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不偏谓中
20086900000003

第3章 治世以中(1)

周公旦一改商风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

周公旦(生卒年不详),姓姬,名旦,爵位为公,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为文,又称为周文公,西周政治家。周公旦是周文王之子,排行第四,亦称叔旦,周武王之弟。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当国。周公旦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史称三监之乱。周公旦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周公旦后建成周洛邑,称为“东都”。

商朝末期,周武王起兵讨纣,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为恢复和平生活,周武王采取了这样一些具体措施:“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归马”、“放牛”是指把战时征用的牛马一律放归到农牧业生产上去。

同时,周公旦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革新,制定爵位、分封土地、选贤任能、依才置吏、注重教化、使民富足、崇尚美德。因为这些政策武王“垂拱而天下治”,周朝一度强盛。在历史上,人们常常赞扬周武王是兼资文武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周公旦是西周初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周武王死后,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理政,实际上完全由他统摄周朝。摄政期间,周公旦讨平管叔、蔡叔、霍叔的叛乱并制礼作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周公旦“明德慎罚”的思想及其与此相应的革新措施,一直被后世统治者所景仰。

周公旦是与周武王一同灭商兴周的开国元勋,灭商过程中,他亲眼看到商纣王昏庸无道、“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的情形,深刻地接受了商亡的教训,决心以德治国、痛革商风。

西周建立后的第二年(前1045),武王死,周公旦摄政。鉴于商朝暴政酷刑导致灭亡的教训,于是周公开始以德教国人,他说:“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在这种“明德慎罚”的思想指导下,周公开始推行新政。

周公首先按照殷民旧有的组织及风俗习惯妥善安置;对原来的部落统帅不但不杀不刑,反而继续用他们来统领殷商遗民,“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达到“选建明德,以蕃屏周”的目的。周公曾告诫有敌对情绪的康叔“汝唯小子,乃服唯弘王,应保殷民,亦唯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并用“义刑义杀”来教化殷民。

对于周人,尤其是贵族、功臣,为了使他们明天子之德,周公采取了“封建亲戚”的办法,向他们“授民授疆土”。为了使“明德慎罚”的原则制度化,周公旦费尽心血制定了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礼乐”,将畿服、爵谥、继承、井田、刑法、礼仪等制度统归于周礼范畴之中,以新的“礼乐”为根据来教育和约束人民。

周公旦摄政七年,将殷商之风扫荡殆尽,巩固了新兴的西周政权。成王成年后,周公旦为了实现自己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居功擅权,将朝政交给成王,表现了一位政治家的磊落胸怀。

◎故事感悟

偃武修文的怀柔政策是战后创造太平盛世的一种策略。周公旦的这种中庸政策和改革完全是反殷商虐暴之道而行之,从而使西周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史海撷英

周公归政成王

周公制礼作乐的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称王的第七年,将王位彻底交给了成王。

《尚书·召诰》、《尚书·洛诰》中记载了周公与成王的对话,大概是在举行周公退位、成王视事的仪式上由史官记下的。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周公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王的重任;而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时,他又毅然让出王位,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始终被后代称颂。

但是,周公也并没有因为退位而放手不管,成王固然对他进行挽留,而他也不断向成王提出告诫,最有名的就是《尚书·无逸》,意思是提醒成王不要贪图安逸。

◎文苑拾萃

诰 文

诰文最早见于《尚书》。在《尚书》中,有商汤打败夏桀后所发布的《汤诰》,是召告天下其所以讨伐夏桀的道理,并取得了胜利。

在《周书》中,还有《大诰》、《康诰》、《酒诰》等,都是以诰文的形式发布的。《大诰》是周公辅佐成王时,管叔、蔡叔、武庚等人联合淮夷作乱,周公亲自率兵东征,出师前以成王的口吻发表诰文,申述所以东征的理由。《康诰》是康叔封为卫君时,周公告诫康叔如何治理卫国的诰词,全篇讲的都是要康叔所以敬天爱民的道理。《酒诰》是周公命令康叔在卫国禁酒的诰词,要求改变殷代以来骄奢淫逸的社会风气。因此,这些所谓的诰文,其实都是王者发布政令的文书。

