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我与沟通(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20315500000015

第15章 人格,做人的魅力所在(2)

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这些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她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有问题。遇到困难,他们总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保持积极的心态,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方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爱迪生在几千次失败的试验面前,也决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照亮世界的电灯。

在此,我请大家想一个问题: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亚里士多德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那么,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

这里不妨再讲讲那个老掉牙的故事:

古时候有甲、乙两个秀才去赶考,路上遇到了一口棺材。甲说:“真倒霉,碰上了棺材,这次考试死定了。”乙说:“棺材,升官发财,看来我的运气来了,这次一定能考上”。当他们答题的时候,两人的努力程度就不一样,结果乙考上了。回家以后他们都跟自己的夫人说:“那口棺材可真灵啊。”

国外有一个年轻人看破红尘了,每天啥也不干,懒洋洋地坐在树底下晒太阳,有一个智者问,年轻人,这么大好的时光,你怎么不去赚钱?年轻人说,没意思,赚了钱还得花没。智者问,你怎么不结婚?年轻人说,没劲,弄不好还得离婚。智者说,你怎么不交朋友?年轻人说,没意思,交了朋友弄不好会反目成仇。智者给年轻人一根绳子说,干脆你上吊吧,反正也得死,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年轻人说,我不想死。智者说,生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年轻人幡然醒悟,这就叫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一个人因为发生的事情所受到的伤害不如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更严重。改变了态度就有了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奋发向上的斗志,有了奋发向上的斗志结果就会变化。

今天下雨了,道路拥挤,司机都着急,有的人急得直骂。感恩吧,下雨空气湿润有益健康;今天刮沙尘暴了,烦透了,感恩吧,正因为有沙尘暴,才知道美好天气的可贵。要接受自己、接受别人、接受现实。如果你身上有一个小毛病,你要想别人有一个大毛病;如果你实在想不开,就参加一次别人的葬礼。要学会欣赏每个瞬间,要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有人压力一大就去算卦,聪明人不算卦。算卦的目的是要算一个好的未来,万一算了一个差的未来怎么办?由此,智者们得出以下总结: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别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示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延续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如果你能保证眼下心情好,你就能保证今天一天心情好;如果你能保证每天心情好你就会获得很好的生命质量,体验别人体验不到的靓丽的生活。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享受过程,精彩每一天!

三毛说得好: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准则,我总认为,自我提升、自我调整、自我快乐,就是渐进的成功。正是,你想什么,什么就在心里,准得很!

包容的心

二战期间,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由于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友,于是在森林中艰难跋涉时,总是互相鼓励、安慰、照顾。

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找到部队,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地度过几日。这一天他们在森林里又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场战斗,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友跑上前来,用颤抖的双手抱起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从自己的衬衣上撕下布条包扎战友的伤口。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的时候,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原谅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去,我也知道他活下来的目的是为了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没有等到他回来就走了,我和他一起祭奠了她老人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做错了事情,我们能够原谅他、宽容他;但如果一个做了对不起你甚至是伤害了你的事情后,你能否依然原谅他、宽容他呢?

——将伤害留给自己,减少他人的痛苦和不幸,让自己永远持有一颗包容的心。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并让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顿时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断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连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燃蜡烛,却大声向各位臣子说:“我今天晚上要与各位一醉方休,大家干脆都把帽子摘下来痛饮一场吧!”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

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健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过关斩将,直通郑国的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摸许姬玉手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发誓毕生效忠于楚王。

做人要学会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使自己在不经意间受益匪浅。你要记住,你施恩于他的那个人是知道感恩的,因为人和人在内心的某个地方总是相通的。那时候,你的滴水之恩换来的将是涌泉相报。

