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节:气节如山
20084700000006

第6章 永不消逝的民族魂(4)

一个老仆人上来要求给家人留下绝命书,他犹豫了一会儿,就撕裂衣襟,咬破手指写道:“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那七个人也写了一幅血书:“师存与存,师亡与亡。”

黄道周挺起瘦弱的身躯,昂首就刑,大义凛然。刽子手的手颤抖起来,一刀下去没有砍死。刽子手大惊,连忙跪下请黄道周坐下就刑。这时,黄道周颈部已经被砍伤,鲜血淋漓,他点点头说:“行。”于是就坐在地上,从容就义了。

◎故事感悟

黄道周是个抗清的热血斗士,在国灭族难之时毅然以老朽之躯与清军抗争,虽大势已去兵败被杀,但他的忠义气节一直在我们心中树起了高高的标尺,崇敬之情也油然而生。

◎史海撷英

黄道周的书法

黄道周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他的楷书主要学习钟繇,比起钟繇的古拙厚重来,更显得清秀、飘逸。黄道周善楷、行、草诸体书,又工隶书。他的楷书,如《孝经卷》、《张溥墓志铭》,字体方整近扁,笔法健劲,风格古拙质朴,与钟繇楷法十分类似。不同处是,钟书于古拙中显得浑厚,黄书则见清健,可以看到他受王羲之楷法的影响。黄道周的行草书,如《五言古诗轴》,大略类他楷书的体势,行笔转折方健,结字欹侧多姿,朴拙的风格同样接近钟繇。黄道周的隶书正具有“清截遒媚”的特点,不如楷书那样古拙清刚。从黄道周书论中,反映出他对魏晋书法是比较倾心的,尤其对钟繇、索靖等具有古朴书风的书法更为欣赏,而对他同时代的书法,如董其昌的书法,则并非如此。

◎文苑拾萃

辞黄山有序

黄道周

就俘以来,义在必死,生平所历,黄山、白岳、匡庐、九华、浮丘、龙首、穹窿、玄墓、洞庭、三茅、天目、径山、西陵、宛委、天台、雁宕、罗浮、怀玉一十八翁,要当一一谢之。生死千秋,未必再晤;风雷楮墨、载其精神,亦使山灵闻之,谓吾不薄也。

亦是吾家峰,神物不可谱。

顶髻在心眸,一一屈指数。

宁死不降倭寇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6年)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至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明宪宗庶孙,兴献王朱祐杬嫡一子,母蒋氏。谥号“钦天履命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黄钊是福建安溪人,嘉靖三十四年时任温州同知。

这一年,倭寇进犯温州,黄钊带兵击退了他们。黄钊知道倭寇不会甘心失败,必然还会再来侵犯,因而日夜保持警惕。

三年后,倭寇果然再次侵犯,黄钊率军出城迎战。他把军队分为三路,他自领中路,让左右两路进行接应。当时倭寇也分三路,左右两路掩攻,而以主力对付黄钊所领的中路。

黄钊发劲弓、巨炮抵御倭寇主力,眼看倭寇就坚持不住了,只要左右两军迅速过来接应,定可全歼敌军。不料左右两路率兵将领都是纨绔子弟,没有真本事,望见倭寇进兵就先望风而逃了,这使倭寇可以集中力量对付黄钊。由于腹背受敌,黄钊力战不支,终于被俘。

倭寇胁迫这个地方官投降,黄钊坚决不从,又让黄钊命州府拿银子来赎他,黄钊笑骂他们说:“你们不知道黄大夫不爱钱吗?”

倭寇大怒,将黄钊脱光衣服,寸斩而死。他的儿子得不到完整的尸体,就把父亲的衣冠聚在一起埋葬了。

◎故事感悟

宁死不降,是一种超脱的境界,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一种忠贞的民族气节!黄钊有着他所坚持的信仰,所以成就了他光荣而辉煌的一生。

◎史海撷英

“大礼议”政治事件

1524年(明嘉靖三年),明世宗朱厚熜提出要追尊其父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遭到吏部右侍郎何春孟等200余人的反对,发生了历时三年半之久,史称“大礼议”的政治事件。事件中有200多位文武官员受到不同惩罚,其中杖死17人。终于追尊其父为后帝,改献陵为显陵,按皇帝陵寝的规模扩建,耗费白银48万余两。

