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谋略就学李鸿章(晚清名臣·励志经典版)
20063500000050

第50章 甲午惨败(2)

这一炮命中桅楼,吉野大惊,慌忙后退,火光一闪,舰桥附近又中一弹,紧接着一发炮弹划过右舷落入海中,不等吉野反应过来,第四炮直接命中船首,击穿甲板,前舱进水,船头猛地往下一沉,受创严重,吓得吉野魂飞魄散,扭头就跑。

吉野这家伙不愧是世界上航速第一的军舰,逃起来也飞一般快,转眼消失在海天之间。

这时日舰浪速已经截住了从西方开来的轮船,却是一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船,对浪速挂起的“停船检查”信号视若无睹,从它身边开过,仍然冒着黑烟慢悠悠地向前驶去。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大怒,命令向商船前方炮击,随着炮声响起,那艘英国商船总算勉强停了下来。

从浪速舰上放下小艇,海军上尉人见善五郎带着几个水兵靠上了商船。从商船驾驶室里走出个高鼻深目的红头发洋人,出示证件,果然是英国船,船名“高升”,人见善五郎注意到驾驶室里有几个清军绿营兵的军官,立刻仔细询问,那英国船长对日本人毫无惧色,坦承这艘轮船是被清政府雇用向朝鲜运送士兵的,船上共有一千一百名清军。人见上尉立刻命令商船跟随浪速舰驶往日本港口。想不到那英国船长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声称这艘船是第三国的商船,而日本与中国并未宣战,所以按照国际公法,日本兵舰无权扣留船只,要求退回商船的出发地,天津大沽口。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合情合法,难以反驳。人见善五郎也没多说什么,客客气气地和英国船长握了手,带人下了小艇回浪速舰上去了。

这边,清军官兵和商船上的英国人都等着日本人的答复,片刻工夫,却见浪速的桅楼上升起了一面红旗。搭乘高升轮的步兵们不懂这号旗的意思,英国船长却惊叫起来:“鱼雷攻击!他们要发射鱼雷了!”

叫声未绝,砰的一声,一颗鱼雷从侧舷飞出,直向高升轮拦腰射来。

与此同时,船舱中的兵勇发出一片吼声,百余人一起冲到船舷,端起火枪向倭舰排枪乱射。

轰然一声,鱼雷击中高升轮右舷,船身被炸开个大洞,海水哗哗涌入,开枪射击的清军被炸得断头折足,在他们身后,更多的战士冲了出来,用各种火枪向倭寇的战舰不停开火。

在近代海战史上再也没出现过这样的场面,茫茫大海中,一艘正在下沉的商船上,一群陆军士兵端着火枪向敌人的铁甲战舰射击。

浪速舰开炮了,双方相距如此之近,倭寇的每一炮都直接命中目标,炮弹落在密集的人群中,到处血肉横飞。可清军却不断从船舱中涌出,没有一个试图跳海逃生,每个人都端着枪固执地瞄准对面的敌船射击。

终于,倭寇的重炮停了,他们再也无法向这样的对手炮击了。炮手们走出炮位,聚在甲板上,望着那艘被打碎了的商船载着还在放枪的战士,缓缓沉入大海。

英国商船被日本军舰击沉,这在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民众中引发了强烈反响。依国际公法,中日两国没有宣战,高升轮又行驶在朝鲜海域,日本军舰根本无权检查,更无权将其挟持往日本港口。更何况日本人竟悍然击沉英国船只,令英国政府大失面子,他们立刻向日本发出措辞强硬的照会,一场严重的国际纠纷一触即发,清政府眼看倭寇引火烧身,暗暗窃喜,静观其变。却想不到一夜之间英国人的口风忽然转了。

原来日本人击沉英国商船后也自知闯祸,他们正准备全力和中国较量,这时万万不能得罪大英帝国,立刻派密使和英国人协商,头一句话就提到:日本将和英国一起,在远东尽力克制沙俄的势力。

这话一下搔在英国人的痒处,沙俄正是英国在远东称霸的最大竞争对手,而日本人的承诺让英国喜出望外。紧接着日本又保证公开道歉,赔偿一切损失,几招棋走下来,刚刚还凶相毕露的英国公使瞬间变成了温文有礼的绅士,谈笑间,日舰击沉高升轮事件不了了之。

至此,这场卑鄙无耻的丑剧彻底激怒了大清朝廷,七月初一,中国向日本正式宣战。在东方广阔的海天之际,两头钢铁铸成的庞大巨兽相对而立,各自露出了锋利的爪牙。

3.黄海大战,对倭一击

中日宣战后不久,李鸿章抛下繁杂的公务亲自来到威海卫。

中日两国宣战了。可大清国在陆上、海上都输了先手。日本在朝鲜驻军已达一万余人,占领汉城,劫持了朝鲜国王,清军才千把人,打也不好打,撤又不能撤,政治、军事、外交都被动得很。在海上损失了广乙,济远被打伤,这倒罢了,想不到倭寇攻击英国商船,这帮英国人居然当了缩头乌龟!

