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健:康体健身
20081700000003

第3章 健身教化 千古流传(1)

管子的国策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宋·王安石《洪范传》

管仲(约前723—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曰敬,故又称敬仲,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经鲍叔牙推荐,齐桓公任命管仲为卿。他在政治、经济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更新人才选拔制度,废除人民不欢迎的政策。为了富国强兵,管仲十分重视军事训练,他主张寓兵于民,全民皆兵,使体育为军事、政治服务,这些思想对富国强兵和齐国称霸一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所采取的措施是:把齐国分为三个行政区,每个区组建一个军。将每个乡的农民按军事编制编为队伍,对他们进行田猎等军事体育训练,并实行严明的赏罚制度。在训练时,他提出“‘作教而寄武’,使‘百姓通于军事’”的指导思想。“作教而寄武”是把军事体育训练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管仲说得很具体:“缮农具以当器械,耕农以当攻战,推行铫耨以当剑戟,被蓑以当铠镭,菹笠以当盾橹。故耕器具则战器备,农事习则攻战巧矣。”就是说,可以用锄头练习剑戟的动作,用草帽当盾牌、蓑衣当做铠甲来进行训练。这样,农民不脱离生产就可以进行军事和体育训练了。每个人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军事素质,又增强了体质。

管仲在建立正规军队方面也采取了一些鼓励政策,不惜以“重禄”来“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俊雄”,以此来激发人们锻炼身体,练兵备战。

齐桓公想北伐,又怕越国乘机从南方入侵。为了防备越国入侵,需要训练水兵。管仲建议采取开展游泳比赛活动,鼓励群众学习游泳的办法来选拔和训练水军。对善游者赐赏金,通过这种办法,从学习游泳的群众中选拔五万名水兵。齐桓公北伐时,越国果然从水路来偷袭齐国,管仲有了水军的准备,打败了来袭的越军。

管仲不仅采取了很多办法鼓励人们锻炼身体,而且还重视养生之道。他说:“壮者无怠,老者无偷,顺天之道,必以善终者也。导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他这段话是针对齐桓公因年老体衰而安于享乐说的,其中含有锻炼能增进身心和谐的深刻思想。“导血气以求长年”,就是要经常活动身体,促进呼吸和血液循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管仲认为,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应注意营养调剂。“滋味动静,生之养也”。他认为,促进身体健康的途径,包括营养和适当、适时的动与静的安排。“是以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这里的“齐滋味”是说要摄取多种的营养物质,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健康就会受影响。“时动静”意思是需要有适当的、适时的身体运动与休息。他说:“饱则疾动,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一个人吃饱饭以后,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食物才容易消化,营养物质才能输送于全身,以“利身体,便形躯,养寿命”。管仲这里所讲的“时动静”,既包括适当的动,也包括适当的静。这里的“静”,包括适当的休息,即劳逸结合,也包括心静,主要指克制嗜欲。心安静了,才能更好地发挥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如果心中充满了嗜欲,精神不定,那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无味,食而不消。这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这种把心理卫生与饮食卫生结合起来谈养生,把动与静结合起来谈健身的观点,在中国古代是不多见的。

◎故事感悟

管仲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强大,决定从军事上鼓励和培养人的素质,开始对他们进行严格的体育训练。因为管仲深切地认识到,只有有好的身体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管仲立足长远,提倡锻炼身体和保健养生,他这种高瞻远瞩的观点对人民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史海撷英

管仲革新政治

管仲任上卿期间,对经济也非常重视。他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建立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此外,管仲在改革兵役制度上,其原则是“作内政而寄军令”,其措施是“参其国而伍其鄙”,其内容为:将全国分为21乡,工商之乡6,士乡15。工商之乡不从事作战,实际从事作战的是士乡15。5乡为一帅,有1。1万人。由齐君率为中军,两个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是为三军,就是“参其国”。一乡有10连,一连有4里,一里有10轨,一轨有5家,5家为一轨,这就是“伍其鄙”。轨中的5家,因世代相居处在一起,因为利害祸福相同,所以,“守则同固,战则同强”。

武则天首创武举制

◎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格言

武则天(624—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

武则天在位期间,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科举制度改革就是其中一例。她改革科举制后,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考试贡士;令九品以上官员百姓可自行荐举;规定五品官员都可升入士流。为了选拔将才,她于702年首创“武举制”。这个制度的创立,对唐代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开创了中国以“武”取才的先例。

据《文献通考·卷三十四》记载,武举制的内容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举重、身材之选。翘关者长一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右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重者,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皆为中第”。由此可以看出,唐代武举制的内容包括了作为一个军队将官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军事技能。这就要求应试者必须刻苦锻炼,增强体质,掌握高超的军事技能。而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健身的过程。

武则天创建武举制,无疑对唐代军事体育和民间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并对于唐以后的宋、元、明、清各代,也有较大影响。后来的各个朝代都仿照唐代实行武举制度,从而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体育的发展。

