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清:清介自守
20078700000015

第15章 第 二 篇清誉自珍(4)

待亲信回京“以实密奏”后,乾隆帝不禁哈哈大笑,随后诏王杰、和珅进宫,并对王杰说“卿为宰相,而家宅太陋”,随之“赏银三千两修之”。

到这时,王杰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呢,但他还是谢绝了乾隆的美意;而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的和珅,却在一旁又惊又怕又后悔,恨不得钻到地洞里。

嘉庆帝即位后,和珅很快便身败名裂。与此同时,王杰则更为世人所称许,并被擢升为当朝首辅。

嘉庆帝十分敬重王杰,每逢朝政大事都要征求他的意见。可惜,这时的王杰已经是78岁的高龄了。基于自己年迈体弱,腿脚不便,嘉庆五年(1800年),王杰提出了致仕的申请。但嘉庆帝不希望他离开,并进行多方挽留,还特许他在紫禁城乘轿,可拄着拐杖上朝,不必再去军机处值班等等。王杰不便再辞,又坚持任官三年。

◎故事感悟

王杰位高权重,始终以清廉之心处理政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廉洁奉公的臣子清白之所在。王杰不仅以身作则,教化下属,且与贪污腐败行为作斗争。他这种耿直清介的品德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坛,也为后人做出了表率。

◎史海撷英

会 试

会试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于正科每三年一次或恩科乡试之次年春季,即丑、辰、未、戌年春季,由礼部举行,因而又称为“礼闱”、“春闱”。

会试共考三场,每场三日。报考者的资格须为举人,包括已任官的举人。赴试举人都享有公家车船驳送的待遇,称为“公车”。会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前十名称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称为“会魁”。会试后,贡士再由殿试复试,依据成绩分甲赐等第,成为进士。

◎文苑拾萃

绝命诗

(清)和珅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刘统勋清介俭朴

◎以最廉洁的行为从事最开放的事业。——格言

刘统勋(1700—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青州诸城(今属于高密)逄戈庄村人。刘墉之父。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从此步入仕途。他一生都在中央机构任职,曾做过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军机大臣,还曾任协办大学士和大学士,兼管过数部衙门,并一度受命为上书房总师傅,是清朝的名相之一。

刘统勋是清朝雍正年间有名的贤臣,他一向为政清廉,从不收受任何人的财物礼品。

有一次,一个用钱买来“资郎”官职的人,深夜带着厚礼登门拜访刘统勋。守门人通报之后,刘统勋却闭门不见,并让门人转告来者“明日再议”。

第二天一早,刘统勋当着众人的面传那位“资郎”入见,并对“资郎”说:“昨夜不见,是老夫之过。然而深夜叩门,恐怕不是贤者所为吧!”

“资郎”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刘统勋见状,很气愤,大声训斥道:“明人不做暗事。从今以后,你有什么要说的话,就当着众人说清楚,决不允许再偷偷摸摸到家中来搞名堂!”

刘统勋担任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期间,有一次,他的一位老朋友的儿子出任湖北巡抚。这位老友为了儿子能够仕途亨通,就给刘统勋送来了1000两白银。

刘统勋十分理解老友的用意,但又不想驳老友的面子,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让人将那位来者叫到面前,正言厉色地说:“你家主人是我的至交,也是位十分重视节操的人。他让你来,一定是要你代他向我这个老朋友转达问候,你为何私自做主带这么多银子呢?何况我有那么多朝廷俸禄,用不着任何人资助。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可将这笔钱施舍给那些贫寒的故亲旧友!”

那仆人带着礼金回去后,立即将经过原汁原味地禀报给了主人。主人思忖片刻,突然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是一时糊涂,儿子将来如何,靠的是他自己的才学和品行啊!”

◎故事感悟

一个人只有行得正坐得端才能无愧于心,并在为人处事时底气十足。刘统勋秉持清白家风婉拒礼金,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赞誉,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官场风气,与此同时,也为后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史海撷英

刑 部

刑部是我国古代的政府部门之一,其长官为刑部尚书。

刑部最早出现于隋朝时期,当时设有都官尚书,后来改为刑部尚书,为六部之一。其后由唐至元,此制历代相沿。

明清两代,刑部作为掌管全国刑法的机构,与管稽察的都察院、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的大理寺,共为“三法司制”。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刑部改称法部。刑部的称呼遂撤销。

