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坏民主
20063000000009

第9章 我能睡你的床,为什么不能抢你的官?(8)

1993年克林顿上任后,长时间沉浸在竞选的激情之中,对治理国家缺乏准备,结果放任希拉里主持医改失败,引起了1994年中期选举时金里奇率领的共和党革命。克林顿几乎在那时候被埋葬。多亏他有杰出的政治天才,最终慢慢挽救了他的政府。奥巴马当选后,第一个教训就是克林顿,所以未上任就埋头治理,民望甚高。但是现在看来,主持白宫的难度还是出乎意料,奥巴马虽然准备充分,但仍然处于政治实习的阶段上。他这第一板斧,虽然勉强砍断了木头,但斧刃钝卷,政治资本赔进去不少。如果经济形势不能如愿回转,共和党就会一拥而上,把他描绘成一个乱花钱、摧毁经济的传统民主党人。可见,奥巴马并没有一个好的开端。

奥巴马向天皇鞠躬的是非在哪里?

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在东亚之行中见日本天皇,几乎在握手的同时深深一躬。这一转瞬即逝的动作被照相机凝固下来,一下子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康州共和党大学联合会在Youtube中借题发挥,把奥巴马的鞠躬照和世界各国领导人见天皇的照片进行戏剧化的对照,弄得奥巴马活像个三孙子。

在这些系列的照片对比中,你可以看到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可以看见西方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可以看见菲律宾、阿富汗、印度的国家首脑,甚至可以看见如夏威夷州长这样的美国地方政治家,他们见天皇,都不鞠躬,而是平等地站在那里握手,最多双方身体略往前屈,显得十分客气融洽。奥巴马是个大个子,他一手握住天皇的手,同时身体几乎呈 90度角一个深鞠躬,好像是臣民见皇帝。白宫的人说这是尊重日本的习俗,表示总统的礼貌,共和党则大呼这是低三下四,丢尽国威。

各国首脑在公共场合相见,都要摆出姿势供记者拍照,短短几分钟,不过是笑笑、握握手,全无奥林匹克体操比赛的高难度动作,想必很简单。但从这次奥巴马鞠躬事件看,则并非如此。首脑之间这简单的肢体动作,经常需要反复研究和特别演练。一着不慎,则会引起巨大的政治麻烦。美日之间在这方面的历史就更为特殊。二战后麦克阿瑟率占领军进驻日本,天皇裕仁因担心自己作为战犯会被判死刑而坐立不安,最后跑到麦帅的总部求见。两人的照片马上登在报纸上。麦帅潇洒放松,姿势非常高傲随便,天皇矮半头不说,而且是一副紧张的立正姿势,活像麦帅的警卫。不久前在日本还是个神的天皇,如今跌到这一境地,还有何面目?日本的保守派非常恼火,试图阻止照片的刊载,但那时占领军早已控制了一切。这张照片,也为战后美日关系定了调子:日本在美国羽翼的护持下生活,要看美国人脸色行事。后来以吉田茂为首的务实保守派顺水推舟,干脆省下军费发展经济,靠着美国保护自己,到20世纪80年代大有在经济上征服美国的势头。

当然,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运气回转,打赢了冷战,崛起为世界帝国。日本则沉入十几年的衰退,相对国力大跌。不过,目前美国正陷入半个世纪所未经历的经济危机,自信心非常脆弱。这时如果把麦帅与天皇的照片和奥巴马对天皇鞠躬的照片对比,自然刺激美国人的自尊心。

固然,白宫可以辩解说这是尊重所在国的习俗。但是,这样的道理怎么也说不通。西方人和东方接触的一开始,就大力反对东方君主的三叩九拜之礼,认为那是对人的尊严的侮辱。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东方的昭彰劣迹,固然已经被历史所唾弃。但是,平等之礼,则被世界所接受。比如在中国,皇帝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更无人跪在那里自称“奴才”。日本的规矩虽然还非常严格,天皇在万人之上,日本人见天皇,必定是90度一个大鞠躬,天皇对任何人则从来是身体略微前倾而已。这种不平等的习俗,在家里当然可以自便,但在国际社会则行不通。所以各国首脑见日本天皇,全无这等低三下四状。

奥巴马这一失误,实际上体现了美国自由派的大问题。布什8年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在国际上傲慢横行,把人都得罪光了。奥巴马上台后谦卑些,挽回美国的形象,自然未尝不可。但是,自由派经常跟着文化相对主义走,觉得对任何文化都应该尊重,反而对西方文化本身缺乏自信。其实,西方文化一些核心价值,比如人人平等的观念,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有分析家指出,连日本天皇本人也被奥巴马的“大礼”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奥巴马何必多此一举地“礼貌”?

