出必要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运用它,什么特殊的训练啊、教育啊,它统统不需要。因为它并不是一种必须具备特殊天资才能成功运用的能力,也不是一种极少部分人特有的能力。利用它,你无须任何财产或者权威。它是一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无论你贫穷也好富有也好,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你都具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我们认识得越早,踏上正轨并坚持走下去也就越快。相对地,从此走上正轨并坚持走下去的人越多,在另外一些人心中萌生的希望也就越大。随之,他们也会按照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下去。

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当他们来到一家鞋店时,他们可以选择买一双黑色的鞋,也可以选择买一双棕色的;当他们来到一家服装店时,他们可以要一件浅色的外套,也可以要一件深色的;当他们听收音机时,他们可以把频率调到这个台,也可以调到那个台;当他们走进冰激凌店时,他们可以吃一个巧克力脆皮,也可以喝一杯凤梨汁;当他们想看电影时,他们可以选择去附近的一家电影院,也可以选择去闹市中心的电影院。是的,只要你做出某一选择,其结果就确实是这样,当你准备买一辆小轿车时,你可以选择某一个特殊牌子的车,也可以选择其他牌子的车。换言之,选择的力量,即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最伟大的力量。

从容面对人生的选择

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中唱道:“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面对人生,就让我们以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心境,以从容的态度去选择,选择一种气度,选择一种风范,选择一种壮美。

据说古罗马有个皇帝,常派人观察那些第二天就要被送上竞技场与猛兽空手搏斗的死刑犯,看他们在等死的前一夜是怎样表现的,如果发现凄凄惶惶的犯人中有能呼呼大睡且面不改色的人,便偷偷在第二天早上将他释放,训练成带兵打仗的猛将。

无独有偶,据说中国也有个君王,在接见新来的臣子时,总是故意叫他们在外面等待,迟迟不予理睬,再偷偷看这些人的表现,并对那些悠然自得、毫无焦躁之容的臣子刮目相看。

一个人的胸怀、气度、风范,可以从细微之处表现出来。或许,古罗马的那位皇帝以及中国古代的那位君王之所以对那些死囚或新臣委以重任,便是从他们细微的表现中看到了与众不同的潜质,看到了那份处变不惊、遇事不乱的从容。

喜欢看战争片或灾难片的人,都会折服于影片中主人公面对枪林弹雨,面对飓风、地震、洪水、沉船或外星生物的入侵等极度危险、十万火急的非常时刻所表现出的那种沉稳、坚毅,那种从容自若。从容,是傲松之于严冬:“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冬夜杂咏》);从容,是义士之于刑枷:“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从容,是智者之于声色利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韧,一种气度,一种风范。从容,才能临危不乱;从容,才能举止若定;从容,才能化险为夷。三国故事里,诸葛亮以“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几万大军,他那过人的胆略和超常的镇定、从容,被传为千古佳话。只有从容地面对着人生的选择,不惧怕危难,才能懂得生存的真谛。

在瞬息万变、诱惑四伏的现实社会里,更需要人们保持一种平淡沉稳、从容自若的心态。远离浮躁,从容选择,是一个现代人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要求。某公司总裁的用人之道别具一格,他往往在公司职员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时,对他们进行降职。那些怨天尤人、灰心丧气者被淘汰,而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者最后都备受青睐。逆境,抑或突如其来的变故与危机,都是很好的试金石,通过它能明晰地鉴定一个人素质的优劣。甚至那些养鸟的行家,在选鸟的时候,都要故意去惊吓那些鸟,绝不取那种稍受惊吓就扑扑拍翅、乱成一团的鸟。

只有从容地面对人生的选择,才能使我们不断地摆脱困境,最终获得人生的幸福美满。

选择的权利就握在你手中

在有限的生命中,上苍赋予我们许许多多宝贵的礼物,“选择的权利”就是其中一项。

既然上苍将其赐给了我们,我们就有权利思考、行动。一般人总以为只有在决策时才需要选择,其实,即使不是进行决策,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也都是一种抉择。

日常生活中会让我们产生压迫感的事情不胜枚举,其中,失去控制感就是最令人头痛的一项。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自己拥有控制感,就是因为我们有选择的权利,要是有人剥夺了我们这项天赋权利,就等于要我们不能自主地思考、行动。

正因为这是上苍赋予人类的礼物,所以,无论面对何事,我们都可以自行决定是不是要插手。暂且不管我们做了什么选择,勇于面对事情也罢,逃避现实也好,只要一抉择,我们就会感到那种控制感又回到了自己身上。

很多人老是抱怨自己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什么事都由别人控制着,自己就像傀儡一样任人摆布。殊不知要怎么活是自己选择的,哪能怪得了他人?

