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镐与麻贵登上岛山北边高峰督战。朝鲜大臣李德馨看到明军攻势凌厉,一阵欢喜,连连称谢。杨镐自豪地说:“这些只是小胜,看我如何歼灭釜山、西生浦的倭贼。”
但是,杨镐高兴得太早了。左路李如梅的攻势陷入胶着,明军寸步难进。杨镐被迫在午后把高策的中路军全部投入攻城,仍然毫无进展。
左路军游击陈寅率领步兵,攻破岛山城内的三重木栅栏,逼到石窟下边。明军屡次冲锋,均无战果。陈寅下令敢死队每人手持火把、积草,准备烧城。可是,明军将士一爬上云梯,上头的日本人就铳丸如雨。敢死队冲上一个,倒下一个。陈寅又准备巨石,想用它撞破岛山,但城池高悬在头上,巨石所撞,根本就是蚍蜉撼大树。
眼看着手下的兄弟一个个离去。陈寅对杨镐不求战法,一味蛮干,驱士卒如蝼蚁的做法很是不满。于是跑到杨镐面前口出怨言,看今天的战况,似乎无法轻易攻破城池。等大军到齐,一鼓作气,便可攻下。
杨镐下了死命令,攻外城时,是你捷足先登,你部骁勇善战,冠绝三军,此时更应再接再厉,不可失去战机。
陈寅恨恨地往手掌上啐唾沫,干脆豁出命来,身先士卒,登上云梯。俯瞰明军这么玩命,加藤清正也不敢怠慢,身穿绿衣,手操白旗,来回走动,号令守军抵御明军的突击。
日本人从上面发铳,一颗铁丸正打中陈寅的门牙,满口鲜血喷出。陈寅不顾疼痛,招手激励部下猛冲。不料又一颗铳丸击中陈寅大腿,顿时血流如注,身子一栽,坠落下来,遂被抬下送往庆州疗治。战到黄昏,担任主攻的李如梅左路军取得进展,日本人一片混乱。如果再一鼓作气,岛山城还是有拿下的可能。偏偏在这节骨眼上,杨镐鸣金收兵。
对这一次停顿的缘由,众说纷纭。清朝人把它归咎于杨镐偏袒李如梅,不愿把战功留给南方将领茅国器,这与史实大相抵牾。战后李如梅曾经愤愤地对国王李昖倾诉:“二十四日再攻之际,为在上之人所制而退军。”这位“在上之人”绝非杨镐,而是与李如梅结下梁子的麻贵。麻贵曾经抢夺李如梅私藏的娼妓。所以实情应是这样:麻贵嫉恨李如梅专得其功,以久战多疲为由,撤出战斗,让明军失去了攻克岛山城的最佳时机。
但是撤兵令是杨镐发布的,所以大家对他恨之入骨,特别是左路军将领陈寅。
日落后,五六个日本人从岛山城溜出太和江,人们传言是加藤清正逃遁。如果让他跑了,献给皇帝的大礼也就泡汤了,于是杨镐和麻贵亲自前去追赶。
到了太和江边,才知道只是几个胆小如鼠的小鬼子。杨镐、麻贵察看江上敌船形势,突然想起用火烧城的主意,吩咐李德馨及诸将,多多准备木柴,以为明天攻城之用。
第一天攻城,明军毙敌九百余人,拔除了伴鸥亭太和江两窟。明军也损失七百人,朝鲜死亡两百多人。
夜幕降临,杨镐下令全军休整,并重新调整攻城部署。高策屯于城东,吴惟忠屯于城南,李芳春屯于城西,三人负责攻城。李如梅、摆赛在太和江堵截西生浦来援之敌。祖承训、颇贵拦阻釜山援敌。在明军重重围困之下,加藤清正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此时的形势类似于李如松的平壤之战,明军四面围攻,对加藤清正已成关门打狗之势。可惜杨镐的对手是一个远比小西行长狡猾、凶狠的加藤清正,而岛山城居高临下,多以巨大石块垒成,固若金汤。明军火炮的优势力量基本派不上用场。在缺乏火力的有效配合下,明军只能以血肉之躯去铺开一条攻城之路。
3.风雨寒天战岛山