◎文苑拾萃

倭寇

倭寇一般指14世纪至16世纪期间,以日本为基地,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上入侵者。曾经被归于海盗之类,但实际上其抢掠对象并不是船只,而是陆上城市。倭寇最强盛之时,他们的活动范围曾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内陆地区。倭寇的组成并非仅限于日本海盗,只是由于这批海盗最初都来自日本(当时称为倭国),所以被统称为“倭寇”。

爱国将领于学忠的民族气节

◎只缘不在沙场死,虚向人间走一遭。——宁调元

于学忠(1890—1964年),字孝侯,祖籍山东蓬莱,生于旅顺,少时就读于黄县崇实中学。于学忠是东北军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陆军二级上将,抗战中参加淞沪会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保卫战等,立下赫赫功勋。“九一八事变”后,于学忠主张抗日,参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采取与共产党合作的立场。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参加津浦路南段战役、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并多次与八路军合作抗日。建国后,曾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体委主任等职。

于学忠出生于旅顺口教场沟的军营内。受军人出身的父亲影响,1908年于学忠考入通州陆军速成随营学堂,1911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为一名职业军人。于学忠先是在吴佩孚手下任职,因为治兵有方,职位迅速提升。1927年吴佩孚被打垮后,于学忠隐居蓬莱乡下。因父亲与张作霖同是宋庆部下,于学忠回乡后,张作霖曾派人前来劝其出山,于学忠投奔张作霖,被任命为奉系第二十军军长,归张学良指挥。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于学忠为河北省政府主席。当时,天津的局势已经十分紧张,前任主席王树常为避免与日军正面冲突,采取戒严的办法消极防御,使得小商贩及三轮车夫行动受阻,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于学忠上任后,马上撤销戒严令。日本人欺软怕硬,但并不死心,租界内的日军经常向中国驻军挑衅。

一次,于学忠听说日军全副武装,以大炮、坦克开路,擅自在市区搞阅兵仪式,队伍直逼省政府大门,他义愤填膺,立即命令东北军士兵十余人,身上捆绑手榴弹、炸药包,横躺在省政府门外的马路上,阻止日军阅兵队伍行进。色厉内荏的日军见状灰溜溜地撤了回去。于学忠与日军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日军戒严,他亦戒严;日军阅兵,他亦阅兵。

日本侵略者为窥察华北的军事戒备情况和于学忠的态度,由其国内经济界、新闻界、军界人士组成所谓的“观光团”经常找借口来天津“访问”。日本军官土肥原贤二等人也频繁“拜访”于学忠。当时天津的亲日分子在日本人的授意下也频频找于学忠晤谈。从这些人的口中,于学忠觉察到日本侵略者对自己威胁不成而改拉拢之意,遂严词拒绝,他让这些人转告日本人:“我于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我出卖祖宗,那是痴心妄想!”

威胁不成,拉拢不成,日本人又密谋进行了三次暗杀,均被于学忠识破。

1935年7月6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签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免去于学忠河北省政府主席职务。于学忠被蒋介石政府免去河北省政府主席职务后率部西调陕甘,任甘肃省政府主席。蒋介石想利用东北军攻打红军,他坐收渔利,而对日寇则能退让就退让,可妥协便不斗争。

于学忠率东北军第五十一军由天水开赴兰州,途经渭源、临洮等县时,屡见红军在各村镇的墙上张贴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团结抗日”、“收复东北,解放三千万同胞”等标语口号深受感动。尽管不断受到国民政府亲日派排挤和日本人仇视,但于学忠愈挫愈勇。在兰州,他指挥的五十一军拒不执行蒋介石的“剿共”命令,与红军各守原防,比邻而居互不侵犯,从未和红军打过仗。于学忠还收到了毛泽东托彭雪枫转交的一封信。在信中,毛泽东对于学忠给予高度评价,并诚恳地提出联合起来一致抗日的主张,于学忠深表认同,他认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如今“国难当头,必须枪口一致对外”。

于学忠不仅自己坚决抗日,还积极促成抗日统一战线。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会谈,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后,又屡次谏蒋抗日。但蒋介石铁了心要剿共,根本听不进劝告。当年11月下旬,张学良、杨虎城召集于学忠、王以哲等东北军高级将领,在甘肃平凉召开了一次密谋兵谏的会议。12月12日拂晓,张学良到华清池挟持了蒋介石,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在西安城内扣留了国民党的中央大员,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了!于学忠随即在《对时局的通电》上郑重表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坚定立场。

