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谏:能谏则诚
20087100000013

第13章 诚心谏言亦有道(11)

又过了五年,窝阔台在蒙古军南进节节胜利时突然病倒。皇后乃马真氏惊慌失措,急召耶律楚材想办法。耶律楚材又趁机借天命以尽人事,他说;“因任使非人,卖宫鬻狱,囚系无辜甚多。请赦天下囚徒,以为大汗祈福。”还表示,此举“非帝命不可”。皇后急于抢救窝阔台,遂拉他一起到病榻前奏请。待窝阔台点头认可后,他又连夜去宣读赦书,从而又救了许多人的命。

◎故事感悟

作为一位少数民族政治家,耶律楚材时时处处以爱民为先。面对崇尚武力的统治者,耶律楚材非常讲究进谏的时机和艺术,并都获得了成功,使无数人的生命免于涂炭,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的爱民之心和进谏艺术令人赞叹!

◎史海撷英

耶律楚材倡导改革

耶律楚材为官期间,针对蒙古族军民一体、较为落后的现状提出改革。他主张,应实行军民分治的政策,设立州县,管理民政;设置万户所,负责军政;课税所负责征收赋税。这样,就将军权、政权和财权分割开来,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调解了汉族地主和蒙古贵族之间的矛盾,巩固了对蒙古的统治基础,加速了蒙古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政治的步伐,对蒙古和中原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苑拾萃

过阴山和人韵

(元)耶律楚材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倾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宜,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阿丑演戏谏皇帝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魏征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也称成化帝。明英宗长子,明朝第八代皇帝,初名朱见浚。土木之变,英宗被瓦剌掳去。景泰帝即位后,朱见浚被废为沂王。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朱见浚又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朱见深。于天顺八年(1464年)登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驾崩,时年41岁,葬于北京昌平明茂陵。

明宪宗成化年间,有个小宦官名叫阿丑,其真实的姓名、身世、来历、职衔等,都没有记载。在多种明代史籍中,阿丑都以善演讽刺滑稽戏敢于在皇帝面前借演戏来讥讽、揭露时政的歪风弊端而见称。

当时,明朝廷有个勋臣保国公朱永掌管团营,他利用职权之便,私自役使2000名兵丁给他盖房子。于是,阿丑便表演了一场“垓下之围”的戏,口里念道:“六千兵散楚歌声。”有人跟他争辩,说:“应当是八千兵。”阿丑说:“你不知道吗?还有2000名兵丁正在给保国公家盖房子,还没有回来呢。”

明宪宗听说后,便秘密派掌管东厂的太监尚铭去调查这件事。朱永听到风声后,立刻停了工,把那2000兵丁遣送回军营了。

又有一天,阿丑在皇帝面前扮演六部派遣委任官员的情况,他先是下命要严格选拔,及至选出来了,就逐一问他们的姓名。一个说:“姓公,名论。”负责的官员说:“公论现在没有用。”又问另一个人,回答说:“姓公,名道。”负责的官员很干脆地说:“公道如今难行。”又问最后一个人的姓名,回答说:“姓胡,名涂。”负责的官员听到后,十分满意地说:“胡涂现在最吃得开,能行。”皇帝听完后,微微一笑。

当时,太监汪直和王越、陈钺结成死党,在朝中专权,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被他们迫害致死的臣民多到无法统计,朝野一片怨恨之声。然而,大臣们都束手无策,普通百姓也就更是敢怒而不敢言了。原因很简单,明宪宗宠信他们!在宪宗的纵容下,这些人利用手中掌握的特务机构——西厂,捕人、杀人易如反掌,大臣们的命运都掌握在汪直的手中。

阿丑看到这种状况后,十分担忧。照这样发展下去,明朝的江山就要断送在他们的手里了。可是公开与他们对着干,阿丑也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在宪宗面前上奏弹劾,他的官位又太小,没有这样的权力。但眼见汪直横行,又很不甘心。于是他日思夜想,准备挫挫这伙人的气焰。终于,他想出了一个主意。

有一天,阿丑组织班子为宪宗演戏。阿丑扮作一个喝醉了酒的人,东倒西歪地走上台来,嘴里骂个不停。这时,一个扮作小太监的人慌慌张张地走过来,向他报告说:“太后来啦!”阿丑好像没有听见似的,继续大声骂人。不一会儿,另一个太监模样的人走到阿丑身边,跪在地上说:“皇上驾到!”阿丑仍然不予理睬。

可是,当“小太监”对他说道“汪太监来了”时,阿丑吓得面如白纸,出了一身冷汗,酒也醒了,连跌带爬地躲藏起来。那个“小太监”问道:“你阿丑连太后和皇帝都不怕,怎么害怕这个汪太监呢?”

阿丑东张西望地看了一阵,发现附近没有人,才小声地回话说:“这汪太监挺厉害,他控制着一个西厂,抓人、杀人只要一句话,朝廷中哪个人敢碰他?如果落在他手里,我阿丑还有命吗?”

明宪宗听到这里,还是微微一笑。

第二天,阿丑继续演戏。这次,阿丑穿戴着同汪直差不多的衣冠,手里操着两把大斧,耀武扬威地上了台。合作演戏的人指着大斧问道:“你拿着两把大斧做什么?”

阿丑摇摇头说:“这哪里是一般的斧头?这是两把钺。”

演戏的人又问道:“这钺可有名字吗?”

阿丑冷笑不止地说:“你这个人真是个书呆子,连王越、陈钺都不认识吗?”

台下看戏的明宪宗又是微微一笑。

终于,宪宗对汪直、王越等人的所作所为引起了警觉,盘算该怎样处理他们。就在这时,御史徐镛上奏弹劾汪直等三人,罗列了他们专横跋扈、枉杀无辜、目无皇上的罪行,要求宪宗严厉处置他们。宪宗同意将他们三人削职为民,朝野顿时一片欢腾。

◎故事感悟

作为一个地位卑微的宫廷优伶,阿丑能有忧国忧民的思想,实在是难能可贵。在封建社会里,人们没有权力和能力消除那些恶势力,掌握最高权力的皇帝出于私利又不作为,此时阿丑的揭露与讽刺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一个小人物,不顾自身安危,针砭时弊,勇气可见一斑。

◎史海撷英

荆襄流民

荆襄流民是元代以来困扰中央政府的一个大难题。这些流民主要集中在今天的湖北省郧县地区。这里万山环绕,又处于湖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界处,在元、明时期,是一个三不管的地区。每当灾荒、战乱发生,这一带便经常聚集着近百万的流民。

明成化年间,朝廷曾对这些流民进行了安置,但主要是因为刘通、石龙起义而引起的。政府在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便任命原杰安抚流民,还设置了郧阳府,将流民用户籍的形式固定在当地,又设置了郧阳巡抚,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文苑拾萃

江门学派

江门学派是由明成化年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陈白沙所创立的,其核心内容是“自得之学”和“自然为宗”。

江门学派的创立,构架了独具理论特色的江门心学思想体系,实现了明代文化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向,也标志着岭南文化的真正崛起。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黄宗羲在其《明儒学案》中,为江门学派专立学案,明确地指出了江门心学在明代学术思想发展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