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容:平心容人
20085800000004

第4章 宽容大度,融洽相处(2)

经过打听,事情果真如此。于是,班超又对随行的人员说:“我们现在的处境十分危险,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鄯善国王就对我们这么冷淡。如果再过一些时候,鄯善国王就很可能把我们绑起来送给匈奴了。你们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当时,大家都坚决地表示愿意听从班超的主张,班超便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今天夜里用火攻击匈奴来使,迅速把他们杀了。这样一来,鄯善国王才会真心诚意归顺汉朝。”

这天夜里,班超就和他的36个随从冲入匈奴人的住所,奋力死战,用少数人力战胜了多数的匈奴人,达到了预期目的。

◎文苑拾萃

班 超

(宋)邹浩

功名从古病难成,况作天西绝域行。

纵有平陵同落落,其如卫候尚营营。

杀妻吴起终遭逐,上疏鸿卿不免刑。

定远独能逢圣主,千年万岁蔼嘉声。

曹操厚待仇敌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葛洪

张绣(?—207年),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曹操生于乱世,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十分重视选拔人才。即使是那些跟自己有深仇大恨的人,只要真有才能、能为己所用,曹操也不计前嫌,予以重用。

197年春季,曹操军与地方豪强张绣发生战争,张绣不敌,率全军投降。曹操被张绣叔叔张济的遗孀所吸引,将她纳至身边,张绣很是恼火,不能忍受这种羞辱。而曹操对张绣的勇将胡车儿又特别喜爱,送给胡车儿很多金银财物。张绣得到消息,以为曹操要利用胡车儿消灭自己,惊疑恐惧。张绣秘密行动,向曹操军营发动了猛烈突袭,曹操长子曹昂以及一个侄子都被杀死。曹操被流箭射中,大败逃走。校尉典韦断后,跟张绣死战。典韦左右卫士死伤将尽,他身上受到数十处创伤。张绣部队冲上去,准备生擒典韦。典韦双手抓住两人,奋力搏击,瞪目怒骂,最后被杀。

曹操收集残兵败将,退回舞阴。张绣率军追击,曹操迎战,击破张绣军攻势。张绣回保穰城(今河南省邓州市),又归附了荆州牧刘表。

后来,曹操进攻张绣,把张绣所在的穰城团团围住。刘表援军抵达,驻屯安众、据守险要,切断了曹操退路。曹操腹背受敌,情势紧张,遂乘夜另行开凿险道,假装逃走,并在路上埋伏了军队。刘表和张绣率所有的部队追击,曹操军反扑,伏兵又起,步兵跟骑兵前后夹攻,大破刘表及张绣联军。

199年,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向曹操投降。张绣到达后,曹操丝毫不追究以前的事情,他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

200年,张绣参加了官渡之战,力战有功,升为破羌将军。205年,张绣跟随曹操在南皮击破袁谭,再次增加食邑,一共1000户。当时天下户口剧减,10户才留下一户,将领中封邑没有达到1000户的,唯独张绣特别多。

207年,张绣跟随曹操去柳城征讨乌桓,还没有到达就死了,被谥为定侯,儿子张泉继承了职位。

曹操与陈琳的故事也较为有名。在汉末动荡的形势下,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的军中文书,多出自陈琳之手。后来,袁绍与曹操爆发了一场大战。战前,陈琳为袁绍出师写下了著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文章从曹操的祖父骂起,一直骂到曹操本人,贬斥他是古今第一“贪残虐烈无道之臣”,语言极其恶毒。曹操让手下念这篇檄文时正犯头痛病,听到要紧处不禁厉声大叫,惊出一身冷汗,头竟然不疼了。

官渡一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对那篇火力凶猛的檄文还耿耿于怀,便问陈琳:“你骂我就骂我吧,为何要牵累我的祖宗三代呢?”陈琳的回答言简意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曹操听了呵呵一笑,不再计较。曹操不仅不追究陈琳的罪过,还任命他为自己掌管文书。后来,曹操的许多文书都出自陈琳之手。曹操的宽宏大量使他又获得了一位人才。

◎故事感悟

作为一代豪杰,曹操不仅要求别人不拘一格向他推荐贤才,自己也能以宽广的胸怀重用各种人才,甚至重用与自己有刻骨仇恨的人。他的眼光和心胸非常人可比,因而在他身边也形成了“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局面。

◎史海撷英

曹操远征乌桓

建安七年,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互相不睦,发生火并。袁谭不敌袁尚,不得不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袁尚率军回救,依滏水(今滏阳河)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袁尚非常害怕,向曹操请降,曹操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县)后,曹操便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了邺城守军。城中斗志瞬间崩溃,邺城很快就被曹操攻破了。

第二年的正月,曹操又攻灭了袁谭。不久,袁尚、袁熙逃奔三郡乌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为肃清袁氏的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的问题,决定远征乌桓。

这年五月,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无终(今天津蓟县)。当时正值雨季,道路积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曹操根据无终人田畴的建议,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的路线进军。在田畴的引导下,曹操大军登徐无山(今河北玉田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直指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

八月,曹操与乌桓两军相遇,当时曹军辎重在后,“被甲者少”;而敌军军势甚盛。但曹操登高瞭望后,发现敌军虽多,但阵势不整,便命大将张辽为前锋,乘敌阵稍动之机,向敌军发动猛攻。最终乌桓军大乱,曹军阵斩蹋顿,大获全胜,袁尚等人逃奔割据平州的公孙康。

