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
20060000000053

第53章 你是第一位的(3)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不可捉摸的变数,如果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当然是很好的,我们也很容易接受,但事情往往并非如此。有时,它带给我们的会是可怕的灾难,这时如果我们不能学会接受它,让灾难主宰了我们的心灵,那我们的生活就会永远地失去阳光。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心甘情愿地接受吧!接受现实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汉斯小时候曾和几个小伙伴在密苏里州的老木屋屋顶上玩,他们爬下屋顶时,在窗沿上歇了一会儿然后跳了下来。汉斯的左食指上戴着一枚戒指,往下跳时,戒指钩在钉子上,扯断了他的手指。

汉斯尖声大叫,非常惊恐,他想他可能会死掉!但等到手指的伤好后,汉斯就再也没有为它操过一点儿心。有什么用呢?他已经接受了不可改变的生活现实。

后来汉斯几乎忘了他的左手只有大拇指与3根手指。

有一次,汉斯在纽约市中心一座办公大楼的电梯里,遇到一位男士,汉斯注意到他的手由腕骨处切除了。汉斯问他这是否会令他烦恼,他说:“噢!我已很少想起它了。我还未婚,所以只有在穿针引线时觉得不便。”

我们每个人迟早要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我们只有接受并配合不可改变的现实。“事必如此,别无选择”,这并非容易的课程,即使贵为一国之君也应该经常提醒自己。英王乔治五世就在白金汉宫的图书室里挂着这句话:“请教导我不要凭空妄想,或作无谓的怨叹。”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表达过相同的想法:“逆来顺受是人生的必修课程。”

显然,环境不能决定我们是否快乐,我们对事情的反应反而决定了我们的心情。耶稣曾说:“天堂在你心内,当然地狱也在。”

我们都能渡过灾难与悲剧,并且战胜它。也许我们察觉不到,但是我们内心都会有更强的力量帮助我们渡过。我们都比自己想的更坚强。

已故的美国小说家塔金顿常说:“我可以忍受一切变故,除了失明,我绝不能忍受失明。”

可是在他60岁的某一天,当他看着地毯时,却发现地毯的颜色渐渐模糊,他看不清图案了。

他去看医生,得到了残酷的事实,他即将失明:有一只眼差不多全瞎了,另一只也接近失明,他最恐惧的事终于发生了。

塔金顿对这最大的灾难如何反应呢?他是否觉得:“完了,我的人生完了!”完全不是,令他惊讶的是,他还蛮愉快的,他甚至发挥了他的幽默感。这些浮游的斑点阻挡了他的视线,当大斑点晃过他的视野时,他会说:“嗨!又是这个大家伙,不知道他今早要到哪儿去!”完全失明后,塔金顿说:“我现在已接受了这个现实,也可以面对任何状况。”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内得接受12次以上的手术。他放弃了私人病房,而和大家一起住在大众病房,想办法让大家高兴一点。当他必须再次接受手术时,他提醒自己是何等幸运:“多奇妙啊,科学已进步到连人眼如此精细的器官都能动手术了。”

平凡人如果必须接受12次以上的眼部手术,并忍受失明之苦,可能早就崩溃了,塔金顿却说:“我不愿用快乐的经验来替换这次的体会。”他因此学会了接受,并相信人生没有任何事会超过他的容忍力。

面对不可避免的现实,我们还应该学着做到像诗人惠特曼所说的那样:“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与挫折。”

一个有12年养牛经验的人说过,他从来没见过一头母牛因为草原干旱、下冰雹、寒冷、暴风雨及饥饿,而会有什么精神崩溃、胃溃疡的问题,也从不会发疯。

面对现实,并不等于束手接受所有的不幸。只要有任何可以挽救的机会,我们就应该奋斗。但是,当我们发现情势已不能挽回了,我们最好不要再思前想后,拒绝面对。要接受不可避免的现实,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掌握好平衡。

小心生活中团队的陷阱

这里所说的团队,是指任何一个团体,不管它声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样的。生活的宣言是要强行推进一个主张,或是消除现存的一个主张,或打破现在的局面。你也许已经参与了一个这样的团体,可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性。但是,它事实上极有可能成为你追求更好生活的绊脚石。

生活中的团体并非都是具有阻碍性的,就目前的社会状况而言,只有一小部分这样心存不轨的团队组织。它们总是让自己显得合理合法,因此单从表面现象来看,你是无法认清它的真面目的。所以,在生活中你要时刻注意,小心掉入这样的团队陷阱中。

人们似乎有一种倾向,总是要想尽各种办法把自己的生活复杂化。假如做什么事情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简便的方法,另一种是复杂的方法。人们经常会选择复杂的方法。为什么会这样?

