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诚,诚实无欺
20083800000007

第7章 诚实待人,童叟无欺(5)

有一天,一个名叫李虎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跑到放粮处,没有排队就要领米。其实,李虎也是情急无奈,自己3岁的儿子已经饿得生了病。但是,士兵却不问缘由,将他直接关押起来了。10天后,李虎回到家时,发现儿子已经奄奄一息了。李虎气得大骂妻子为什么不去领米,妻子泪流满面:章法规定,一人被抓,家属也不可以领米。李虎一听,就将满腔的愤恨都记在明山宾的头上了,发誓一定要让明山宾家破人亡。

就在这时,明山宾私开粮仓的事被朝廷知道了。朝廷大为震惊,派命官前来追查。周显良很担忧,但明山宾却心静如水,他说:“我早就说过,出了事我自己承担!”他吩咐周显良继续负责放粮,自己则等待朝廷的发落。

明山宾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跟随他多年的周显良为了取而代之,竟然会背地里耍阴招:朝廷命官让周显良找几个老百姓调查情况,结果找来的都是对放粮有所不满的人,其中也包括李虎。李虎当着朝廷命官和周显良的面,大骂明山宾,并说出了自己的惨痛经历。朝廷命官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认为明山宾私自开仓并非救民心切,而是别有用心,因此当即将明山宾革职,并终身不再录用。

明山宾默默地带着夫人回会稽(今浙江绍兴市)老家了。然而李虎并没有善罢甘休,他竟然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去寻明山宾报仇。但是,他到了会稽后,找遍所有的豪宅大院,也没有找到明山宾的家。其实,明山宾一家此刻就住在一间茅屋里,度日艰难。无奈之下,明山宾决定将家中唯一值钱的东西—— 一头黄牛牵到集市上去卖掉。

明山宾来到集市,往牛脖子上挂了一块价牌——“纹银三两”。行人都很惊讶:“这么壮实的一头牛,竟然只卖三两银子?”明山宾一经提醒,便想更改价牌,但一个年轻人眼疾手快,抢在明山宾换牌之前,坚持买下这头牛。明山宾说一不二,以三两银子的价钱将牛卖给他。行人见了,都说明山宾傻。

明山宾回到家后,把卖牛的经过告诉了妻子,妻子哈哈大笑,说:“这头牛能卖三两银子就不错了。”

原来,这头牛在几年前曾得过漏蹄病。明山宾一听,说:“那买牛的人不是吃亏了吗?”

他匆匆忙忙赶到集市,已找不到那个年轻人的踪影,于是他四处打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年轻人,并反复向年轻人说明情况。然而,那年轻人却以为明山宾是嫌牛卖得太便宜,想反悔了,所以执意不肯退还,两人就在路边拉拉扯扯……

说来也巧,这一幕正好被李虎撞见了。李虎一见明山宾,便分外眼红,拿出匕首,就想趁机刺杀。但是,当他看见明山宾身上穿的是粗布衣服,又得知他生活拮据,竟然到了卖牛求生的地步,不由得疑惑了。

而明山宾并不知道李虎与自己有仇,还误以为年轻人是李虎的儿子,便将病牛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李虎,还说:“买卖总要诚实,如果得过病的牛被当做好牛卖掉,我心里会不安的。”李虎一听,不由得从心中赞叹明山宾是个真君子。

李虎说出当年之事,得到明山宾一番解释后,满腔的仇恨也顿时烟消云散了。因为他认为一个品德如此高尚的人,是不会作出危害百姓的事的。

◎故事感悟

以诚待人,虽遭误会,但终究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明山宾做事、卖牛皆无愧于心。

◎史海撷英

西梁的建立

西梁(555—587年)是中国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国家,国都建于江陵。又称为后梁。

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杀掉了梁元帝,立萧詧为梁朝皇帝,史称后梁。萧詧是梁武帝之孙、昭明太子萧统之第三子,字理孙,庙号中宗。后梁(也称西梁)也是梁朝宗室萧詧在西魏扶持下建立的一个封建小朝廷,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

◎文苑拾萃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吟。

齐白石以画换白菜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齐白石(1864—1957年),湖南湘潭人,20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病逝于北京,终年93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是中国著名的国画家。他一生不仅作画一丝不苟,而且品德十分高尚。他虽说是一位蜚声国内外画坛的一代国画大师,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与名人还是平民百姓交往,都始终遵循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这里要讲的是齐白石老人与一位卖白菜小伙子的故事。

一天早晨,齐老提着篮子上街买菜。走到市场上,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子卖的白菜又大又鲜,水灵灵的,挺招人喜爱。旁边围着一些买菜的人,齐老也挤了进去,拣了一棵大白菜,说:“小伙子,白菜一斤多少钱?”

