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信:贞信不渝
20086200000015

第15章 任人以信(3)

有一次,七名大臣被捕,周兴等人判了他们死罪。武则天这次则想从轻发落,说:“古人之所以杀人,是为了禁止乱杀人,我这一次想反其道而行之,用放生来制止杀人。我要赐这七名罪犯不死,大家说行不行。”来俊臣抢着说:“以生止杀真是陛下仁慈的发明,比古人高明多了。但是这七人罪大恶极,还是不要从他们开始吧!”话音未落,另外一位大臣立即上前启奏说:“陛下提出了慈悲宽大的办法,我是完全拥护的。天子无戏言,您已经说不再杀他们,就不应再杀他们。但是来俊臣故意违背陛下的旨意,如果听了他的,将此七人杀掉,那么陛下今后用什么来示信于天下呢?”

武则天一看,这位大臣是司刑副官徐有功,官职比来俊臣小得多,却敢理直气壮地说话,心中暗暗高兴。于是大声说道:“徐卿说得有理,这七人一律免死!”接着,武则天又说:“寡人一向赞赏敢说真话的人,徐有功敢说真话,寡人任用他做‘左肃政台侍御史’,负责复审大案要案,我想他一定能尽量避免冤案!”

徐有功一听,连忙跪下辞谢,说:“臣难以承担这么重大的职责!”武则天感到奇怪,说:“寡人提拔你,为什么要推辞呢?”徐有功说:“陛下用臣下任执法高官,臣下若守正行法,就一定要招来许多诽谤,那样就会置臣下于死地了。”武则天一听乐了,说:“我这‘左肃政台侍御史’,就要用敢于守正行法的人来当。我倒要看看一个守正行法的人怎么会死!”

武则天于是放手任用徐有功。徐有功在复审案件中,改正了许多周兴、来俊臣等人重判的案件,救活了许多人的性命。

一次,来俊臣将一宗大案呈奏武则天,并要处死案犯。武则天一看,是涉及一件谋反的案子,正要对案犯判死刑表态,徐有功说:“陛下,这件案子臣下复审时,已认为不应当重判。”武则天很奇怪,问:“为什么?”徐有功说:“此案的主犯已经处死了,本案犯是从犯,经查,与主犯并无直接勾结,处死则是朝廷不当!”

武则天不爱听“朝廷不当”四字,周兴乘机说:“徐有功故意为死囚说话,其罪当诛!”武则天大怒,说:“来人,将这个故意为叛逆说话的人,推出去斩首!”

徐有功当场被绑了起来,当他被押出殿门时,回头看武则天一眼,义正辞严地喊:“臣虽死,法终不可改!”说完,挺直胸膛大步迈向刑场。

这时,长安城内一片肃静,刽子手正等待着行刑的时刻。武则天的情绪渐渐平静了一些,突然想起徐有功说过:“陛下以法官用臣,臣守正行法,必坐此死矣。”徐有功确是履行了“守正行法”的原则,处死他倒是自己失去信用了。于是,她下了紧急命令:“快传旨,赦免徐有功,官复原职!”

武则天任人以信,徐有功官复原职后,那一批酷吏的气焰也就不得不收敛些了。

◎故事感悟

武则天能够任人以信,而徐有功又尽到了自己“守正行法”的原则,君臣二人皆信人也!

◎史海撷英

武则天专权

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初患风疾,开始让皇后武则天处理部分政务。从此,武则天便开始参与朝政,而所处理的事务也都很符合唐高宗的旨意。在此期间,出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朝政十分顺利,尤其是在隋末唐初屡屡受挫的高丽战场,自显庆五年后频频告捷,唐朝的疆域也日益扩大。

随着唐高宗病情的日益加重,武则天独自处理朝政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朝廷上也慢慢有了自己公开的势力,这引起了唐高宗的不满。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和宰相上官仪商议对策,决定废掉武则天,然而这个决定最后因为武则天反应敏捷、处理得法而流产了。为了加强自己对朝政的控制,当年起,武则天就开始垂帘听政。当时人们将她和唐高宗并称为“二圣”。

麟德二年(666年)十月,武则天参加了泰山封禅,随后还提议高宗给大臣赐爵加价。通过这些举动,武则天迅速地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收买了人心。

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将唐高宗的皇帝称号改为“天皇”,自己则称“天后”,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政治地位。此后,她开始扶植外戚,为改朝换代作准备;同时,针对当时的情况,武则天还向唐高宗提出了12条建议,史称“建言十二事”,这也是武则天第一次独立提出自己的施政纲领。

◎文苑拾萃

《贞观政要》

唐太宗李世民共在位23年,年号“贞观”。他的治绩,也被历代史家称颂为“贞观之治”。《贞观政要》正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都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它还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宋真宗信任李沆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李沆(947—1004年),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举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雍熙三年(986年),知制诰。四年,迁职方员外郎、翰林学士。淳化三年(992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出知河南府,俄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真宗咸平初,自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后改中书侍郎,又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谥文靖。《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在封建时代,皇帝周围的大臣在奏报公事之外,往往还要私下里向皇帝秘密报告一些事情。

从皇帝方面来说,通过这些秘密报告的方式可以掌握宫内外的一切动态,监视大臣们平时的言行和人品。从大臣们的方面来说,这样做除了可以打击自己的政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外,还能以此来赢得皇帝的信任和宠幸。

