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与风俗(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20315800000012

第12章 传统家庭礼仪(9)

每个人都是个独特的个体,以独特的方式对付世界上其他的人,也对付“自己”。结婚后生活方式的妥协是件很累人的事。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熟了的男人女人们,独立独行久了,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一切皆自成“体系”,有其内在的和谐,也各有一套控制程序。这各具特征的人住在了一起,不互相靠拢肯定不行。生活上吃什么,什么时间起居等等,这些倒是可以随和的。而有些方面就令人感到别别扭扭了。如妻子讲究快节奏注重高效率,习惯订计划,生活习惯比较紧凑,可丈夫偏偏随意性特别强,乱放东西,做家务事拖拖拉拉。为此,夫妻间难免要论论谁占了谁的时间和精力。结果,总是要有一方妥协,不是妻子多做点,就是丈夫赔不是将功补过。

夫妻间应努力加深亲密程度

有位少妇,从小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结婚以后也没有间断。甚至连她患病住院的感受也在事后补记得很详细。丈夫很钦佩她,总是赞扬她。她不仅记自己的变化,也记与丈夫生活的许多感受和夫妻产生分歧的细节。有一次,丈夫为了能够调整好与妻子产生的小矛盾,便悄悄看了她的日记。看完以后,他对妻子说,没想到她会在日记里那样描写他,这说明了他在她的心目中的形象是那样的滑稽可笑。他本来性格内向,沉静忧郁,为此十分伤感。他固执地问妻子:“你不爱我,是吗?”从此,妻子决定不再写日记,不再有这种使丈夫伤感的机会。以后,无论丈夫如何劝解、鼓励,妻子还是取消了写日记的生活方式。

夫妻过日子,常常辨不清是非。夫妻间不妥协,往往会在心灵上使空间变得狭小,被许许多多琐事占据、分割、兼并,甚至很难找到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挖掘对方一些新鲜动人的东西,一日三餐,一年365天,给予对方的只是一副旧面孔,这时会觉得活得很累。实际上不是疲倦,而是腻烦。有人还会变得神经质,夫妻间难免一些莫名其妙的矛盾。比如,孩子吃什么或吃零食多少啦,买东西去哪个商店啦,走亲戚穿什么衣服啦,等等。此时,彼此沉默冷战就是妥协了。先保持各自的自尊心和矜恃,然后再努力缓解,无论谁占主动都可以。当然啦,对方也要顺水推舟、借梯子下楼,不要搁在高处自己给自己难堪。

只要你渴望爱和被爱,你就要学会善于妥协。因为人永远需要更多的爱和支撑力,因为人玩味孤独却又惧怕与孤独长相厮守。

当然,妥协也是一种爱的艺术。而且,感情的长期不付出,也会导致婚姻危机的发生。

正确对待配偶旧情的夫妻礼仪

每一个人都有一次神秘的初恋。但是,初恋的成功率往往很低。这就是说,大多数男女的结合,都不是初恋的对象。不少人经历了初恋以后,又在异性中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多角色的轮番挑选,最后才获得如意伴侣。这都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

夫妻间应建立一种默契关系

然而,就是这些差不多人人都经历过了的正常情况,结婚以后,尤其是年轻夫妻,却有很多人不能正确对待配偶的旧情。轻则醋意十足,重则仇人相见。殊不知,一对男女的结合,是要经历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得来的。万千大众之中,独独选中了你,与你陪伴终生,应该说你是感情竞争的胜利者,而配偶的旧情人在你面前,是感情的失败者。虽说他们的旧情有可能死灰复燃,也可能烧成熊熊大火,但火种却是掌握在你的手中。因为能点燃起他们旧情之火的,无非是共同的语言。他们共同语言的增多,只能说明你把自身的共同语言减少了。回味昨天的爱,是因为今天的爱没有昨天甜蜜;今天越不甜蜜,越是思念昨天;越思念昨天,今天越不甜蜜。

在旧情人而前,或多或少,配偶对你都怀有一些内疚。这种内疚是相当可贵的。如果你不爱护,这点可贵的内疚就只能使夫妻感情快速地朝着你愿望的相反方向滑行。

对于旧情,虽然在婚姻关系中需要坦诚,但也不必要把所有的秘密都予以公开。千万不要因为双方毫无保留地奉献而抛弃夫妻间应有的礼貌与尊重。这就要求:在夫妻间腾出一些距离和位置来容纳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留一些双方个性发展回旋的余地。并允许保留各自神圣或不怎么高尚的秘密。人不是泥塑石雕的神,而是有灵魂的世界主宰,每个人心中都有天使,也都有魔鬼。只有正视这种双面灵魂,那么,不管心灵之间拉开了多么遥远的距离,都是可以沟通的。

