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同:大同平等
20081000000010

第10章 崇尚理想 大同平等(8)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组织革命政党,发动武装起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新篇章。

孙中山与历代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英雄和同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通过独到的学习和深刻的思考,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之精华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之国情相结合,从“以民为本”的宗旨出发,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基础学说,同时还就改造落后旧中国的伟大目标,从国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诸方面做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设想和规划,形成了系统化的革命理论。“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所以主义是先由思想再到信仰,次由信仰生出力量,然后完全成立。何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呢?因三民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所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二是他自发动和组织革命伊始,终其一生,在领导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彻底的反封建立场和坚定的革命方向,面对清朝朝廷的通缉、反动军阀的围攻、帝国列强的威逼、维新保皇派的论战、阵营内部的叛乱、同党战友的分歧,在极其艰难并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几番组织和改造革命政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战斗不息;三是他始终坚守“一心为公”的崇高精神境界,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广州、惠州、黄花岗等十次武装起义,到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到组织和改造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实施国共合作,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抛却个人名利,彰显博大胸怀,大公无私,一生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的理论学说、立场信念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自主平等的国家。

这里说的平等不但是国内各民族各阶层人民政治、经济、权利平等,在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也要平等。

也正是由于孙中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与革命理论的宣扬,才使得广大中国民众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走出对民主共和的“反动”政治思想认识误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扩大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诚然,实事求是地分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孙中山是人不是神,他的理论学说并非十全十美,他的行为实践也非完美无缺。譬如,他对当时旧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特点尚缺乏深入研究,他对袁世凯、段祺瑞、陈炯明一类新旧军阀的两面派面目有失洞察,他对革命党内部严重的矛盾分歧团结乏力,他对建立革命军事力量的认识姗姗来迟等等,都是他个人思想行为的局限性。但是,与当时旧中国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的客观现实相比照,他个人的这些局限性皆属局部性的和微不足道的失误,无碍于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大局和历史轨迹,更无损于他创立革命学说、领导革命运动和开创历史新篇的光辉形象。

◎故事感悟

旧中国积贫积弱,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任意宰割欺辱。孙中山为中国能在国际上与世界各国有平等的地位,有平等的发展与富强的机会奋斗了一生。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也为中国人民争取自立平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孙中山先生不愧为中国伟大的民主运动先行者。

◎史海撷英

孙中山的青少年时代

孙中山祖籍东莞县,五世祖于明代中叶迁居香山县,十四世祖殿朝公始定居翠亨村。孙中山自小就参与家中农业辅助劳动,自谓本“农家子也,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艰难”。其家无田产,佃二亩半高租田耕种,难以糊口,其父达成还在村中打更报时。孙中山6岁时便上山打柴牧牛,到溪涧捕鱼虾,随外祖父到海边打蚝,还到邻村“三合会”办的武馆偷学拳术,故从小就养成勤劳勇敢的精神。10岁时始进村塾求学,聪颖过人,仅三年就成为家中最有文化的人。当时与从上海回乡的陆皓东相识,并成莫逆之交。1878年,得长兄孙眉的帮助,到檀香山就学达5年之久。回国后曾偕陆皓东到村庙,见病者求神服食香灰,二人不满巫医骗人,遂分头将神像捣坏,因而出走香港。到香港后受洗礼入基督教,并继续读书,不久转学到广州博济医学院,结识了三合会首领郑仕良。后又闻香港西医书院招生,旋即以优异成绩考入该校。在学期间,除学习本科外,对欧美各国的政治、经济、农业乃至天文地理知识,无不涉猎,被友人称之为“通天晓”。当时因深感清廷政治腐败,经常与同乡杨鹤龄以及陈少白、尤列等人共议国事,抨击朝政,时人认为此举为大不敬,称之为“四大寇”。其间曾致书濠头乡退休官吏郑藻如,提出禁鸦片、种蚕桑、办教育的主张。每逢假期回乡,就帮助农民选种施肥,改良水利,扩宽道路,并与乡绅商议改革乡政,制订预防盗贼的措施。有意以一村作示范,冀能做出成绩推广全国。

◎文苑拾萃

孙中山的书法

孙中山并不以书法知名,但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颜真卿、苏东坡及北碑方面的研究是颇具造诣的。他的书法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韵味——不仅仅有博大豪迈、气势恢宏的榜书作品,也有儒雅、轻松、格调清新、韵味绵长的行书作品。从字法结构看,颜字的宽博与厚重仍依稀可见,但已作为一种风格转换在作品中被“神化”,融化成一种精神或者说是境界。而魏碑的雄强也在作品中被淡化,潜移默化中服从于行书作品的整体风格。从作品的风格看,儒雅风流,清新自然,更透出了“文化”意义上的审美意蕴。这是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书法艺术的共通之处。比如周恩来、蔡元培、梁启超、郭沫若、王国维、鲁迅等名家的作品,都在一个“文化”层面上,传递着各自不同的书法艺术风采和人生大观。

“无君无臣”的政治理想

◎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淮南子·主术训》

鲍敬言(生卒年不详),中国两晋时期的思想家。生平事迹无从考证,仅在葛洪(284—364年)所著《抱朴子·诘鲍篇》中有零星资料,推知大约生活于葛洪同时代或稍前。鲍敬言“好老庄之书,治剧辩之言”,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无君论。

魏晋时期,被视为异端思想家的鲍敬言的社会理想是颇具特色的,他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倡导无君无臣的无政府主义,是鲍氏社会理想的中心思想。在葛洪的《抱朴子·诘鲍》中,录下了这位“好老庄之书”的思想家所提出的一系列主张。