好在日本国力早已经落后美国太多,又一直是美国的铁杆儿盟友,美国不把日本看作威胁,也许对日本天皇的“大礼”不至于引起公愤。日后美国经济如果顺利恢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取得明显进展,奥巴马这一大躬则无伤大雅。但是,一旦经济不能恢复,联邦赤字攀升,美国不得不进一步向中国、日本等国举债,美国人的自尊心就会变得格外脆弱。在那种情况下,到2012年大选时,奥巴马90度大躬的照片就会到处都是,够他受用的。布什虽然无能,但“9·11”后迅速找到了当总统的感觉。奥巴马智商过人,但当总统的感觉则似乎没有找到,在人们心目中显得太软。他若不赶紧立威,日后则会有大麻烦。

奥巴马怎么推动环保

奥巴马以“变革”为号召当选总统,并发誓让美国在环保上扮演领导性角色。但是,万事总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到了动真格儿的时候,总统也得妥协。

《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即将出炉。这是奥巴马的能源与环境法案,使美国在地球温室效应的问题上与布什政府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目标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排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加排放税。一旦排放要花钱,而且是不少钱,排放的人就会自觉地减排。这是以市场机制达到公共政策目标的最好手段。不过,字在美国政治中不是个好词汇。“税”奥巴马要减排只能绕开这个词。他用的是“许可”:所有需要排放的企业,都必须购买“许可”。这个“许可”,每年在市场上拍卖,同时也可以倒卖。

比如,一个发电厂作为排放大户买了许多“许可”,但技术改进后排放大减,用不了那么多“许可”,就马上可以卖掉,赚一笔钱。这一系统,不仅使所有人都有减排的积极性,而且会给美国政府带来几千亿美元的收入。

但是,民主党一方负责起草议案的人提出,在开始阶段将把85%的“许可”白送出去,仅有15%被拍卖。送的对象,还是发电厂、工厂等传统的污染大户。白送的目的,是换取他们以及他们所在的州对这一法案的支持,以确保法案的通过。不过,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许多问题。第一,85%白送,就不可能增加多少政府的税收。财政赤字问题还是难以解决。

第二,白送的“许可”拿到后,传统的污染大户就丧失了减排的紧迫感,这个法案的最初目的就丧失了。

也正是如此,左翼阵营内怨声载道。绿色和平组织的美国分部已经宣布不支持这一法案。但是,有些环保力量则更加实际。他们认为,如果只有这样妥协才能让法案通过的话,那总比什么也没有好。毕竟,这个法案的目标是到2020年比2005年减排17%。虽然不是原来的20%,难道17%不是个进步吗?更何况,法案是有年限的。到2030年,所有“许可”都要取消。在此之前,“许可”额逐年减少,慢慢“断奶”。从工业界的角度看,这也是明智的。毕竟有关技术不是一夜之间发明的,你不能要求大家一夜之间减排。有个时间表,大家会逐步发展相关技术,减少阵痛。

不管怎么说,奥巴马在环境问题上毕竟有些动作。但是,这种动作无异于公开的、合法的政治行贿。他要给那些大电力公司和公司所在的州足够的好处,凑够票数。所以,奉送的“许可”也不会公平。不需要行贿的人就不送。据说这次石油公司得到了区区2%的许可,大概是因为这些公司在这个法案上发挥不了太大的政治作用。这也怪不得,奥巴马自己都不愿意碰这个议案,而要交给国会的民主党人起草,让他们算计谁该送谁不该送。即使如此,到时候是否能通过还没有谱儿。在美国,办点事情就是这么难。

第一夫人该到哪里度假

自从奥巴马当选以来,其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就深为美国老百姓所喜爱。特别是在奥巴马本人的支持率不断下跌时,米歇尔成为白宫里最有人气的人物。可惜,最近她爆出一系列的“度假门”,惹得非议四生。

事情的发端大概是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奥巴马政府回应无力,早就招致了各方的批评。此时米歇尔站出来,劝公众去墨西哥湾度假,因为这样可以给灾区带去急需的资金,刺激经济。可是,话音未落,媒体就发现总统全家到缅因州一个著名的海岛上度假。这一下子惹得选民大为不高兴:墨西哥湾漏油,海滩全被弄得脏兮兮的,哪里是度假的地方?你们自己不去,跑到一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享受,却要把老百姓来之不易的假期泡在脏油里,这是否太虚伪了呢?共和党人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一些布什的前阁僚出来攻击:经济仍然陷入低谷,阿富汗危机不断,墨西哥湾漏油不止,总统一家却跑到缅因人迹罕至的海岛上优哉游哉!当然,奥巴马手下的官员寸土不让:布什的阁僚还好意思说话?布什是历史上度假最多的总统,看看卡特里娜飓风时他是多么无能!