“西安事变”后局势复杂,于学忠顾全大局,风尘仆仆地奔走于西安和兰州之间,努力在各派政治势力之间做消除误会的工作。他曾先后到杭州、奉化、南京和上海,四次面见蒋介石,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积极奔波。12月24日晚,周恩来在张学良、杨虎城、宋子文与宋美龄的陪同下,会见了蒋介石。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剿共、联共抗日。张学良遂决定释放蒋介石并要亲自送他回南京。当晚,张学良召集于学忠等东北军高级将领开会,宣布说:“我要亲自陪送委员长回南京,以便恢复委员长的威信。我走后,关于东北军的事,听命于孝侯(于学忠字孝侯),有事时多和周恩来先生商量。”

蒋介石背信弃义,他回到南京后,随即关押了张学良,同时,将杨虎城撤职。于学忠因“于第五十一军任内附和叛变”,也被撤职。这突如其来的骤变,使西北形势迅速逆转。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三方面领导共同研究后一致认为,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必须团结一致,不能受蒋介石的威逼和挑拨离间。1937年2月4日,西北军、东北军众将领由杨虎城、于学忠领衔,发表了著名的《和平宣言》,向全国人民申述“西安事变”经过,说明事变的目的在于“内求和平,外求抗战”,表明他们“但求抗敌救国之策得以早日实现,对内固不惜最大之隐忍,对外更不惜一切之牺牲……”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于学忠率领的东北军参加了许多重大战役:淮河阻击战、台儿庄大战、武汉保卫战、徐州会战……

1942年8月19日,于学忠率部在山东莒县唐王山一带遭遇日军和伪军包围,唐王山战役就此打响。当时,敌方的总指挥为冈村宁次,日军两个混成旅、百余门大炮和十余架飞机参战。战斗从早晨直打到下午5点,阵地上敌人“活捉于学忠”的叫嚣不绝于耳,于学忠的右腿、右臂多处被炸伤,当时,性情刚烈的于学忠手里攥着一粒亮晶晶的金丸,对部下说:“万一我们冲不出去,我就吞金殉国!我堂堂中华男儿,岂能当俘虏让国家蒙羞!”抗日战争中,于学忠曾先后四次负伤,但他始终矢志不渝。

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之前企图将于学忠带走,他一次次拒绝,最后隐居四川。全国解放后,周恩来总理派飞机将其全家接到北京居住,于学忠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

◎故事感悟

于学忠面对外侮针锋相对,充分表现了威武不屈的高尚民族气节。他那热忱爱国的高尚品质和不怕流血牺牲的顽强斗争精神值得我们赞颂。

◎史海撷英

于学忠的东北军生涯

于学忠是东北军核心将领之一,为少帅张学良之左膀右臂。

1914年于学忠任热河西林镇守使署中校副官长。1917年调任直系吴佩孚部北洋陆军第十八混成旅炮兵营长。1921年秋川鄂战起,川军大举进攻湖北,驻湖北的第十八旅参战失利,适两湖巡阅使吴佩孚亲临督战,于学忠往见吴佩孚,面陈战策,被采纳,经过5昼夜激战,大获全胜,得吴佩孚赏识,提任步兵第二团团长,很快升任十八混成旅旅长。1925年10月升任14省联军第二十六师师长,1926年任长江上游警备区副司令,1926年冬任第九军军长兼荆襄警备区边防总司令等职。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昌,吴佩孚主力被歼,他于1927年6月离开部队返回蓬莱故里。不久,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转投奉系张作霖,历任镇威军第四方面军团第二十军军长,后晋升陆军中将。1928年,任东北军第一军军长、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员、临绥驻军司令。

危难受命,宁死不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阎应元(?—1644年),字丽亨,北直通州人(今北京通县),民族英雄。阎应元曾赴任江阴典史。上任之初,海寇顾三麻子率数百艘战船进犯黄田港,应元领兵拒守,连发三箭,皆有人应弦而倒。海寇心惊胆战,不敢再犯。他任内平定盐盗,平服民乱,政绩突出,江阴百姓感激他的恩德,在社学中为他画像留念。南明朝廷本想调他转任广东韶州英德县主簿,因他母亲病重,且道路堵塞,没能成行,他们全家便在江阴城外砂山脚下散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