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情商系列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20313800000038

第38章 兴趣爱好培养(2)

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是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活泼的特点最易被儿童接受和传唱。两岁以前背儿歌的孩子,上学后综合能力较强。会背儿歌的孩子很快也能背诵唐诗。唐诗中很多意境优美、情趣盎然的短诗对于培养孩子的文学美感能力十分有用。

琼英与玉蕊,

片片落前池。

问君花来处,

东君也不知。

这是虞仲文4岁时写雪花的诗。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儿童充满童真的情趣,形容像花瓣一样透明的雪花,片片飘落到池前,它从哪里来的呢?恐怕连主管百花季节的春神东君也不知道吧!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

飞入梨花寻不见。

这是一首很多人都熟知的诗歌,看上去平淡无奇,实则意境隽永,诗意独特。儿童们数着迟到的春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如果就这么数下去,这样写雪花也不见意境,但一句飞入梨花寻不见,画龙点睛之处,道出了春来的季节,梨花已开,柔美白嫩,稀稀落落不合时宜而又顿添诗意的白雪突然飘至,可惜一入梨花丛中,茫茫一片白花竟寻它不见,童趣十足。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是初唐四杰骆宾王7岁时写成的《咏鹅》诗,也是儿童们最喜爱的唐诗之一。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造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游戏时有色有声的情景。白(毛),绿(水),红(掌),清(被),色彩鲜丽,春意勃勃,完全是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表现了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唐诗中诸多短诗都是培养儿童文学爱好的基本读物。家长可以自行选择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熏陶孩子。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的普及及电影业的不断发展,电影电视也逐渐走进了孩子们的视野,由于其直观性及对视觉的冲击力,符合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对孩子的艺术美感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但影视作品不会都适合儿童,甚至有精神污染的,需慎加选择。对于儿童来讲,健康有益的反映儿童生活的音乐故事片、纪录片、卡通片,内容健康、生动有趣,是可以起到欣赏与培养作用的。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卡通片,因为没有孩子不喜欢看电视卡通节目的。比如最早的米老鼠唐老鸭的形象是由20年代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制作出的一系列动画短片中的主角,而根据格林童话《白雪公主》改编的动画片,则是30、40年代制作的。我国自己制作的动画片如《大闹天宫》、《黑猫警长》、《大头爸爸小头儿子》、《葫芦金刚》、《哪叱闹海》,引进欧美等国外的如《蓝精灵》、《美女与野兽》、《狮子王》、《变形金刚》、《美少女》等等,良莠不齐,尤其是日美的很多卡通片中有不少充斥着许多暴力和色情的内容,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沉迷其中,害莫大焉。所以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加以鉴别。当然优秀的卡通艺术品,比如《猫与老鼠》这类既活泼、精彩、幽默又童趣盎然的作品,其简洁而又明快的风格以及符合儿童心理与思维的特点,颇能启迪孩子们的思想,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父母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激发孩子读书学习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孩子时期是孩子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观察是发展孩子智力的主要途径。没有观察,可以说就不可能积极思维,也不可能产生丰富的想象。通过观察,孩子才可能对事物有明确的认识。

事物主要依靠各感觉器官,即通过眼看、鼻闻、耳听、口尝、手触。观察一朵花,才知道这朵花是红的,摸一摸,才知道花瓣很细软,闻一闻,才知道这朵花是香的。孩子在观察中,运用感官认识许多事物。

父母不仅要引导孩子观察,还要教会他观察的方法。例如,观察一条鲫鱼,要先从整体再到局部,先从头再到尾(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左到右)按次序进行。从整体看,鲫鱼的身体是扁扁的,两头小,中间稍大,全身披着闪亮的小鳞片。从头到尾看,头上有两只眼睛,尾上有鳍。要求4~5岁孩子,把观察到的简单内容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为了使孩子深刻理解,还可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如把两种不同的鱼放在一起,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孩子的认识就更进一步了。

