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的吃法
20061100000005

第5章 一 怎么吃,学问大(4)

那氢化植物油是什么?给大家举个例子,奶油蛋糕大家一定吃过,蛋糕上面的那层奶油,就属于氢化植物油。其实最早奶油都是动物油脂,是从牛奶当中提炼出来的,它是典型的动物脂肪,但是后来就有人发现,一来动物的油脂吃得太多,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二来天然奶油的成本比较高,产量比较低,所以后来就有人研究,拿这种植物油经过特殊的加工,让它转变成类似于动物油的性状。研究表明,植物油和动物油脂本身的区别,无非就是在于碳链的饱和不饱和,或者碳碳双键的多少。只要我们能够把植物油碳链上的碳碳双键打开,把氢加进去,那么就可以变成饱和脂肪酸,也就是可以变成动物油脂,或者模仿动物油脂。所以我们现在所吃的奶油,确切名称应该叫做人造奶油,这个奶油不是天然的,是人造的。还有一些食物当中你会见到植物起酥油,包括我们在喝的咖啡伴侣里面,可能会看到一种叫做植脂末的物质,它里面多多少少都含有氢化植物油。最早人们研究出氢化植物油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东西挺好的,因为它是用植物油加工成的,相对于动物的脂肪,其中不含有胆固醇。所以刚开始时大家都认为,氢化植物油更健康,而且它的成本很低廉,但是后来食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氢化植物油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因为在给植物油加氢和氢化的加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种物质叫做反式脂肪酸。在天然食物中,天然的脂肪、天然的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很低,而在我们加氢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这种反式脂肪酸目前已被证实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比如说动脉粥样硬化。甚至现在在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要求食品中只要用到了氢化植物油,就必须在包装上写一行字,即“本食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就好比在中国,我们买香烟的时候,会在香烟的标签上看到有一行字“吸烟有害健康”一样。所以氢化植物油,对我们身体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东西,尤其是其中的反式脂肪酸,建议大家以后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尽量少地选择这些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品。

现在再回到糖果食品标签的配料上面看最后的几种成分,即淀粉、薄荷脑和食用香精。淀粉是一种天然的食物成分,像我们吃的小麦粉、大米,它里面主要就是淀粉。然后是薄荷脑,我们吃的有些口香糖有薄荷味,这个薄荷味就是薄荷脑带来的,有些地方也叫做薄荷香料。最后一个叫做食品香精,通常不同口味的糖果,前面的原料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最后我们加的香精不同,于是调出的糖果口味也不同。所以很多人以为现在买的糖果就是一块简单的糖,就以为它是碳水化合物,没有什么别的成分,它仅仅就是会给你带来龋齿,或者能量升高的问题。其实不是这样,现在的糖果里也会加入很多的成分,在吃糖的时候,也应仔细看一看它的标签。

建议大家养成看食品标签的好习惯,我们要看它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它的配料表。也建议大家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少选那些营养价值低又加入了很多食品添加剂的食物,让我们更多地选择一些天然的、新鲜的、加工程度低的健康食品。

要吃得好,不要吃得贵

有位大姐,她是一个全职太太,丈夫是国企的高管,家里的收入应该说是非常丰厚。这位大姐每天所干的事,就是把家里人的生活设计好,让家里人吃好,吃出一个健康的身体。一次我们在一起聊天,她说:“为了让家里人吃得更健康,让我丈夫和儿子,吃出一个好身体,我每天早上给他们吃一根海参,而且让他们每天都吃虫草。基本上我们家的食物原料,都是什么贵就买什么,一定都买最好的。可是为什么吃了这么久,也没见他们的身体有什么好转,我丈夫中度脂肪肝,依然是中度的,甚至还有往重度发展的趋势。”

可能很多人都这样想,认为在生活中,只要投入多,就一定能吃好,只要吃价格昂贵的食物,就一定能吃出一个健康的身体。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什么决定食物的价格?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物以稀为贵。”换个角度讲,也就是我们所吃的食物,不是说越贵,它的营养价值就越高;越便宜,它的营养价值就越低。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很多的长寿地区,那里的老百姓的收入都不很高,他们吃不起什么海参、燕窝、鱼翅、鲍鱼,他们每天吃的就是一些很简单的蔬菜、瓜果、谷物、豆类这些普通食物,都是一些很廉价的食物,他们依靠这些很廉价的食物,他们却能够活得很健康。

有人曾经调查过,全世界各个长寿区域的长寿人群,通常都符合三个特点:第一是杂食者。就是他们吃得很杂,什么食物都能接受,我们说得更加科学一些,就是饮食多样化。第二是劳动者。第三是乐观主义者。做到这三点,就容易长寿。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三点中,哪一点也没有说要想长寿就得多吃一些很昂贵的食物,或者说长寿的人群,一定是高收入的人群。所以吃得贵,未必吃得好。

接下来举两个生活中很生动的例子。就是两种非常昂贵、只有有钱人才能吃得起的食物,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两种食物,到底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营养价值怎么样?

