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只需要你的一点改变
20107600000022

第22章 乔治克拉森——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1)

在当今社会,经常会有人提到如何理财。这说明很多人都有理财意识。那什么是理财呢?理财即是指管理好自己的资金使其保值、增值,从而满足个人更多的消费需求,这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讲的。从另一个方面——消费的角度来讲,理财就是用一定数量的金钱获得自身更大需求的满足,即是指在实现消费的过程中节省下来的钱就相当于是你赚来的钱。

当今社会,“高薪”不等于“致富”的财富法则,以稳定的现金流量保障个人和家庭的生活,从容面对个人财务的潮涨潮落才是理财之道。

让自己做个自由人

在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不好,生活压力较大,很多人为了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就办了信用卡,还有些人由于生活所迫会向亲戚朋友借钱,其最初目的是缓解当时危急的状况,可是时间长了很可能会让债务缠身,使得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还债,甚至是一生还债,比如贷款买房。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人很快地摆脱债务,成为一个自由人呢?

乔治克拉森在《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中曾经说过:假如一个人内心里藏有做奴隶的灵魂,无论他出身如何,他终将沦为奴隶;假如一个人内心里具有自由人的灵魂,则无论他再怎么不幸,他仍然能获得荣誉并受人尊敬。你的债务将是你最大的敌人,你若回避或放任它们,它们就会目益强大,不仅会逼迫你背井离乡,而且还会让你失去曾经拥有的全部傲气与尊严。

他还讲述了一个古代巴比伦人——达巴希尔——如何还清债务,并且让自己生活过得富足,最终成为一个大富翁的过程。

达巴希尔从叙利亚逃脱,回到巴比伦,决心要偿还自己所有的债务,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他在好友马松的忠告之下,制订了一套严整的计划。第一项计划旨在供应未来的富足,因此他的任何收入的1/10都必须储存起来,以便有备无患。第二项计划旨在能使达巴希尔供养妻子和家人的衣食,因此,他全部收入中的7/10将用来养家,这样既能让家人衣食无忧,同时又有些余钱用作额外的花销,以免遭受缺乏乐趣和享受的生活,但是,为了达到他的目标,家人全部花费的最大限度不能超过收入的7/10,这样才能促使他的计划真正成功。第三项计划旨在使他能用部分收入偿清所有的债务,因此,每次到了月圆时分,他收入的2/10必须分成若干份用于偿还给那些曾经借给他印钱的债主们。达巴希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加上他辛勤工作,终于在一年之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并且有了一定的积蓄,他周围的朋友都对他另眼相看了。

根据这个故事中的计划,下面提出一些还债的建议:

严格控制额外消费,从记账开始,每笔大额消费都记账,每月分析一下看哪些项目属于不必要支出,随后的日子需要控制这些不必要的开支。

基金定投,根据每月的工资发放时间,强制定投债券基金,不追求高收益,前期以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为目标,定投金额为基本生活费用后的差额,至少每月1000元。通过银行自动扣款,强制自己储蓄投资。该笔资金不要轻易使用。

信用卡还贷,建议分期还款,把信用卡欠款及早还上,然后注销信用卡或者暂时封存,信用卡虽然方便,但是也刺激人提前消费,超前消费,对无理财计划的人士而言,信用卡起不到理财的效果,而只是增加负债。在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之前,不要轻易透支消费。

其实,要想还清债务,使自己富足最基本的就是要提高收入,减少支出。当你提高收入,或者减少支出以后,你会发现自己月底的结余增加了。

这笔款子是你摆脱债务的基础,每个月剩得越多,你的底气也就越足。这并不是让你花了它,而是应该让它为你的未来打下基础。

你可以利用这笔款子还清所有高利息的债务,例如信用卡。任何利息率超过9%的债务都要尽快地还清。瞄准利率最高的款项,用余钱以两到三倍的高速度还清款项。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还清债务。

