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敦:敦风化俗
20084000000005

第5章 破除迷信(3)

当时,有一个读书人名叫范缜,他大胆地站出来揭露这一说法是一种迷信,要大家别信那一套。

范缜的堂兄范云就是萧子良家的常客。萧子良听到范缜竟敢跟他唱对台戏,反对佛教,十分恼火,就叫范云把范缜叫到他家来。

萧子良问范缜:“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你倒说说,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富贵,有的人生下来就贫贱呢?”

范缜不慌不忙地说:“这没有什么奇怪。打个比方,人生好比树上的花瓣。花经风一吹,花瓣随风飘落。有的掠过窗帘,落在坐席上面;有的却被吹到篱笆外,落在茅坑里。”

萧子良瞪着眼睛,一下子还听不懂范缜说的是什么意思。范缜接着说:“落在坐席上的花瓣就像您,落在茅坑里的花瓣就像我。富贵、贫贱,就是这么一回事,哪里有什么因果报应呢?”

范缜从萧子良那里回来后,觉得自己虽然驳斥了萧子良,但还是没有把自己反对迷信的道理说透彻,于是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名为《神灭论》。

文章里这样写道:“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只是形体的作用。精神和形体的关系,好比一把刀和锋利的作用。没有刀,就不能起锋利的作用。没有形体,哪里有什么精神呢?”

在文章里,范缜认为人死以后灵魂是不存在的。什么“因果报应”,统统都是骗人的。

这篇文章一出来,朝廷上上下下都闹翻了天。一些萧子良的亲信、朋友,都认为非把范缜狠狠地整一下不可。萧子良又找来一批高僧跟范缜辩论,但还是辩不过范缜。

有个佛教徒王琰讽刺范缜说:“唉,范先生啊!您不信神灵,那您就连祖先的神灵在哪里也不知道了。”

范缜针锋相对地说:“可惜呀,王先生。您既然知道您祖先的神灵在哪里,为什么不早点去找他们呢?”

萧子良怕范缜的影响太大,会动摇大家对佛教的信仰。隔了几天,他派了一个亲信王融去劝说范缜,说:“宰相十分赏识有才能的人。像您这样有才干的人,要做个中书郎,还不容易!何苦一定要发表那些违背潮流的议论呢。我真替您可惜!依我看您还是把那篇文章撤回吧。”

范缜听罢,仰天大笑,说:“我范缜如果放弃自己的观点去求官,那么要做更大的官也不难,怎会在乎您说的中书郎呢?”

萧子良拿范缜没有办法,也只好由他去了。

◎故事感悟

范缜坚持“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只是形体的作用”的唯物论观念,反对迷信,他是勇于战斗的无神论者。这在崇尚迷信的封建社会里真是难能可贵的伟大!

◎史海撷英

北魏的分裂与北齐北周的建立

北魏末年,农民起义动摇了统治者的基础,使北魏国家内部发生了变乱。

530年,魏孝庄帝杀死了专权的尔朱荣,尔朱荣的弟弟尔朱兆又杀死了北魏的孝庄帝,立元恭为帝,政权为尔朱氏所掌握。后来,尔朱氏又为其部将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所灭,高欢又杀死了元恭帝,另立元修为帝(魏孝武帝)。元修为了摆脱高欢的控制,从洛阳出逃,奔往镇守关中的将领宇文泰。此后,北魏便分裂为两个政权:高欢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宇文泰杀元修,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

547年,高欢死,其子高澄、高洋相继执政。550年,高洋废掉了魏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都城为邺。

西魏在汉化很深的鲜卑人宇文泰的执政下,国势日益强盛。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560年,周武帝宇文邕采取了一些经济政治的重大举措,国势也日渐强大起来。

◎文苑拾萃

《神灭论》

《神灭论》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名篇之一,作者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

《神灭论》的内容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将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用刀口同锋利的关系,作了极为形象的比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范缜的《神灭论》一经发表,朝野为之哗然、震惊。

范缜所撰写的《神灭论》,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严厉地驳斥了“神不灭”的谬说,不仅从理论上揭穿了神学的谎言,还谴责了当时封建帝王和世家望族佞佛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他的无神论思想和为捍卫真理勇于战斗的革命精神,多少年来一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傅奕反对迷信