子产治国宽猛相济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

子产(?—前522),春秋时政治家,姓姬,名侨,字子产,郑州新郑人。子产在公元前554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并铸刑书于鼎,制定了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子产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他善于因才任使,并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子产执政后,开始实行改革,整顿贵族田地和农户编制,并把刑书(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使国力增强、威信提高。

子产执政以后,宽厚爱民,对百姓的自由言论从不严厉限制,而是重在引导。

当时,郑国首都有一所乡校,人们总是到那里去聚会、游玩。这样,就常常有很多人聚在乡校,议论一些国家大事。

一天,一位朝廷大臣找到了子产,建议说:“我认为应该把乡校拆掉。”

“为什么?”子产不解地问。

“乡校对人教育意义不算大。再说,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评论时事,不是什么好事。”

“怎么不是好事?”

“这些人随意评论,胡说一通。有些歌颂国家的,但有些却批评政事;有的指责大臣,甚至国君。这对国家没有好处,对您也不利呀!”

子产终于明白了这位大臣的意思,于是就耐心地劝导他说:“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样。人们议论国家,说明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我们不要制止他们说话。他们说好话,我们听了,就认真地去执行;他们说坏话,我们也要听,可以改正或不做坏事。这样的议论,对我们大有用处啊!”

那位大臣又接着说:“如果我们拆掉乡校,不好的言论自然就没有了,这不是很有效的吗?”

子产说:“用强力制止人们议论,不是长久之计。人们的不平憋在心里,早晚要爆发的。”

子产想了想,又说:“这就好像防止河水。河水冲破河岸,出现大口子,就很难制止住。如果我们平时开个小口把水放掉一些,再加以疏导,就不至于让河水冲破河岸了。”

那位大臣茅塞顿开,急忙说:“我明白了,关闭或拆毁乡校的办法,不如让它存在、让人们去议论,这更有利于我们治理国家啊。”

子产笑着点了点头,乡校终于在郑国保存下来。

子产以仁治理郑国,收效很大。他执政第一年,郑国就上下有序,尊老爱幼;执政二年,人们言而有信;第三年,夜间不用关门,路不拾遗;第四年,人们把工具放在田里也没有人偷……

子产治理郑国26年,深受人们爱戴,所以子产死后,出现了全国百姓哭祭的情景。

公元前522年,子产病危,临死前他对大臣子太叔说:“我死后,您执政。只有有德的人才能用宽容来使百姓服从,否则就莫如严厉了。火猛烈,百姓看了就害怕,因此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懦弱,百姓轻慢而玩弄它,所以死于水的人就更多。所以,宽大不容易啊!”

子产死后,子太叔执政。他不忍心严厉而只实行宽大的政策,结果郑国盗贼很多,并且聚集起来伺机闹事。子太叔后悔地说:“我早听子产老人家的话,就不至于到这一步了。”于是子太叔发兵攻打盗贼并将他们全部杀掉。这一来,其他盗贼也就收敛了。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很赞赏,他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好啊!政事宽大百姓就怠慢,怠慢了就用严厉来纠正。严厉了百姓就伤残,伤残了就实施宽大。用宽大调剂严厉,用严厉调剂宽大,这样政事就调和了。)

后人用“宽猛相济”形容施政时要宽大与严厉相辅而行。这里所提出的“宽以济猛,猛以济宽”的原则,就是主张“德”与“政”、“礼”与“刑”相互补充的意思。在儒家看来,“礼”与“刑”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法规,缺一不可。正如荀子所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故事感悟

子产的治国之道很好地体现了辩证法,他把多方面的问题和可能性都考虑到并采取了恰当的措施,所以能国富民强。而子太叔只执其一端,所以才会局势大乱。但子太叔知错能改,行动果断,也是值得赞扬的。

◎史海撷英

子产贿伯石

子产为政,有事伯石,赂与之邑。子大叔曰:“国,皆其国也,奚独赂焉?”