放纵自己酿苦果

理财最基本的守则就是把消费压制在你的收入以下。在我们所读的或曾经听说过的所有理财书里面,这一点被反复强调。为什么?因为它确实是一个真理。

乔治克拉森在《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中写道:放纵自己,经常花钱入不敷出的人,往往内心充满了怯懦,也终将种下苦果,最后必然遭到报应,陷溺于困境和羞辱的结局。

当今社会,一些白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负翁”。他们在节日期间大肆购物,放纵自己,疯狂消费,然后把负债变成节后努力工作的动力。而现在,各大银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诱着“刷卡族”消费,成为“负翁”。

调查表明,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愈来愈超前,胆子也愈来愈大,有57%的人表示“敢用明天的钱”,48%的人不为自己成为“负翁”担忧。社会学家分析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触摸到小康的生活水平,超前消费没人动员,没人宣传,也没有人用榜样的力量感召,水到渠成地来到我们的身边。

大到商品房、汽车,小到家电,甚至一支口红,你都可以通过贷款的形式买了再说,用了再说。有了个人贷款,你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消费计划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变为即期消费。

亚当斯密说过,年轻人对于自己和未来的估计总是过于乐观。因此,年轻人更容易产生负债消费的动机。但是,超前消费作为一个市场的经济行为和消费方式,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绝对不能不顾及自己的承受能力而追求时尚和格调,一味地放纵自己。现在,一些都市“负翁”既不顾眼前的消费能力,也不考虑日后的偿债能力,一味攀比,一味享受,生怕被别人看不起,这样不计后果的行为是很危险的。

“今天花明天的钱”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的透支,而且明天的资源也是有限的,透支适度也许可以让我们享受超前消费的好处,但透支过度,却会使你丢掉信誉,甚至不堪重负,从此难享人生的欢乐。

对很多人来说,节俭就是便宜的代名词。他们认为,购买大甩卖的东西,结账的时候用代金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开着掉漆的车子,诸如此类,人们铁定看不起你。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那些人们“看不起”的人往往在银行有自己的金库(不一定如此,但是人数绝对超乎你的想象)。他们没有抵押贷款,也不用为信用卡里的欠债而烦恼。他们不用在周末的时候拼命干活,更不用担心过废劳累而死。他们活得随心所欲。

因此,年轻人消费应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后果,不要一味地放纵自己,最终只会为其所累。

运气只偏爱辛勤工作的人

很多人理财总是想着不费什么力气就能使资产倍增,或者说是想一夜暴富,而不是想踏踏实实地去工作,这种情况虽然有,但实在是太少了,根本不可能降临到大伙的身上。所以,要想致富,以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先,再加上理财,再加上时间,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乔治克拉森在《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中说过下面这样的话:

喜欢你的工作,把辛勤工作当成你最好的朋友!这样,幸运就会和你结伴而行了,不仅可以使你免遭厄运和灾难的降临,甚至有时还可以挽救你的生命。

任何财富的积累总是从辛勤工作开始,你越努力工作,你就越容易更快更多地赚取金钱,也就容易成为财富自由的人。

幸运只偏爱那些辛勤工作的人,诸神也会眷顾惠赐他们。厄运则必然会降临那些厌恶和漠视工作的人,他们将与苦难为伍,悲惨一生。

辛勤工作是创造运气和财富的真正秘诀,这个秘诀对任何人都简单有效,无一例外。坚持这一信念既能解救自己于苦难之中,更能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与其能够继承富有前辈的财产馈赠,不如传承他们辛勤工作的精神品质和启示。这样,你最终就能和他们一样富有、荣耀并令人敬重。

乔治克拉森在《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中还讲述了一个曾经沦为奴隶,后来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成为富翁的人——萨鲁纳达的故事。

