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言:慎于言语
20086400000020

第20章 言语兴邦强己(3)

孙中山说:“现在,在我们的革命军中,在我们的革命党中,渐渐兴起了一种奇怪的理论,说是革命军起来了,革命党就可以消亡了,这是一种非常糊涂和非常危险的理论!我们革命的‘主义’是要靠革命的党来实现的,而我们的革命军只是用来消灭反动势力的。一旦我们的中国统一了,我们进入了和平时期,将要大幅度地裁军。而那时,革命党的任务却更加繁重。现在,我们已经革命了十来年,但是只是有一个民国的名字,却并没有民国的实际的东西。我们革命的目的还没有达到!”

说到这里,孙中山停了一下,扫视了一下会场,发现到会的人都听得很认真。他再一次提高了嗓门:“那些说‘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别有用心的人,他们想以这种理论来蛊惑人心,来否定政府的绝对领导权,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另外一种人是糊涂人,他们认为自己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为中华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应该享福、自由一下了。我们应该清醒起来,光靠武力是不能实现我们的主义的,要靠每一个党员都认识到自己的革命目的才行!我们要有这么一种新的思想:革命军起,革命党成!”

“哗——”,孙中山的话还没落音,底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孙中山向会场上挥了挥手,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到会的每一个人,要努力地去做,并且要努力地去宣传这个道理!我一直对诸君说要进行北伐,要统一中国,这是我们革命的目标,我们要建设一个真正的中华民国!”

12月10日,孙中山又召集驻桂林的滇、赣、粤军所有的团级以上的军官开会,作了题为《军人精神教育》的演讲。

在演讲中,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我们的三民主义,所谓的三民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的达到,就是中华民国国家进入独立的地位,我们当前的国家,虽然已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但这并不是民族主义的完成,中国现在仍在分裂、动荡之中,北洋军阀所鼓吹的‘汉、藏、回、满、蒙五族共和’完全是欺人之谈!我们只有实行北伐、统一中国,才是真正的实现了民族主义。所谓民权主义,可以称之为众民政治,是说政治上的一切权力完全在人民的手中。而所谓的民生主义,就是要打破当前不平等的生活现状,现在社会上的富豪阶级拥有无数的财产,而老百姓却穷得没有立锥之地,这正是我们要革命的。作为一个革命的军人,要有一种精神,古人要求军人要有大智大勇、大仁大义。什么叫智?智在于明辨是非,分别利害,认清时势,在对敌作战中要能知彼知己,这就是军人的智;什么叫仁?仁,不是一种小恩小惠,仁的目的在于救国,在于为人民的仁;所谓的勇不是单纯地不怕死,要能懂得生与死的大道理,要能立定决心,从事革命,为了革命而不怕死,这才是真正的勇。作为一个立志于中华革命的军人,就要有为革命而必死的决心,这就必须有一种革命的精神来支持着我们。”

顿了顿后,孙中山又继续说:“今天的革命与古代的革命是不同的。今天的革命是为人民的革命,革命事业的完成要有一种革命的精神来支撑。在北方,我们的紧邻——俄国的军人就有一种可贵的精神,他们处在列强的重重包围之中。可是他们就是为主义而坚强地挺了下来,他们的军人能与工农结合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国家,我们的军人,只要有主义及革命的目的和决心,那么我们改造中国的效果,一定不会在俄国之下的。”

孙中山的讲话,一次次被军官们雷鸣般的掌声所打断。

◎故事感悟

“国父”孙中山是个文人救国者,他一次次用激动人心、充满希望的语言使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看到光明、胜利的希望。他的演讲才华的确堪称一绝,每次充满激情、字字铿锵的讲话之后,听众都会群情激昂,斗志旺盛而满怀希望。他总是在一次次的关键时刻为民族未来大声疾呼。

◎史海撷英

武昌起义前的起义

自1894年起,到1911年,孙中山等人发动的革命起义事件就有29次之多。至于1911年的武昌起义,则是共进会与湖北新军革命团体文学社共同策划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枪走火事件。

当时,孙中山正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典华城(今译丹佛)。据《凤凰周刊》说,当时的孙中山还在那里打工,因此并不知情,所以孙中山后来说:“武昌之功,乃成于意外。”

◎文苑拾萃

送楚伧北伐

(近代)柳亚子

投笔从戎位可儿,儒冠误我不胜悲。

中原胡马横行日,大陆潜龙起蛰时。

百粤河山秦郡县,三吴子弟汉旌旗。

茫茫此日难为别,便醉且拼酒一卮。

青兕文场旧霸才,登坛曾敌万人来。

图南此日联镳返,逐北他时奏凯回。

灯影钗光迷扑朔,矛炊剑渐莫迟徊。

伫看直捣黄龙日,拂袖归来再举杯。

吉鸿昌豪言强大自己

◎情发于中而行于言。——格言

吉鸿昌(1895—1934年),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名将。1913年入冯玉祥部,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因屡次发难蒋介石,1934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

吉鸿昌是我国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后,吉鸿昌所在部被蒋介石改编,他任改编后的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师师长。同年的11月,该部被蒋介石调遣参加“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但是,吉鸿昌不愿打内战,对“围剿”苏区的行为也十分反感,因此“托病”赶到,与上海共产党组织取得了联系。然后,他又化装到鄂豫皖苏区进行了考察,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触动。随后,吉鸿昌曾在潢川组织所部起义参加工农红军未果。蒋介石发现吉鸿昌有“谋反”之心,便解除了他的军职,逼迫他出国“考察”。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比如那里的头等旅馆拒不接待中国人,对日本人却是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到邮局要往国内邮寄衣物,可是邮局职员却告诉他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听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便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让我去做一个洋人的哈巴狗,我死也做不到!”

为了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吉鸿昌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胸配这块木牌,自信、骄傲地走在美国的大街上。

在国外,吉鸿昌经常利用记者的采访,以赤裸裸的事实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并斥责英国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和蒋介石对日妥协的丑恶行径。在德国时,吉鸿昌也曾多次要求到苏联进行访问,但都遭到了蒋介石政府使馆的百般刁难,不予签证。悲愤之下,吉鸿昌挥笔疾书:“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1934年11月9日晚,吉鸿昌在法租界秘密开会时,遭到军统特务的暗杀而受伤,被法国工部局逮捕。

不久后,吉鸿昌被引渡到国民党的“北平军分会”。11月23日,北平军分会举行了一场所谓的“军法会审”。吉鸿昌在法庭上义正词严地说:“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而转到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来,为我们党的主义,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这正是我的光荣……”

1934年11月24日是吉鸿昌殉难的日子。面对“立时枪决”的命令,吉鸿昌镇定自若地向敌人要来纸和笔,挥笔疾书,写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终于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历述蒋介石祸国殃民的种种丑行。在给夫人胡红霞的遗嘱中,他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

写罢,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在刑场上,他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声色俱厉地对特务喝道:“我为抗日而死,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死后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

吉鸿昌又命令道:“到前面开枪!共产党员要死得光明正大,决不能在背后挨枪,我要亲眼看着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当特务在吉鸿昌面前颤抖着举起枪时,他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革命万岁!”

在这震山撼岳的高呼声中,英勇的共产党员、中华民族的英雄吉鸿昌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