◎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不之信。——傅奕

傅奕(555—639),唐初学者。唐相州邺(今河南安阳)人。精于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武德初,拜太史丞,迁太史令。他一生有许多科学研究,著有《漏刻新法》,对古人的漏刻计时方法有新的改进,很受当时人们的称颂。他注释过《老子》,还写了《音义》一书。特别是搜集了魏晋以来驳斥佛教的人和事,写了《高识传》10卷。

傅奕,中国隋唐时期的天文历法学家,唐初时为太史令,专门研究天文、气象、历法、算学等。他反对宗教迷信思想。特别是魏晋以来,历代帝王大兴佛寺,浪费民力,给人民带来莫大痛苦的情况,他对此非常憎恶,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对唐太宗即位后的“贞观之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在东汉以前本没有佛教,是后来由阿拉伯地区传过来的。佛教在南北朝时开始大发展,在隋唐时达到顶峰。隋文帝杨坚小时候被寄养在尼姑智仙的庵里,13岁才回家。后来北周武帝消灭佛教僧尼,智仙又隐藏在杨坚家。智仙说杨坚日后能当皇帝,必定重兴佛法。而杨坚也深信受过佛的保佑,所以当皇帝后大力提倡佛教。他鼓励百姓出家,并要百姓按人口出钱,建造佛寺,塑造佛像。他组织人力为佛寺抄写佛经13万卷,还修旧佛经400部。由于他的提倡,民间流传的佛经就更多,比儒家的经典要多几十倍以至几百倍。杨坚晚年排斥儒学,使佛教在短期内成为国教。

隋炀帝杨广继续大兴佛教,修旧佛经2.9万余部。当时全国僧尼多达十几万人,其中有些僧人与官府勾结,霸占良田,抢夺民女,逃避纳税,无恶不作,百姓对他们十分痛恨。另一方面,南北朝以来,中国经历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战乱,人口大大减少,唐朝的版图虽然比隋朝扩张不少,但总人口却比隋朝少很多,这与佛教的兴盛是有关系的。有许多人家由于子女出家当尼姑、和尚而绝了户。

傅奕看到这些现象,心里很不平静,经过反复考虑,就于624年给唐高祖上疏,表达自己对佛教的看法,说明片面兴佛的害处。傅奕说:“许多僧尼并不是真的信仰佛教,只是削去头发,换一身服装,逃避租赋。这些人用妖书邪法‘恐吓愚夫,诈欺庸品’,百姓受了骗,就虔诚地追悔自己过去犯了罪,而把所谓的幸福寄托在对未来的空想上。有些人竟然愚昧到这种程度:布施(给寺庙捐赠叫布施)一个铜板,希望收到一万倍的利益;持斋(吃素)一日,希望得到一百天的粮食;有人犯了法,在监狱诵佛经,昼夜不停,盼望佛帮他免罪。这一切都是得不到的。”他在最后感慨地说:“自古以来,凡是忠诚提意见的人,很少不受害。南齐有一个大臣叫章仇子,他因为给皇帝上表揭露僧尼泛滥,寺塔太多,浪费钱财,损害国家,引起一些僧尼的仇视,那些人便在宰相、后妃那里进谗言、说坏话,章仇子结果被砍脑袋。”傅奕很羡慕章仇子的事迹,表示愿意追随他的做法。

傅奕又先后11次上疏,言辞激昂,直言不讳。唐高祖为此召集群臣讨论,遗憾的是只有太仆卿(掌管皇宫车马饲养的主官)张道源支持,认为提得合理,而以中书令(相当于宰相)萧踽为首的大臣们则群起反对。

萧瑀的高祖是南梁武帝萧衍,萧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笃信佛教的皇帝。他一当皇帝,就宣布佛教为国教。更可笑的是,他三次跑到寺里当和尚,每次都是由大臣们捐钱才赎回来。

萧瑀本人也笃信佛教,经常按佛教的清规戒律苦苦修行,所以当他看到傅奕的上疏,便情绪激动地与对方辩论,他说:“佛祖(指释迦牟尼)是个圣人,你的议论是对圣人的污蔑,应当处以重刑。”傅奕毫不示弱,针锋相对地反驳说:“释迦牟尼不当王子,却翻出城墙,出家当和尚,是一个无父无母的人。萧瑀并不是生于荒郊野外,但信仰无父之人创立的佛教。我听说,不孝的人是没有父母的,这正说的是萧瑀。”傅奕把萧瑀驳得哑口无言,只好双手合十,无可奈何地说:“和你没有什么道理好讲,地狱正是为你这种人设的。”