进入冬天后,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在朝鲜半岛不断肆虐,气温也随之降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从昨天下午三时起,岛山连吹东风。天公又不作美,下起大雨来。这无疑令露宿原野的明军战士雪上加霜。呼啸而来的寒风夹杂着雨雪,刮过去如同刀割。
西生浦的日军不断地从水路来援,高策、祖承训竭力阻截,来而复去,一天两到三次。
十二月二十五日,明军架起云梯攻城,但除了留下一堆堆的尸体外,一无所获。而加藤清正的一万六千人在头两天战死不下两千人。万把人蜷缩在方圆二三里的岛山土窟内,滋味也不好受。
更要日本人命的是,城内的水源已经被明军切断。杨镐下令在水道上列围分屯,周匝围绕。日本人渴得忍不住,就在半夜偷偷溜出来,汲取壕沟里的水解渴。沟内尸体扎堆,死人的血混合着雨水,腥臊秽臭。别说喝上一口,就是鼻子一嗅,也会恶心呕吐。但是饥渴难耐的日本人哪里顾得上恶味,双手捧起臭水,大口大口地咽下。
粮食一粒也不剩了,牛马早宰光了,有的人甚至嚼烂纸张,或者煮烤壁土来充饥。不怕死的就跑出城外,偷窃尸体腰间的口粮回去。将官每吃一顿饭,都要准备好几双筷子,与士卒们同甘共苦。到了岛山战事结束的时候,守军口里吐出来的已不再是清晰的音符,而是浑浊模糊的喉音。日本人忍受极度饥渴的坚强毅力,实在令人叹服。
杨镐也试图招降加藤清正。他派人拿着令旗及赏功旗、免死帖,进入岛山城。告诉加藤清正,投降就免其一死。加藤清正耍了杨镐一回,我本来就想投降,但不知道朝鲜人肯不肯答应?如果能跟朝鲜人商量下,我就投降。
简直是开国际玩笑,杨镐断然拒绝。
一晃又是一天。无休止的滂沱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整个岛山地区积满雨水,人的膝盖以下部位都深陷泥泞沼泽之中。联军人马冻绥饥饿,叫苦不绝。
一大早,杨镐又开始四面攻城,日本人依然是从上往下发铳。明军缺乏攻城器具,只得休兵。
有四名被掳的朝鲜儿童和两名妇女,逃出岛山城。杨镐问其城中情况,回答说:“加藤清正等五位倭将都被困在城中。城内既没有米,也没有井水。倭贼都是捡拾地上的一粒粒米拿去烧煮。夜里溜出偷取城下的井水、泉水。下大雨的时候,倭贼都用单衣、纸帐沾湿雨水,然后在嘴边拧干吸吃。加藤清正等人都非常后悔放弃西生浦来到蔚山。”杨镐由是愈加坚定围困的决心。
明军进攻了三四天,伤亡颇大。于是,杨镐决定让明军休息一天,调上朝鲜兵攻城。
杨镐对李德馨说:“昨天,贵国将士进战,呐喊助威,虽然无法攻城,但是勇气可嘉。”又招来朝鲜兵统帅权慄,说:“投降的倭子准备出一些点子来毁坏岛山城,就让他们试一试。但岛山城极其高险,朝鲜兵又有些伤亡,很令人担忧。今天,天兵就四面包围,按兵不动,让他们去割草打粮,休整一天。贵国的兵和降倭一道抱着干柴、挨牌①,用上火攻计,并填上城下的水井、泉眼,让倭贼不得取用,渴死他们。”
李德馨、权慄颇有难色,但又推辞不得,只好下令朝鲜兵全都进入土墙之中,一步一步挨近岛山城底下。朝鲜人手里拿着木柴和盾牌,冲上去即中丸,倒下一大片,纷纷胆怯退回。权慄亲自督战,见状大怒,斩杀灵山县监全悌、一名秀才、一名士兵,逼着朝鲜人回头冲战,怎料日本人的铳丸比天上的雨点还要多,而且又格外精准。朝鲜兵除了遗尸累累、丢盔弃甲之外,什么也没得到。权慄迫不得已,下令退阵。
