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教:兴学崇教
20082400000020

第20章 教育大家(1)

孔子开诸子百家局面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孟子》

孔丘(前551年—前479年),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作为人类传递文明重要手段的教育现象,不但与史俱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原始社会里,尚无文字,但是,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燧人氏教民“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以及神农氏教民稼穑务农,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等的传说,都生动地反映了这个时候人们的教育生活。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学校兴起,教育事业开始发达起来。《礼记·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孟子·滕文公上》也记述说,夏朝管教育的机构叫校,商叫序,而周叫庠。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政府都已经设有专一负责教育的学校,这是肯定的。

这时候的教育,就其性质说是奴隶主贵族的教育,是为奴隶主贵族政治统治和社会生活服务的。就学之人,则为贵族子弟;就其形式讲,则是“学在官府”的官学教育。一切学校都隶属于政府,所有的教师也莫不是“官”,而且世代相承,垄断了文化。

这种“学在官府”,教育全由贵族官吏们垄断的局面,严重地阻碍了学术、教育思想的发展,限制了受教育者的阶层、人数,并且不利于学术知识的广泛交流。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私人的著述、学派便更是无从产生了。

到了春秋时期,我国的奴隶制度已经衰落,奴隶社会即将走到尽头。那时,铁器、牛耕出现了,原来的国有土地井田制开始瓦解。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税亩制,按亩抽税标志着私田被国家正式承认。随之,地主阶级在私田上也产生出来。经济基础的变革,反映到了上层建筑。周天子再不能够控制诸侯,诸侯则常常面临被大夫篡位的危险,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老局面已被打破,开始出现了“自诸侯出”乃至“自大夫出”或“陪臣执国命”的情况。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度已呈现出了土崩瓦解的衰象。

与这些情况相适应的是,文化上的“学在官府”局面再也难以维持下去,不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就是“学校不修”;社会上则出现了一股学术下移的热潮。据史书记载,那时候,有郑国邓析办私学的事。他自编《竹刑》专一教人打官司“学讼”;有郑国伯丰子办的私学,还有鲁国少正卯办的私学。据说,少正卯还与孔子争夺学生,几乎搞垮孔子。但是必须看到,这个时候影响最大、成就最显著的还是孔子的私学。

孔子大约在30岁时开始创办私学,教授生徒。有时授业于曲阜城北的学舍,更多的则是在他出游时,由弟子们相随,边周游列国,边传授文化。他的教学内容是所谓“六艺”(《诗》、《书》、《礼》、《易》、《乐》和《春秋》);教学对象则不限于贵族子弟,而是扩展到了平民百姓,“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一捆干肉)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因此,孔子所教过的学生有3000人,而精通六艺的有72人,在当时可谓盛极一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终于形成了一个一直被史家称作“显学”的儒家学派。

◎故事感悟

孔子顺应时势,励行改革,创办私学,意义十分重大。他带了一个头。以后,私学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到了战国时期,私学更是显赫一时,影响甚大的有属于儒家学派的孟子私学、荀子私学,墨家学派的墨子私学,道家学派的稷下黄老私学和庄子私学,法家学派的私学,等等,于是,在我国历史上便呈现出了一个学术空前繁荣昌盛的“百家争鸣”时期。

◎史海撷英

孔子周游列国

春秋后期,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在自己的父母国——鲁国负责司法的大司寇任上,与鲁国的执政季桓子严重对立,他只得带着数十个弟子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希望能说服所到国的诸侯,让他入仕,推行他的“仁政德治”的政治纲领。

◎文苑拾萃

《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20篇。

孟子重视教育

◎人之有道者,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其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出身于战国中期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小时候家境已不富裕。知书识礼的母亲仉氏期望他将来能够成才,干出一番事业,便把他送进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的学宫读书。

起初,孟子贪玩,学习不怎么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正坐在织机前面织布的孟母让他背诵《论语》的《学而》篇,他翻来覆去只会背开头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母非常生气,顺手抓起剪刀,“嘶”的一声,把织机上刚织的布匹剪成两半,说他不刻苦学习,就像被剪断的麻布一样,将来成不了才。经过这次教育,孟子才开始认真读书。

十五六岁时,孟子又到鲁国曲阜寻找孔子的后代,拜孔子之孙子思(又名孔伋)的门徒为师,跟他学习儒学。在学习中,孟子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学习方法,学业突飞猛进,终于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杰出思想家、政论家和教育家。

