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语录(健康红宝书)
20313300000009

第9章 养生——三分靠药,七分靠养(5)

中医认为,辣入肺。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辣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

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入肾”,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淡盐水,以保持正常代谢。

阴精发生的根本在于五味,但是藏阴精的五藏,又会因五味而受伤。所以过食酸味,会使肝气溢盛,脾气容易衰弱;过食甜味,会使心气烦闷,胸腹胀满,肌肤色黑,肾气失衡;过食苦味,脾气不得濡润,胃气于是迟滞;过食辣味,筋脉活动受阻,弛伸而不屈曲,精气与心神也被损伤;过食咸味,会使腰脊受损,肾气劳伤,肌肉萎短,心气抑郁。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就会使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畅,腠理固密,这样才能骨气精健。

【贴心提示】

民以食为天,饮食五味乃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其与人类的休养生息繁衍密切相关,在生活之中扮演着独特的重要角色。人们的口味千差万别,酸、甜、苦、辣、咸,各不相同。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各种味道都应该均衡进食。

【语录链接】

所谓阴者,五神藏出;宫者,五神之舍也。言五藏所生,本资于五味,五味宣化,各凑于本宫,虽因五味以损,正为好而过节,乃见伤也。

——王冰

凡五味之性,各有所入,若味有偏用,则气有偏痫,偏用即久,其气必增,此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则脏有偏胜,则必有偏绝矣,此致夭之由也。

——张介宾

20.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医学谚语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是因为寒冬季节,坚持室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机体抗寒能力。所以坚持冬练的人,很少患贫血、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

锻炼前做好准备

冬季是一年中的闭藏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对缓慢,所以运动锻炼中要注意精神内守。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因为这时气温低,体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黏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准备活动可采用慢跑、擦面、浴鼻、拍打全身肌肉、活动胳臂和下蹲等。尤其是冬泳下水前,一定要有充分的预备活动,通过慢跑、全身按摩等方法,调动机体各部分的机能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能力。

运动量逐渐增加

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段时间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机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通过锻炼,感到全身有劲,轻松舒畅,精神旺盛,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强,食欲、睡眠良好,说明这段时间运动是恰当的。倘若感到身体软弱无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欲减退,厌恶锻炼,就要注意减少运动量,或改用另一种运动锻炼方式。

运动中正确换气

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因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对吸进来的空气起加温作用,鼻腔的鼻毛和鼻分泌物能阻挡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随着运动量的增大,只靠鼻吸气感到憋气时,可用口帮助吸气,口宜半张,舌头卷起,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出入。

运动中环境要求

对于坚持冬季长跑的人,要特别注意冰雪,防止滑倒。遇冰封雪飘大雾天气,可在室内、凉台或屋檐下原地跑步,既能收到养生效果,又能避免意外。这一办法同样适用于身居闹市,无活动场地的人采用。此外,大风、大雾、大寒、冷高压的早晨,低层空气多受污染,在露天下锻炼都是不适宜的。

冬季运动锻炼,还应注意保暖防冻。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预备活动,身体暖和,再脱去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穿好衣裤,注意保温,尤其是冬泳后,应立即用柔软、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红皮肤,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运动的最佳时间

冬季3个月,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所以锻炼最好是在日出后。但由于工作时间限制,人们不可能都等到早晨七八点钟日出后,可在六七点钟进行,但不宜在森林中锻炼,因为此时的森林中还在大量散发二氧化碳。冬泳最好选在午饭后一小时进行,因为此时气温较高、湿度低,能使冬泳的人体温散失慢些,坚持锻炼的时间长些。

【贴心提示】

冬季锻炼一定要注意掌握一个“度”,不能透支身体的能量。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现状,有选择地进行慢跑、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习剑等适宜冬季锻炼的项目。

【语录链接】

若要健,天天练。

——谚语

懒惰催人老,锻炼可延年。

——谚语

冬炼三九,夏炼三伏。

——谚语

21.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

——程文囿

气与血是构成人体生命、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女人的月经主要成分是血,但血与气息息相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府。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月经时血液会有一定量的消耗和流失,加之经期情绪、心理的变化,身体中的雌激素分泌降低,月经失调紊乱也就时常发生。随之而来使肤色暗淡,眼圈发黑,还有满脸的痘痘,花容失色,令人苦恼。那么,女性究竟该怎样补血呢?专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精神愉快