这时,有人劝曹操乘势进击公孙康,曹操说:“我有办法让康斩了袁尚,不需要动兵。”于是率军还师。

不久,公孙康果然斩杀了袁尚等人,并将他们的首级献给曹操。诸将不明所以,曹操说:“他们一向都畏惧袁尚,我急攻他们,他们就会联合起来;我缓下来,他们就会自相残杀,这是必然的。”于是,曹操攻破了三郡乌桓,也彻底肃清了袁氏势力。

◎文苑拾萃

度关山

(东汉)曹操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于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石勒冰释前嫌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

石勒(274—333年),即后赵明帝,字世龙,原名匐勒。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十六国时期(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时期,当时南方则为东晋时期)后赵建立者。319—333年在位,是一位身为奴隶而当上皇帝的人。319年称赵王。

石勒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创建者。他小时候只是一个普通农奴,为别人打长工度日。当时天下大乱,他为贫穷所迫,做了强盗,靠打家劫舍为生。所谓乱世出英雄,后来他竟然收罗了十万大军,夺取天下。

他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肯听人建议,任命一个叫张宾的人为军师,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张宾也确是机智过人,为石勒出谋划策,从未失算过。石勒虽然鲁莽,待人却极大度,结果上下合作,一度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

石勒做了后赵皇帝后,对过去的仇人也不报复,而是团结他们为国家效力。

一次,他回到故乡和父老乡亲们把酒言欢,十分快活。酒席间谈及旧事,忽然发现自己年轻时的邻居李阳不在,就问周围的人:“李阳呢?他可是一位好汉,怎么不见他来?”

原来,石勒在家时,和李阳住隔壁,他们俩为了争一块麻田,经常互相斗殴。如今石勒做了皇帝,李阳想起往日曾和他结仇,怕得要死,早躲起来了,哪里敢来?

石勒也知道他是为此担心,就笑着对乡亲们说:“过去,我们俩因为一块地,打了不少架。可那是做百姓时候的事儿了,如今我要取信于天下人,哪会因为这去和一个人结怨呢?”

于是派人将李阳叫来。石勒和他举杯痛饮,拉着李阳的手笑着说:“我以前和你打架,每次都被你暴打一顿。可是,你也没少吃我的亏呀!”

石勒特意赏赐了李阳一间房子,任命他做参军校尉。

◎故事感悟

石勒能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不仅由于自己杰出的才能,也得力于对他人的宽容,不以个人恩怨埋没人才。他的雅量令人赞叹。

◎史海撷英

石勒的治国之才

石勒出身低微,早年还曾饱经忧患。但是,他富于军事才能,在政治上也颇有识度,自比在刘邦(即汉高祖刘邦)、刘秀(即汉光武帝刘秀)之间,鄙视曹操(即魏武帝曹操)、司马懿欺负孤儿寡妇以取天下的行为。

有一次,儒生读《汉书》给石勒听,当读到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后人时,石勒大惊,说这样怎么能统一天下呢?当听到张良劝阻,才连忙说“赖有此耳”。

石勒一直都以自己是个胡人为耻,甚至创造出来一个“国人”的称号给自己的族人命名。凡在他面前提“胡人”两个字的,都被他虐杀掉了。石勒的主要参谋张宾是个汉人,他在攻下冀州郡县堡壁后,搜罗“衣冠人物”,组成了“君子营”。后赵建国后,“典定士族”,区分士庶。

石勒选拔人才的办法,大致也是沿用九品中正制。而且,石勒从谏如流,对于臣下劝阻的事有时虽不同意,但也暂且停办,称这样是为了“成吾直臣之气也”。

◎文苑拾萃

题石勒城二首

(唐)吕温

长驱到处积人头,大旆连营压上游。

建业乌栖何足问,慨然归去王中州。

天生杰异固难驯,应变摧枯若有神。

夷甫自能疑倚啸,忍将虚诞误时人。

郭子仪不计私怨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格言

郭子仪(697-781年),又称郭令公,祖籍山西汾阳,唐代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代将领,平定安史之乱与诸多乱事,历事玄、肃、代、德四帝,封汾阳王。

唐朝时,朔方节虞使安思顺属下有两位杰出的部将,一个叫郭子仪,一个叫李光弼。他们两人之间有些矛盾,路上相遇,总是互相回避;就是在一起时,也互不说话,各自都把个人的私怨深深埋在心里。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冬,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举兵叛乱。

为了平息叛乱,唐朝政府提拔郭子仪继任朔方节度使,统兵御敌。这样一来,李光弼就成了郭子仪的部将。郭子仪想到平时两人的关系,心里很不安。这时皇帝又传来旨意,命令郭子仪即日率部出征。

此时的李光弼也对自己的处境非常担心。他怕郭子仪会寻机报复,便硬着头皮主动向郭子仪认错,说:“过去我不好,得罪了您。今后不管怎样处理我,我都不抱怨,只希望不要报复到我的老婆孩子身上。”

没等李光弼说完,郭子仪赶忙离开座位,跑了过去,紧紧拉住李光弼,满眼含泪地说:“李将军,现在是什么时候,国家危急、百姓遭难,正需要我们一起去效力,特别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难道我们还能像过去那样鼠肚鸡肠,计较个人恩怨吗?”

说完,郭子仪把李光弼扶到座位上,边为他斟茶边说过去都是自己不好,并表示今后一定要不计个人恩怨,主动搞好团结、互相帮助。

看到郭子仪如此心怀坦荡,不计个人私怨,李光弼心里非常感动,当下就和郭子仪对拜了几拜,然后带兵请战。

从此,他们二人将帅协同,在平息叛乱中都立下了卓越的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