这时水路形势骤然紧张。由于连日大雨,太和江下游蓝江水势暴涨。辰时,有三十多艘日军战船,不断进逼江岸,眼看就要驶入上游。杨镐与麻贵赶紧下令明军阻截,并急命朝鲜兵摆出围城的阵势。
李如梅的左路军放炮鼓噪,火箭直飞向日军战船。浙江兵冒死泅渡过去,与船上的日本人大战一番。岸边两侧的明军大炮也一起发放,屡屡击中日本战船,有一艘船被打中之后,立即粉碎,沉没水下。
杨镐与麻贵率领标下亲兵,退到高处扎营,以备不测。
到了午后,日本战船见进不得,都退到太和江外浦的洋面上,总算解除了海上的危险。岛山的守军开始慌张了。
不久,一个日本人跑出城向明军投降。杨镐当即赏他银两和一件红色马褂,让他骑着骏马在岛山城外绕走一圈,于是城内日军军心动摇,不断有人逃出投奔明军。加藤清正见局面混乱,就下令严守城门,不许任何人出入。
但是,城中的日本人饥寒交迫,又滴水不沾,个个如同坟墓里挖出的枯尸,干瘪得像木柴一般。加藤清正心急如焚,又耍弄诈降计,以作缓兵之策。就派遣几个日本人,在竹竿上捆系书信,摇着小旗,从岛山城头下来。杨镐让翻译
① 挨牌:步兵装备的盾牌。长五尺,宽一尺五寸,多用白杨、轻松、桐等轻而坚硬的木料制成。
通事,过去取下书信,展开一看,原来是加藤清正的副将所写:“致明军统帅:加藤清正在西生浦,小将等在此守城。请差遣一个朝鲜将官,同我到西生浦讲和。这样两国士兵,不至于多死。”
杨镐再笨,也不会相信“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谎言,申时,派朝鲜金应瑞带着通事朴大根和降倭冈本越后守、田原七左卫门,在岛山城下招降,大喊说:“如果加藤清正出城投降,那不单单饶了城中的每一个人,而且也会奏报皇上,授封高官厚爵。天朝绝不会背弃信义。”并发放令箭入城,作为日本人投降的通行证。
日本人回话,加藤清正在西生浦,请少开南面一路,让人速到西生浦与清正说谈。要战就战,要和就派一名将官,前来议和。
杨镐懒得理会了,召集诸将商议战和之策,招来李德馨,天兵三路人马都困苦不堪,朝鲜兵无用的,都给我出去割草给各营喂马。
朝鲜兵虽号称四五万,但参与蔚山之役的只有一万多,而且柔弱不堪,除了摇旗呐喊,充当拉拉队,为明军助威之外,大都派不上用场。
听说城中日军大造高梯,准备乘夜遁走,蓝江上的日本战船蠢蠢欲动,进退无常。杨镐当即吩咐下来,今夜倭贼必会有异动,我军各营严阵以待;又传令朝鲜将领金应瑞,带着降倭,终夜巡逻,以防日本人逃跑。
杨镐不知“围师必遗阙,穷寇勿急迫”的用兵之道,只知一味包围,堵截得密不透风。结果加藤清正见突围无望,抱定了固守待援的决心。
二十七日,昼夜大雨仍然不止,铺天盖地倾泻而下。明军日复一日,枯燥地重复着冒雨进袭、遗尸累累的悲剧。
朝鲜金应瑞标下的降倭和朝鲜兵,夜里埋伏在城下的水井旁,日本人一出城汲水,就扑上去拿下,倒是收获颇丰,抓了五个,打死五个。杨镐赏他红缎一匹、白金五两。审问降倭,答说:“城中无粮无水,清正等六将都在城内。守军万余人,饥渴不堪,连尿水也挤不出一滴。”
杨镐听了此话,越发坚信必能全歼加藤清正,所以下令缩紧包围圈,不让一个日本人跑出。随着战局的变幻,这一愚蠢的决策终于酿成灾难性后果。
无休止的大雨,机械重复进攻,遗尸累累已是家常便饭,明军终于被击垮了。饥饿、寒冻、死亡,即便是精钢铸造的铁人也忍受不了,何况是血肉之躯?