大约在30岁左右,孟子开始仿效孔子的做法,广收门徒,传授学业。在讲学的过程中,孟子除了讲授儒学知识,还将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总结,把它们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孟子强调,学习首先要专心致志,自觉探求。孟子认为,要学到一点知识,掌握一项本领,非专心致志不可。他曾经用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来启发学生,说有一个围棋高手名字叫做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一个精力集中,全神贯注,用心听讲,刻苦钻研;另一个心不在焉,虽然耳朵在听着,心里却老在盘算,如果有只天鹅在天空飞过,如何用弓箭将它射落。这样两个学生,成绩必然大不相同,不用心学习的肯定不如专心学习的。讲完这个故事,孟子说:“今夫弈(下棋)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下棋不过是种小技艺,如不专心致志去学,尚且不能掌握,更何况是高深的学问、高超的技艺呢。

孟子还认为,学习要有自觉性,自觉用功,自觉探求。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举例说,木匠以及专做车轮或车厢的人,能够把制作的方法教给别人,却不能教会别人像他一样具有高超的技艺,谁要想掌握高超的技艺,就得自己刻苦摸索探求。因此,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君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这就是说,要想得到高深的学问,就要自觉地追求;只有靠自觉追求得来的学问,才能牢固地掌握,才有深厚的功底,才能左右逢源,用之不尽。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他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就是说,目力再强的人,手艺再高超的巧匠,不掌握规矩,也画不出方形和圆形;听力再好的乐师,不掌握六律,就不能调出五音。

他在和公孙丑讲养气时,进一步指出要尊重客观规律,顺乎自然,不可超越实际的可能性,急于求成。他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接着孟子向公孙丑讲了一个揠苗助长的故事,说宋国有个性急的农夫,总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有一天竟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高一点。他儿子听到后,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全都枯萎了。

孟子用这个寓言说明尊重规律、循序渐进的必要性,否则欲速不达,结果只能适得其反,“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学习既然要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所以孟子又强调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反对“一曝十寒”。

有一次,徐辟请教孟子:孔子为什么多次称赞水呢?他开导说:有源泉的水滚滚下流,昼夜不息,把低洼的地方灌满了,又继续往前奔流,一直流到海洋。孔子称赞的就是这种有源泉的水。假如没有源泉,一到七八月天阴多雨时,大小沟渠都流满了,但是到了天晴,很快就干枯了。“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人之为学,也要像有源泉的水那样,昼夜奔流不息。如果缺乏毅力,中途停止,就会前功尽弃。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孟子还反复用挖井、走山路和种庄稼作比喻,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山径之蹊,问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挖井如果挖到七八丈深不见泉水,不再继续往下挖,就变成一口废井;狭小的山路如果经常去走就会变成道路,停顿一段时间不走,就会被茅草堵塞;五谷如果不成熟就收割,反不如秭米和稗子,便不能食用;学习也贵在有恒,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将一事无成。

孟子还主张,在学习中,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孔子曾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精辟见解,孟子继承了这个思想,提出了“心之官则思”的著名观点,认为多思出智慧,学习要多动脑筋,善于思考。孟子曾举周公为例,说他常常想要兼学夏、商、周三代的贤王,实现禹、汤、文、武四位君主所开创的业绩,遇到有同他们不合的地方,就仰头细加思考,夜以继日,一旦豁然贯通,便坐待天明,好立即付诸实施。治学也同样必须认真思考,才有所得。

有一次,在同公都子的讨论中,孟子又进一步论述他的这种主张。公都子问他:同是一样的人,为什么有的会成为大人君子,有的却沦为卑微小人呢?他答道:听从身体重要器官支配的便成为大人君子,听从身体次要器官支配的则沦为卑微小人。公都子感到糊涂,又问:同是一样的人,为什么有的听从身体重要器官的支配,有的却听从次要器官的支配呢?他回答说:耳朵、眼睛一类的器官不能思考,因而容易被外物所蒙蔽,它们一和外物接触,就会被外物所迷惑。心这种器官职在思考,由于人的善性,一思考便有所得,不思考便无所得。心这种器官是上天特意给我们人类的,如果首先发挥这种器官的作用,就不会被次要的器官所迷惑而丧失善性。这便是成为大人君子的关键所在。

孟子所说的“君子”与“小人”含有明显的阶级性。但他强调要发挥“心”即思维器官的作用,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为繁纷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这却是正确的。

后来,孟子在晚年和他的得意门生万章、公孙丑等人“作《孟子》七篇”,还把他的这些学习经验写进书里,留给后人作借鉴。

◎故事感悟

孟子对学习经验的总结十分精辟,大大加强了古代人们的学习效率。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其方法也被证明是正确的,至今对我们的学习仍有一定的借鉴帮助。

◎史海撷英

孟子的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做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