◎文苑拾萃

上书房

上书房是清代皇子读书的场所,位于紫禁城乾清门内的东侧南庑。清道光年间,多称为尚书房,后改称为上书房。

清朝规定,皇子年满六岁后便要入学拜师就读。上书房的总师傅为翰林院掌院学士,总师傅还要保荐若干名翰林官面见皇帝,皇帝挑选其中博学谨慎者,钦点为教授某位皇子的师傅,并派一两人协助师傅的工作,称为上书房行走。

“岳青天”岳起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名人名言

岳起(1750—1803年),鄂济氏,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经保举授为笔帖式,连续提升为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有“岳青天”之称。著有《茅堂杂录》

岳起年少时便发奋努力,饱览经书,文思敏捷,立志高远。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岳起考中举人,经保举授为笔帖式,实现了幼时“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岳起为官后,深得朝廷赏识,连续提升为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在为官的20年间,他磨砺心志,修养官德,每任一职都恪尽职守,政绩显著。为官多年,岳起也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颇具儒臣风范。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岳起升任奉天府尹。岳起了解到前任府尹居功自傲,贪得无厌,生活奢靡。上任那天,果见官府内庭台楼宇、雕龙饰凤,器物用具珠光宝气。岳起心情沉重,仿佛整个奉天府浸泡在一个大染缸中,染上的全是些贪腐的污渍。

这一天,奉天府忙了个热闹——有的扫庭院,有的刷墙壁,有的洗器物,水用了一缸又一缸,地擦了一遍又一遍。一天下来,房屋器具洗了个清澈透亮。奉天府官员好生奇怪,暗自琢磨:新任府尹是不是有洁癖?他们哪里知道,这是新上任的府尹岳起无声的誓言:决不与贪官同流合污!

贪赃的罪恶在那一天的洗刷中悄悄流去,清廉之风随岳起的到来吹入了奉天府院。岳起自任奉天府尹起,整顿官纪,廉洁自律,赏罚分明,毫不含糊。“公生明,廉生威”。初始,原奉天将军对岳起的治贪举措有抵触情绪,后来也被岳起的廉风深深折服。时间不长,奉天府由腐转廉,名闻遐迩。

由于政绩突出,仅过了一年,岳起就被提拔为内阁学士,不久又出任江西布政使。上任后,岳起“殚心民事”,时常关心民间疾苦,深入民间了解民情,筹划着利民实事。

这一年,江西遇上水灾,滔滔洪水吞噬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岳起耳闻告急之声,心急如焚。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出行勘察防洪圩堤险情,督战洪灾。风雨交加,道路泥泞,溃堤险象环生,岳起边勘察边指挥救灾事宜,一不小心落入水中。虽经及时抢救上岸,但因此大病一场。江西百姓对他痛怜不已,请医送药,求神拜佛,盼望他早日病愈。乾隆皇帝闻知后,下诏嘉奖,允许他卸任养病。

嘉庆四年(1799年),朝廷特起用岳起为山东布政使,后提升为江苏巡抚。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小桥流水,风景宜人,商业繁荣,富贾云集。可此地世风日下,尤以官府见著,奢华之风盛行,办事讲排场、摆阔绰,出行显威抖富。歌舞升平的背后是官员的贪图享乐与贻误正业,遭殃的是百姓。

岳起到苏州赴任后,严禁奢华之风,禁止歌姬舞女游船卖唱,无事不许宴请宾客、演戏。岳起“清介自矢”,他在官府所用僮仆仅数人,出入从不前呼后拥,更不用侍从骑卒。身为巡抚,岳起艰苦朴素,廉洁正直,办事雷厉风行,刚正不阿。在岳起的整治下,令行禁止,官风带动民风,“吴下奢俗为之一变”。岳起的移风易俗之举对苏州以后的政治经济等发展影响深远,苏州百姓对岳起的德操啧啧称好。

岳起要求属吏也极其严格,不许鱼肉百姓,对贪官污吏严惩不贷。常州知府胡观澜勾结盐政征瑞的仆役高柏林,向百姓派捐,大修江阴广福寺,加重了民众的负担,招来一片反对之声。胡、高二人因此被罢免官职,百姓们认为胡、高借修寺之名,广派苛捐杂税,中饱私囊,仅免官职不足以究其责任,民心仍是不服。

