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与风俗(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20315800000008

第8章 传统家庭礼仪(5)

邻里之间,看上去一家一个门,各管各家事,互不干涉,各得其乐,其实,邻里事,自家事,都处在同一重要的位置上。“远亲不如近邻”,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邻里就成了人们了解社会、改造社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窗口。一个家庭孤立地生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自家的需要了。所以说,邻里关系的发展,是和社会、家庭的发展同步的。否则,很难协调家庭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当然,无论邻里关系如何向纵深发展,对于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些问题也不能忽视。

有的人只关心自家的事,对邻居家的事不闻不问,或自以为清高,或标榜为不多管闲事,一旦事情落到自家头上,这才后悔不已。有位邻居大妈边跑边喊捉住前面的小偷,邻居的小两口迎面却侧身让小偷跑了过去。大妈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他俩:偷的是你们家的东西。等这小两口明白过来,全力去追赶时,小偷早已逃得不见踪影。很显然,不关心邻里,会影响自家利益的事很多。“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结果,只能是自家门前雪成堆,自家瓦上霜也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过去,盛行“一家有饭吃,十家不欢喜”,“杀不得穷就致不得富”,“出一个地主就穷一方土地”的陈腐观点。现在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一个富裕人家就是一个榜样,从他家身上得到深刻的启示,天宽地活,各显神通。想大干事业的人,同行尚且都不是冤家,又何况邻居?

邻里之间有了矛盾,自家不应站在局外,更不能幸灾乐祸,“看戏不怕台高”,而应当抓住问题的实质,给予适当的劝解。有一位邻居看到隔壁家的牛在吃自家的秧苗,顿时火冒三丈,拿起一把铁锹就要去铲那牛的后腿,一场纠纷发生在即。一位邻居大嫂见了,急忙上前劝解说:“有话好说,牛腿铲不得。前些天看到报上登了一条消息,说的就是砍伤了别人家吃秧苗的牛,结果赔了一千多元。你这一锹下去,少说也有上百斤力量,万一打出个事来,赔钱又误工,几头划不来。”这位邻居听说后虽怒气未消,然而手中的铁锹却情不自禁地放了下来。

邻里相处,还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和自家要好的两位邻人之间有了矛盾,自家处在中间左右为难,和谁也不好亲近,生怕得罪了另一个。这时,“我”的重要地位就很突出了。

第一,不要唯恐天下不乱,火上浇油,激化矛盾。

第二,充当中间人,不偏袒任何一方,两家都走走,最好能把他们约到一起,弃前嫌,修旧好。

第三,要尽力为他们的合理要求服务,不要躲躲闪闪,以免发生误会。要想与邻里相处得好,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具有与邻居和睦相处的主观意识。

2.不背后议论,不猜疑嫉妒,谈笑逗趣要讲分寸。

3.对邻人表示亲切,见面主动打招呼。

4.当听到邻居家的呼救声时,要立刻出门去设法援救。

5.乐于参加一些联系邻居感情的活动。

6.每次开自家电视机、录音机或收音机时,都能想到邻居,将音量开到适当程度。

7.邻居小孩无意走进自家,要热情招待他们,并欢迎再到家里玩。

8.适当的时候主动拜访邻居,养成拜访邻居的习惯。

9.当邻家有人外出远行时,要主动给他的家人适当的照顾。

10.对于公用场地,不随便吐痰,不乱扔瓜果皮及其他污染环境的东西,并能主动清扫。

邻里交谈的礼仪

邻里间发生矛盾的一条重要原因,便是无视差异,不想邻家和自家有何不同,只从自家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一厢情愿。邻里间的交谈技巧,应建立在正视差异,区别对待的基础上。具体说,至少应掌握如下10条:

1.来了新邻居怎么办?

新老邻居的首次交谈很重要,双方都会对首次交谈留下印象,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给日后的交往创造成功的条件;恶劣的第一印象,也会给日后的交往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么新、老邻居怎样建立这第一印象呢?

寒暄式。老住户虽然还不知道新邻居的姓名,仍应主动招呼,问寒问暖:“你是刚搬来的吧?”“搬个家不容易呀,累坏了吧?”等等,主动招呼,会使人感到热情开朗,感情的纽带便开始建立了。介绍式。新老住户一般没有第三者作介绍,双方可自作介绍,说说姓名、工作单位、住几楼几室等。要简单、明白、爽朗。一经介绍,就便于称呼和继续交谈了。

讨教式。新住户可主动讨教,问问孩子入托、买菜打油、道路交通等问题,请老住户参谋指导。“讨教”、“请您帮助”、“请您指导”等言词,激发对方自尊心,敬重谦恭,能使之产生好感。

探询式。“您家几口人?”“您老高寿?”“您的工作单位离这儿远吗?”……这类探询能使双方较快融洽起来。但应记住:不能连珠炮式的不断询问,象“查户口”一样;不能问得过深,如“您工资多少,奖金多少?”“您女儿有男朋友吗?”等等,初来乍到,双方心理上有距离,问这类问题,会使交谈陷入尴尬局面。

2.邻家腌月赞随便怎么办?

