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与风俗(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20315800000006

第6章 传统家庭礼仪(3)

1.自己坦诚,公婆才会真诚。

进了婆家的门,就和婆家的人打交道多了。所以,聪明的儿媳待公婆,会比待自己的父母还要周全。然而,把自己当作家庭的真正一员,就不那么简单了。公婆不喜欢冠冕堂皇,夸大其词,哗众取宠,他们需要的是坦诚。有一个新媳妇一进婆家门,就如实地向公婆讲了自己的缺点:独生女,母亲在家庭中比较能干,家务很少让她插手,受到父母宠爱娇惯,无忧无虑地生活了20多年,生活习惯,处世方式,难免娇骄冷淡,应该让她有一个转变和适应的过程。这一番话,说得公婆咧着嘴笑。可以想得出,公婆以后一定不会在儿子或是他人面前埋怨这个媳妇娇骄冷淡了。即使儿媳有这方面的表现,他们也会谅解,并真的要给她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和转变呢。这样的真诚,就可以得到相互理解。

2.少出怨言,多干实事。

在公婆面前,不要希冀一边耕耘,一边收获,马上得到明显的报答。报答和收获的权利不在自己,而自己所能拥有的,只有不停地毫无怨言地耕耘播种。当然,享受和收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亲手播下的种子,开出芬芳的花朵,也就乐在其中,享受在其中了。向着太阳喷洒香水的,没有身上不沾上几滴的。有了收益,成果明显,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公婆的心也是肉长的,他们是会体谅到的。

3.有错就认错,别人不觉丑。

儿媳在公婆面前,不能保证不出差错。而且,在公婆面前的差错,往往公婆比较敏感。这就要求儿媳及时弥补过失,承认错误,求得公婆的谅解。有个媳妇过门不久,婆婆就把家庭的“财经大权”移交给她。儿媳妇深感责任重大,这财力的分配不均,可是家庭矛盾的火山口啊!就在这火山口上,她想了一个比较巧妙的方法:收支记帐,经常看帐,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年她过生日,邀请了亲朋好友,花费近百元。轮到婆婆过生日时,只花了5元钱买了一个生日蛋糕。儿媳没留心,婆婆也没介意。后来,儿媳查账时发现了,觉得这样做太不公道,有点委屈婆婆了,便马上向婆婆承认了错误。第二年婆婆过生日,儿媳除请来婆婆的亲友外,还特地包了一场电影在大门口放映,为婆婆祝寿,婆婆高兴得逢人便说儿媳胜女儿。

4.孝敬公婆事,儿媳多出面。

感情这个神秘的事物,也是顺应着自然规律的——从量变到质变。公婆儿媳的感情建立,不仅要有主观愿望,还要有实际行动,后者比起前者来更为重要。孝敬公婆的事情,一般由儿媳直接与公婆见面为好,即使那些儿媳胜任不了的重体力劳动,也要由儿媳来向公婆征求意见,做出完全支持的表示。这样做并不是忽视了儿子的作用,恰恰相反,父母完全可以从儿媳的身上找到儿子的影子。而一般来说,儿子持主动态度的孝敬事宜,父母却总会担心儿媳怀有不同意的成分。

5.小叔小姑,小事不小。

公婆比较敏感的,还有儿媳对姑叔的态度。对于小叔小姑的任性好强,要多一些宽容和忍让,多一些慈爱和关怀。对此,公婆的满意程度,往往会胜过对他们的直接孝敬。一位女中学生,对初来的嫂子看不惯。一天,哥哥出差买回一条漂亮的纱巾,她高兴地围在脖子上,可哥哥说这是给嫂子买的,她气得没吃晚饭。第二天她一早醒来,发现枕边放着那条漂亮的纱巾。原来,是嫂子主动让给她的,女学生感动得哭了。这么一件小事,使公婆很高兴,姑嫂关系也大有好转。

6.公婆要“面子”,儿媳多细心。

公婆对生活清苦也许不放在心上,而对是否尊重他们却特别敏感。要是和别人比较,他们感到脸上有光,感到儿媳是爱他们的,心就会与儿媳相通,矛盾就不易发生。即使发生,也能很快得到缓解甚至消除。像家庭的一般经济状况,可详细告诉公婆;建立的收支账本也可拿给公婆过目,让他们对家庭经济现状心中有数,或者干脆让他们管家,既可使他们清楚钱的来龙去脉,又可消除他们的疑虑。