乐观处世、笑对生活、精神愉快,才能让各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提高骨髓的造血能力。

生活规律

保持生活规律性,按时作息,做到起居有常,三餐有时,食量有度,工作有节奏,有劳有逸,睡眠充足,不过度消耗精力,这才能有利于养血、健身。

平衡饮食

常吃养血并富含铁、蛋白质、铜、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动物血、肝、瘦肉、牛奶、木耳、鱼虾、蛋黄、贝类、各种水果、蔬菜等,并远离烟酒,忌饮浓茶,禁吸毒品。同时,还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食物。

(1)月经期:此时女性对蛋白质、脂肪、糖、铁、维生素、无机盐的需求量大,注意补充铁、钙等,宜多食鸡蛋、瘦肉、动物肝脏、红枣、淮山药、扁豆、蔬菜、坚果、骨类、鱼虾等,避免全脂牛奶、肥肉、高脂肪食物。

(2)孕哺期:要避免两个极端,或是营养不良,或是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孕期女性多食,就要多运动,减少快餐及精制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加食牛奶、豆制品、蛋、鲫鱼、鸭、虾、肝、瘦肉、大枣、干果、硬果等。不能多吃龙眼肉,忌用花椒、茴香、桂皮、辣椒、大蒜等热性调味料,忌喝各种酒。产后要增加蛋类、肉类、鱼类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促进乳汁分泌。

(3)中年期:中年是女性最具成熟风韵的年龄阶段。此期应少吃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运动,坚持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类的食物。

(4)更年期:要补充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必需的微量元素,注意用龙眼、红枣、糯米、红豆、莲子制品做补食进餐。若出现浮肿现象,要尽量限制主食的摄入,适量饮用绿茶,利于消肿降压。更年期发胖者,要选食菠菜、瘦肉、茄子、鱼虾、豆类、植物油。

(5)老年期:进食宜七分饱,少吃多餐,烹调宜多用蒸、熬、煮等方法。

运动锻炼

休闲时要常到室外进行运动锻炼,可慢跑、做健美操、打球、游泳、爬山、到绿化区散步、跳舞等,接受大自然恩赐的空气浴、日光浴、水浴、森林浴,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新陈代谢,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

经络调养

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消散淤血,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贴心提示】

中医认为,劳累和思虑虽然无形但却更加伤身,所以,在这里要提醒您,如果您不幸患有血虚症,一定要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思虑。另外,也不要过度减肥,减肥的本质是消耗大于摄入,无论运动、吃药、节食,体重都不可下降太快,否则就可能使病情加剧。

【语录链接】

生命以气血流通为贵。

——谚语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谚语

妇女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篇》

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

22.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

——《黄帝内经》

“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高,是指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下,是指平原地区。因为“高者气寒”,植物生长缓慢,生长期长,寿命也就长。而“下者气热”,植物生长较快,寿命就相应短促。

低温养生的特点

低温养生是东方养生的一大特色。按中医理论,阴虚的人最需要低温养生。因为阴虚的人怕热,常常表现为五心发热,低温养生可以使人体体温降低,阴经得以涵养,所以低温有助于养阴。还有,低温养生适合脑力工作者。大脑最怕热,冬天的夜晚阴气重、温度低,这种偏低温状态最有利于大脑工作。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烦热的夏天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

低温养生的饮食

秋冬季节阴长阳消,养阴的效果最佳。冬天室温一般不超过24℃,要多吃养阴之品,包括水生植物如水稻、藕等,越冬植物如大白菜、萝卜,背阴处生的植物如冬菇、蘑菇,冬季成熟的食物如冬梨、冬枣等。此外,冬天还应多喝井水、地下水,吃体温偏低的动物如水鸭和鱼等养阴。

【贴心提示】

您看了这条语录,不要以为自己住在平原地区就难以长寿,也不要以为自己住在高寒地区就可以活千秋万代。事实上,这句话在古代可以算是一句屡试不爽的真理,但在科技水平空前发达的今天,就显现出它的局限性了。因为今天的人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调整所住地区的温度,也可以通过养生等方法提高身体素质;而不懂养生之道,肆意浪费身体资源的人即使是生活在高寒地带也同样不会长寿。

【语录链接】

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

天寒易寿,燥热伤身。

——谚语

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