但相对来说,这一切都是次要的,因为朝鲜之战关键是海战,如果大清国在海上打赢了,日军在陆上也站不住脚,必然退出朝鲜。现在光绪皇帝连番下旨催促北洋水师出海决战,朝野上下也都是这个腔调,可李鸿章觉得北洋水师的实力和倭寇相比略逊一筹,决战没有必胜的把握,左右为难,压力很大。这次专程跑到威海卫,就是想听听水师将领的意见。

北洋水师,是当时清朝海陆各军中装备最精、训练最好的一支部队,以镇远、定远两艘七千六百吨的铁甲舰为核心,以致远、经远、靖远、来远、济远、平远、超勇、扬威等舰为主力,各主力舰管带都从船政学堂毕业又留洋深造,谙熟舰船火炮,精通阵法操典,水兵多从广东、福建沿海招募,熟习水性,勇猛善战,建成以来一直被朝廷倚为长城,号称“亚洲第一海军”。可以说主力舰上的管带是整个大清国的精华,在中日海军决战这个问题上,他们也确实有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从北洋水师建立时起,没增加一船一炮,可日本海军却连年建造和购买新舰,现在又购进了一艘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舰,整体实力已经慢慢赶上来了,越往后北洋水师越被动,所以早战比晚战好。

另一方面,在北洋水师将领们看来,虽然日本舰队的实力有所增长,可他们片面追求战舰的速度和火炮数量、射速,却忽视了装甲防护和大炮口径,速射炮虽然快,可口径小,炮弹轻,打十炮及不上镇远主炮打一炮,在海上面对大清的两艘铁甲舰时,倭寇占不了上风。北洋水师各舰管带多是留洋回来的,水兵的素质也优于倭寇,如果海战中双方投入的力量相当,北洋水师仍有胜算。

所以与其坐等敌人壮大,不如趁早对倭寇尽力一击!

听了这些话,李鸿章双眼微合,沉吟不语。

是啊,现在所有的人都要打仗。皇帝要战,因为年轻气盛盲目自大;翁中堂要战,因为胜了功劳归朝廷,败了可以整治政敌,打垮洋务派,归政天子;水师将领们要战,因为眼看着中日两军的军力差距越拉越大,早战尚有机会,晚战将任人宰割。

不管怎么看,这三股主战力量几乎毫无共同点,可它们所要的却是同一样东西。在这三股力量的合力冲击下,李鸿章终于下了开战的决心。命令北洋水师从即日起,只要战机合适,可以出动全部主力舰与倭寇决战。

李鸿章一句话,解去了套在北洋水师头上那“避战保船”的紧箍咒,寻机决战,相对来说就容易得很了。

但这时在朝鲜的清军已经遭到了惨败。

兵力跟对手差得老远,装备又差,火力不及敌人的十分之一,加上十年“太平盛世”把部队的锋芒都磨钝了,前线的淮军只用了两天工夫就丢了平壤,左宝贵阵亡,叶志超带着残兵败将直退到奉天九连城、凤凰台一带。

八月十八日,朝廷下旨,因未能迅赴戎机,日久无功,拔去李鸿章的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

但此时的清军还没有战败,因为这场战争的关键在海上。只要北洋水师能在海战中取得大胜,日本陆军的一切胜利就将变得毫无意义。

这时北洋水师已从威海卫北上旅顺,为增援前线的陆军护航。十七日护送兵马辎重来到鸭绿江大东沟口,运兵船沿江上溯前往登陆地点,北洋水师的十艘主力舰就地抛锚过夜。

八月十八日,天气晴和,轻风拂面,碧海迎霞,将近中午,驻泊在大东沟外的北洋水师各舰正进行战斗操演,忽然,定远舰桅楼上的水兵高叫起来:“发现敌舰!”

随着这声呼喊,所有人都停了手中的工作,水师提督丁汝昌飞奔进指挥室,管带刘步蟾把望远镜塞到他手里,指向远处海面,丁汝昌举起望远镜,果然,远远的海上隐约升起几柱烟气。

“挂号旗!布‘后翼梯阵’迎敌!”

立时,战斗警报响彻云霄,定远桅顶升起“遇敌”的号旗,看到信号,水师官兵欢声如雷,各舰同时起锚,轮机兵隔绝机室,强压通风,升火待发,舷窗与防水门一齐锁紧,灭火机和水龙带即刻接驳停当,防滑细沙也撒在了甲板上,只片刻工夫所有人员各就各位,十艘战舰两两一列,以定远、镇远打头,继而是致远、靖远,来远、经远,济远、广甲,超勇、扬威,各舰拉开距离梯次排列,展成一个“八”字形的后翼梯阵向倭寇迎了上去。