◎故事感悟

武则天首创了武举制度,其影响广度以及深度不言而喻。可以说,该制度不仅选拔了可用之才,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股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风气。此举改变了过去重文才、不重武才的做法,对国家的强盛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史海撷英

“武瞾”名字来源

武氏名称“曌”,源于她称帝前夕,这并非原名,而是她的堂外甥凤阁侍郎宗秦客所献的十二个新字中的第一个字。这个新造的“曌”字,尽管意思与“照”字相同,但结构特殊,使人联想到日月当空,光芒万丈的磅礴景象,这也可能是武则天钟情于它,并选做自己名字的主要原因。“则天”二字是后世对她的称谓。既因武则天当年是在则天门上宣布改“唐”为“周”的,又因“则天”二字有“效法于天帝法则”的含义,到唐开元九年(721年),在编撰《则天实录》一书时,特用“则天”二字,来称呼这位既是皇后又当过皇帝的非凡女性。这是“武则天”这个名字最早的记录。而“武则天”这一名称,则是在后世之人对她的评价逐渐升高以后才随之流行的。

◎文苑拾萃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

(唐)武则天

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大礼虔申典册,苹藻敬荐翘襟。

顾炎武文武双全

◎正心之始,当以己为严师。——清·魏裔介《琼琚佩语·修己》

顾炎武(1613—1682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南直隶(清改江南省)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的祖父是一个非常关心政治的人。他看到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生灵涂炭,便把希望寄托在年幼的孙子身上,教育顾炎武多研究天文地理、水土和兵书等。顾炎武的母亲知书达礼,经常给儿子讲文天祥、于谦等民族英雄的故事,勉励他以这些人为楷模,发愤图强,精忠报国。祖父和母亲的教诲,深刻地影响了顾炎武,使他从小就喜读书、好锻炼。

顾炎武十多岁时,参加了一个叫做“复社”的文人组织,并结识了同乡人归庄。归庄对兵法很有研究,还有一身好武艺。顾炎武和他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经常在一起切磋武艺。当时,读书人大多重文轻武,他们两人则在这种陈腐的风气面前力排众议,积极宣传读书人要文武双全,而且要身体力行,苦练不辍。

顾炎武32岁那年,后金军攻陷北京,建立了清朝。顾炎武获知亡国的消息后,极为悲愤,他下定决心要学习宋朝的文天祥,为光复故国山河而战。第二年,当清兵南下占领了南京、苏州和他的故乡昆山等地时,他和归庄等人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又在昆山发动了抗清起义,并攻占县城达21天之久。后来由于清军大举反扑,寡不敌众,才被迫撤退。

虽然连遭失败,但顾炎武的复国雄心却丝毫没有减弱。他离开故乡,到处闯荡,一方面增长阅历,著书立说;另一方面广泛结交侠义之士,勘察地形,策划起义。

顾炎武以衔石填海的精卫为榜样,刻苦锻炼。他曾写下这样一首诗:“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他十分佩服历史上的高渐离、班超、诸葛亮、祖逖等人。他学习祖逖闻鸡起舞的刻苦锻炼精神,每天练习剑术和骑射,在沙地上学习行军布阵方法。他一天不练剑,心里就感到有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完,觉也睡不安稳。即使到了深更半夜,也要起来补练一番。他学习骑马的过程,充分地显示了他的顽强意志和刻苦精神。顾炎武原是南方人,本来就不擅长骑马,但他决心掌握骑马本领,于是特意挑选了一匹不易驯服的骜马来骑。尽管一次又一次地从马背上摔下来,但他从不气馁,而是继续苦练,终于驯服了骜马,掌握了高超的骑术。

顾炎武为了勘察地形、策划起义,游历了长江下游、东南沿海以及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很多地方。在长期旅行勘察地形的过程中,生活过得十分艰苦,而且要攀高山,越峻岭,穿密林,涉急流,但他从未后退过一步。艰苦的生活和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也锻炼了他的身体。

正是由于胸怀浩然正气,一生苦练不辍,顾炎武70岁高龄时,身体还十分健壮,经常骑着马四处察看地形。不幸在一次旅行中因山路崎岖,不慎落马,受重伤不治而死。

顾炎武博览群书,对经济、史学、天文、地理、音韵、金石、兵书等,都很有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故事感悟

顾炎武的一句“天下兴之,匹夫有责”的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他告诫我们保卫国家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此同时,他以身作则,每天苦练剑术和骑射,他顽强刻苦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史海撷英

顾炎武反清

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暂居语濂经,由昆山县令杨永言推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顾炎武把复国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撰写了《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西四论”,为当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顾炎武取道镇江赴南京就职。尚未到达,南京即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清军铁骑又指向苏、杭。其时,江南各地抗清义军纷起。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投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抗清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