这些秘密报告的内容,通常都是别人私下里的言谈举动。它们有时能够起到揭露阴谋、打击权贵的正面作用,但更多的时候却成了陷害他人、抬高自己的一种手段。在封建社会,由于皇帝的提倡和赏识,大臣们几乎没有不打秘密报告的,他们也把这当做是一种荣耀,因为这说明自己是皇帝的心腹大臣。相反,秉公处世、不私下打报告的人倒是极少数了。

不过,宋真宗时的宰相李沆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

李沆在当时是很受宋真宗信任的,经常有机会单独和皇帝讨论国家大事,但他从不向皇帝秘密奏报其他人的隐私。他在皇帝面前怎么说,在朝廷上照样也怎么说,从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有一次,李沆和另一位大臣发生了意见分歧,起因是对一位官员的处罚问题。这个官员在宋朝与西夏国的战争中,因未能将粮草及时运到军中,按军令该斩。李沆听说后,对事情做了一番调查,认为应该免这人的死罪。他在朝廷上据理力争,指出此人失言的真正原因是有人故意延误发粮时间,嫁祸于他。就算他有一定的责任,也不该判死罪。何况此人很有才干,而且一向勤勉谨慎,功大于过,杀了他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另一位却认为:不管责任大小,都应该斩首,只有这样做才能严明法纪,警戒他人。李沆和这位大臣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能说服谁,只好将此事送交刑部研究。

同李沆争论的这位大臣平时就对李沆有所不满。经过这次争论之后,他更对李沆怀恨在心了,认为李沆这样做就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为了报复,他派人四处散布说:李沆和犯罪的官员有私人交情,所以徇私枉法,包庇坏人。他还暗地里向宋真宗告了李沆一状,说李沆不仅目无朝廷法纪,而且一向独断专行,连皇上的话都不怎么听。

而同时李沆正在忙于其他公务,早把争论的不愉快忘记了。所以,尽管朝中议论纷纷,他却根本不知道。后来,有人提醒他防备暗算,他听后笑了笑说:“我诚实办事,诚实对人,既然问心无愧,怕什么暗算!”

其实宋真宗对李沆的人品还是比较了解和信任的。听了那位大臣的密报之后,他半信半疑,很想听听李沆自己的意见。因此这天下朝之后,他就吩咐太监把李沆叫到偏殿。

等李沆来到以后,宋真宗身着便装,神态安闲地叫李沆坐下,还叫太监上茶。李沆知道,皇上现在又要和自己单独谈论政事了,因此心情也轻松下来。果然,宋真宗先同他谈起近来边防上的战事,又说起南方遭水灾等紧要的问题。说着说着,宋真宗忽然话锋一转,突然问起对那个官员的处罚来。李沆没有准备,愣了一下,说道:“此事臣已经有详细的奏报送上来,陛下还没有看过吗?”

真宗不动声色地说:“朕只是想亲自听听你的陈述。”

李沆就把自己的意见一一讲了一遍,然后又强调了这人的才干,说眼下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应该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李沆陈述完,见宋真宗似乎还想听下去,便问道:“陛下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这一问倒把宋真宗问得愣了一下,他说:“你的意见都讲完了吗?是否还有什么不便说的,尽管说吧。”

李沆答道:“臣的想法都说了,此事就请陛下裁断吧。”

宋真宗沉吟了一下,说道:“你看这人怎么样?”真宗指的就是那个告李沆状的大臣。

李沆认真地答道:“此公有宰相之才,唯有一点缺憾,就是气量狭窄,但还算是一位称职的大臣。”

真宗点点头说:“好吧,你先回去,那件事待朕再斟酌一下。”

李沆刚起身要走,宋真宗忽然又问了一句:“其他大臣都曾向朕密奏过事情,你为何从没有过密奏呢?”

李沆转身跪下答道:“臣以为,我辈身为朝廷大臣,所做的都是朝廷上的公事。既然是公事,为何不能公开在朝堂上讲,而要密奏呢?凡是需要密奏的事情,我看除了为国家除掉谋反的奸臣之外,大都有不可告人的动机。臣一向反对这样的行为,怎么敢学着去做呢?”

真宗听后没说什么,挥挥手让李沆退下。

李沆走后,宋真宗站在那里,沉思了一会儿。他想:“像李沆这样一个光明正大、诚实正派的人,是决不会徇私枉法的。看来,我对那些打秘密报告的人倒是要警惕一下了。”

从此,宋真宗更加信任和依靠李沆了。

◎故事感悟

李沆不奏密报,为人诚实正直的品质令人敬佩。宋真宗明察是非,任人以信的品德也是难能可贵。

◎史海撷英

北宋政治徭役

宋朝时期,其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然而,宋朝的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同时还增设了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时期,宰相的权力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而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管文武大权。又设有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和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另外,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夺权,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的七月,宋太祖又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均无发兵之权。

宋朝还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能随便过问。而枢密院虽然可以发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使统兵权与调兵权互相分离。同时,宋朝还经常更换统兵的将领,以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因此,宋朝的兵力部署可谓“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宋朝的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是中央军,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厢军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则是按机关抽调的壮丁;藩兵则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

宋代的赋役制度基本也延续了唐末的两税法,但增加了丁税,而差役则更加繁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因此王安石变法时才有免役法的推行。

◎文苑拾萃

劝学诗

宋真宗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