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低碳工业
20077500000018

第18章 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5)

风能被称为“蓝天白煤”,是一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全球的风能资源约为27400亿千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00亿千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1999年10月5日欧洲风能协会估计,到2020年风能将可提供全球电力需求的10%,并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多亿吨。

(3)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和水能开发量的增加,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比例有所减少,但其主要地位仍未改变,而且限于资金与技术的原因,我国的能源结构形式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对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将是推行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如何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方法,针对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过高,石油的国内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过低,西部的水能源未能充分利用的现状,逐步减少石化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并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提升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份额。

2.清洁原料

在生产工艺中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的或稀缺的原料。原料的使用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组成和废物的成分,因此从源头入手,选用清洁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工原料或用生物废弃物替代有剧毒的、严重污染环境的原料,避免向工艺系统内引入不必要的有害物质,同时尽量避免使用稀缺原料。

3.清洁工艺

采用少废、无废和高效设备,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振动等,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利用;完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4.清洁产品

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产品的包装合理,产品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使用寿命和使用周期合理。

5.清洁服务

一般说来,产品的服务过程也就是其消费过程,服务过程中所使用的有形实体和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也会产生各种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污染,因此应大力提倡清洁服务理念。可以说清洁服务是清洁生产的延续,是清洁生产走出生产过程渗透到消费领域的创举,是从传统的服务体系中提升出的全新服务理念,该理念坚持以“清洁提供、清洁回收”为原则,对生产出的产品提供终身全方位的清洁服务,包括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的安全回收,在此期间不仅要考虑服务的流程、质量、成本以及生命周期等因素,还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尽可能使服务对环境的总体影响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十一、清洁生产达标评价

清洁生产评价是通过对企业的生产从原材料的选取、生产过程到产品服务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出企业清洁生产的总体水平以及每一个环节的清洁生产水平,明确该企业现有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各环节的清洁生产水平在国际和国内所处的位置,并针对其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的环节提出相应的清洁生产措施和管理制度,以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的环境责任风险,最终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清洁生产是有效防治工业污染、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重要生产手段,因此,建构清洁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量化评估及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体系尤为必要。

1.指标与指标体系

在进行清洁生产效益评价工作之前,应首先确立评价指标。指标是反映系统要素或现象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它包括指标的名称和指标的数值两部分。国内外与环境相关的评价指标的发展历程表明,评价指标的设计目的在于显示环境品质的状况。那么,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就是为界定一个生产工艺或产品的环境品质的清洁状况而设计的,为评价选定的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效果提供客观依据,是评估生产工艺或产品是否符合清洁生产理念的比较标准。清洁生产指标具有标杆的功能,为评价清洁生产绩效提供了一个比较标准,为清洁生产理念的推广和持续清洁生产的推动提供动力支持。

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既有直接从原始数据而来的基本指标,用以反映子系统的特征;又有对基本指标的抽象和总结,用以说明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及区域复合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性质的综合指标,如各种比、率、度及指数等。在选择评价指标时,要特别注意选择那些具有重要控制意义、可受到管理措施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指标,具有时间和空间动态特征的指标、显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显示与外部环境有交换关系的开放系统特征的指标。

当前,世界各国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且没有一个为世界各国、各行业所公认的统一参照基准,做起来比较困难,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国自1993年开始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和相关研究以来,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推动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各行各业、各个不同地区和部门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初步规范。但是,所用指标定性评价多,定量考评少,没有形成具有普遍应用性的科学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较常用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是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进行分类的,主要有四大类: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其中,前两者是定性指标,后两者主要为定量指标。

原材料指标体现了原材料的获取、加工、使用等各方面对环境的综合影响,从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性五个方面建立指标。产品指标应涉及销售、使用过程、报废后的处置以及寿命优化问题四个方面。这两类指标比较宏观,主要是靠专家打分,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值,然后与相应的国际及国内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相应的等级。资源指标是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生产单位产品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可以部分地反映一个企业的技术工业和管理水平,即反映生产过程的状况。从清洁生产的角度看,资源指标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企业的生产过程在宏观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在同等条件下,资源消耗量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资源指标可以由单位产品的耗水量、能耗和物耗来表示。资源指标与美国环保署的减废情况交换指标类似,只适用于同一工厂在工艺改进前后的比较,难以发现对生态环境的直接损耗。污染物产生指标是除资源指标外,另一类反映生产过程状况的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代表着生产工艺先进性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基于对一般的污染问题的考虑,污染物产生指标分为三类,即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2.指标选取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指标概念必须明确,并且有一定的科学内涵,能够度量和反映区域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

(2)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设置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资料。指标要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易于量化。在实际调查评价中,指标数据易于通过统计资料整理、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或直接从有关部门(科研部门和技术部门)获得。

(3)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应该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和测度被评价区域的主要发展特征和发展状况,应能覆盖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各个主要环境,全面反映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

(4)相对独立性原则:描述区域复合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往往存在指标间信息的重叠,因此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从而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主成分性原则:在完备性的基础上,指标体系力求简洁,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

(6)针对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针对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