面对百姓呼声,岳起疾笔陈疏,请求朝廷将派征的两万余串钱责成胡观澜、高柏林两人分担赔偿,用来修建苏州官塘、石路、桥道。此举得到了皇帝的批准,民心为之大快。

丹徒知县黎诞登贪图享乐、玩忽职守,无任何政绩可言,其劣迹倒是传得沸沸扬扬。黎诞登知道乌纱帽难保,便暗示当地士绅列其所谓政绩上报。岳起明察暗访,判定此人实不称职,毅然罢免了他的官职。丹徒县百姓闻之,无不拍手称快。

岳起无私无畏,处事公正,为民请命,江南百姓赞美岳起就像包公一样刚正廉洁。

嘉庆五年(1800年),岳起代理两江总督。刚到任,他就接到举报,得知负责南河工程的官员庄刚、刘普等侵吞公款,营私舞弊;莫沄在任职之地设店铺,囤积居奇而获暴利。岳起对这几个人毫不留情,一并按律治罪。对扬州关超出定额的税银,岳起没有纳入私囊,全部上报送京。他又核减两省布政司耗羡中的空余款额,将实际存留的银数上报户部。

嘉庆六年(1801年),岳起上疏申请疏通、修筑毛城铺以下黄河河道及堤岸,以及上游永城洪河下游萧县、砀山境内的拦河堰,先借用官银动工,再分5年摊入地亩征收偿还。朝廷批准了这一奏疏。

岳起身居督抚高位,不以权力谋取家财,不给亲属特殊待遇,家境清贫。岳起的妻子始终以织布为生,操劳家务,甘于清贫,支持丈夫倾心公务。更可贵的是,她常常提醒、告诫岳起。岳起为巡抚时,一次到贪官毕沅家没收其财产,晚上回家后,稍有醉意。妻子见后,沉下脸来对他说:“毕沅因沉于酒色,没有保住家产,难道你不以此为戒,还要效仿他吗?”岳起惭愧,向妻子认错。在为官清廉、为人正派方面,夫妻俩真是夫唱妇和。岳起官至督抚清廉本色不变,其妻也有一半的功劳。

嘉庆八年(1803年),岳起入京朝见皇上,因病留在京城,代理礼部侍郎。在京城,岳起没有购置官宅,生活依然清苦。同年,他病逝于京城的一所寺庙中。

岳起死后,嘉庆皇帝得知岳起没有儿子,家产仅有房屋4间、田76亩。按照惯例,八旗子弟去世后没有继承人的,其财产归公。因岳起家境清贫,嘉庆帝特许将岳起的微薄家产留下以供养他的妻子,其妻死后,由官府代管,用来作为祭扫、修建其家坟的费用。这一特殊的待遇,是朝廷对岳起清廉有为的奖赏。

嘉庆皇帝曾赞扬岳起“操守清洁,在督抚中最为出众”;百姓们也都怀念岳起的清正德操,尊称他为“岳青天”。

◎故事感悟

岳起同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时时刻刻站在百姓的角度,为之除祸害谋利益。可以说,一个“青天”的称呼便可以证明岳起清正廉明的高尚品行了。

◎史海撷英

岳起“贿赂”和珅

岳起一生以清廉自居,绝不贪污受贿,甚至连炭敬与冰敬和火耗等额外的收入都不要,再加上性格十分倔强,故而被当朝的权臣和珅笑称为“顽石”。

和珅大寿之时,曾向岳起索贿,岳起遂以锦盒装一块坚石送给和珅。和珅收到后,大叫:“顽石!顽石!”

当岳起从友人盈州知府王世瑜处听闻和珅的反应后,笑而不语。

◎文苑拾萃

八旗军的民族成分

八旗军为满洲民族特有的一种军政组织形式。后金的统治者也正是凭借着这套制度动员人力、物力攻克中原,建立了清王朝。此后,八旗军队便继续拱卫京畿、驻防各地,直至清王朝终结。

八旗军队中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以明朝女真人后裔(满洲)为主,辅以蒙古、汉、朝鲜、达斡尔、索伦(鄂温克)、锡伯、赫哲、卦尔察、恰卡拉和阿尔巴津人等民族。

其中,蒙古族源者主要隶属于“蒙古八旗”,少数隶属于满洲八旗,汉人则主要隶属于汉军,其余隶属于内务府旗鼓佐领下的包衣组织。

朝鲜族源者主要来自萨尔浒大战中朝鲜主帅姜弘立的降军,他们一部分隶属于汉军,其余隶属于内务府旗鼓佐领下的包衣组织。

而达斡尔、索伦、锡伯、赫哲、卦尔察和恰卡拉等,至雍正十三年才被全部编为“新满洲”、布特哈八旗、索伦八旗和巴尔虎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