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只需要你的一点改变
20107600000028

第28章 查尔斯汉尼尔——万能的钥匙(3)

发散性的设计思维方式很不错,值得努力学习,每个人都需要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刚开始觉得吃力,费神,可是静下心来细细体会,你就会发现,连学习的过程都充满乐趣和满足。发散性和跳跃性的思维,本身就带来了发现的快乐。

有思考才有思路,有思考才有发展,有思考才有突破。只有提升思考的境界,才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不要限制自己的思考能力,让他如脱缰之马奔腾吧!

集中你的能量

“能量”在物理中的定义是一个物体做功的能力,“有能量”在英语里叫'energetic',意思是“活力四射的”。我们在做事情之前,调整一下自己,集中一下能量,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于如何发现能量,如何集中能量,就可能要靠个人的“修炼”了。

首先,要了解你的力量;其次,要有挑战的勇气;再次,要有去做的信心。只要科学地把握思想的创造性力量,生活中的任何目标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实现。

如果你专注于这些思考,把你的注意力全部投入其中,你就会在每一个的句子中发现一个意义的世界。这会引发你另外一些与它们相和谐的想法,也很快就能领会到你所关注的这种思想的深刻意义。

知识不会应用自己,我们作为人类个体,必须将其付诸应用,而应用就在于用充满生机的目标去浇灌思想之花,使之丰饶。很多人的努力漫无方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想法、精力,如果用来朝着愿景中的某些特定的目标努力的话,可能会创造出奇迹。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集中你的精神能量,将其定位在某一特定的想法上,排除一切杂念的干扰。如果你不能把精力集中在你所期待的目标上,你只能得到一个朦胧暖昧、模糊不清的理想轮廓,其结果与你的精神愿景相一致。

比如说,人的目光是有能量的,有的人双眼炯炯有神,有的人却无精打采;人的语言是有能量的,有的人说起话来具有非常大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有的人说起话来哕里哕唆,听着都不耐烦了;文章是有能量的,好的文章能够吸引读者一口气读下来,劣质的文章读起来却味同嚼蜡,使人如坠云里雾里……

做科研的时候,需要集中能量。我们每个人的能量有限,要想做好一件事,明智的选择就是将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到一个点上。

写文章的时候,需要集中能量。你需要围绕自己的中心思想,使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和最为恰当的表达技巧,调动起浑身的细胞,专心致志地完成这篇文章。当然,写文章的时候不可能总是剑拔弩张,应该风格各异,或行云流水,或雄辩滔滔,或平淡如水,或繁花似锦,不论写成什么样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是有能量的。

演讲的时候,需要集中能量。你的演讲稿要张弛有度,松紧适当;你的姿态要端庄大方,决不可睡眼朦胧,亦不可扭捏作态;你的眼神要镇定自如,认真地看每一个人,坚定地予以回应。

很多人虽然拥有优秀的能力,却无法做到有效的活学活用,因为他的能力是分散不集中的。目标与目的就像凸透镜一样,可以聚集人的能力。太阳光直接照射是无法燃烧纸张的,但如果使用凸透镜凝聚焦点,就可以使纸张瞬间燃烧。我们个人的能力也是如此,唯有集中才能发挥到极限,而主要担任这个凸透镜功能的就是目的和目标。

所以,一旦我们的目标敲定之后,就要集中自己的能量,全力以赴,聚焦整个事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大获全胜”。

把理想视觉化

把梦想图像化,想象成功的情景,像一部电视片一样,每天对自己播放,不断表达对自己梦想的信心。一遍又一遍地想,加深印象,默默地对自己讲,同时也向别人讲。如果连做梦都不敢,那梦想就真的永远不能成真了。

查尔斯汉尼尔在《万能的钥匙》里写到,一切只有用心去营造。你有没有向自己描述过事物整体的图景?你是否做到了、或者能否做到闭上眼睛就能看见轨道,看到火车在轨道上飞驰,听到汽笛呜呜的轰鸣声?如果你做到这一切,你就能非常有把握地做每一件事,那么,成功将为你的奋斗加冕。地球的律动是有周期性规律的,但凡有生命的物质,都有诞生、成长、结果和衰亡的周期。这些周期由“七律”(Septimal Law)所统治。

生命在于成长,成长在于改变,每七年一个的循环,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一个新的阶段。凡是熟悉这个循环圈的人,不会因为遇事不顺而沮丧,而是学会应用课程中阐述的原理,充分认知在一切法则之上有一个最高的法则,并通过对于精神法则的理解和自觉的应用,把每一个表面上的困难转化为祝福。

想象的心理暗示作用和内心塑造的功能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很多宗教或各家各派的修炼方法中,都有“冥想”的内容——处于放松状态,充分发挥想象,进行积极的暗示。

美国的一些心理教育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某高中篮球队一群球技不相上下的年轻人分为三组。第一组规定一月内不得在球场练习投篮;第二组一个月内每天在球场练习投篮一小时;而第三组一个月内每天想象练习投篮一小时。

一月后,对三组球员进行同场测试。结果,第一组的投篮平均成绩退步了;第二组的平均成绩进步了2%;以上两组的结果均在意料之中。出人意料的是第三组(想象练习组),平均成绩也一样进步了2%!