鲍敬言批驳儒家学者所谓“天生烝民而树之君”的君权神授思想说:“岂其皇天谆谆言,亦将欲之者为辞哉?”他指出,君臣之道是强力和智诈征服的结果:“夫强者凌弱,则弱者服之矣;智者诈愚,则愚者事之矣。服之,故君臣之道起焉;事之,故力寡之民制焉。然则隶属役御,由乎争强弱而校愚智,彼苍天果无事也!”上天并未为那些欲做皇帝之人谆谆辩护,君权并非来自天授,君主对人民的奴役,只是由于强者凌弱者的强制,而决非与上天有任何干系。

鲍敬言通过论述自然万物的天然平等,来论证人类社会的平等。他指出,天地是阴阳二气自然化生的产物,决无尊卑之别:“夫天地之位,二气范物。乐阳则云飞,好阴则川处,承柔刚以率性,随四时而化生,各附所安,本无尊卑也。君臣既立,而变化遂滋。”因此,天尊地卑的论调并不是自然界的规律,而是由于产生了君臣这一等级制度,才制造了天尊地卑的概念,其目的只是为了便于论证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因此,他断言,君臣之义并非自古即有,更非如董仲舒所说是“不变”之道。他认为,无君主统治的古代“胜于今世”,因而对古代那种“无君无臣”的社会怀着强烈的向往之情。

鲍敬言继承了道家“大道废,有仁义”等思想,认为尊卑有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确立和仁义忠孝的道德规范的产生是道德衰败的结果,“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天下逆乱焉,而忠义显矣;六亲不和焉,而孝慈彰矣”。对于这一切,鲍敬言皆持否定的态度:“夫死而得生,欣喜无量,则不如向无死也;让爵辞禄以钓虚名,则不如本无让也。至于杪季,智用巧生,道德既衰,尊卑有序”,为了维护尊卑有序的封建统治秩序,统治者设立了一套繁文缛礼,大兴土木,采珠积玉,积金成山,“繁升降损益之礼……起木于凌霄……聚玉如林,不足以极其变;积金成山,不足以赡其费”,结果导致了对于富贵奢华生活的追求,“澶漫于淫荒之域,而叛其大始之本”,进而刺激了人们对于财富的争夺:“尚贤,则民争名;贵货,则盗贼起;见可欲,则真正之心乱;势利陈,则劫夺之涂开。造剡锐之器,长侵割之患。弩恐不劲,甲恐不坚,矛恐不利,盾恐不厚……”大道丧失,争乱无已,智巧丛生,君主以强力征服民众,需要以尊卑有序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仁义忠孝的道德来制约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利用手中的强权欺压人民,故随之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灾难:“众慝日滋,而欲攘臂乎桎梏之间,愁劳于涂炭之中,人主忧栗于庙堂之上,百姓煎扰乎困苦之中。”

鲍敬言认为,封建统治阶级设立国家政府机构是造成民众穷困的根本原因。他说:“夫獭多则鱼扰,鹰众则鸟乱,有司设则百姓困,奉上厚则下民贫。”一方面,统治者的奢侈无度促使他们对劳动群众进行盘剥,他们“壅崇宝货,饰玩台榭,食则方丈,衣则龙章,内聚旷女,外多鳏男。采难得之宝,贵奇怪之物;造无益之器,恣不已之欲”;一方面,庞大的封建统治官僚机构消耗着人民辛勤劳动所积累起来的财富:“夫谷帛积,则民有饥寒之俭;百官备,则坐靡供奉之费。宿卫有徒食之众,百姓养游手之人。民乏衣食,自给已剧;况加赋敛,重以苦役?下不堪命,且冻且饥。”统治者对民众的掠夺,造成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在这种危机四伏的状况之下,不得不“闲之以礼度,整之以刑罚”。然而,这些举措却无济于事,“犹癖滔天之源,激不测之流,塞之以撮壤,障之以指掌也”,“所以救祸,而祸弥深峻,而禁不止也。关梁所以禁非,而猾吏因之以为非焉;衡量所以检伪,而邪人因之以为伪焉;大臣所以扶危,而奸臣恐主之不危;兵革所以靖难,而寇者盗之以为难。此皆有君之所致也。”由于有了君主,故一切救祸禁非的措施都反而被人利用,成了为非作歹的手段。可见,鲍敬言将君主及其统治基础视为一切罪恶和矛盾的根源,“无君”是实现理想社会的首要前提。

鲍敬言认为,企图靠礼制和刑罚来平息天下之乱是不可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方法在于废除封建政府。他通过对于古代社会的描述,展示出自己的社会理想。他说: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不竞不营,无荣无辱。山无蹊径,泽无舟梁,川谷不通,则不相并兼;士众不聚,则不相攻伐。……势利不萌,祸乱不作。干戈不用,城池不设。万物玄同,相忘于道,疫疠不流。……机心不生,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其言不华,其行不饰。安得聚敛以夺民财?安得严刑以为坑阱?在这个无君无臣的无政府世界中,人们不再受到封建徭役和赋税的困扰,“身无在公之役,家无输调之费”,也没有战争和刑法之残害,人人劳动,过着安居乐业、无忧无虑的生活,“安土乐业,顺天分地,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力之争”。鲍敬言看到了封建国家机构和封建专制制度对人民造成的痛苦和灾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封建专制君主对于人民的剥削和奴役,希望废除封建君臣,废除封建统治机构,实现其“安土乐业,顺天分地”的社会理想,这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无法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封建国家机构和封建君主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因而,他所设计的“无君无臣”的社会理想也只能陷于空想。

◎故事感悟

在中国历史上,像鲍敬言这样由老庄思想引出反封建专制的思想家不乏其人,这些思想也为后世的大同平等思想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是值得后辈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