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节:气节如山
20084700000012

第12章 士可杀不可辱(2)

十一月,北齐后主率援军至平阳。周武帝见齐军兵盛,遂引军西还长安以避其锋。齐军围平阳,昼夜攻击,梁士彦督励士卒坚守。周武帝遣宇文宪领兵6万屯涑川(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支流涑水河),声援平阳,又下诏调集诸军。十二月初四,周武帝再至平阳,时诸军聚齐,达8万人,遂于城外列阵20余里。周军奋力进击,大败北齐援军,斩万余人。

齐后主败退晋阳,周武帝乘胜追击。齐后主欲奔突厥受阻,仅领数十人逃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六年正月,周武帝率军继续追击,至邺城,齐后主领百骑东遁。周武帝入邺城,遣将追齐后主至青州(今属山东)南邓村,俘其父子等。北齐亡。北周统一北方。

雷海青怒砸安禄山

◎爱听古人节义事。——袁枚《祭妹文》

安禄山(703—757年),唐朝安史之乱的祸首。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胡。本名轧(一作阿)荦山。母突厥人。禄山少孤,后随继父改姓安,名禄山。玄宗晚年政治腐败,禁军虚弱,全国军事布局内轻外重之机,以讨权臣杨国忠为名,与史思明于十四年十一月,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同年陷洛阳。次年正月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建元圣武。六月陷长安。从此唐半壁江山陷于战乱之中。至德二载(757年)正月,为其子安庆绪所杀。

雷海青是唐明皇时的一位民间艺人。他精通音律,会弹一手好琵琶,是唐乐府里的著名乐师,常入宫随侍于唐明皇和江梅妃之侧。

有一次,唐明皇和梅妃在宫中看梨园子弟演鱼龙百戏时,他看到梅妃神情恍惚,若有所思。经过询问,知道她正在怀念莆田家乡的戏,唐明皇便派雷海青到兴化调回一班荔园戏在宫中演唱。

荔园戏的舞台音乐特点与其他剧种不同的是大鼓、大吹。戏开始时,唐明皇闻大鼓之声,犹如万马奔腾,震撼天地,大有皇家的气魄。但听了不久,遂觉鼓声滚滚,不安于心,连忙说:“鼓声要小一点,否则朕的心要跳出来了。”

雷海青见到戏台边有一只小石狮,就顺手搬来压在鼓面的一角,鼓声果然小了些,唐明皇很高兴。接下来,他又听乐师吹“大吹”,一时感到高亢悠扬,也有帝王之家的气派。不一会儿,又觉阵阵刺耳,又说:“这样连续下去,会把朕的耳朵震聋的。”雷海青连夜改制一支“小吹”来,还比其他剧种的小吹小些,音质清和悦耳。唐明皇听了,连声说好。他高兴地把“荔园戏”的名改为“梨园戏”,即后来的莆仙戏。至今莆仙戏后台鼓师所用的大鼓上面压着一只小石狮,别的剧种用的鼓上都没有;唢呐有大吹、小吹之分,更是莆仙戏音乐的特色,其渊源就出在这里。

雷海青不光技艺音律精湛,更为可贵的是他为人正直刚毅,平素愤恨安禄山的骄恣。

唐朝开元、天宝之际,政治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乱,击败唐军,攻下洛阳,次年称帝,进入长安。

安禄山攻陷长安后,照搬唐玄宗李隆基享乐的那样,将会跳舞的马和会表演的大象都养起来,又抓捕了皇家乐师演员(梨园弟子)数百人。

一天,安禄山犒赏三军,在长安西内苑重天门北凝碧池举行大宴。在宴会上,除了陈列抢来的珍宝之外,安禄山命令梨园弟子奏乐跳舞。

当时雷海青装病不去,安禄山立即下令把他押来。这些梨园弟子对叛军的野蛮行径十分不满,想到的是大唐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人人悲伤,暗自流泪。