从夜里开始,气温骤然降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西风像雄狮一样凶猛地吼着,无情地扫荡着在原野上露宿的明军将士。可怜的将士无处藏躲,任凭寒风暴雨肆虐。而最苦的是那些守候在太和江边的浙江兵,他们连一片遮挡的破布也没有。整夜站立在江岸上,从日本海刮来的凛冽寒风,刺骨透肤,残忍地侵袭着一个个生命。
二十九日,西风仍然无情肆虐着岛山城四周之地。
但是,杨镐却不顾士兵死活,老是忘不了火烧岛山城,活捉加藤清正。一大清早就召来朝鲜大臣李德馨等,今天风势对我非常有利,要多多准备柴木,乘风势纵火,焚烧倭贼营帐。
一声令下,明军三路人马以及朝鲜兵纷纷四处寻找柴草。
联军齐出动,数万将士一手拿着柴草,一手拿着盾牌,紧紧簇拥着,一步步逼到岛山城三之丸下,无数人马黑压压不断向岛山城靠拢。
一等联军逼近,瞬间就有数不清的铳丸落到联军头上。联军一排排倒下,才到木栅外,便止步难行了。
太和江洋面的敌人也试图冲破明军的封锁。午后,蓝江上的二十六艘战船,顺流而上,与岛山倭窟相呼应。加藤清正立即派出一名将官率领五六个日本人,到城外向船上的日军呼喊。日军战船每天都有二三十艘到江面上发炮袭击明军,太阳一落下就退去,准备随时接应加藤清正突围。但是,杨镐下令严阵以待,岛山守军与海上援兵无法会合。
黄昏后,联军又去烧城,但是仍被日军一阵阵铳丸抵挡住。
这时,明神宗派出御史陈效担任监军来朝鲜督师,陈效听到杨镐正在围攻岛山,就派遣欧阳绍、李鸢等前来督战。
与欧阳绍等人商讨之后,杨镐定下长期围困之策。首先下令明军搭建草房,团团扎营,又命朝鲜人催运粮饷,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麻贵一直被杨镐压着,甚至连配角也不是,他不主张拖延战事。见战局胶着,就苦劝杨镐放开一面,让城内的日本人逃出,然后设置伏兵于要道邀击。这恐怕是目前唯一的破敌之策。
如果杨镐能听从麻贵的话,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战果。因为这时日军唯一的奢望就是能活着出去。夜里,有一只小船载着三十余名日本人,准备出城逃走。守候在岸上的右路明军和吴惟忠部奔过去,一番厮杀,右路军杀一个,俘虏一个。吴惟忠部打死六名日军。剩下的带伤遁回城去。
人间最可恨的事,莫过于愚顽固执。
杨镐的脑袋听不进任何人的建议,刚愎自用,妄想生擒加藤清正邀赏,又怕功劳被麻贵夺取,哪里肯听得下他的只言片语?
二更时分,杨镐故技重演,又准备烧城,加藤清正早就料到,最终明军无功而返。
就这样,杨镐的死围进行了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