7.翁媳摩擦少,婆媳可借鉴。

在现实生活中,媳妇和婆婆往往摩擦不少,而媳妇和公公的关系似乎比较乐观。这其中的原因大概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互相干涉较少。公公看来,女儿大了,尚且有许多事不宜过问,更何况儿媳?儿媳则想,公公不管闲事,自己更不愿惹是生非。正因为如此,反倒落得个相处甚安。二是人际关系宽松。翁媳接触机会较少,无柴米油盐的频繁交往,加上中国传统的两代异性间相处比较谨慎,使翁媳关系处于一种“无为而治”的宽松环境之中。三是比较注意彼此的身份和处境,出言比较婉转,举止比较和缓。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公婆,儿媳也不可粗心大意。有个老太太年轻丧偶,含辛茹苦将儿子拉扯成人,娶了媳妇,一家人自然笑逐颜开。可是时隔不久,婆婆渐渐沉默寡言起来,甚至暗暗落泪伤感。为什么,原来小两口感情融洽,相亲相爱,休息日丈夫替妻子洗头剪发,妻子为丈夫洗衣擦鞋,嬉笑打闹,旁若无人。婆婆在一旁搭不上话,插不上手,仿佛是个多余的人,在儿子媳妇的谈笑风生中觉得寂寞空虚。从此,每逢休息日,婆婆就离家外出,一走了之。儿子儿媳开始并不理会,后来经亲友的指点,才意识到爱情幸福得“外溢”,似乎容不下母爱的浇灌了。小夫妻诚心诚意地向老人家道了歉,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体贴老人。从此,家庭又变得和睦甜美了。

儿媳,不要忽视自己在家庭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儿子好,一半好;媳妇好,真正好。”

婆媳之间的礼仪

婆婆爱自己的儿子女儿,对媳妇就不一定了。实际上,聪明知礼的婆婆懂得,自己对媳妇疼爱,可以换来媳妇对自己的儿子更加疼爱。所以,婆婆不要过分地在儿媳面前表示对儿子的爱,而应该把爱倾注到媳妇身上。比如,有了好吃的,不要给儿子,不妨全部给媳妇,媳妇因为爱丈夫,会把这些好东西送到儿子嘴里的,这样,婆婆通过媳妇达到了爱儿子的目的,媳妇因得到婆婆的爱,个人的自尊得以实现,对婆婆自然会更加尊敬孝顺。有的婆婆就不是这样,她们对儿女给予的多,对儿媳却是索取的多。看到自己的儿子也干家务,比儿媳也不少干,婆婆会满肚子不高兴。真正把儿媳看作是自家的人婆婆是不会这样做的。婆婆们应知道,只有真心实意地把儿媳视为亲生儿女,以情换情,儿媳才会把你当作亲生母亲。此外。当婆婆的还要注意改进说话技巧,要学会运用恰到好处的夸奖这一魅力无穷的艺术。当然,婆媳接触频繁,有的朝夕相处,儿媳有欠缺之处,婆婆批评两句未尝不可,但要记住:泄怒排恼的批评可能触伤对方的感情,而情热语妙的批评却能感化对方,跟表扬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之。只要婆婆们不对儿媳心存芥蒂,待媳之道是不难掌握的。

婆婆也要关心儿媳的各个方面,尤其要关心她的健康,例如:儿媳怀孕期间,要多问寒问暖,不让她干重活;媳妇坐月子,要尽心侍候,多买些营养品;每逢儿媳的生日,应改善伙食……这些看似小事,却最能使儿媳感动。

有的婆婆是农村来的,住在儿子家,她的一些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肯定不适合媳妇的口味,这时候,该怎么办?是嫌弃,还是忍耐,要看儿媳的修养了,儿媳不要嫌婆婆脏,没有好习惯,要以宽容、高姿态处理这些问题,设身处地站在婆婆的角度想一想,一辈子形成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气,怎么可能经媳妇一说就改变了呢,所以做媳妇的还是不说为好,随她去,这些都不是什么事关重大的事,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儿子出面说一说,而且还要策略,否则婆婆该多心了。相反,农村来的婆婆还有对媳妇看不惯的地方呢,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干涉媳妇,随她去“入乡随俗”吧,尽量多适应儿媳的做法,本身多注意一些就行了。

媳妇们往往有一种感觉,知识层次越高的婆婆越不好相处。实际上,要想处好并不难,婆婆懂得多、教养深、见得广,她的要求就多,这好办,做媳妇的不耻下问就可以了,这样,婆婆也不会无中生有了。那些知识层次高的婆婆们应该注意,不要指手划脚,居高临下,不要自以为多读了几年书就一定能同儿媳处好,其实未必,如果我们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儿媳冷冰冰的,会大大刺伤儿媳的自尊心,高知层的婆婆们应该懂得,你们和儿媳相处好的武器不是你们的学问,而是你们对儿媳的爱心。

媳妇上班前,要跟婆婆道别,有的媳妇只顾和自己的丈夫、孩子道别,忽视了这个问题,婆婆也不会说什么,只是觉得你心里没有她。下班后,先向婆婆问候,诸如“这一天您辛苦了”等等,婆婆听了这话会有多舒服。当媳妇的朋友来了,首先要把婆婆介绍给客人,婆婆也觉得受尊重。还要提醒当儿媳的,就是一定要喊“妈”,不要没有称呼,动不动只说“您”如何如何,你这样做本身就没有把婆婆当成自己的母亲,因此,即使你再有诚意也让人表示怀疑。媳妇的一声“妈”可暖遍婆婆的全身。喊声“妈”比你做什么努力都更能讨婆婆的欢心。