第一个,鱼翅。前几天,我在一座写字楼里等电梯的时候,看到一则公益广告,广告里姚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倡导大家拒绝食用鱼翅。当我看到这则广告的时候,我就在想不吃鱼翅一方面是在保护鲨鱼,保护人类的朋友,另一方面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了解一下鱼翅这种特殊的食物吧!

关于鱼翅的来源,最被大家认可的说法,是郑和下西洋时带回来的。相传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队经过东南亚的一些海域,因为粮食不足,船员们在途经的海岛上想尽一切办法寻觅食物。郑和看到当地人吃鱼的时候,只吃鱼肉,然后把鱼的尾巴和鳍都给扔掉了,看到这个现象,郑和觉得很可惜,同时他们自己又食物匮乏,于是他就命令他的属下,把这些当地人认为是垃圾的东西收集起来,同时鼓励他的士兵去寻找烹调之道。最后郑和和他的手下还真的研发出一种把丢弃掉的鱼鳍加工成美味的方法,从此鱼翅就走上了我们的餐桌。

鱼翅,从原料上来讲,就是鲨鱼或者鳐鱼的鳍,包括胸鳍、尾鳍、臀鳍、背鳍。它的最初出现,应该说是勤俭节约的一种表现。而现在我们对鱼翅的钟爱,已经使得鲨鱼、鳐鱼濒临灭绝,而且很多人现在吃鱼翅,不是因为节俭,而是为了奢侈、攀比、炫耀,吃鱼翅甚至成为社会地位的体现。由于人类对鱼翅极高的消费需求,从而使得大量的鲨鱼被捕杀,很多地方的渔民在捕获到鲨鱼之后,在它还活着的时候就用刀把它的胸鳍、尾鳍、臀鳍、背鳍割下来。这个过程,一方面很残忍,就像我们活取熊胆一样;另一方面,对于渔民来说,鲨鱼的肉没有太高的经济价值,所以他们经常是捕到鲨鱼后,把鳍割下来,然后再把肉也就是鱼的身子扔回海里。被割掉鳍的鲨鱼,就只能沉入海底慢慢死去。有统计显示,现在大概有110种鲨鱼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而且某些鲨鱼,在过去50年内大概减少了80%。这一现象,与我国的内地和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国家的居民特别喜欢吃鱼翅分不开的。

我们刚才说拒绝鱼翅,一方面是保护鲨鱼,另一方面也是保护我们自己。为什么说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可以试想一下,鲨鱼是在海洋中生长年限非常长的一种动物,它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我们说自然界有这样一个作用,叫做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即有很多物质会伴随着食物链的升级,沿着食物链由低向高而逐渐地富集起来。举个例子,现在由于工业污染,使得海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比如汞,如果海水中汞的含量是1千克海水含有1微克汞,那么在海水中生长的藻类,像海带、海苔、紫菜这些海洋植物的体内,就会把汞元素浓缩起来,变成1千克10微克,而以食用这些藻类为生的小鱼小虾的体内,汞的含量就会变成,1千克100微克,体型再大一些的鱼虾类,它们是以吃小鱼小虾为生的,那么在它们体内就会变成1千克1000微克,也就是1千克1毫克。鲨鱼是以这种中等大小的水产类动物为食物的,它的生长年限又特别的长,所以在鲨鱼的体内,富集作用就会更强,在所有的水产动物里面,鲨鱼重金属的含量,通常是最高的。所以对于那些喜欢吃鱼翅的朋友来说,鱼翅不仅不能大补,反而会有可能使自己摄入大量的重金属,危害自己的健康。从鱼翅的营养价值上讲,它的成分就是胶原蛋白,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一听胶原蛋白,就认为是个好东西,吃了可以美容,如果在我们脸上的皱纹下面能填充一些胶原蛋白,或能合成一些胶原蛋白的话,可以将这些皱纹撑起来,让我们皮肤变得更有弹性。其实对于胶原蛋白能否美容,还是要打问号的。