子产曰:“无欲实难。皆得其欲,以从其事,而要其成。非我有成,其在人乎?何爱于邑,邑将焉往?”

子大叔曰:“若四国何?”

子产曰:“非相违也,而相从也,四国何尤焉?《郑书》有之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姑先安大,以待其所归。”

既,伯石惧而归邑,卒与之。伯有既死,使大史命伯石为卿,辞。大史退,则请命焉。复命之,又辞。如是三,乃受策入拜。子产是以恶其为人也,使次己位。

陆贾提倡宽严适度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陆贾(约前240—前170),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其先祖为楚人。刘邦起事时,认为陆贾有口才、善辩论,常派他出使诸侯各国。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陆贾奉命出使南越(今两广一带),招谕故秦南海尉赵佗臣属汉朝、立为南越王,对于安定国内局势、沟通南越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良好的作用。陆贾出使归来,擢为太中大夫。高祖死后,吕后擅权,陆贾参与诛灭诸吕﹑迎立文帝刘恒,出力颇多。文帝即位后,陆贾再次出使南越,劝说自称南越武帝的赵佗废去帝号,重新恢复与中原的臣属关系。陆贾著有《楚汉春秋》和《新语》等。

战国末期,秦始皇经过十多年的统一战争,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六国贵族和天下百姓反抗,便制定了苛刻的刑罚:光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肉刑有笞、黥等十多种,还有族诛、连坐等酷刑。

由于刑罚过严,迫使越来越多的百姓起来反抗。公元前209年七月,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迅速灭亡。

刘邦攻入咸阳以后,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果断地废除了秦朝严酷的刑罚。他与秦人约法三章说:“父老们受秦朝苛法的苦已经很久了,批评朝廷的就得灭族,几个人在一起议论朝政的就被绑赴市曹处死……今天,我与各位父老们约法三章:杀人的偿命,打伤人的和偷盗的按犯罪的轻重程度治罪。除了这三条以外,其余秦国的法律、禁令一概废除……”

百姓听后都如释重负,有了基本的安全感,都暗自庆幸,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犯罪而被处死的事情发生了。

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又挥师平定了韩王信、彭越、英布等诸侯王的叛乱。由于汉高祖是靠武力夺取天下的,所以他常常想加强武力而不思文教。为了改变这种重武轻文的局面,儒生陆贾时常在汉高祖面前说起诗书的重要性。汉高祖骂他说:“老子骑着马得了天下,要讲究诗书干什么?”

陆贾说:“皇上是骑着马得了天下,难道还能骑着马治理天下吗?打天下当然要用武力,治天下就不能不用文教。文武并用,才是长久的打算。”

汉高祖觉得陆贾的话不错,便开始重视文教和儒生。

以后的几年里,陆贾陆续写了12篇文章,说明从古以来国君成败的道理,一篇一篇地讲给汉高祖听。汉高祖越听越觉得有道理,没有一篇不说好的。这时,汉高祖才真正了解了文教的重要性,并极力推行,汉朝的国力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后来,陆贾又向陈平提出“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则士务附,士务附则天下虽有变而权不分”的战略方针。可见,治天下要文武并举,不可偏废。

元末明初时,有一个名叫叶子奇的人,撰写了一本名为《草木子》的书,其中有一条指出元朝失国的教训。书中说:“伤武备以修文德,两尽其道,古之教也。元朝自平南宋之后,太平日久,民不知兵。将家之子,累世承袭,骄奢淫佚,自奉而已。略之不讲,但以飞觞为飞炮,酒令为军令,肉阵为军阵,讴歌为凯歌,兵政于是不修也久矣,及乎天下之变,孰能为国爪牙哉?此元之所以不振也。”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武备,也就是国防意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