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花了很长时间来解释他的话,雷的远期商业计划中,基本业务将是出售麦当劳的各个分店给各个合伙人,他一向很重视每个分店的地理位置,因为他知道房产和位置将是每个分店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同时,当雷实施他的计划时,那些买下分店的人也将付钱从麦当劳集团手中买下分店的地产——麦当劳今天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商了,它拥有的房地产数量甚至超过了天主教会。今天,麦当劳已经拥有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最值钱的街角和十字路口的黄金地段。
主动收入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被动收入,这是高财商战略投资,带来的也是长久的财富。
第4个人: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17岁办杂志
英国维珍集团是一个拥有三百多家分公司的商业帝国,涉及航空、电信、火车、信用卡等多个领域,其创始人及CEO理查德·布兰森从小就具有商业头脑。一次,父母送给他一部玩具电动小火车,他自己动手改装小火车,提高车速,并定下每人两块巧克力饼干作为门票价格,请小朋友观看。结果,一连半个月,布兰森都不愁没有饼干吃。
在某个复活节假期,他和朋友尼克用卖报纸的钱购买了树苗,种下了400棵圣诞树,并盘算着如何用5英镑的初始投资获利800英镑。可是在接下来的暑假,绝大部分树苗都被野兔吃掉了。于是,他们气急败坏地猎杀野兔,以1先令一只的价格卖出。
后来他又发现养鹦鹉是一个大的商业机会,没想到,不堪忍受清洗鸟舍的妈妈偷偷把鹦鹉都放走了。
17岁时,布兰森终于离开学校,拿着老妈给的4英镑赞助在一个狭窄的地下室里创建了《学生》杂志。布兰森负责杂志的商业运作。当合作伙伴们还在热衷于政治时,他就在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学生》这个品牌进行多种经营了。拉广告时,他对可口可乐公司假称百事可乐已经预订了杂志的广告版面。他在来访的记者面前伪装忙碌,他找来甲壳虫乐队的成员约翰·列侬等名人做专访,还派出记者去世界各地的热点地区进行采访,自己出人和品牌,由别人出钱,所有这一切,让《学生》的发行量一度激增到20万份。
布兰森是个很能冒险的人,集团旗下公司虽然涉及很多行业,但是做得都很优秀。有好的想法就要敢于尝试,想到没有做到等于白想,在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一个做到,过程失败并不意味结果失败。
第5个人:杰克·韦尔奇小时候打工赚钱
杰克·韦尔奇是通用电气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第一次打工是做鞋店售货员。他在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长大。这期间,他打过三次工,打工对他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他12岁时,便开始在附近的乡村俱乐部里给高尔夫球手背球棒、捡球。周围的孩子都干这个,他也非常喜欢这活儿。他看着那些生活相当优裕的人,看他们如何谈生意,还观察他们彼此如何相处。他的另一次打工是在帕克兄弟的游戏厅。他在一块块软木上钻小孔,用来做一种叫“淘金”的游戏用具。他喜欢帕克,但不喜欢这个工作。干了一个月左右,他就断定永远不会再干这类工作了。他第三次打工是在汤姆麦坎的鞋店。他经常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这份工作非常有意思。他给人们拿来各种样式的鞋子,井井有条地依次放好,然后让他们试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种款式的鞋,他总会尽量给他们推荐一双也许满意的鞋。这份工作让他学到了一条很重要的生意经:一切为了做成买卖。不让一个顾客没买上一双鞋就离开商店。每卖一双鞋,他可以赚7美分的佣金,而卖掉那些不用备贷或者颜色不好的滞销品,则可得到25美分。
为别人打工时仅仅把眼光盯在报酬上,你得到的仅是工钱的变化;而把打工当作学习和磨炼,你得到的将是一片创造财富的天空。这就是“工字不出头”的主要原因。
第6个人:连锁商业大王弗兰克的奇迹
弗兰克年轻时在杂货店工作,由于生性怯弱,不善言谈,进店顾客的询问都使他紧张得要命。杂货店老板常常叹气说:“弗兰克,你是我见过的最没用的售货员!”
老板不得不刻意锻炼他。一次,老板决定把他单独留在店里置货:“费兰克,你看见这些盘子了吗?还有这些刀子和刷子,今天你要独自把它们卖出去。”
弗兰克被这个难题吓傻了,不得已,为了避免同顾客单独打交道的困窘,他想出了一个“笨”办法,他给每样商品贴上一张小纸片,上面注明老板要求的最低售价;小商品干脆就堆在桌子上,旁边立一块牌子:“一律5美分”。
结果,情况出乎意料,商品卖得非常火,这种意外的成功完全鼓舞了他。1879年,他借了300美元,在宾夕法尼亚州自己开了一家商品零售店,卖的全是5美分的货物。后来,他的5美分连锁店一家接着一家,遍布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1913年,他在纽约兴建了一栋高238米的大厦,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亲自参加剪彩仪式,这就是当时世界第一的高楼——伍尔沃斯大厦。
1996年,他创立的连锁店数量成为世界之最,达到八千多家。
这个曾一文不名而创奇迹的人叫弗兰克·W·伍尔沃斯。他是现代商业的“鼻祖”,他的经营理念就是:明码标价、薄利销售、连锁经营。
一个逼出来的方法延伸出去竟是一个不败的商业模式,有时候赚钱就是一个简单的想法。
第7个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小时候会往外贷款
1839年7月8日,约翰·洛克菲勒出生在美国纽约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本来是个农民,后来改行做木材生意。老洛克菲勒是一个商业意识很强的人,从小就培养儿子的经营意识。
小洛克菲勒在7岁那年,在附近林子里发现了火鸡窝,于是他每天一大早就跑到林子里,一等大火鸡离开了窝,他就跑过去,抱着小火鸡就跑。洛克菲勒把那些小火鸡喂养在自己的房间里,细心照料,到了感恩节,就把已经长大的火鸡卖给附近的村民,把赚到的钱放在储钱罐里。偷了几次小火鸡后,慢慢地储钱罐里的硬币变成了一张张绿色钞票,洛克菲勒又动脑筋准备把这些钱放贷给耕作的佃农们,等他们收成后连本带利收回。
在他12岁的那年,洛克菲勒干了一件常人想不到的事,他把父亲给他的零花钱凑整成50元钱,以7.5%的利息贷给了附近的农民。
洛克菲勒只读到了高中二年级,在他16岁时,他退学到一家名叫休威·泰德的公司做了一名会计。最初薪水每周3.5美元。虽然他还是一个少年,但做事非常有条理并且谨慎。工作期间,他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用来详细记录每天的收支情况。
3年后,洛克菲勒就离开了那家公司自立门户了。
1870年1月,洛克菲勒成立了美孚石油公司,30岁的他一个人就控制了50家炼油厂中的26家,最终登上了美国石油垄断财团宝座。
鸡生鸡多赚钱的思维影响了洛克菲勒,让钱生钱,让钱为自己工作,这样的人发财是阻挡不住的。世界上所有富翁都是最会用脑子赚钱的,你就是把他变成穷光蛋,他很快又会成为富翁,因为他会用脑。洛克菲勒曾放言:“如果把我所有财产都抢走,并将我扔到沙漠上,只要有一支驼队经过,我很快就会富起来。”
上边的故事讲完了,你会讲给你的孩子听吗?你又会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呢?之所以整理出这些故事给大家,第一是想让大家意识到孩子财商教育的重要性;第二是想告诉大家学历高并不一定财商就高,一味地培养孩子做个成绩好的优等生并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早期财商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大有裨益,让我们做孩子财商教育的启蒙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