当然,作为当事者,应当明智一点,不要经常在配偶面前提起你的旧情,以免节外生枝。

共同协商的夫妻礼仪

世上没有一对各方面完全相同的夫妻,情感、意志、动机、兴趣、志向、习惯等,这些与智力水平不成比例的方方面面,都因人而异。这些方面的协调平衡,是维持家庭关系、增强家庭活力必不可少的。人们在择偶时,总想寻找非智力因素相同点较多的伴侣,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将爱情理想化,不会有真正的理想,也不会有理想的爱情。现实总是不能尽如人意,配偶间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不一致,是常有的事。但是,这种常见的现象并不一定注定家庭必定不协调。弥补这种不一致的最好方法,就是夫妻间以尊重对方的方式进行商量。商量的结果,也必须是夫妻双方都能接受,并都能切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当然,特殊情况下,即使是商量定了的事情,也允许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但是,必须限制在夫妻双方都能接受的范围内。有些商量的结果,可以维持较短的时间,而有些约定的章法,却是要伴随终生的。

夫妻间应互尊、互爱

商量,能显示人的社会素质,履行商量的结果,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夫妻间商量事情要养成习惯,既不是故作姿态的形式主义,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凑趣儿,而应该作为夫妻之间互尊、互爱、平等相处的主要手段。不少家庭,夫妻各自的天赋、学历、才能和对社会的贡献,会不尽相同,但这不能作为衡量夫妇双方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低、作用大小的标准。高级领导干部、名演员、文学家、科学家,在夫妻生活中只能是普通一员,都有对家事提出意见的权利,都有为家庭尽责任的义务。男方要消除“大男子主义”,女方也不做“妻管严”。夫妻是一个整体,权利和义务也是一个整体,夫担一半,妻担一半,这才是夫妻友好商量的前提。

有一位艺术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管你自身的学识有多少,在组成家庭以前,你能具备这样一个信念,凡事都向对方问个‘你看呢?’这三个字,就可以保证你终生有享不尽的家庭幸福。”况且,夫妻遇事能诚恳地商量,不仅可以维系长久的婚姻关系,还可以使夫妻双方获得健康长寿。

一方在外面遇到来不及商量就自作主张决定了的事情,另一方不要当着外人的面宣布无效或说不行,这样有伤配偶的自尊和威信;如果一方在工作中做出了成就,或在其他方面有所收获,就应与配偶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不要自吹自擂,贬低对方抬高自己,更不能因此而瞧不起对方;如果配偶有自卑感,怕被遗弃,就应当去安慰,并拿出实际行动说明你们是平等的,并没有嫌弃;如果配偶的工作单位不理想,工资又低,也不要轻视对方,或要对方绝对服从自己,或产生对方应该为自己服务的心理。

夫妻千万不要因为双方毫无保留地奉献而抛弃夫妻间应有的礼貌与尊重,抛弃相互商量这个和谐夫妻关系的法宝。

危险期中的夫妻礼仪

(1)责任焦虑期。

在这一时期,夫妻双方开始认识到结婚是一个认真的事。那种以嬉戏与玩乐为特征的生活计划已经烟消云散。责任与焦虑感往往因现状发生变化而突发。比如生下孩子后的照顾问题等。对此,最好的应付是相互维护与建立自尊。建议年轻夫妇在这一期间专门抽出时间做一些两人都乐于为之的事情,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活的快乐上。同时,应该时常相互传递敬重与爱慕之情,以此来巩固和发展爱情。

(2)厌倦劳累期。

家务是这一期间的矛盾焦点。作为妻子,首先要认识到丈夫有愿意分担家务的愿望,并在强化这种意愿。而作为丈夫,既然认识到有责任分担家务,那么就应该实际上担当起来。当然,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应该从思想上沟通,在感情支持中去寻找。

(3)渐渐分离期。

一般说来,到一定时间,夫妻之间会出现所谓的“静默期”,互相之间就很少吐露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似乎没话可说。而且,这种情况是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出现的。这时,男女双方通常就会去找能谈知心话的知交。

