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华尔街金融真相
20063800000037

第37章 老百姓怎样保卫财富(7)

然而目前,美国的财政赤字、欠债金额的最新数据已达到天文数字,总债务(公司债务+私人债务+国债)共欠70万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人欠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的话人人是百万“负”翁。目前美国货币储备和银行储备总计2.7万亿美元,根据上述数据计算,美国的财务杠杆率超过了26倍。相比之下,雷曼兄弟在倒闭之前债务杠杆率约为31倍,仅联邦国债就已突破14.5万亿美元!绝不比欧洲债务逊色,每年单单支付利息,就得用去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眼看无以为继,都快玩不下去了。难怪连一向“护犊子”的标普,也不得不在2011年年底首次下调美国国债的评级展望,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美国出现如此的状态,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这是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在作怪,使得美国这个债务国债多不愁,反而是它的债主“黄世仁”要苦苦哀求“杨白劳”,你可不能倒,你钱不够花我借给你,你就“狠狠地”消费吧。

但是,美国这个模式,个人家庭无法复制,其他国家更无法复制(先别说美国自己都身陷其中转不出来),欧洲“欧猪五国”就是前车之鉴。

这些年来,欧美发达国家(除了北欧)的一大共同特点,是国家都保持着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接近零利率,甚至零利率使信贷膨胀。众所周知,利息是借贷成本的体现,一旦零利息,等于进入了无法无天的时代。欧美国家这些年的超低利率,无论个人或企业,包括政府都在过度负债,最终引发最高级别的主权债务危机。

而欧美各国央行在这次金融海啸中,以执行低利息政策进一步放松信贷,企图用产生危机的本因来解救危机,真可谓饮鸩止渴,从而更进一步刺激了资产泡沫。更具讽刺的是,好些欧美国家还将这种回光返照,作为危机见底、经济重新得以繁荣的显示。

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欧元区多个成员国全都仰赖欧洲央行,想利用央行充裕的资金来化解政府的赤字与债务危机,但其先天的致命弱点就在于:在欧盟之中,富国(如德国、法国)和相对比较“穷”的“PIIGS”(所谓的欧猪五国——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并存,就好似穷人与富人搭伙过日子,德国和法国还能被绑架多久?不禁想起我们当年的人民公社,毕竟还没有到共产主义,吃大锅饭是难以持久的。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借贷消费模式还能走多远?目前接近一半欧盟国家的公共债务,已到达难以维系的地步。等哪天一觉醒来,欧洲央行信用丧失,只要欧元区16国中的一员拒绝使用欧元,其他成员国的连锁反应终将导致欧元区解体,其债务货币也将被彻底抛弃。巴菲特因此而发出严厉警告:欧元站在了崩溃的边缘。欧元区部分成员“靠人援助”的模式无法长期维持,欧元崩溃并非“不可思议”。

然而有欧洲官员声称,是美国在阻击欧元。公平地说,短期内可能有美国的因素,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外因(短期)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借用一句俗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过得了初一,过得了十五吗?欧债危机的“匈”险不是开始证明了吗?

与美国及欧洲那些国家一样,由于长期低息,信贷持续放松,加拿大人的负债率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的145,已超过150之高点(每收入100块支出却要150块),比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147.2还要高,正向着160的极高点挺进。好些经济学家频繁发出警告!加拿大经济危机已无悬念,只是何时爆发而已。

总而言之,欧美国家只有彻底放弃低息借贷、寅吃卯粮的消费模式,回归勤俭持家、积谷防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天道,才能彻底解决并避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否则经济危机迟早会引发政治危机!

16.北欧模式——回归生产和节俭生活

在这个地球上迄今为止哪种模式最为成功呢?我认为那就是北欧模式。

目前全球主流所倡导的经济模式,特别在世界发达国家,大部分采用的是美国模式,其经济理论依据的是新凯恩斯主义:减少储蓄以增加收入并带动经济增长;“需求”重于“供应”,消费可以带动生产;须金本位,法定货币是可取的;可以充分依赖政府来调控经济。