也许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样做不合理,而大多数人并不愿过一种理性的生活。

一项运动、一种事业或者一次团体的行动,无论哪一种都会形成一个障碍,使你的生活复杂化。但是,如果你明白团体行为的概念是不现实的,如果你有很强的自律精神,你便可以抵挡住非得卷入其中的威胁性压力。那么,这样的团体行为就不一定能影响到你的生活。要做到这一步,我们必须仔细分析这样的团体行为,看看它都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

跨越团队的障碍

所有团体都给一些人贴上标签,这就是应该远离团体的充足理由。但是,跟一般的归类与贴标签不一样的是:团体都是有组织的,而且因为有正式的名字,就摆出很吓人的姿势。一个共同的事业,不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都会把涉及其中的人联合在一起。这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说,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因为你支持一个事业,所以其领导人就会替你说话,于是你就自愿牺牲掉自己的很多个性,主动参与到某个团体的行动中去。

如果不参与进去,一个团队组织就不可能对人产生危害,但是,这样的团队组织时常会搞出热门的活动。例如,麻将俱乐部是一个完全无害的俱乐部,只要其成员坚持在俱乐部成员之间玩牌就行。但是,如果他们走火入魔,突然觉得自己有责任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来玩麻将,并且发动一场很大的运动,通过一些施压手段招募新的成员,这就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团队陷阱。

一个团队也许会无休止地宣称,它将如何准备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幸福的人。但是,它的宣言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团队行动的前提本身就否决了这种可能性。任何时候,只要你拿出时间,只要你使自己的利益服从于一个团队的利益,你就不仅仅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同时还失去了本可以用来解决自己生活中具体问题的宝贵时间。这就是非得要强调未来的一个主要原因,许诺的结果越是远,事情就越是明显——让这个团队永久运转下去才是领导人真实的目标。

当你想要加入社会中的某一个团队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小心掉入团队的陷阱中。

小心企业中团队的陷阱

团队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先进的组织形态,它也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许多企业已经从理念、方法等不同的管理层面着手进行团队建设,并对“成功的团队”赋予了极高的期望。然而,企业在保持热情的同时,需谨防掉入“团队陷阱”。

就现在来说,团队适合于这样的情况:工作任务挑战性极高,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很强,组织成员差异很大且素质很高。

事实上,团队成功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团队取得的业绩差强人意,其原因无非是由于企业不自觉地掉入了“团队陷阱”而不能自拔。因此,现代的企业一定要小心“团队陷阱”。

要避免掉入“团队陷阱”,就必须先了解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团队陷阱”主要有以下3种表现形式:

(1)团队的目标迷失

团队作为组织形式之一,是为完成组织目标服务的。然而由于团队面临任务的特殊性和挑战性、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作为团队指南针的目标往往很难明确。而且,在团队成员参与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成员价值观和个人利益角度的不同,目标被肢解,最终丧失提高士气的功能。

(2)团队适应性和灵活性丧失

团队的外部环境决定其必须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否则很容易导致团队的行动僵化。

根据某权威机构的研究,总体而言,团队的灵活性比不上工作组。其原因主要有:团队成员差异较大,其动机、态度和个性难以一致;在运作过程中,团队领导和成员的“搭便车”心理以及矛盾冲突使团队对外的注意力下降,团队对外界信息反应速度减慢;团队成员需达成一致的要求也影响了团队的灵活性。

(3)团队合力分裂

团队成员本身具有分力倾向,团队管理稍有松懈,就会导致团队的绩效大幅度下降。根据团队管理经验,团队合力常常受到下列情况的冲击:①领导者变更。②计划不连续。③裁减成员。④管理不当。⑤规则不连续。

认清了“团队陷阱”的面目之后,我们就要竭力避免使自己的企业掉入其中。对于如何避免“团队陷阱”,有如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团队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强有力的领导者能把分力转为合力,贯彻和执行团队目标,使团队成员保持对外部的灵敏度,并迅速作出反应。根据经验表明,团队比其他组织形式更需要强有力的领导。