孩子观察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激发他对观察的兴趣。兴趣是动力,当孩子对观察表示出极大兴趣时,父母应当津津乐道地解答,以增加孩子的观察兴趣。家里如果养了一只兔子,大人应让孩子照料。他从新奇到产生兴趣,然后进入观察,能学到许多知识。他知道兔吃菜叶很快,从小兔到长成大兔要长很长的毛。对孩子感兴趣的观察对象,家长应及时满足他们的愿望。例如,家里买来一只母鸡,孩子会很自然地去抓一把料来。家长不要阻拦,让他去喂,因为这正是孩子观察鸡吃食的好机会。

在家庭中、马路上、公园里,供孩子观察的事物比比皆是,大人要有心选择对象,引导孩子观察。在观察中,掌握从近到远、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培养孩子仔细认真的观察习惯,发展孩子的观察力。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头脑中创造新事物形象的能力就是想象力。想象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过去感知所得到的形象,经过加工而成,是在思维的条件下进行的。比如,孩子对妈妈的形象记忆最深,因此,当他接触到布娃娃时,就产生做“妈妈”的愿望。他的话语和动作,有些是模仿妈妈的,有些是凭自己的想象。这就是新事物的形象,即“娃娃的妈妈”的思维过程。

孩子的想象非常丰富,他可以从一只玩具引起一连串的想象。例如,用花纸折一只“船晒衣裳”送他玩,他会高兴地边玩边说:“一只小船水上走,我在水里洗衣服,洗好晒在小船上。”4岁的孩子就能有这样丰富的想象了。孩子时期,想象力的发展是很快的。当孩子偶然用两条交叉线画出一条鱼时,他会欢跳地叫起来:“一条鱼,一条鱼。”此时,父母对他的“作品”加以肯定、鼓励,他会画了一张又一张,以此感到满足和骄傲。以后,父母有意带他去看水池中的金鱼,图书上的各种鱼的画片,孩子所画的鱼逐渐就有变化了,如鱼背上添鱼鳍,鱼身下画有横曲线表示水。经过多次练习,他能画出各种各样的鱼在水里游玩,其主题构思虽然简单,但在成人的启发引导下,想象已从无意识进入到有意识的创造性阶段。这表明,孩子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期,想象力在孩子身上有较大的潜力。

孩子的想象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有时会把想象当做真事,或夸大想象。例如,孩子特别喜欢万能积木,他会这样告诉同伴说:“爸爸给我买了万能积木”。这绝不是在说谎,而是受情绪影响,或做过梦,以致辨不清真假了。遇到这样情况,父母不要责斥他是“说谎”,也不要认为“有趣”,应正确对待。有条件可给他买,否则应分散他对这一玩具的注意力。

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

孩子期是孩子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父母应抓住时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

发音要正确孩子有些语音发得不准,如“奶奶”说成“来来”,“热”说成“乐”,“岁”说成“睡”等。这是孩子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或受方言影响所致,成人千万不要取笑和模仿,应随时给予纠正。

词汇要丰富教孩子学说衣着、食物的名称,如“毛衣”、“饼干”;学招呼人,如“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学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学说自然现象,如“春天”、“下雨”;学形容景象,如“蓝蓝的天”。反复巩固已学过的词汇,不断增添新的词汇,词汇丰富了,口语表达能力才有了基础。

使用短句句子是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是由词构成的。先教孩子说短句,才能进一步练习说连贯性语言。

训练孩子学讲连贯性语言5~6岁孩子词汇已非常丰富了,有名词、动词、形容词、连接词、数量词等,还掌握了不少短句。应引导孩子把各种词连起来,连贯地用口语描述某一事物或情景,如:“冬天到了,天气很冷,我跟妈妈上街,穿了大衣,戴了帽子和手套。”

发展孩子口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模仿父母的语言学口语,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主要是模仿他们的语言。父母必须注意规范地、文明地使用祖国语言,学讲普通话,为孩子做出榜样,并有意识地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发音,注意语句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游戏孩子最喜欢玩游戏,游戏中的问答和自言自语,就是练习口语的好机会。孩子所熟悉或理解的事,都会自然而然地在游戏中通过他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可供孩子观察的内容非常丰富。口语表达能力可在观察中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