(4)七年渴望期。

这是婚姻生活通常说的“七年疥疮期”。“疥疮”一词,反映了这期间痛痒难熬的特点。婚期七年左右是离婚率最高的年份。家庭责任往往会使丈夫产生一些不合实际的渴望。一个能理解他的通融的妻子,会忍受这些怪念头,她可以帮助他调整他的奇思异想,使他的这一渴望放置于他们能力的基础上,与他一起提出一个新构思。有渴望就应满足,只要不是非分之想。聪明的夫妇往往在这时重新调整他们的生活,使之丰富多彩。

(5)实力地位的较量期。

实力地位的较量在大多数的婚姻中反复出现。它通常表现为为钱、为孩子、为性或为姻亲而发生的争吵。这种实力地位较量的可以在任何实力地位失去平衡后发生,这就需要有一个为修复平衡的想法和努力。研究结果表明,日常不愉快所削弱的婚姻幸福感要比愉快所增强的幸福感多得多。因此,力求双方都感到舒适满意,而不是追求输赢高低,努力克服争吵,这是最明智的。这里有几条处理这类纠纷的规则:不要笼统指责,如“你花钱怎么这样厉害?”而应具体逐项地与之讨论能改善关系的改进措施;应听取抱怨,但也应该给予正确的应对;不要老提旧怨;不要把争论暴露在他人面前,可以在双方都轻松而平静的时候作多次讨论;更不要提离婚二字,以免使双方的婚姻关系变得浅薄而失去深蕴。

(6)二十年渴望期。

这个时期有时被人们称为男性“绝经期”。在这期间,丈夫可能突发奇想,如要用家庭积蓄实现暴富的计划,更多的情况是:丈夫变得很难相处。这种病态不仅仅表现在他的头脑中。他失去了往日的精力,感到自己力不从心,他甚至向往年轻人的那种长进,然而,剩下的时间已不足以给他干想干的一切了。这就是他最需要得到安慰与理解的时候。如果他的妻子不能给予他这种理解和安慰,往往会导致他去寻找另一个女性来得到这些。

(7)老年恐慌期。

有些男子害怕年老,然而,因年老而想象自己的年衰力弱,会更快加速年老。除非他们得到帮助,改变这种想象。中年期的男子,虽然体力上不如青年期,但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是可以自豪的。然而,进入老年就不一样了。他们停止了对生活的追求,开始欣赏或抱怨所过的生活,特别是其身边的老伴,应该运用女性的柔情,给予理解和安抚,同心协力与丈夫一起共同战胜恐慌期所带来的恐慌心理。

处理争吵的夫妻礼仪

夫妻争吵可分两种,一是有益的争吵,一是破坏性的争吵。夫妻地位平等,谁也不是谁的附属品,双方都有独立意志。两种独立意志发生了矛盾,争吵才成为可能。因此,争吵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夫妻地位平等。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平常相处之间有些不满,由于顾虑重重,就忍耐着,没有及时把这些意见谈出来,天长日久,矛盾越积越多,终有一天要爆发,这就变成了争吵。通过争吵,一倾胸臆,双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对方心里还有那么多疙瘩,那么多误会,后悔没有早说。现在说的形式虽然激烈了一点,但双方都了解了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也便于解释,便于注意和改正。这样的争吵,倒不如说是交换意见。如果夫妻一方对另一方太顺从,另一方就可能形成坏脾气。比较好的作法是既不大吵大闹,也不一味迁就。如果发现对方有些任性,两人可以好好谈谈。如果对方有时实在无礼,还要顶几句,甚至吵几句,使对方知道在家里不能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从而有所收敛,懂得尊重配偶。这样的争吵,倒不如说是教育。

当然,不争不吵最好。因为一争吵就头脑发热,破坏性的程度也就随着加大。如果真的吵了起来,要马上冷静,冷静不下来就先不说话,然后对争吵做这样的分析:一看争吵的动机,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还是不顾一切地破坏夫妻关系;二看争吵的方式,是有控制地吵几句就适可而止,还是“无限战争”任意扩大“战火”;三看争吵的结果,是吸取教训改善关系,还是耿耿于怀为下次更剧烈的争吵作准备。如果是前者,夫妻双方不妨都来做做这几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