世界上的很多武术都有一种训练方法,就是想象自己突然受到各种攻击时的应变方式,天长日久,这项训练会大大提高修炼者的反应速度和抗暴能力。

我们不仅要想象未来成功的情景,还要想象(回忆)过去曾经有过的辉煌,即使只是一次小小的成就受到的一次小小的赞扬。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过去的成功情形就会立时浮现,这是一份内心的鼓励,它可以使人重获力量,增加自信,恢复乐观。

“用这种方式,我得以迅速提高并完善一种想法,而不需要碰任何物件。

当我前行到这种地步——设计出我所能想到的所有改进方式,看不出任何纰漏——的时候,我才让头脑中的产物具体成形。我设计制作的产品最终总是与我所设想的一模一样,20年来无一例外。”这是尼古拉泰斯拉——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_一生信奉的箴言。

尼古拉泰斯拉拥有神奇的天赋,创造了最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他在实际创造之前,常常是先把这种发明在头脑中视觉化。他首先在想象中逐步建立起理念,使它成为一幅精神图画,然后在脑海中重组、改进,而不是首先急于在形式上把它们具体化,然后再耗时费力地去修正。

思想、精神等潜意识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是伟大的造物者赋予我们财富。利用潜意识来开发无限的潜能,就像用一把金钥匙打开未来之门,它将带给你无数的挑战和惊喜。所以只有我们敢想,并且付诸实践了,才有机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不愿劳心,就不得不劳力

正像查尔斯汉尼尔在《万能的钥匙》里说的,懂得去思考,便会体验到思考的伟大力量。你要明白,如果不愿劳心,就不得不去劳力。正所谓,想的越少,干的越多,收获反而越小。正是善于思考的人创造了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思考,思考的结果可以获得巨大的力量。思考是一种创造性的振动形式,周围环境的形成取决于我们的思考。我们想什么,就会去做什么,我们做的程度就取决于我们到底是什么。懂得去思考,便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思考。从人的思想中挖出的黄金,远远多于从地下挖出的黄金。思考会受到正负两方面力量的影响,正面是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因素;负面是令人失望和破坏性的因素。前者让人进步,后者令人失望。新的思考会产生新的生活经验,而提高了思考力也就等于提高了生活的水准。由此可见,思考的结果可以获得巨大的力量。

你一定要掌握它,因为思考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人只有善于思考才能获得理想的成果。只要我们保持善于思考的习惯,我们就会打造成功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顽童为了要采到那些树梢上的柿子,手拿着竹竿,爬上树干,拼命乱打。但柿子却不那么容易被打下来,还是牢固地和那历经多年风霜的粗壮树干连在一起,而树干又深深地扎根于大地。

通过此例,我们应当明白,凡事不要像小孩打柿子那样,过度重视长在树梢的小节,而忽视了那植根于大地的伟大力量,否则,我们将会和顽童一样愚蠢。我们需要不时地互相勉励,对事情观察入微,找出重点,全力以赴,才会事半功倍,相反,则可能会徒劳无功。

工作有时会做得很好,有时会做得不好。如果做得很好,就要自勉;如果做得不好,就要重新考虑做事情的方法。如果你每天都能这样做的话,一定会有不断的进步,而不会有重大的过失发生的。

人最可怕的事,乃是“自以为是”的观念。一个人一旦自以为是,不但对事情无法重新考虑,观念上也很难再作修正了。那一点一滴累积成的自信,竟在不知不觉间,变成“自负”,因而就骄傲起来了。忘记了虚心、疏忽了反省,终于滋生了“有己无人”的思想。一切重大的过失,也就由此而起。

以不稳定的情绪去思考问题,是比什么都错误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时刻反省,以免自己即使用尽了智慧,也仍然意外地失败了。

因此,松下先生认为在早晨醒来的时刻,首先要祈祷,消除各种迷惘,稳定情绪。每天都要以坦诚的心情,顺应天意而工作。祈祷的方式虽多,但总以“最能使自己心神宁静”者为宜。祈祷之后,才展开一天的工作。

于是,努力地工作,热诚地工作,切不可有懒惰和懊恼。要尽最大的努力,非常喜爱自己工作,并从中享受到乐趣。就寝前,也要反省,以冷静的心情,了解并感谢上天的爱护,联想着明天新的工作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才能真正做一个有心者,避免徒劳无功的事情发生。

敢于提出大设想

有这样一个故事:许多的啤酒商家都认为,要想打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啤酒市场很困难。开始哈罗啤酒厂也是如此。

当时的哈罗啤酒厂市场份额在逐步地减少,而啤酒厂又没有钱,所以无法在电视或报纸上做广告。后来,林达决定冒险去做这个事情,于是他向别人贷款把这个啤酒厂的销售工作承包了下来。

然而,怎样打开市场局面、如何来做广告却成了林达的一块心病。

就在他徘徊于布鲁塞尔市中心的市政厅广场时,他不经意问来到了广场南边的一尊雕像前看到有一个撒尿的男孩用自己的尿浇灭了敌人炸城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这个城市。林达豁然开朗,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决定要做一件别人从未做过的事情。第二天一早,广场上的人们发现于连雕像的尿由水变成了金黄剔透、泡沫泛起的“哈罗”啤酒。旁边还立着一块写着“哈罗啤酒免费品尝”的广告牌。

如此创新的事情,立刻传遍全市,只见市区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聚集于此,他们拿着自己的瓶瓶罐罐来接啤酒喝。各大媒体也争先恐后地报道这一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