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情商系列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20313800000035

第35章 艺术素质培养(3)

那么,通过自然山水怎样去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呢?山水自然之美,乃在于一种自由和谐的大境界。现代社会,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个体心灵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人类文明越发达,人生的情趣意味就越淡薄,加上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无论都市亦或村庄,都充满了拥挤、污染压抑的气氛,大自然与人的分离愈来愈明显,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缺乏诗意。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培养孩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只有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发现自然之美,人与自然愉悦相拥的关系之美感,才能感知山水的诗情画意和人类心性的家园,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境界受到自然的滋养、关爱和慰藉。

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美感能力,不仅仅让他们感到一种美的景致,还利用对其美感能力的培养来启迪孩子们的心灵,通过启发孩子对自然美感的某种暗喻性的赞美,唤起孩子对人某种品德的爱慕。比如,引导孩子观赏傲立雪中的青松,启发孩子认识青松凌霜不屈的精神,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观看动物园的老虎,启发孩子认识老虎的勇猛威严;大海的雄壮辽阔;森林的博大生机……让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美感体验,变得敏感、激情而充满朝气。

大自然与人类的瑰丽景观既可培养儿童的美感能力,又能铸造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崇尚大自然的美好心境。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对此深有体会。他出生于海边的渔村,大海是他少儿时惟一的生活天地。在他撰写的《我和我的祖国的真实》一书中他写道:“的确,我从大海中学到很多。大海的暴风雨,大海的温和平静,大海无边无际的宽度,大海的万丈深度。大海碧蓝如天的颜色……不管情愿不情愿,在我的体内似乎渗透着大海的气息,渗透着大海的无言教诲。大海所具有的属性中,可谓之最高美德的属性,莫过于依靠自身的能力清洁自身,容纳一切而不染脏自身,就是大海赋予人类最大的最宝贵的经验。”

注意问题

音乐艺术培养应掌握的问题

音乐艺术培养

婴幼儿音乐艺术教育分为唱歌学习、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游戏三部分。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音乐艺术培养的重点有所不同。2~3岁的小年龄幼儿可多学习唱歌,因为此时其他方面能力他们还不完全具备,与此同时可伴以声乐曲目的初步音乐欣赏能力训练,以及简单的律动及音乐游戏练习。

4岁以后,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可重点培养他们的舞蹈能力或进行器乐学习、唱歌学习,可以更多地让孩子在幼儿园或家中进行。

5~6岁时,则应多引导幼儿进行器乐曲目的音乐欣赏训练,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重点的时间安排只需遵循一般的规律即可,并非是严格一定的,因为在实际教育中必须考虑到各个孩子的自身特点而作适当变化。

此外,更不要抓一丢十,而是要合理地进行全面学习,才能真正促进孩子音乐能力的提高,否则很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欲速则不达。

何时开展音乐培养为佳

这个最佳期也是关键期,是指在某一时期对孩子进行某种培养,孩子接受最快,反应最敏感,培养效果最好。过了这一时期,就是花再大的力气,也只能事倍功半。总的来说,音乐教育越早开始越好。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家庭已经错过了音乐胎教等时机,但是,只要在孩子4岁左右时对他进行正规、系统的音乐教育,你就是抓住了音乐教育的关键期。

4岁的孩子在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方面都已有了较好发展,能够掌握较难的旋律的节奏,并能较好地控制气息,因此能学唱许多歌曲。同时,动作控制能力增强,经验丰富,可以学习基本的律动动作,进行舞蹈表演。此外,四五岁既是训练孩子绝对音高听觉的最好时期,也是学习乐器的最好时期。

当然,我们说4岁左右为进行系统音乐学习的关键期,并不等于说一切要等到4岁再开始。其实,音乐无所不在,音乐启蒙教育是容易也应该及早进行的。

怎样使孩子唱得动听

很多家长认为只有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唱歌“技巧”,孩子才会唱出动听的歌来。实际上,幼儿只有在其快乐自由地唱歌的时候,才能表现出天真可爱的本性,才能自然而有表情。