(2)统一的团队规则。优秀的团队具有统一的管理规则,并能得到所有成员的遵守,成为团队内部统一的语言。

(3)精心管理、细心呵护。团队陷阱产生于微妙之处,所以团队需要管理者和成员的细心呵护。

跨越财务的障碍

有钱不要乱花

巴比伦的繁荣昌盛曾历久不衰。巴比伦在历史上一直以“全世界首富之都”著称于世,其财富之多超乎想象。但巴比伦并非从一开始就如此富裕。巴比伦能够富裕,是因为它的百姓有理财的智慧。凡是巴比伦人都得先学会理财之道。

在这里,巴比伦的首富阿卡德将教给你如何让口袋饱满的简单方法。这是迈向财富殿堂的第一步,第一步走不稳的人,永远别想登上这个殿堂。

阿卡德是一位毫不吝啬的富翁,他愿意把自己获得财富的秘诀免费传授给巴比伦的穷人。他经常开设免费讲堂,在一次课堂上阿卡德问一位若有所思的先生:“我的好朋友,你从事什么工作?”

那位先生回答:“我是个抄写员,专门刻写泥板。”

阿卡德说:“我其实也是个刻写泥板的工人,即使靠同样的劳力工作,我也能赚得我的第一个铜钱。因此,你也有相同的机会获得财富。”

阿卡德又问一位气色红润的先生:“能否请你说说,你靠什么养家?”

那位先生说:“我是个屠夫。我向畜农购买山羊来宰杀,再将羊肉卖给家庭主妇,将羊皮卖给制作凉鞋的鞋匠。”

阿卡德说:“你既付出劳力,又辗转谋利,因此你比我更具有成功的优势。”

阿卡德一一询问每位学员的职业,等他问完,他说:“现在,你们可以看出,有许多贸易和劳动可以让人赚到钱。每一种赚钱方式,都是劳动者将劳力转换成金子流入自己口袋的管道。因此,流入每个人口袋的金子多或少,全看你们的本事如何。不是吗?”

大家都同意阿卡德的说法。

阿卡德继续说:“假如你们渴望获得财富,那么,从利用既有的财源开始,是不是很聪明的做法呢?”

大家都同意。

阿卡德转身问一位自称是蛋商的小人物:“假如你挑出一个篮子,每天早晨在篮子里放10个鸡蛋,每天晚上再从篮子里取出9个鸡蛋,最后将出现什么结果?”

“总有一天,篮子会满起来。”

“为什么?”

“因为我每天放进篮子里面的鸡蛋比拿出来的多1个。”

阿卡德笑着转向全班:“你们当中有人口袋扁扁的吗?”

大家起初听了觉得好玩,继而大笑,最后戏谑地挥动着他们自己的钱包。

阿卡德接着说:“好了,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摆脱贫穷的守则。就照着我给蛋商的建议去做。在你们放进钱包里的每10个硬币中,顶多只能用掉9个。这样你的钱包将开始鼓起来,它所增加的重量,会让你抓在手里觉得好极了,且会令你的灵魂感到满足。

“不要因为听来太简单而讥笑我所说的话。我说过,我将告诉你们我致富的方法,而这便是我的第一步。我曾经同你们一样口袋空空,且憎恶自己没钱;钱包里毫无分文,我的许多欲望便无从满足。但是当我开始往口袋里放进10个硬币,只取出9个之后,我的口袋开始膨胀起来。你们的口袋也必如此。

“现在,我再说一个奇妙的真理。这就是当我的支出不再超过所得的9/10以后,我的生活仍然过得很舒适,不比从前匮乏。而且不久之后,铜钱比以前更容易攒下来。凡将所得储存一部分而不花光的人,金子将更容易进他的家门。同样的道理,钱包经常空荡荡的人,金子是进不了门的。

“你们最渴望得到哪一种结果呢?你们每天最感满足的事岂不是拥有珍珠宝石、锦衣玉食,且能毫不在意地享受任何物资吗?或者拥有实质的财产、黄金、土地、成群的牛羊、商品和利润丰厚的投资?你从钱包取出的那些铜板会带来前一项满足,你存入钱包的那些铜板则会带来后一项满足。”

解决钱包空空的方法就是:每赚进10个铜板,至多只花掉9个。

一个人若不看紧口袋,口袋里的钱可能就流失了。因此我们应该把小额的钱储存起来,守住它,直到有一天我们挣了大钱。

在你借钱给任何人之前,最好确认一下借钱者的偿债能力和信誉如何,免得你辛辛苦苦积攒的钱,成了白白送给他人的礼物。

在你借钱给别人做任何投资之前,你最好先透彻了解一下该项投资的风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