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的吃法
20061100000001

第1章 健康教育必须建立循环体系

由于现代的工业化生产,食品生产也日趋工业化,生活中正日益显现一些“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可能是目前中国食品领域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不管是普通大众还是政府,越来越关注这两个问题——对“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的关注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

无论从政府“激情式”、“运动式”的行动来看,还是从其“风暴式”的行动来看,这似乎都预示着营养与安全的拐点正在到来,使中国不单是经济崛起、物质崛起,更是价值崛起,即“良心”、“责任”、“爱善”、“仁慈”以及“健康”的崛起。

但是,由于现在的人价值观存在偏差,要钱不要命的大有人在,无知而无畏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在我们的健康知识的调查中,只有6.38%的人了解健康知识。这个时候,民间的作为就是让食疗养生发挥积极作用,帮助民众健康养生。

食疗养生由来已久,千百年来,人们受益颇多;食疗养生的词汇也在文字中层出不穷,有些已经被人说得滚瓜烂熟。尽管如此,食疗养生始终是小众的,它还没有进入大众生活。要使食疗养生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还需要健康知识和食疗养生知识的普及,这也就是“光线传媒”组织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所在。“光线传媒”利用传媒的力量,请各方专家和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帮助百姓们在日常生活中“围剿”不良的生活行为,传播好的健康养生之道,让更多的人践行健康养生之道。

健康食疗要从我做起,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自己的保健观念。这种“人人可为”的理念,正在国民中开始反弹,而这种反弹在多渠道、多领域的宣传引导下,已呈现出不可阻挡的趋势。正所谓:灾难有多大,创伤有多大,修复的力量就有多大;需求有多大,紧缺有多大,供给的力量就有多大。

政府的作为就是推进全民保健。全民保健是我国医疗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从人的微观变革,再发展为宏观变革;是从人内心中产生的变革,是从自觉到自在的变革,是从生活点滴循序渐进的变革,是普通人日常生活方式的变革。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对人心的修复,对认识和知识的修复,最后完成民族基因的修复和改良。我们不会再做那种以人的生命和社会教育为代价的傻事,而是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如同医学上的基因导弹一样,悄然潜入人的机体认知细胞,尽可能地为每个人袪病除魔,为每个人重建一个价值世界,为强壮人的机体贡献一份力量。

历史的经验证明,广大国民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才能使我们在社会转型期不至堕入苦难的轮回中。希望每个有民族感的人,有健康意识的人,都能从本书中学到点儿什么,实践点儿什么,批判点儿什么,发扬点儿什么……

当我们为了自己的健康而努力了,就是美德;当我们为了别人的健康而努力了,就是功德;当我们为了健康事业而努力了,就是大德。但我们无论为了什么而努力了,都非常值得。这也是我写此序要表达的心里话。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孙树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