海天之际,日本舰队也正向这边疾驶而来。这时双方已拉近距离,丁汝昌一一细数敌舰锅炉排出的烟气,倭舰共有十二艘之多,布了个一字纵排的阵势。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丁汝昌、刘步蟾等水师将领对敌我双方实力的估计反而偏颇。作为一线指挥官,他们更多看到的是北洋水师一流的战舰、装备、官兵素质和训练水平,对己方实力自视过高,对敌人却估计不足。实际上,双方并不是差两艘舰这么简单。这十二艘日舰的总吨位达四万零八百吨,总共装备火炮二百七十二门,其中大口径速射炮多达八十一门,北洋水师十艘战舰总吨位仅有三万一千三百吨,装备火炮一百八十门,没有一门大口径速射炮。在航速方面日本人拥有四艘高速巡洋舰,最快的吉野航速竟达二十三海里,其他主力舰的航速也高于北洋水师的战舰。双方海上实力的对比并不像丁汝昌和刘步蟾估计的那样“各有优长”,反而是李鸿章说对了,北洋水师的整体实力逊对手一筹。

然而激昂的士气和刚强的斗志抵消了一切不利因素。是他们主动请战的,现在战斗已在眼前,这些彪悍的战士们早已无所顾忌了。刘步蟾凭着多年海上生涯的丰富经验,靠目测计算双方距离,感觉日舰已进入定远舰上重炮的射程之内,立刻下令前主炮射击。

顿时,定远的前主炮轰然打响,两枚炮弹带着尖利的呼啸掠过海面,从排头倭舰的舰首掠过,激起两道冲天巨浪。看到旗舰开火,镇远和其他各舰也依次展开炮击。丁汝昌走出指挥室登上舰桥观察敌阵,只见倭寇当先的战舰已被命中一炮,紧接着,排第二位的日舰又被击中,火光一闪,冒起了滚滚黑烟。

在东方的海面上,一场规模空前的海上决战,就这样由北洋水师打响了第一炮。

这两艘中弹的日舰正是日本海军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和主力巡洋舰高千穗。两军相隔尚远,两发炮弹总算没有命中其要害,可已把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吓得心惊肉跳,立刻下令各舰开炮。

在日本舰队里有三艘巨舰,分别是松岛、岩岛、桥立。这三舰是日本人针对北洋水师强大的铁甲舰定远、镇远专门订购和定制的,每舰的吨位都超过五千吨,航速平均比定远、镇远快一海里,为了压制对手的三十寸半主炮,专门在三舰上各装了一门三十三寸的巨炮,看起来威猛骇人,然而设计上却先天不足,使用起来头重脚轻难以掌握,一炮发出全舰剧震,远距离射击时打出的炮弹常常连弹着点都找不到。眼看日本舰队输了先手,伊东祐亨一边下令各舰全速逼近北洋水师,同时命令以吉野为首的第一游击舰队四艘巡洋舰发挥快速优势从阵前横掠而过,迅速左转,绕了个圈子向北洋水师右翼兜了过去。

至此交战双方都已进入火炮射程之内,一时间海面落弹如雨,北洋水师紧守后翼梯阵,各舰全速行驶,像个铁楔子一样切入日军阵中,这时倭寇四艘巡洋舰已经驶离本队,剩下的八艘战舰中,三艘主力舰松岛、岩岛、桥立和一艘巡洋舰千代田被隔断在北洋水师右翼,而扶桑、比睿、赤城、西京丸四舰被挡在了左翼,整个倭寇舰队像一条长蛇,被北洋水师拦腰劈成两半!

双方海上交手只一个回合,倭寇已经乱了阵脚,左右不能相顾,顿时陷入危局。被拦在北洋水师右翼的日舰比睿惊惶之下兵行险招,拼命从镇远、定远之间仅几百米的空隙间挤过,想去和松岛会合,立刻遭到清军各舰的围攻,四面受袭,顷刻间烟火四起,桅樯折断,悬挂的日本军旗也被炸得粉碎,它发疯般拼命逃遁,却被定远迎面截住,一炮命中右舷,顿时火光冲天,爆炸声连绵不断。紧随其后的赤城舰忙上前救护,立时也陷入北洋水师全力围攻,弹雨之中,定远舰上一炮打来,正在指挥室里查看海图的赤城舰长坂垣八太郎被打得头颅崩裂,脑浆涂地,航海长佐藤铁太郎忙接替指挥,还没等发出一道命令,巡洋舰来远从侧面杀来,发炮猛轰,赤城连连中弹,大樯折断,蒸气管破裂,紧接着被一弹击中前甲板,佐藤铁太郎和几个军官被炸得血肉横飞。

紧随其后的巡洋舰西京丸眼看己方两舰几乎覆没,忙升起号旗求救,并转舵逃跑,却被定远和镇远遥遥盯住,一连几弹命中西京丸侧舷和甲板,立时舵机失灵,火灾大作,摇摇晃晃地拼命向西南逃窜。

松岛舰上的伊东祐亨看到西京丸被围攻,吓得魂不附体,慌忙升起号旗召唤正向北洋舰队侧翼迂回的四艘快速巡洋舰回头救援。吉野一见信号,也立刻放弃原来计划,一边带着浪速、秋津洲、高千穗全速回援,一边用速射炮连连射击,掩护西京丸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