楼上的住户不拘小节,晒衣服也不看看邻家晒着棉被,给淋湿一大片;拖完地板,拖布窗口一搁了事,脏水滴滴答答全流到楼下;糖纸果壳经常乱丢,到处都是……对此,有的邻居暴跳如雷,常会找上去兴师问罪。会处理事情的邻居则不这样,他们会在当时悄悄地将弄脏的衣物洗净了事。过后再与楼上邻家闲谈时谈起:住楼上的要小心点,一不留意,把脏东西往下扔,弄脏了人家,自己还不知道呢?这不,上次我家老头把烟头往窗下一丢,烫坏楼下一件衣服,直到昨天才知道呢。前天,我家姑娘晾着的白绸裙,被您家的拖布水淋脏了,您大概也不知道吧?坦诚、和缓的话语,推己及人,没有责备埋怨之情,唯有互相提醒、共同约束之意,容易被对方接受。一般说,对腌月赞随便的邻居,应该适当谅解,适当提醒,不伤感情。提醒次数多了,对方也会慢慢注意了。

3.邻家贪小便宜怎么办?

有些邻居就是爱贪小便宜:能沾就沾,能贪就贪,在公用的地方能多放个纸篓也是好的。为这类小事闹翻自然不应该,但听之任之,又很感别扭。和这种人交往有几个方法:一是逐步了解。观察分析其贪小利的原因,从生活习惯、生活观念等方面入手。弄清了原因,可使自己在交谈时有的放矢,不意气用事。二是适度批评。使之看到贪小利之弊,又诚意指出其问题。三是正面感化。自己要宽宏大度,豁达处事,主动真诚地帮助对方。天长日久,当对方真正理解了你的一番诚意后,便会由衷地感激你,友好交往了。对此类邻居,一不能讽刺挖苦,二不能“寸土必争”。

4.邻家蛮横无理怎么办?

有些“常有理”的“铁邻居”,处处不让人,事事硬三分,逞能霸道,以邻为壑。这是够让人心烦的了,但还是有办法的。决不能以不文明对付不文明,要以理服人。以理服人的办法有三条:首先是用舆论制约,邻里间团结一致,用公正的集体舆论,促使其讲理;其次是当众论理,当着大伙,心平气和,有理有据地说服对方;再次是依靠组织,通过单位领导、居委组织等的协调,也能有较好效果。当“铁邻居”态度有所转变时,就应热情欢迎。在“铁邻居”家有什么困难或不幸时,要主动帮助,热情关心,决不能幸灾乐祸。困难时的帮助和慰问比什么都重要,常会使“铁邻居”一改旧貌。

5.孩子间吵架了怎么办?

分两步进行:自责。决不能袒护自己的孩子,要当着邻家的面,批评自己的孩子:“你比小明大,怎么不让着点,快向小明说对不起。”等等。慰问。损坏邻家孩子的玩具,要主动赔偿,这是物质补偿;要是碰痛了邻家孩子,要说点温暖的话语:“这药水可灵啦,擦上就不疼了,乖乖,不哭。”“看,阿姨有糖果……”这是感情补偿。孩子间很快言归于好了,假如一味责怪邻家的孩子,常会使大人之间反目。

6.听到搬弄是非的话怎么办?

邻里纠纷,不少是“长舌妇”们搬弄是非引起的。处理的办法是:慎思明辨,决不轻信;到此为止,决不传话;事实不明,决不附和;提醒对方,注意影响。

7.邻家发生争吵怎么办?

有五条必须注意:不介入,不敷衍,不武断,不偏袒,不刺激。介入纠纷自然不对,冷漠地应付,敷衍式劝架,也使人大失所望。应该弄清情况,找到症结,热情相劝,把话说到当事人心上。用委婉的话语“降温”,有时还可用幽默的话作润滑剂,缓和气氛,平息矛盾。也可先劝双方脱离接触,把某一方请到自己家中,好言相劝。

8.邻家老人爱唠叨,小孩爱吵闹怎么办?