当命令起舞奏乐的时候,音乐不成调子,舞姿不成样子。安禄山勃然大怒,派心腹到乐队中查看,凡有泪痕者,立即推出斩首。

就在这时,雷海青再也忍不住了。他挺身而出,举起琵琶对着安禄山砸去。因为距离远,没砸中,琵琶被摔得粉碎。这时,雷海青便面向唐朝廷所在的西方放声痛哭。

安禄山气得目瞪口呆,命人将雷海青在试马殿肢解(分解四肢的酷刑)示众。

诗人王维在战乱中没来得及逃出长安,也被叛军俘获了。安禄山想利用王维为自己做事,硬是委了他一个官职。但王维服药致病,装聋作哑不去上任。安禄山恼怒地派人把他押送到洛阳,软禁在菩提寺中。

雷海青死后不久,王维的诗友裴迪来探望王维。向王维说起凝碧池宴会上所发生的事情,王维听了十分悲伤,当即吟诵了一首诗:

万户伤心野生烟,

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

诗前有序说:“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雷海青砸琴鄙视安禄山的事迹人们争相传颂。唐明皇知道雷海青死后,遂敕封他为“天下梨园都总管”。

从此,自长安城内开始,逐渐遍及民间,广大戏班艺人都奉祀雷海青为戏祖,尊称他为“会乐宗师”,民间还立祠以祀。

◎故事感悟

古人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位气节高于千万人的乐工,用他的血泪铸就了一段传奇。雷海青的忠烈之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

◎史海撷英

雷海青一举成名

唐明皇“游月宫”时,羡慕天上仙乐,命乐师按其旋律谱成《霓裳羽衣曲》,因排练演奏时缺少一名吹箫的乐官,正在愁眉不展,忽有乐官奏禀,闽中莆田有一名精通韵律、能歌善舞的神童雷海青,不管什么乐器他都能奏出美妙的音乐,不管什么曲谱他都一看就会演奏,就立刻派人日夜兼程,南下寻访,宣召雷海青入宫,殿试取用。

雷海青应召赴考,一举中了探花,皇后亲自为他簪花。海青拿起玉箫,当殿吹起悠扬悦耳、优美动听的《霓裳羽衣曲》。满朝文武百官和乐师名伶们听了,拍手喝彩,齐声叫绝;唐明皇当即恩赐雷海青状元及第,并封他为翰林院大学士,钦赐御酒饮宴奖赏。

◎文苑拾萃

梨园

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可知梨园为玄宗时宫廷所设。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宁可断头流血,决不出卖灵魂

◎气节是坚持正义并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格言

李大钊(1889—1927年),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于党的二大、三大、四大当选为中央委员。1924年底,李大钊任党的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书记;1922年受党的委托在上海与孙中山先生就国共合作问题谈判,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出席国民党一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7年4月6日被捕,4月28日被军阀张作霖秘密杀害于北京。

1927年4月6日,反动军阀在帝国主义特务的配合下,逮捕了革命先驱李大钊。

敌人秘密审讯李大钊同志时,对他施用了各种酷刑。每次李大钊从昏迷中醒过来时总是这样一句话:“我李大钊是共产党,别的一概不知道。”

军阀张作霖派自己的心腹杨玉霆去劝降。李大钊斩钉截铁地回答:“宁可断头流血,决不出卖灵魂!”

李大钊同志在狱中坚持宣传马列主义,鼓舞难友们的斗志。有的看守士兵在他的影响下自愿传递消息,当了“交通员”。

党和同志们准备采取劫狱行动来营救大钊同志。李大钊知道后表示坚决反对。他说,决不能让同志们来做冒险的事,现在需要很好地保存我们的力量。

1927年4月28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李大钊同志被张作霖绞死。

临刑时,李大钊同志从容不迫,大义凛然地步上敌人的绞刑台。在绞刑架下,他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故事感悟

这就是“节”——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革命气节。李大钊“要为人间留正气”,大义凛然地牺牲在军阀张作霖的屠刀之下,发出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庄严宣告。

◎史海撷英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人李大钊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文苑拾萃

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烈士陵园是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烈士而建立的。