小伙子正要回答,一抬头看见在他面前的是一位精神矍铄,长着白胡子,高个子的老人,顿时眼睛一亮,这不是著名画家齐白石老人吗?他是自己敬慕的老师呀!原来,小伙子是个高中生,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国画,他最喜欢齐白石老人的国画了。于是脑子一转,想出一个主意,提出要用画换白菜,用钱买不卖。

齐老明白这小伙子是认出自己来了,为了不使小伙子失望,齐老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说快拿纸笔来。小伙子一看齐老这样平易近人,讲究信用,不摆架子,就高兴地跑到附近酒店借来了笔墨、桌子,请齐老给画一棵白菜就行,还说用他的一车菜换这张画。

小伙子把纸铺开,认认真真地磨墨。齐老拿起笔,觉得质量差些,用这支笔作画只能勉强对付着用。为了不失信于人,齐老就用这支笔在纸上一勾一撇,不到一分钟工夫,一棵白菜就画好了。小伙子也果断地将一车菜送给了齐老。齐老笑着说:“这么多的菜,我怎么拿得动呢?”

小伙子想,可也是啊,怎么办呢?“哎,这样吧,你老在画上再添上一只大蚱蜢,我连车都送给您。”齐老拿起笔,又在画上添了一只大蚱蜢。

小伙子望着画,收拾了一下,拉起车就要往齐老家送菜。齐老拦住他,从车上拿了一棵白菜放在篮子里,说:“小伙子,这白菜一棵换一棵,其他的你还是留着卖钱吧!”

小伙子说什么也不同意,两个人争执不下。忽然,小伙子放下车,对周围买菜的人说:“请大家帮帮忙,今天老人家请客。”说着,抱起白菜便向别人篮子里放。不一会儿,一车白菜所剩无几了,小伙子笑着对齐老说:“老人家,白菜不多了,咱们走吧!”齐白石望着小伙子忠诚厚实的面容,只好带着他向自家走去。

这一老一少,一个守信,一个诚实,以后竟成了好朋友了。

◎故事感悟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而小伙子只是一个平凡的卖菜人,他们之间能成为好朋友,还要感谢这白菜。这白菜的一买一卖中,展现了一老一少间美好的心灵。事情虽小,却让人体会到了诚信的魅力!

◎史海撷英

齐白石拜师学画

1889年,齐白石25岁时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习诗画。《白石自状略》中云:“年二十有七,慕胡沁园、陈少蕃二先生为一方风雅正人君子,事为师,学诗画。”

两位老师收下齐白石后,为齐白石取字为“璜”,取名为“濒”,取别号“白石山人”。陈少蕃除对齐白石讲解《唐诗三百首》外,还教他读《孟子》以及唐宋八大家的古文等,并令其闲时读《聊斋志异》一类的小说。胡沁园则教齐白石工笔花鸟草虫,把珍藏的古今名人字画都拿出来让他观摩,同时又介绍齐白石向谭溥(号荔生)学习山水,并鼓励他学写诗,卖画养家。

◎文苑拾萃

画华岳图题句

(近现代)齐白石

仙人见我手曾摇,怪我尘情尚未消。

马上惯为山写照,三峰如削笔如刀。

徐特立解析断指血书

◎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徐特立(1877—1968年),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

徐特立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左手少了一个指头,是他自己亲手砍下来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徐特立的女儿说:“爹爹,您是当时的‘延安五老’之一,又是毛主席当年的老师,大家都很尊敬您。大家对您当时在学生面前砍下手指写血书有种种传说,有人说您写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八个字,有人说您写的是‘请开国会,断指送行’,到底写的是什么?您能告诉我吗?”

徐特立老人的女儿,同时也是他的秘书。徐老知道,女儿问这事,是在积累他的传记资料,就说:“两样都不是!”

他抚摸着自己的左手,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海外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来的纲领,下面还有八个字是‘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那时候,清政府对革命党人镇压很严,孙中山他们只能在海外华侨中宣传革命主张。我当时只是一个教师,怎么可能在国内写血书这种激进的民主革命口号呢?官府逮了会杀头的。”

徐特立接着说:“‘请开国会’,这是康有为、梁启超他们提出来改革清朝政治的要求。康、梁曾经使我很信服,可是他们跟孙中山闹对立,而我已经倾向孙中山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