婆婆要尊重媳妇的人格和职业,不能在什么场合都议论媳妇的不是。同样,媳妇也不要在邻居和妯娌、同事之间议论自己的婆婆,说婆婆的坏话。因为互相议论长短,只能使矛盾更加尖锐,更加难于化解,相互之间的误会也就会更深。

婆婆的年纪一大,就愿唠叨,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变化。做媳妇的,不该觉得讨厌,而应感到高兴。婆婆所以把话讲给儿媳妇听,完全是出于一种信任。但如果在她唠叨的时候,你和她发脾气,她的情感外泄必然受阻,虽此一时可以不唠叨,而彼一时非要找机会发泄不可。你表现出心不在焉,婆婆会感到对她不尊重,虽然郁积的苦闷得到了发泄,又产生了新的不快,会继续埋怨你,批评你,唠叨的时间更会加长。所以,只有对她热情,表现出认真听的样子,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当然做婆婆的也应自我克制,不要大事小事都唠叨个没完,唠叨不是大毛病,但是长此以往,会折磨人的神经,使人无法忍受。好婆婆应该是不唠叨的婆婆。

成亲前,婆媳之间很少了解,成亲后,媳妇又自以为是“外人”,因而,婆媳之间,最容易互相猜忌。有些话,本来与己无关,却往往自作多情,往身上揽承,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多想想,如果有的话是出自儿子或丈夫之口,是不是还会猜忌,如果不会,那就是婆媳之间没有通心。

婆媳之间也容易相互挑剔。农村的老太太到城市往往住不下,主要原因是看不惯媳妇睡懒觉,儿子起来做饭。实际上,在城市,男女都上班,男同志做些家务也是正常的,婆婆根本用不着“不顺眼”。

婆媳间贵在相互了解,相互同情,媳妇到婆家之后也要入乡随俗,要克制自己,逐渐适应婆婆家的生活,凡事不能由着性子来,婆婆也是如此,媳妇年轻,许多家务婚前没有干过,需要边学边做,允许出点差错,闹点笑话,当婆婆的要理解,并给予帮助。

人人都有自尊,女人的虚荣心特强,你挑剔她的毛病,她即认为这是有意和她过不去,要她“难看”,因而必然“以口还口,以牙还牙”,这样势必两败俱伤,所以,婆媳间切忌挑剔。

婆媳之间最好不要争吵,因为婆媳之间一旦“破了脸”以后,关系就不太好处了。不过,话说起来容易,避免争吵,需要婆媳都具有很好的品质涵养。如果发生了争吵也不应大惊小怪,认为“反正如此,干到底算啦”,于是相视如仇,互不答腔,而且总是以指桑骂槐的形式表示出来。双方一定要注意礼貌语言,不要出言不逊,说过头话。你骂她“老不死”,她骂你“小畜牲”,日后,还能相处吗?

“夹板”丈夫可敬,凡是婆媳关系处得好的,当丈夫的都起了很好的作用,有些丈夫很聪明,争脸的事儿,让妻子去做,不讨好的事自己去做,妻子和自己的母亲都希望你站在她那边,这时,你只好两边说点谎话,装装糊涂,虽个人受点委屈,但却换来了整个家庭的宁静与幸福。与自己母亲同住的丈夫,更应注意夫妻之间的感情交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同时还应该注意,不要在自家人面前评论妻子的家世,也不要拿妻子和母亲比较,特别是自己的母亲很能干,而自己的妻子在这方面不太擅长时,更不要比较,否则,你将是自讨苦吃。

女婿与岳父母之间的礼仪

一般说来,岳父母与女婿之间,关系是比较好相处的。岳母对待女婿的态度同婆母对待媳妇不同,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女婿都讨岳母喜欢。女婿们若想取得岳母的好感和喜欢,最为有效的办法,要掌握其中的秘诀。

1.岳母面前夸妻子

夸奖妻子,说你爱其女儿,夫妻关系融洽,岳母对女儿的未来放心满意,夸的是妻子,高兴的却是岳母。在岳母看来,女儿是自己一手抚养大的,女儿身上的优点都是自己培养教育的结果。因而看来你夸妻子,实质是在夸岳母。另外,还要想到,做女婿的在岳母面前夸奖妻子,不是你的需要,而是岳父母的需要,是你与岳父母和睦相处的需要,也是你妻子的需要。你的妻子也希望这样做,这意味着你爱她。

女婿对岳父母夸些什么呢?这里向您介绍以下几点内容,不妨试试:

一夸妻子手巧。可夸她会织毛衣,又会做家务等。

二夸妻子善良。可夸她心眼好、善良,会交人处事。

三夸妻子孝道。可夸她孝顺、贤惠,上尊父母,下和兄嫂。

四夸妻子会过日子。可夸妻子善于精打细算,治家有方,会过日子,岳母听了一定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