胶原蛋白被我们吃到肚子里面后,因为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的营养素,我们先要在胃肠道里将其分解成氨基酸这种小分子之后才能吸收,之后氨基酸合成体内所必需的蛋白质。在所有的蛋白质里面,胶原蛋白属于营养价值比较低的,我们叫它非优质蛋白质或者不完全蛋白质,因为在胶原蛋白里,人体所必需的九种氨基酸的比例和数量,与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和数量相差甚远,而且它的吸收利用率也并不高。食用了这种蛋白质,对身体的营养意义还不如一些畜禽肉类和豆制品。所以说很多人认为,吃了胶原蛋白就一定能起到美容作用,其实是一个误区。另外,有些人吃鱼翅觉得很美味,其实鱼翅本身没有任何味道,甚至还有点腥,那么我们后来所感受到的那个鱼翅的香味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来自于鱼翅的那个汤,也就是高汤,熬了很多天的高汤加进去,这样才产生了我们吃鱼翅所感受到的香味。

《本草纲目》称鲨鱼“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当时《本草纲目》对它的评价,就足以说明鱼翅在世人的眼中是顶尖的美味,尤其是在现代人的高档宴请中,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无翅不成席”的潜规则,通常加工鱼翅的时候,要用到火腿、老鸡等很多能够产生鲜味、香味的原材料,用火把它们慢慢熬成高汤,然后再和鱼翅搭配,端上来,就是我们所吃到的非常美味的鱼翅。近年来,从国外又传来一种说法,倡导吃鱼翅好。因为鲨鱼的软骨当中,含有特殊的叫做鲨鱼软骨素的物质,它能够防癌抗癌,所以市场上出现了用鲨鱼软骨制造的保健品。同样在2000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就曾经报告过,说他们从文献中找到40多例鲨鱼及其近亲得癌症的记载,其中有3例,还是软骨瘤。所以某些人倡导说吃鱼翅可以防癌,吃鱼翅不会得癌症,这纯粹是谬论。

第二个,海参。海参也是餐厅里的一种奢侈食物,很多人现在都喜欢吃海参,觉得吃了这个食物,可以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可以给我们补充一些蛋白质,补充一些矿物质,而且很多销售海参的地方,包括餐厅里面,服务员都会非常详尽地去吹捧海参的作用。其实对于营销人员来说,他们宣传海参的食疗作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说得越好,客人吃了之后就觉得越值。但实际上,海参的营养价值真的像大家所说的那么玄吗?我曾经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海参的营养价值,有些资料是这样介绍海参的,说海参里含有50多种对人体生理活动有益的营养成分,富含牛磺酸、硫酸软骨素,在海参里面还有一种物质叫做刺参黏多糖,这种生物活性物质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在海参中,矿物质的含量较高,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多种维生素的含量都比较高。

海参的营养价值真的有这么高吗?对我们的健康帮助特别大吗?我曾根据中国营养协会所制订的《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上的数据,将水发的海参和一种非常普通的食物——泥鳅的营养价值进行非常详细的对比,发现尽管海参价格很昂贵,在很多人眼里营养价值非常高,但它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居然比不上泥鳅!

海参里除了维生素A、钠、镁这三种营养素和泥鳅相当以外,其他的营养素含量都要比泥鳅差很多。也许有人会说,现在我们提倡吃低脂的食物,海参里的脂肪含量,比泥鳅还低。其实100克泥鳅当中,脂肪的含量也不过2克,这个数字本来就不算高,而且所有的水产类食物,通常脂肪含量都比较低,所以根本不必为这点担心。我们现在所吃的海参,通常都是先把海水里长出来的活海参晒干,在吃之前,经过长期的浸泡,也就是进行水发。其实天然的海参里本来营养素是比较丰富的,但是经过干制,再经过水发的处理,矿物质以及水溶性的维生素难免会流失,所以营养价值自然就打了折扣。

钟爱海参的朋友可能会说,海参里面有一种特殊的物质——海参素,还有一种叫做海参多糖的物质,这两种物质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比如可以提高免疫力,可以对我们的心血管健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之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去研究海参的功效成分、保健成分,那是因为海参本身价格比较高,它有很高的附加值,而泥鳅本来是一种很低廉的食物,附加值不高,所以很少有人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