首先,为孩子选择节奏感强、旋律生动活泼、优美而富有趣味性的歌曲,这样既符合幼儿的情绪、情感,也可以随歌曲做律动,使唱歌成为游戏。千万不要为了逗孩子而将成人喜爱的某些流行歌曲强加给他,它们不但超越幼儿的演唱能力,也有损其身心健康。正确的方法是顺应孩子的生活习惯,顺其自然地让他喜欢唱歌。

其次,为了启发幼儿自然而有感情地歌唱,可启发孩子理解歌曲的内容。或用实物、实景来启发孩子的感受,如抱着布娃娃,想象她要睡了,而自然轻声地哼唱《睡吧,布娃娃》,或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解歌词,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使其加深理解,还可以从歌曲的节奏、旋律入手,先感染孩子,再教唱歌词。

要纠正哪些不良习惯

有些孩子很喜欢唱歌,这是好的现象,但若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而故意大声喊叫着“唱歌”,就容易损坏发声器官,且不能很好地表达感情,因此首先要注意纠正幼儿唱歌时嗓门过大以及声音过于低哑、或过于尖细的不良习惯,学会用自然声音唱歌。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教孩子唱歌时,应努力训练孩子用真声唱歌。可以这样教:

第一,自然站立、挺胸,放松面部肌肉,嘴呈圆形,体会仿佛站在山顶上,让歌声悠悠扬扬地传开,用嘴吸气,高音轻唱。

第二,要注意纠正孩子歪头伸颈,摇来摆去的不良姿势。使他坐、站自然舒适,稍挺胸,头要正,双肩自然放松;坐唱时双手自然放腿上,腰挺直;站唱时腿不要弯,双脚略分。

第三,许多家长十分注意孩子唱歌“跑调”的现象,这里其实有很多原因,或听觉迟钝而高低音不分,或声带发育不完善而五音不全,家长要切实观察分析后,再有针对性地纠正,而不要斥责孩子。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具有音乐才能

现代父母已意识到了音乐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家庭中一般都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但是,我们始终要提请家长注意的是,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对孩子进行音乐艺术的熏陶,让他体会音乐的魁力。特殊音乐才能往往与遗传大有关系,所以当你觉得投资巨大,孩子却无特殊长进时,不要责怪他,其实你已经给了他一件一生受用不尽的珍贵礼物。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确实有非凡的音乐才能,你也应尽早发现,给他更多的发展机会,下面列出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供家长在观察中参考:

婴儿时期就有较强音乐感受力。如,听到音乐后会停止哭闹,听到熟悉曲目时十分入神或有手舞足蹈的表现。

对音乐始终有浓厚的兴趣,能够为了学习音乐而主动放弃较长时间的其他游戏。

音乐记忆力好,能容易地哼唱听过三四遍的乐曲或歌曲。

有较好的音乐表现力,能准确把握并表达出首次听到的曲目的感情,随旋律、节奏而协调地做出身体动作以表达感受。

在音乐表演上毫无羞怯之感,表现投入而且认真,并努力追求感情的处理等。

有较强的音乐创造力,喜欢“自创”歌曲或器乐曲调,并完整地表现出来。

家长自身应做哪些准备

首先,家长应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巨大魅力和作用,培养自身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或爱好。

其次,家长应具备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如,能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很好地“踩点”,并能打一些简短乐曲和歌曲的节拍;听出基本音符的高低、长短。为此,家长可以自行先学习一些基本音乐常识,如阅读一些音乐普及读物,也可借阅一些幼儿园教师用书或中小学音乐教材。家长还应熟悉一些著名、经典的音乐曲目,知道它的背景、作者和基本内容,这样在对孩子进行音乐欣赏指导时可以开展导引性谈话。