几十个年头过去了,在这一经济模式的主导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经济体,均一一陷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房市为中心,以高负债和失业率为基本点的怪圈。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像我们儿时玩过的跷跷板,压下这一头,翘起来那一头。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财政赤字、欠债消费早已达到天文数字。但要减少财政赤字,即意味着政府减少开支、减少大型基础项目、减少个人消费,那样失业率就会进一步上升;而失业率又是房市的最大杀手,房市进一步下跌的话,负资产家庭将越来越多,法拍屋也跟着越积越多,金融机构就将继续沦陷,各行各业也随之受损,金融危机就会进一步加深。要是设法减低失业率,目前现存的私人企业举步维艰,全成了“总裁”(总在裁员),唯一指望的只有政府。但政府又没有钱(奥巴马政府因为2011年的预算案,政府机构几乎停止正常运作),在不能增加开支与投入基础项目的前提下,就只能提高税收和继续借债,那么财政赤字肯定继续上升,两头怎么都无法摆平。

然而在这个地球上,北欧模式仿佛茫茫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出了未来的方向。北欧信奉传统经济学:视节俭、勤奋工作和生产为美德;认为金本位抑制了通胀,并提供了稳定的货币环境,使经济蓬勃发展;政府应努力担负财政责任来平衡预算;国家政策一般不过分干预经济事务;生产才能带动消费;在供求关系中“供”比“需”更重要,因为良好的“供”创造了另一种“求”。

遵循着这种传统经济模式,使北欧国家踏踏实实地发展生产,靠储蓄、节俭成为全球社会福利最完善、人均GDP最高、老百姓最富有的国家而令世人瞩目。不过,经历了这次经济危机,北欧模式同样遭人质疑了。2010年8月,《纽约时报》发表了文章,题目为:《丹麦开始削减令人羡慕的社会保障》。通过题目便知其意,文章想以此证明早就下过的结论:丹麦的高福利社会能维持多久?

不过通篇读下来,原本抱怨连连的负面报道,竟然像打开了天堂之门:在丹麦万一失业,立刻能领取失业补助(相当于失业前工资的80%),前提是必须参加求职培训计划,失业补助金可以连拿4年;如今遭遇全球经济危机,丹麦政府顶不住了,因此要削减福利,将领取失业补助的期限,从原来的4年降低到2年!

文中列举了一位58岁的护士,她因病失业在家4年,不仅以一年的时间免费治病,而且还拿着80%的工资进行职业培训,最后获得了电话销售的工作,不幸又赶上这次经济危机,目前又带薪接受秘书职业培训。面对政府削减福利,这位护士因只能领取两年失业金而抱怨连连。由此,引来美国对丹麦高福利能维持多久的质疑。

事实上,像丹麦这样的高福利国家,在北欧还有挪威、瑞典和芬兰。可以这么说,这些国家40年前都不如美国,但回头检视,经过时间的考验,现在情况如何呢?

一位出差到挪威的朋友回来抱怨,他在挪威时,上午10点之前基本上喝不到咖啡,咖啡店最早也要到10点才开门,而下午6点又准时关门歇业。碰到星期日,所有商店一律不营业,这哪能比得上纽约啊,人们早上5点就能喝上咖啡,有些连锁店直到凌晨1点还在营业,顾客进去照样能喝到热咖啡。

而另一位远嫁瑞典的朋友告诉我,瑞典的政府机关和政府所属单位,每年的6月上旬到8月上旬要放两个月暑假,特别是歌剧院、图书馆、博物馆这些由国家资助(被养起来)的文化机构。民营企业则放3周暑假,到了圣诞节及新年期间再放两周假期。也就是说,在瑞典,一般的上班族一年至少有5周带薪假期,再加上其他法定假、病假、事假等,一年中几乎有半年在休假。

我们早就听说北欧国家富有、福利制度好,但从未料到竟然会这么好!夏天,父母跟着孩子一起放暑假,悠闲自在地陪孩子去海滩冲浪,到度假胜地去亲近大自然,抑或到周边国家去旅行,培养亲子之情。

于是一个疑问产生了。丹麦人失业有优越的失业补助金,瑞典的上班族享有暑假(在北美,只有学校师生放暑假),而挪威人似乎并不把赚钱放在第一位。那么市场竞争体现在哪儿,是不是北欧人都太“懒惰”了?

上面谈到,北欧人有高福利,不用怎么工作,失业了还有政府养活。不禁想,生活在那儿的人太幸福了吧.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压力。这岂不是养懒人?

如果说北欧人懒惰,那我们怎么理解这一点,即丹麦、挪威和瑞典,全都名列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列,实行全民健康保险(人们看病不需花钱),国家资助高等教育(实行免费的大学教育),还有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们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