陵园位于北京西郊,在风景秀美的香山脚下、万安公墓中部,坐西朝东,为一传统庭院式建筑,占地2200平方米。1983年10月29日落成并对外开放。

浩然正气程儒香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程儒香(1898—1928年),河南新县箭厂河乡人。程儒香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箭厂河乡农民自卫军大队长。1927年11月13日,程儒香带领农民自卫队参加黄麻起义。起义失利后,他根据党组织的安排,留在本地坚持斗争。1928年1月,程儒香被敌人逮捕,并严刑逼供,程儒香坚贞不屈,后被敌人折磨至死。

1926年,中国共产党河南省新县箭河地区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起来,程儒香很快成长为农民运动的骨干。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程儒香作战非常勇敢,经常手执长矛大刀,带领队员们与敌人血战,冲锋在前。1927年他带领农民武装硬是把红旗插上了黄安城。后因敌众我寡,黄安失陷,农民革命武装被迫转移到木兰山。

根据党组织决定,程儒香被留在家乡,秘密领导农民群众继续坚持斗争。这时,地主武装“返乡团”与反动军队勾结在一起,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一时白色恐怖甚嚣尘上,如乌云遮天。

1928年1月,程儒香不幸被捕。“返乡团”是群心狠手毒的反动刽子手。农民运动使他们不得不狼狈逃窜,因此对农民运动恨之入骨。在审讯程儒香时,他们软硬兼施,威胁利诱,他们得意地对程儒香狂喊道:“程儒香!去年你领着自卫队分了我的粮,打死了我的哥哥,还要抓我。嘿嘿,想不到今天你落到我的手里来了。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想死想活都由你来挑选。只要你把村子里的共产党和自卫队的人都交出来,我向来以宽大为怀,以仁义为重……”

程儒香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镇定如常,斩钉截铁地说:“要杀要剐由你的便,共产党、自卫队多得很,想叫我说出来,办不到!”

敌人被顶了回去,十分恼怒,凶相毕露地说:“想不到你这样不识抬举!杀你是太便宜你了,我要慢慢地零刀碎剐你!”他拔出刀来残忍地割下了程儒香的左耳朵。接着他又叫那些狗腿子们棍打鞭抽,把程儒香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

程儒香从地上挣扎起来,用手揩了揩流在腮边的鲜血,昂首挺胸,用仇恨的目光盯着眼前的敌人,坚定地向前逼进。敌人吓得两腿如筛糠,赶紧后退。

程儒香逼进一步,咬着牙,愤恨地骂道:“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想用这一手叫我交出共产党和自卫队,瞎了你的狗眼!”

凌辱和折磨征服不了这个铁骨铮铮的共产党人。敌人就采用“劝供”的奸计,妄图使程儒香供出他们所需要的情况。结果,又被程儒香骂得狗血淋头。

为了恫吓革命群众,敌人对程儒香进行了所谓“公开审讯”,强迫一些群众到场观看。在审讯中,对程儒香再次施用鞭抽、压杠、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十余种酷刑。但程儒香坚贞不屈,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他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着剧痛,利用这个机会义正词严地控诉敌人的种种罪行,并大声疾呼、高呼口号号召群众团结起来和敌人斗到底。

乡亲们听了程儒香对敌人的控诉和号召后,个个攥紧拳头,怒目以待。

敌人见到怒不可遏的群众,吓得心惊胆颤,不得不草草收场。“公开审讯”的阴谋遭到可耻的失败后,敌人对程儒香进行报复性刑讯,一连七天轮班拷问、逼供,但是程儒香对党对人民忠贞不贰,意志如钢,敌人越整得狠,他越显得硬,使敌人束手无策。

残暴的敌人更加恼羞成怒,他们对程儒香施以更为残酷的毒刑。在一个朔风怒号、滴水成冰的大雪天,他们把程儒香的上衣扒光,把他的四肢拉开,用四根铁耙齿把程儒香钉在箭河吴氏祠堂大门外面的青砖墙壁上。

殷红的鲜血一滴滴地染红了脚下的土地,他身上滚出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程儒香没有呻吟。他一次又一次地昏死过去,又被一阵又一阵凛冽的朔风吹醒过来。每当他苏醒过来时,就继续痛骂敌人。敌人害怕他见到人,就把他的上眼睑割下一块皮,遮住眼珠,不让他看到来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