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问:不耻下问
20083400000012

第12章 以能者为师(5)

◎文苑拾萃

《温热论》

《温热论》记录了叶氏对温热病论述的精华部分,重点分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规律。温热病的病理和“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创立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层次作为辨证的根据,并指出温病的传变模式有顺传与逆传两种。顺传由卫而气而营而血,逐步传入;逆传由卫分直入营分。介绍温热病察舌、验齿和观察斑疹、白(病证名)的诊法等内容。此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吴鞠通接受了叶天士《温热论》的学术思想和医疗成就才有可能产生《温病条辨》,其中的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

徐光启拜利玛窦为师

◎能者,皆为师,方能精进。——格言

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天主教徒,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中国明末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著有《徐氏庖言》、《诗经六帖》,编著《农政全书》、《崇祯历书》,译《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

1596年夏天,徐光启任广西浔州知府赵凤宇的家庭教师,随赵家一起来到浔州。在那里,他结识了意大利神父郭静居。他第一次看到了一张《万国全图》,神父指着地图给他看中国在哪里,欧罗巴(欧洲)在哪里,意大利在哪里。

徐光启看后十分惊异,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除了中国之外还有那么广阔的地域。这使他非常倾慕。当知道这张地图是耶稣教会会长利玛窦所绘时,他便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找到利玛窦,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在郭静居的指点下,徐光启几经周折,多次追踪,终于见到了利玛窦。两人一见如故,从天文、地理谈到数学,非常投机。利玛窦用欧几里得的《原本》举例,对比中西方数学特点的一番谈论,使徐光启一下子便迷上了《原本》。

“先生,可以把你的《原本》一书借给我看看吗?”徐光启恳请道。

利玛窦笑了,他摊开两手说:“可惜还没有翻译成中文,先生读不懂。”

一种对科学强烈追求的欲望,使徐光启下了一个更大的决心,一定将《原本》译成中文。

为了学习西方科学,为拜利玛窦为师,1603年,徐光启全家加入了天主教。第二年他又考中了进士。在他再三的请求下,利玛窦终于开始向他讲授《原本》和绘制地图的方法。老师规定每两天向他讲授一次。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黄沙弥漫,徐光启总是按时到达,恭恭敬敬地听利玛窦的讲述。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终于弄通了欧几里得的《原本》。他发现该书着重阐述数学的基础理论,有严密的逻辑推理,确实能弥补中国古代数学的不足,就建议利玛窦说:“这段时间先生不辞辛苦,精心讲授,晚生已基本掌握了《原本》的要旨。请先生继续赐教,与晚生一起把该书译成中文,名字可否定为《几何原本》?”在徐光启的鼓舞下,利玛窦终于答应试一试。《几何原本》的翻译工作终于开始了。

整个冬天他俩都是在灯烛下度过的。白天徐光启要去办公,只有晚上才能与老师一起译书。翻译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困难,书中专用名词在汉语中没有,只能由两人琢磨决定,常常需两人多次推敲,反复修改,才能定下来。常常为了一个名词,他们想了几个晚上,改了十几次还不满意。有时一个章节译完了,但因文字艰涩又推翻了再译,直到文字准确,通俗易懂时为止。

时光荏苒,两人从大雪纷飞季节译到了桃李花开,译完了前三卷。他们没有时间去游春赏花,继续奋战,终于在五月前译完了前六卷。

初稿译完后,徐光启又反复修订了两遍,直到6月末,终于定稿刻印了。

1607年,《几何原本》终于印出来了。该书装帧十分精细,第一页上工工整整地印着《几何原本》四个大字,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录。看着他们共同心血的结晶,两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故事感悟

为了向利玛窦学习知识,徐光启克服困难,翻译外文,并最终学到了自己想要的知识。徐光启之所以能够在杂采众家的基础上兼出独见,是与他的勤于咨访、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和破除陈见、亲自试验的科学态度分不开的。

◎史海撷英

徐光启天文历法的成就

在天文历法上,徐光启介绍了古代托勒密旧地心说和以当代第谷的新地心说为代表的欧洲天文知识,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

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绍了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他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徐光启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文苑拾萃

赋得玉壶冰

徐光启

泥涂伤拱璧,流浪沫尘缨。

未若冰兼玉,相将润复清。

谓瑜方凛冽,讶水更圆成。

体萤骊珠色,中孚皓魄盈。

在阴辉自媚,向日影逾明。

不蔽欺秦镜,无瑕夺楚珩。

怀霜臣节苦,匪石女心贞。

瑶瑟朱弦在,俱应鉴赤诚。

张曜拜妻为师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张曜(1832—1891年),字朗斋。清代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咸丰初年,因出谋镇压捻军有功,为僧格林沁收入所部,后又以御捻护城之功被咸丰帝赐号霍钦巴图鲁。咸丰十年(1860年),擢升知府,又晋升道员。光绪六年(1880年),诏帮办军务,四年后又命其入关移防北路,特赏巡抚衔。光绪十二年(1886年),张曜调补山东巡抚。光绪十七年(1891年),张曜疽疾发作,回省城济南就医,未几日医治无效而卒。

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张曜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后他被改任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

张曜的妻子很有文化,于是,张曜请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

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妻子都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

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

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故事感悟

想读书,就应不耻下问,像张曜一样甘于“跪妻”。有这样的诚心,必然会有所作为。不论对方是处于何种职业或处于什么地位,与自己是何种关系,都要以空杯心态去向能者学习。

◎史海撷英

捻军起义

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清同治七年(1868年)爆发于黄河、淮河流域,由捻党转化而来的农民起义军的反清战争。19世纪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农民秘密组织“捻党”,以反抗封建压迫、寻求生活出路。1851年,河南南阳、南召、唐县(今唐河)等地捻党聚众起义。次年,张乐行、龚得树等复于皖北雉河集(今涡阳西北)一带起义,聚众万余人,攻克河南永城等地。1853年,太平军北伐进入黄河、淮河流域,捻党纷起响应,在豫、鲁、苏、鄂交界地区,形成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并逐步由分散、零星的斗争趋向联合。

◎文苑拾萃

张公祠

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张曜驻河畔,抢护史家坞、王阳家等处险工。七月疽发于背,不日即病故,追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并准予在立功省份,建立专祠。

张公祠,又称石房子,原位于贵州省绥阳县洋川镇团山办事处小关村,现已按原貌搬至县城。该房子全部为石头结构,石柱、穿坊、柱础、拜台等位置上刻有40幅图案,6块穿坊两面均刻有花草、鸟兽、虫鱼等,十分精美。在10根石柱上刻有对联等文字1000多副,最大的字有40公分。该石房子气势雄伟,结构独特,石刻精湛,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如此规模的全石结构房屋,堪称“全国一绝”。

拜人民为老师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年)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安徽省歙县人。1906年,进入本县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学习英文、数学、化学等课。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留学,师从著名教育学家杜威。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教“袭陈法”,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1930年4月,国民党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的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于日本。1931年春,陶行知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陶行知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教导师生们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老师”。

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起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接着,他讲了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喜欢做实验,被学校开除以后,在他母亲的引导下逐渐成为发明家的故事。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修表师傅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一个个装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他们共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才做完这件事。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让孩子独立把一个钟表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赶走。”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孩子们没有桌椅。上课时,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

“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

“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

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画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孩子拿起工具,不小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说好,那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此,每天孩子们都学做凳子,同时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认字。三个月后的一天,教室里的五十个孩子都坐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放着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先生木匠;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孩子们看看坐在他们身边一起听课的木匠,大家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