人总是有很强的控制感,除了想完全控制自己之外,还想控制别人。无形之中,他人的一举一动均可能侵犯你的权利领域,但是,当碰到这种外来侵犯时,你本身的控制感难道不曾奋起抵御吗?

因此,假如你也有过丧失了控制感的感觉,那么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自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了解自己的选择权利在哪里?你有没有充分运用它?

选择握在你手

想要对自己好一点,就该善用你的选择权,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压迫感。没人能完全左右自己的命运,但至少应该充分掌握选择的权利。若抉择之后,又全力以赴,成败就不必太计较了。

学会选择,不要被他人所左右

学会选择,不要被他人的论断束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追随你的热情,追随你的心灵,它们将带你到要去的地方。

剑桥郡的世界第一名女性打击乐独奏家伊芙琳·格兰妮说:“从一开始我就决定,一定不要让其他人的观点影响我成为一名音乐家的热情。”

她成长在苏格兰东北部的一个农场,从8岁时她就开始学习弹钢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音乐的热情与日俱增。但不幸的是,她的听力却在渐渐地下降,医生们断定这是由于神经损伤造成的,而且这种损伤是难以康复的,并且还断定到12岁时,她将彻底耳聋。可是,她对音乐的热爱却从未停止过。

她的理想是成为打击乐独奏家,虽然当时并没有这么一类音乐家。为了演奏,她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聆听”其他人演奏的音乐。她只穿着长袜演奏,这样她就能通过她的身体和想象感觉到每个音符的震动,她几乎用她所有的感官来感受着她的整个声音世界。

她决心成为一名音乐家,而不是一名聋的音乐家,于是她向伦敦著名的皇家音乐学院提出了申请。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一个聋学生提出过申请,所以一些老师反对接收她入学。但是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老师,她顺利地入学,并在毕业时荣获了学院的最高荣誉奖。

从那以后,她的目标就致力于成为第一位专职的打击乐独奏家,并且为打击乐独奏谱写和改编了很多乐章,因为那时几乎没有专为打击乐而谱写的乐谱。

格兰妮一直坚持她自己的选择,并没有因为医生诊断她完全变聋而放弃追求。最终,她凭借热情和信心取得了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打击乐独奏家。

别选择烦恼

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一位老太太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大女儿家卖雨伞,小女儿家卖布鞋。天晴时,老太太发愁,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日子怎么过?下雨时,老太太也发愁,小女儿的布鞋没人要,一家人怎么活?这天气不是晴就是雨,老太太就天天愁,月月愁,年年愁。

村里有位年轻人好心劝老人说:“你应该掉过头来想,天晴时想,小女儿可好了,这天气布鞋好卖;下雨时想,大女儿可好了,这天气雨伞热销。”老太太顿然释怀。这以后,老太太天天乐,月月乐,年年乐,日子过得很舒心。

由此可见,选择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看法就会相差很远。尤其是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不局限于传统习惯,从另外一种角度去看,便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的压力、事业的艰辛、家庭的矛盾等因素,很容易引起人们心理和情绪上的起伏和波动,免不了给人们带来烦恼与困惑。不论一个人遇到多么不如意的事情,都不要忘了追求快乐,要给自己选择一个良好的心境。一个人心情好了就会觉得事事如意,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消极的人会对所有的人和事感到厌烦,甚至导致思维的迟钝。由此可见,快乐的心境对每个人是多么重要。

对事物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而且每个人都必定要为自己的看法承担最后的结果。消极思维者对事物永远都会找到消极的解释,并且总能为自己找到抱怨的借口,最终得到消极的结果。接下来,消极的结果又会强化他消极的情绪,从而使他成为更加消极的思维者,形成恶性循环。所有的这一切正如叔本华所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是受到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即使我们不能改变环境,至少我们可以改变内心的想法和看待事物的态度。我们不可以改变自己的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利用好今天;我们不可能屡战屡胜,但可以尽心尽力。只要我们选择积极的思维,就能够抛开烦恼,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