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对有的病不施用针药和手术,而是根据中医的气血理论来疏导治疗。有位郡守得了重病,请华佗去诊治。华佗切脉望色之后,断定郡守的病需在盛怒之下淤血吐出,方可根除。于是,华佗有意索取高昂的治疗费用,却不开药方,第二天不辞而别,还留下一封信,将郡守重重地责骂了一番。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赶,要把华佗杀掉。郡守的儿子知道华佗这样做是为了给父亲治病,私下里阻止他们去追杀华佗,向父亲谎报说没有捉到华佗。郡守更加气恼,当即吐出好几升黑血,卧床不起,过了两天就恢复了健康。
华佗还十分注意学习劳动人民治病的偏方、单方。因此,他用药很简单,疗效很高。当时寄生虫病是民间的常见病,华佗下了一番工夫研究后,能做到药到病除。
华佗在民间行医,救死扶伤,不计其数。他在治病的同时,深深感到预防疾病的重要。预防疾病首先在于强壮身体,要强壮身体,人体就应当经常活动。华佗提倡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他曾对弟子吴普说:“人体应当经常活动,活动能帮助消化,使血脉畅通,这样就不会生病。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一样,但活动又不宜超过限度,否则也会伤害身体。”
华佗将古代抗衰老的“导引”(呼吸运动)方法和躯体运动的保健疗法结合起来,创造了一套“五禽戏”,即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禽兽动作姿态的保健体操。这套“五禽戏”也能消除潜在的疾病。身体不舒服,做一种禽的动作,微微出汗,再往身上擦粉,顿时感到轻松舒适,腹中空乏,食欲增强。这套体操还能使手足矫健灵活,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吴普按这套办法锻炼,活到90多岁,依然耳聪目明,牙齿坚硬完好。
◎故事感悟
华佗有精湛的医术,乐于为人民疗疾解难。他始终面向广大的人民,不愿去做曹操的侍医,面临杀身之祸,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值得敬佩!
◎史海撷英
华佗之死
华佗热心地为老百姓治病,并且医术高超,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望。当时,曹操正雄心勃勃地进行统一中国北方的战争。曹操患有头风病(即神经性头疼),经常发作,每次发作,都会头晕目眩,卧床难起。他召请过许多宫中的名医多方治疗,但一直没有治好。有一次,曹操的头风病又复发,痛不欲生,听说华佗的医术高明,便派人把华佗召来。华佗了解病情后,扎了几针,曹操的病就好了。
华佗对曹操说:“这种病在短期内难以治愈。如果经常进行理疗的话,还可以延长寿命。”
曹操听了这番话,怕旧病复发,一时找不到华佗,不愿放华佗离去,强迫华佗做他的侍医。
华佗没有办法,只得留在军中。在华佗的护理下,曹操很少犯病。但华佗不愿闲着,经常到军营里去,为军中的伤病员治病。曹操心里很不高兴,但又拗不过他。
过了一段时间,华佗依然惦念民间百姓的疾苦,也习惯在民间行医,不愿久居官府做曹操的私人医生。于是,他假托接到妻子的信,称妻子有病,需要回家看望,告假回到家乡。回家后,他又照常为乡亲们治病疗疾,不肯返回。
曹操见华佗一去几个月不归,多次去信催华佗返回,华佗都以妻子生病尚未康复为由,请求延长假期,并照旧在家乡行医。后来,曹操命令郡县长官遣送华佗返回朝廷。华佗还是不启程,郡县官吏也没办法。
曹操得知后很不高兴,派人来察访虚实,并且下了一道命令:“如果他的妻子真的有病,可以赐给他小豆40斛,再放宽假期,但要有个限期;如果情况不属实,便马上将他关押起来。”
使者一察访,便发现华佗的妻子没病。曹操知道后勃然大怒,命令将华佗押到许昌刑狱,按欺君之罪处以死刑。
华佗知道自己得罪了曹操,将要赴死。他不屈服曹操的淫威,不说一句求情的话。临死前,他拿出一卷用自己毕生心血写成的医书交给狱吏,说:“这书中有许多验方,可以救人于水火之中,你拿出去传给后人吧!”狱吏胆小怕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含泪将书烧毁了。
一代名医,就这样被杀害了。但华佗高超的医术、崇高的医德,一直在民间传颂。
◎文苑拾萃
麻沸散
麻沸散是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药品来作为麻醉的药剂,在华佗之前就有人使用过。不过,这些人或用于战争,或用于暗杀,却不真正用于动手术治病。华佗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后,又观察了人在醉酒时的沉睡状态,发明了麻沸散的麻醉术,并正式用于医学,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并扩大了手术的治病范围。
据考证,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自从有了麻醉法后,华佗的外科手术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在治病时,如果碰到那些用针灸、汤药都不能治愈的腹部疾病,就叫病人先用酒冲服麻沸散,等病人麻醉没有知觉后,他就会施以外科手术,剖破腹背,割掉发病的部位。如果病在肠胃,就割开洗涤,然后加以缝合,敷上药膏。四五天后伤口愈合,一个月左右病就全好了。
华佗曾做过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而且他的外科手术也得到了推崇。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作了概括:“魏有华佗,设立疮科,剔骨疗疾,神效良多。”
贾思勰认真负责研究农业
◎作之不止,可以胜天;止之不作,犹如画地。——杨梦衮
贾思勰(生卒年不详),汉族,益都(今属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生活于我国北魏末期和东魏(六世纪),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
贾思勰生活在北魏政权由兴盛转入衰亡的时代,曾在北魏王朝做官,任高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太守。
贾思勰亲眼看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政权比较稳定和社会经济比较繁荣的景象,也亲身经历了北魏政权的衰落,并为北魏的没落深感担忧。他读了许多儒家经典,继承了儒家学说中有关治道的合理因素。他认为,先贤所讲的“民为贵,君为轻”,“仓廪实而民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并非虚言,要想使政权稳固,社会安定,必须发展农业生产,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否则将会产生难以预料的隐患。
在为官期间,贾思勰引证历史经验,多次建议北魏政府向历史上提倡劝课农桑,对农业生产作出贡献的人物学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做好“安民”工作,以稳定和巩固封建政权。他认为要搞好农业生产,必须对以往的农业生产加以认真总结,从而指导农业生产。为了对以往农业生产经验进行很好的总结,他做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