唐高祖虽也信奉佛教,但是鉴于当时确有一些僧尼在干坏事,他对此也非常恼火,就采纳了傅奕的建议。他下令对全国的僧、尼、道士进行调查,凡是真正信仰佛教、道教,认真修行的,一律送到大寺院或道观。对于那些借佛门、道观逃避租赋、劳役的,则勒令其还俗,各守本分,从事劳动。并规定,京师长安只保留佛寺三所、道观两所,各州保留寺、观各一所,其余的都毁掉。

唐太宗当皇帝后,有一次和傅奕讨论佛教问题。他认为佛法玄妙,释迦牟尼的做法也可以效法。傅奕却坚持自己的看法,认定佛教通过玄妙言词,掩盖它的虚幻本质,对百姓没有一点好处,对国家也损害极大,不能提倡。太宗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傅奕,也就不再和他争论了。

传说有一个从天竺(指古印度)来的和尚,谎称他得到一只“佛牙”,非常坚硬,没有任何东西能比它更硬。经和尚这么一宣扬,京城长安的名流都争先恐后地去看,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当时傅奕正生病卧床,他听了以后,对儿子说:“这个和尚利用人们的无知行骗,我听说有一种东西叫金刚石,比任何物质都硬,可是有一种东西能破它,你不妨去试一试。”于是下床找来一只羚羊角递给儿子。他的儿子去到和尚那里,见和尚又取出所谓的“佛牙”骗人,就拿出羚羊角去敲打,果然把那颗“佛牙”打碎了。围观的人纷纷指责和尚骗人,那个和尚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639年,傅奕去世,享年85岁。临终时他一再告诫儿子:不要迷信佛教,而要学习老子、庄子的玄学,因为他们的思想有许多可取之处。

◎故事感悟

傅奕不信鬼神,反对迷信,他揭穿了那个西域和尚的骗人把戏,并将生死置之度外,坚持真理,勇于与君王辩论。他为反对迷信奋斗了一生,值得我们敬仰。

◎史海撷英

太史令

太史令也称为太史。官职名。传说夏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期,太史掌管着起草文书的任务,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的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的大臣。秦汉时期也设立太史令,但地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朝时改称为太史监。唐时改称为太史局,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五代同唐。宋代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辽代时称为司天监,金代称为司天台。元代建立以后,又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之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明、清两代后,均称有钦天监;至于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也有“太史”这样的称谓。

◎文苑拾萃

咏傅奕

黄玉顺

唐初傅奕高识传,祖尊儒道斥佛禅。

刑德威福关人主,生死寿夭由自然。

狄仁杰捣毁淫祠

◎正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科学的真理必将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广泛传播。——格言

狄仁杰(630—700),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历经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如《狄公案》。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更是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

狄仁杰是中国唐朝时期的著名宰相,他反对迷信,具有大无畏的精神。

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李治携皇后武则天出游汾阳宫。途经太原时,路上要经过一个叫妒女祠的神庙。有人报告说:“凡车马经过此祠,必有风雷之灾。”

太原长史李冲玄害怕发生不测,要征发民夫数万修筑新的御道。狄仁杰不以为然地说:“这纯属一派胡言!大唐天子出行,自有风伯除尘,雨师清道,区区妒女算是何物,岂能让皇帝改道?”唐高宗称是,于是下令罢修御道,因而免去了一场劳民伤财的折腾。

车驾经过妒女祠时,风和日丽,毫无异常现象。唐高宗称赞道:“狄仁杰真丈夫也!”

武则天笃信佛教,当上女皇后准备大兴土木,修建寺院,铸造大佛。狄仁杰以国计民生为重,直谏道:“佛乃夷狄之神,而陛下是中国之主,何必参拜它呢?再者,如来创立佛教,本以慈悲为主,而陛下大兴土木,必定要征发劳力,耗费钱财。如今,边境不安定,若耗费钱财,万一地方有难,朝廷拿什么来救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