一波未平,又生一波。最近奥巴马过生日,媒体充满了他染上灰白发的新闻和评论,主题无非是总统多么辛苦,经常未老先衰。这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形象,本来是困境中的奥巴马求之不得的。但是,媒体同时也爆出另一则新闻:总统被第一夫人抛弃,不得不自己孤独地度过49岁的生日。于是,“第一夫人对总统是否太不好?”又成了媒体热议的主题。这里讲的是,米歇尔带着两个女儿离开丈夫,到西班牙度长假,住进最豪华的宾馆,不仅保镖、记者成群,西班牙政府还为此封闭了海滨,派要员陪同,等等。第一夫人之游又成为媒体的一大盛宴。面对各种质疑,奥巴马的顾问Axelrod出来反击:

“不要把任何事情都放在政治剧场里。那些公共人物也是人。如果你有能力在孩子们长到不愿意和你在一起做任何事情的年纪以前,向她们展现一下世界,难道你不会这样做吗?”

可惜,在失业率接近10%的当口,一般老百姓没有这种能力。况且,第一夫人也并非简单的家庭妇女。毕竟她出行乘坐的是“空军二号”,加上随身的保镖、助手,等等,全是纳税人买单。这比从政府领薪水的耗费大得多。美国的海滨有的是,豪华饭店萧条得很,正需要高级客户。第一夫人一家绕开这些不去,非要跑到海外刺激人家的经济?这怎么能怪选民不高兴呢?看看人家欧洲,经济衰退之中,老百姓福利好,照样度假。政府首脑则宣布“在家休假”,以示节约。美国人即使是没有失业,也经常挣扎着打几份工,哪里顾得上休假?他们看着第一夫人携带女儿到海外豪华旅游,心理平衡得了吗?毕竟,第一夫人有着公共职责,并不应该随心所欲。当然,第一夫人更不应该在自己随心所欲之时,号召老百姓作出自己也不想做的牺牲。

面对公众的压力,米歇尔最近勉强作出了全家到佛罗里达度周末的决定。也许那时她和女儿们能够为被油污染的海鸟洗洗羽毛吧。但是,她自己因为度假所沾上的污迹,怕是要难洗得多。

奥巴马的学贷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奥巴马在医改案上刚刚获得了胜利。作为医改案的附属,他又签署了学贷改革方案。此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颇有些启发意义。

奥巴马的学贷改革,大大提高了联邦主要的学贷佩尔奖学金(PellGrants)的贷款额(每年将近6000美元)和贷款数量(增加82万个贷款)。由于中美教育费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这些数字的参照意义并不明朗。但是,还贷条件则很容易拿来和中国进行比较。

根据这个改革方案,从2014年7月开始借贷的学生,偿还学贷的金额上限从扣除其基本生活费用后的收入的15%降到了10%。另外,如果学生一直按时还贷,最长的还贷期从二十五年降低到二十年,在此之后未能偿还的学贷得以免除。

这对一个还贷的大学毕业生意味着什么呢?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一个城市找到份年薪4万美元的工作。这个城市的基本生活费用为2万美元。那么,你超出基本生活费用之上的收入,则不过2万美元。这一年你最高的偿还额也就为两千美元。如果你在同一城市找到份相对低薪的工作,仅有3万的年薪,那么你最高还贷额不过是一千块而已。既然是“最高偿还额”,这当然意味着你的还贷额可以远低于这个数字。20年如果还不清,则剩余债务全免。大学4年,你负债2万多。如果每年仅还一千,20年才还2万,连本金都还不清。况且,如果你从事公共服务,比如当教师、护士,或参军,等等,那么还了10年后就可以余债全免。这样本金恐怕也不用偿还一半。当然,如果你一下子拿了十几万的年薪,你可能两年就把学贷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