做人要实在

常说实实在在做人,本本分分做人,不做昧良心的事,不做害人的事,诚信是做人的起码准则、基本条件。人无信不定。一个人如果做人不实在,成天讲假话、空话,或无信义,出尔反尔,那么谁都不敢和他交朋友。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你自己。这是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金顶上的一句话。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告诉我们:世界上最难认识的就是你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对自己的关爱,从不去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之类的问题,偶尔想起,也不过茫茫然一片空白。在人生这个舞台上,正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人要认识你自己。这里所说的认识并不是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讲的道理一样,对于那些身外之物我们还是应该去追求的。我们不反对去追求“身外之物”,更不鼓励人们这辈子禁欲,下辈子进天堂享福。正好相反,我们要极力鼓励人们去追求现实的身外之物,因为毕竟只有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反映出我们今生今世过得好不好,才能看出我们这辈子活得值不值。但同时我们也绝对不赞同将这些身外之物当作唯一的人,当追求得到满足后,他又会很迷茫,结果是找不到“自己”,不知该往哪里去,于是会堕落,寻求感官享受。可见人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不但要建设极大丰富的物质家园,同时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人固然要追求物质,但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一定要有精神。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经不起人们的推敲,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无法使人得到最大的满足。

人首先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自己到这个世界上来究竟是干什么的,必须有个十分清晰的描述,离开了这个描述,人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在一个个十字路口徘徊,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宾馆里,服务生不小心把咖啡溅到顾客的皮鞋上,他站着一个劲地向顾客道歉,两腿不停地发抖。老板正好过来,没有指责更没有辩白,而是掏出自己的手绢跪下去替顾客擦拭。那神情就像是在为他自己的家人服务一样随意安详,既没让顾客感到受宠若惊,也没让服务生感到难堪。

后来这个名叫伍迪·艾伦的服务生自己也当上了宾馆的老板。他说,就是那一刻,老板影响并成就了他的一生。而且每次说这话的时候,他都能够很清晰地记起老板跪下去的身影。

做错了事,要及时补过。跪着为顾客擦鞋,并不代表自己降低了身份,失去了尊严,那表示自己补过的态度。不要觉得跪着做事是丢人的,关键是我们要懂得什么时候应该站着,什么时候应该跪着。特别是在服务行业中,顾客就是上帝,真诚的、优质的服务就是我们对上帝最好的回敬。

要有主见顾大局

做人应该以大局为重,不能固执己见而不听别人的忠实良言,但也不能被别人的思想左右而失去自我。适当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应该的,但做人一定要有主见,学会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每一个人都会为谋取自己的利益而活,但不能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要顾全大局。

古人有一句话:“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是说做事要从全局着眼,以大局为重。回顾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无不懂得以大局为重,为了整体的利益,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有时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韩非子》说:“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以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守成理,因自然;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可见,顾全大局的人,有江海一般的气度,能明察事理,往往会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在中国的大汉王朝,出现了许许多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以大局为重,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为祖国的和平统一,百姓安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不乏女中豪杰,例如巾帼英雄王昭君。

王昭君自愿报名去匈奴和亲,并在匈奴那里做了大量维护民族团结的工作。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候,匈奴由于贵族争夺权力,势力越来越衰落,后来,匈奴发生分裂,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单于打败了,死伤了不少人马。呼韩邪和大臣商量结果,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像招待贵宾一样招待他,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奭即位,就是汉元帝。没几年,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打败了郅支单于,把郅支单于杀了。

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了。

王昭君自愿到匈奴去和亲:汉元帝时匈奴的呼韩邪单于要求同汉朝和亲。汉元帝从国家的大局和民族的利益考虑,同意在宫女中挑选一位与呼韩邪和亲。并吩咐说:“谁愿意嫁给匈奴,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以前,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

“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

有个宫女叫王嫱,也叫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为了自己的终身,她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管事的大臣正在为没人应征焦急,听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报汉元帝。汉元帝吩咐办事的大臣择个日子,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

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高兴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说的了。

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多少有点舍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经晚了。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

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

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惯了,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欢她,尊敬她。

王昭君深明大义,顾全大局,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