在萨鲁纳达年轻时,因为哥哥失手杀人,父亲为了借钱给哥哥打官司,把他抵押给一个寡妇,后来因为没有钱赎回,被寡妇卖给了做奴隶交易的商人,就这样他沦为了一个奴隶,每天和其他农夫被链在一起犁田。后来他被一个面包师傅买走,当了学徒。从那以后他辛勤工作,并且学会了做多种面包和蛋糕,他还在空余时间多做一些拿出去卖,卖得的钱一部分交给主人,剩下一部分作为自己的积蓄。他的努力受到了主人的鼓励和赞赏,接下来,他便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地工作,继续赚钱存钱,直到后来摆脱奴隶的身份,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商队领袖。虽然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过一些挫折,但是他仍然坚信,辛勤工作会让他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有无数个发明,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为了发明蓄电池,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夜以继日地做实验,他们苦战了3年,爱迪生试用了几千种材料,做了4万多次的实验,可依然没有什么收获。这时,一些冷言冷语向他袭来,可爱迪生并不理会。他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信心。有一次,一位不怀好意的记者问他:“请问尊敬的发明家,您花了3年时间,做了4万多次实验,有些什么收获?”爱迪生笑了笑说:“收获嘛,比较大,我们已经知道有好几千种材料不能用来做蓄电池。”爱迪生的回答,博得在场人的一片喝彩声。正是凭着这种精神,爱迪生将他的试验继续了下去。1904年,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爱迪生终于用氢氧化钠(烧碱)溶液代替硫酸,用镍、铁代替铅,制成世界上第一台镍铁碱电池。它的供电时间相当长,在当时可以算是“老寿星”了。

正如高尔基所说:“天才源于勤奋。”世界上但凡有卓越成就的人,都是不断辛勤劳动的结果。一个人不能坐等老天的眷顾,要知道好的运气永远属于那些辛勤工作的人。

把钱花在点儿上

现在的年轻人,花钱没有计划,大手大脚,经常是刚发了工资就大把地花,到了月底就会很拮据,还有的人根本不去想自己的收入是多少,也根本不去想什么收支要平衡,只顾花钱享乐,到了最后欠一身的债务。每个人都应该量入为出,按照自己的收入过日子。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消费缺乏长远考虑,并且只顾自己享乐,丝毫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那么,等到他发现钱的真正用途时,已经太迟了。这些挥霍浪费的人虽然天性大方,但是,最后还是被迫去做一些肮脏丑恶的事情。

他们贪图一时的安逸享乐,花天酒地,挥霍无度,不得不提前去支取存款,提前领取工资,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结果必然是债台高筑,不得翻身,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和人格独立。因此,我们要懂得把钱花在正当的地方,要让买到的东西物有所值,不能随意浪费。

我们在花钱的时候要让每一元钱都发挥出作用。每次要消费的时候,多想一会儿。你要考虑你所支付的钱是否值得,是的话,那就付钱吧。节源的关键在于让每一分钱都派上用场。当你需要购买商品的时候,可能你并不真的需要它,或者你不确定这是否合算。那就根据你的实际使用情况作出判断,别买了,或者换一个便宜点儿的。货比三家很有必要。

省一元钱要比挣一元钱容易多了,把日常开销节约10%,生活其实没有任何改变。算计着过日子,不是嚼着窝头,一分钱掰两半地花,那不适应当下的生活状态。现如今,消费领域越来越宽,每个月都会有各种费用花样翻新地考验大家的“腰包”。与开源相比,节流容易得多,你无须失去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也并非提倡我们把自己的目标放低,恰恰相反,其实是希望我们把对生活的要求,再提高一点。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些小小的技巧,把时间和金钱用在那些真正想要,并且物有所值的东西上,而不是浪费在没用的方面。一旦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发现:节俭,其实是件快乐的事情。

还可以用一些钱来建立应急基金。你要保证有一笔钱放置在户头上,以此来应对某些突发状况,如失业、疾病、车祸等。我建议你准备的应急基金金额以月生活费用为标准——你可以为每位家庭成员预留一个半月的供养费。

从现在开始,改变完全没有计划的日子,好好地“算计”一下自己吧!把钱花在应该花的地方,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你会发现,不仅腰包的“银子”节省下来,少了入不敷出的尴尬,更重要的是,你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有滋有味。

要谨慎而明智地出借金钱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总是充满雄心壮志,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于是想到了自己去创业。为了凑齐资金,年轻人经常盲目而愚蠢地向他人借钱。试想一想,遇到有人向你借钱,你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