交谈亲切地、自由地与孩子交谈,是发展孩子口语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可结合孩子的年龄,父母从简单到复杂与孩子进行交谈,并作恰当评定,按孩子发展情况进行引导。

接触故事、儿歌等文艺作品孩子在家应有自己爱听的故事、寓言、童话和传说。父母讲时语句要优美动听,内容要丰富多采,以吸引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爱听的故事,大人可多讲几遍,让孩子记熟、复述。儿歌,大都情节简单,文字规范,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易于上口,便于记忆,孩子能较快地学会,念唱时感情充沛。其他如绕口令、诗、谜语等,感染力也很强。这些文艺作品,能大大丰富孩子的想象与思维力,通过经常练习,口齿会变得伶俐,语言也善于表达。

多看图片、画册、玩具、木偶等艺术作品形象的、生动逼真的实物对孩子吸引力很大,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能得到好的效果。最终孩子会看图说话,背木偶戏的台词,两个孩子在一起,边玩边交谈,在欢乐中不知不觉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受力

除了对孩子进行感性知识教育外,家长在家中还可开展一些符合孩子兴趣的知识艺术训练。只要选择内容适当,孩子是愿意接受的。

识字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随时能接触到文字,并且会好奇地问:“这个字念什么?”他看着大人的口形会跟着念。报纸来了,读一下报名,过不了多久,邻居的几份报纸,差不多都能认出来。走在街上,认认店面招牌,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一些字。继而认孩子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还可利用识字卡,一面看图,一面认字,这样效果更好。但文字比较抽象,孩子不宜大量认字,死记硬背,否则孩子会感到单调,产生反感情绪。要让孩子多接触实际,学会观察,为系统识字打下基础。

写字孩子能绘画,也能练习写字。孩子动笔总是先画画,对画圈圈、涂黑点、画线条很感兴趣,因此,孩子把写字叫画字。

4~5岁的孩子可开始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和几岁了。开始时确像画字,如把“口”画成“〇”。父母应教孩子握笔的方法,引导他按笔顺写字,注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字要与认字相结合,在认字过程中,孩子记住了字的形状,临摹起来就方便了。孩子写字用的铅笔,色要浓,铅芯要软,使字迹写得清楚,不易戳破纸。5~6岁孩子见大人用毛笔写字,他也试试,父母应予以鼓励。写字时需注意正确姿势,用眼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引起视力疲劳。

绘画孩子喜欢看图画,更喜欢拿笔在纸上学画。绘画不仅能学到绘画技能,对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特别是观察力,都可以得到良好发展。

观察是绘画的前提。孩子画什么要给他观察什么。3~4岁孩子进行观察时,往往只注意物体明显部位,而且不能持久。所以,只能要求他们观察物体的主要特征,少许时间后转移搞另外活动。以游戏口吻启发孩子练习,绘画技能便会收到好的效果。例如,画直线用“天上下雨地上长草”作比喻;学画横线时,画一条线作地,画两条线作马路。5~6岁的孩子,不但能观察所画物件的整体,还能注意局部。他们中大多数已掌握横线、直线、圆圈、三角形和方形。家长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孩子用这些图形构成简单的画面,如电视机、伞、自行车、房子等,把孩子的眼光引向多姿多彩的实际生活。

孩子画完一张画,常会给父母看,父母要热情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培养孩子绘画的兴趣和信心。引导孩子把画贴在本子里或墙上,供家人欣赏,把绘画当做一件美好的事情来做。

家庭艺术熏陶——音乐

孩子非常喜欢音乐,因此音乐比别的更能吸引孩子,因为孩子的听觉灵敏,在别人唱歌、在优美的旋律中,能感受到生活的欢乐和温暖。从小注意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而且能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和性格。

在家庭中,如何早期注意音乐教育呢?

让孩子多欣赏现在,录音机电视机已普遍进入家庭,孩子在家听音乐的机会多了。电台有专为孩子放录的音乐节目。雄壮的歌声,优美的乐曲,充实了孩子的听觉。培养孩子欣赏音乐,要注意音响不刺耳,环境不嘈杂,作品短小,节奏鲜明,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并培养坚持听完一曲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