首先,贾思勰对《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大量的前人农学著作进行了反复钻研。对于前人的经验,他不采取轻信的态度,而是要“验之行事”,在实际生产中去检验,在实际调查中去修正、补充。他广泛考察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像古时候朝廷派到民间采风的官吏一样,把各地及沿途中所听所传闻的有关农业生产的歌谣、农谚搜集起来,虚心地向那些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老农夫询问求教。日积月累,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还对先代农学家的经验给以一定的修正和有力补充。贾思勰也曾从事过农业生产,在生产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都为写作一部总结性的新农术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来源。经过辛勤的努力,终于撰成了《齐民要术》这部农书。
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所征引的书籍达一百五六十种,共十卷92篇。内容包括土壤整治、肥料施用、精耕细作、防旱保墒、选种育种、粮食与蔬菜作物栽培、果树培植和嫁接、畜禽饲料和畜禽医治、食品加工和储藏,以及野生植物利用等等,充分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村生活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为中国古代不朽的农业科学巨著。
在农学思想上,贾思勰的一系列见解也对以后的农业生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农业典籍和生产经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中,贾思勰认识到,气候有一年四季的变化,土壤也有温、寒、燥、湿、肥、瘠的区别,农作物的生活和生长既有其自身的规律,又因时因地而各有所宜。要获得农业生产的好收成,就必须了解农作物的生活规律和所需生活条件,顺应农作物的生长要求。他继承了中国农学注重天时、地利和人力三大要素的思想,特别强调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要求人们掌握农作物的生活和生长规律,依据天时、地利的具体特点,合理使用人力。否则,违背客观规律,将造成“劳而无获”的结果。
这一基本思想,也贯穿于《齐民要术》全书的始终。但是,贾思勰也并没有要人们仅仅被动地去顺应天时、地利。他对人力的作用非常重视,要人们在掌握农作物生长和天时、地利关系的同时,能动地利用“地利”,创造农作物的最佳生活环境,并采取各种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经营管理措施,以求获取更好的收成。在经营田地时,他要求根据人力情况合理安排。在《齐民要术》各篇中,贾思勰都着意地介绍和评述如何合理利用人力、物力,搞好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这种把天时、地利、人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细作、合理经营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故事感悟
《齐民要术》,顾名思义,就是治理百姓的重要方法。贾思勰能把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同经济问题,具体地说是农业生产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并能对农业生产经验进行专门的认真研究,治学态度可谓严谨。这种贯穿古今综合各类的探索方法,为我们后人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史海撷英
北魏的崛起
北魏(386—557年)是北朝时代位于今华北地区的第一个王朝,也称后魏、拓跋魏、元魏等。
鲜卑族的拓跋部原本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的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便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也逐步西迁,进入到原来的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了酋长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到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云游,后来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等有了互相往来。
但在这时,拓跋部仍然处于氏族部落的联盟阶段。338年,首领什翼犍建立代政权,建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从此便逐渐强大起来。
◎文苑拾萃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为北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全书共92篇,分成十卷,正文大约有7万字,注释4万多字,共11万多字。书中引用前人著作有150多种,记载的农谚有30多条。此外,书前还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
全书主要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对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农学方面具有重大的 意义。
秃笔也能成冢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
怀素(725—785年),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唐朝时期,有一天,几位邻村行人路过怀素的家门口,不禁吓了一大跳:房子旁边的空地上添了一座高高的新坟。
到底是谁死了呢?怎么没有听到噩耗呀?行人纳闷起来。可是仔细一瞧,又觉得有些不对头,坟前既没有上香烧纸,也不见物品供奉,大概坟里埋的不是死人吧?那埋的又是什么呢?行人更觉奇怪了。
他们将怀素喊出来,指着新坟问道:“那是怎么回事?”
怀素听了,笑着说:“啊,你们问这个?里头埋的是一堆秃笔。”
秃笔?怀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秃笔呢?
原来,怀素是个书法爱好者,自幼就喜欢练字,劲头大得惊人。他常常从早写到晚,忘记了吃饭,顾不上休息,可他从来都不觉得累。他感到苦恼的只是家里太穷,买不起纸张。往往正写到兴头上却没有纸了,不得不停下笔来。这心情就像一位正在勇追穷寇的猛士,突然接到撤退的命令时一般难受。
一天,怀素又没有纸了,他颓丧地倚在门口发呆。忽然一阵微风吹过,传来一片“沙沙”的声音,这是房子周围的芭蕉树叶被风拂动时发出的声响。怀素的眼睛突然一亮,心里萌生了一个好主意:那芭蕉叶又阔又大,不正是很好的天然纸张么!他飞快地跑到芭蕉树下,摘了一片芭蕉叶,拿回家来提笔写了试试,果然成功。芭蕉叶可以当纸,这的确解决了困扰怀素的一个大问题。
可是,天长日久,芭蕉叶也被怀素写光了。面临着新的纸张危机,怀素又想出一个好办法来。他找了一块质地坚硬的大木板,刨得平平整整的,涂上油漆,然后在板上写字。这木板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写完了用湿布一擦,又可重写。就这样写了擦、擦了写,年头一长,木板中间竟然摩擦得凹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