除此之外,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家长还应为孩子的音乐教育建立必要的社会联系。如熟悉哪个地方会有经常性的音乐活动,哪里有较好的音乐磁带出售,哪里有较好的教材和指导书,可为孩子请哪些老师或带他参加哪些集体教育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必要而有益的。

舞蹈艺术培养应掌握的问题

婴幼儿舞蹈培养的起点和重点

让婴幼儿随节奏“踩点”而舞,是其舞蹈培养的重点,而最早的节奏则是其起点,因此,在家庭舞蹈培养中,节奏是核心,是关键。

家长可以试想一下,没有乐曲,但是只要有节奏鲜明的鼓点,人们仍可以翩翩起舞;然而,如果没有节奏,只有一大段乱七八糟的音符,将无法构成音乐。因此有人说,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常说“某人乐感好”,首先就是指其节奏感强。

简单而言,音乐行进中,长长短短乐音的连续就是音乐的节奏。节奏训练包括节拍感、速度感和音乐长短相互关系的感觉。

其实,节奏感的训练在襁褓中就开始了,如母亲轻轻来回地摇晃摇篮,使孩子在稳定轻柔的节奏中入眠。以后,教孩子合拍地做动作,先由父母把着孩子的手臂做,逐渐过渡到孩子自己随音乐合拍地挥手或跺脚。接着,可以训练手脚合拍、全身协调地表现节奏。

节奏训练可以在音乐伴奏、口令、儿歌下进行。唱歌、舞蹈前可以先练习拍击乐曲的节奏。婴幼儿只有掌握了节奏,才可能轻松、自然,有表情地舞蹈。

在什么情况下教舞蹈最好

幼儿舞蹈不需要像成人那样跳得艺术化,对他们的训练也不需要像成人那样专门化。只要他们能用动作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形象、情绪情感,随着节奏合拍地动作,达到动作与乐曲和谐就可以了。而这一切,孩子只有在游戏时,才能很好地做到,因此,在游戏中教婴幼儿舞最好,家长可以根据婴幼儿的某些本能动作引导他练习、发展动作,如让婴儿在床上爬,必要时给以音乐刺激。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给他放一些旋律简单而有重复,且形象鲜明的音乐,鼓励他用自己想到的动作重复地或稍有变化地起舞。使他学会听到进行曲风格的乐曲就自然而然地踏步,听到欢快的乐曲就有节奏地走、跑、跳跃。随着乐曲难度的增加,逐渐教给他一些常见、简单的舞蹈动作,鼓励他观察、模仿他人或小动物的动作,在玩耍中学习舞蹈。试想,用强迫模仿成人芭蕾、民间舞等形式训练婴幼儿,在规范化、枯燥机械的活动中,孩子怎能不失掉自发的舞蹈欲望,甚至失去对人体运动感觉的兴趣呢?过早局限于小范围的技术训练,只能使孩子失去欣赏的趣味和对舞蹈应有的兴趣。

怎样使孩子大方地表演

克服羞怯感,让孩子觉得他自己能歌善舞是教育的关健,有很多孩子在父母面前会唱会跳,而一旦要他在幼儿园,或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跳一支舞,往往拒不服从。对待这样的孩子,首要的一点是,应以鼓励为主,尤其不要总是把他与别的舞蹈能力较强的孩子相比,而要多与他自己的过去比,肯定每一点、每一次的进步,再提出更高要求。

其次,平时可以选择一些他所熟悉的曲目,或有过练习的某些表演片段,以游戏的口吻、游戏的情景,让他自然而然地表演起来。即使头一两次很糟糕(如踩不着点、动作僵硬等),也要先肯定他的勇气,再慢慢纠正,千万不要伤害他,说些“真难看”、“你跳得像只笨熊”之类的话。

随着游戏练习次数的增多,可以逐步扩大“观众”的范围:从家人到亲戚,再到教师、熟人或小伙伴,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逐渐过渡到在陌生人面前自如大方地表演。这时,孩子不但胆子大起来了,而且舞蹈能力、对美的感受和创造能力也在无形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