设身处地,体谅和随和,言谈婉转,区别对待。老人爱诉说,你可耐心听听,既能建立感情,又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对有病的老人,可提供一些治疗信息或土方。闲暇时,可与老人拉拉家常。这样,你在老人心目中就会成为可亲近的人。你要看书,邻家小孩来吵闹,不可厌恶训斥,应以机智的话语引导:“平平,你不是爱当解放军吗?我有小军帽、小机枪,哒,哒,哒,冲啊……怎么样,拿着去走廊玩吧!”孩子很高兴的走了,你也获得了清静的环境。

9.邻家经常喧闹,影响你的工作或休息,怎么办?

办法是:入乡随俗,在了解中求谅解。先要顺应形势。如邻家的小青年爱结伙打扑克,还大呼小叫的,吵得你睡不安。你可干脆过去与他们聊聊,可也打上几圈牌,互相了解,有了感情,你再提醒他们:“我的小爷们,可别这么高声大叫,我要是在睡觉,可要六神不安了!”感情相通了,这类提醒也较易被接受。以后他们知道了你有早睡的习惯了,他们往往是会压低声音的。在谅解的前提下,尽管生活习惯不同也能和睦相处。

10.邻里交往中受到不友好的待遇怎么办?

不报复,不责问,不怨人,先扪心三问;一问自己有什么话说过分了?二问自己有什么事做得影响他人利益了?三问对方对自己可能有什么误解?然后采取相应的致歉、解释、说明,但这必须在心平气和之后。

邻里之间的礼仪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是人们生活中谁都会碰到的一种普通的关系,人在社会上生活,只要不离群索居,总是要在街坊村落之中或左邻右舍之间,同他人和其他家庭发生邻里关系,即彼此的交往。搞好邻里关系,既能增加相互友谊,又有利于家庭生活。那么,邻里间应遵守怎样的礼节礼仪呢?

1.住在楼上。住楼房的邻里住的比较近、集中,每户对每户都有一定的影响,关系尤为重要。搬桌子、放椅子,动作要轻些,不要穿带钉的高跟鞋在屋里走来走去;有小孩的家庭,对孩子的一些活动量也应限制,不要任他在屋里乱喊乱跳,玩具使劲往地上扔。有的楼房质量不太合格,地板渗水,所以拖地的时候,不要水淋淋的,也不要在地上洒水,以免渗到楼下的天花板上。阳台上养花要注意,摆稳放平,以免掉下去砸着行人;浇花时,要注意防止水流到楼下弄脏人家的衣服。有些住户,晾衣服杆儿伸到了阳台外,这时晾滴着水的衣服和墩布也要考虑楼下邻居的衣物,不要人家的衣服刚干,你又给人家滴上水和泥点儿了。有人在阳台上养鸽子,在阳台上搭鸽子笼,一来有碍环境美观,二来鸽子乱飞到处拉屎,弄得别的人家阳台也很脏,所以,知礼的人是不会在阳台上养鸽子的。冲洗阳台应该找下雨天,而不是大晴天,以免排下的污水弄脏别人的衣物。做饭、洗菜时注意,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往下水道里扔,如果发生堵塞,并不是你们一家遭殃;用厕所也有这个问题,有时一楼厕所冒水,都是因为楼上居民所致,所以一定要自觉。

2.住在楼下。住在楼下容易受到影响,要有一些宽容精神。楼上有时往下扔东西、泼水、弄脏了你晾的衣服;楼上拖地或倒的水弄湿了你的天花板,这时你一定忍耐,切忌乱敲暖气管,你可以敲开他们的门,礼貌地提醒他们,让他们下次注意,或和他们讲清楚明天你还要上班,你以和颜悦色的态度,他怎么会好意思无礼呢。住在一楼的居民,尽量不要养鸡、养兔,可以种些花草,因为不管你怎样注意,养家禽总是要影响别人的,再说,夏天到了,臭气熏天的,也很不卫生。

3.楼道。邻居们都有义务使楼道干净、整洁。现在住楼房的人家屋里收拾得非常干净、漂亮,有的还很豪华,但楼道的情形就不是这样了,楼道属于公共地方,有的邻居就不以为然,垃圾倒得满楼道都是,堆放的杂物也妨碍了楼里的人们上下楼。因此,要格外注意。楼道定期值日,轮流打扫,不要把大的杂物、硬壳物硬往垃圾道里扔。容易堵塞,整楼的人受害,尤其是夏天,垃圾道一堵,蚊蝇满天飞。臭气熏天。住在几层的居民都不应占用过多的地方;有的人在楼道里堆煤放杂物,只给行人留出一点地方走路,别人买个稍微大一点的物品都搬不上楼,自行车更不能堆放在楼道里,让别人过都过不来。有的居民还有在楼道里生炉火的习惯,这既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安全的。因为炉火的烟煤气都是往楼上走,如果楼门不严,邻居们都有煤气中毒的可能,因此,应该避免在楼道生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