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重任是“苦差事”
在工作中,许多年轻人都颇有才华,但却有个致命弱点——缺乏挑战重任的勇气,把重任当作“苦差事”,总认为工作安排不合理,采取惟恐避之不及的态度。这种职业心态将妨碍员工的专注工作。
其实,重任是你展露才能、勇气和责任心的大好机会。有时候,即使你拥有担重任的精神,也未必有这样的工作让你做。所以,碰到这种自我表现的机会时,决不要有一丝一毫的勉强,要心存感激才对。
当然,这样做需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因为这一类工作,大都是非常辛苦而且吃力不讨好的,即使你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也不一定能达到效果。即使如此,你还是应该勇气百倍地默默耕耘。
一位老板在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杰出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有专注于本职工作的精神,勇于向重任挑战的人。”具有讽剌意味的是,世界上到处都是惧怕挑战的人。而勇于向重任挑战的员工,犹如稀有动物一样,简直供不应求。
事实上,“苦差事”往往比那些表面看起来华丽动人的工作,更能激发人的斗志及潜在的乐趣。专注员工之所以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因为他们能够从这样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即使心中不满也从不抱怨,仍然默默地做事,而且他们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甚至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也不多想。因为他们坚信,只要付出肯定就会有回报,而且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所以,如果你惟恐自己吃亏而跟着大家一样推卸重任,那就等于自己把机会往外推。
当然,人生谁也难免会碰到徒劳无功的事情,然而,惟有专注工作的员工,才有可能在职场的角斗中赢得老板的青睐。如同禾苗的茁壮成长必须经种子的发芽一样,专注员工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勇于挑战重任的精神。在复杂的职场中,只有经过磨砺,不断力争上游,才能脱颖而出。
人生道路是很漫长的,从眼前分析来看或许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甚至是“瞎忙活”,但日后说不定就会有意外的收获。相反的,眼前看起来很荣耀的事,或许很快就褪色而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所以说,如果你认为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就会吃亏,因而与其他人一样排斥这个工作,那你就和其他人一样了,永远也普普通通的一员。如果你能够主动接受别人所不愿意接受的工作,并能够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你就能够克服困难,达到他人所无法达到的境界,获得他人所永远得不到的丰厚回报这也包括老板的器重。你也会成为一名超越普通员工的不一般的优秀员工。
挑战重任,就意味着抓住了机遇,因为机会总是装成“苦差事”的样子。作为公司的一员,要想使老板重用自己,要想展露自己的才能,就必须化重任为推动力,做到面对任何问题都能声色不变,并处之泰然,妥善解决。因为企业在发展过程,总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苦差事”的困扰。
所以,工作中遇到重任,不要认为工作分配不合理,不要犹豫不决,不要依赖他人,要敢于做出自己的判断。只要你处理掉这些“苦差事”,你发展的契机也就悄然降临,你无形中取得了胜人一筹的竞争优势,你也就立下了汗马功劳。否则,你一辈子也是碌碌无为、平平庸庸的。
对工作总是抱怨
在每个公司里,都有这样的员工,他们总是对工作吹毛求疵,不断地抱怨,致使心情烦躁不堪,不能安心工作,导致他与其他员工都不能一心一意地做好工作。
人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是某种行为、思想态度在脑海深处逐步成型的一个漫长的过程。习惯因其形成不易,所以一旦某种习惯形成了,也就具有很强的惯性,就很难根除。人的一生中会形成很多种习惯,有的是好的,有的是不好的,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影响很大,而不好的习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会更大。吹毛求疵和抱怨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一旦形成这种习惯,将导致你在工作上三心二意,马马虎虎。
专注员工从不会因心中不满而埋怨老板、上司以及同事的不是之处,他们总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先从自身找原因。
然而,在一些组织里,有些人觉得自己已经在工作中投入了很多,却没有马上得到回报而心有不甘,或感觉不受老板器重时,总是会说些抱怨的话。这样一来,久而久之,你的进取心将被磨灭,你只有通过抱怨来平衡自己。然而,这种吹毛求疵的抱怨行为恰好说明他们所遭遇的处境是咎由自取的。
汤姆和杰克在某知名企业做秘书工作,此企业在业界口碑很好,发展也极快,有业绩的员工都能快速得到提升,两个人对工作都很满意,他们都表示要尽心尽力做好这份工作,而且他们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但过了几个月,二人的工作态度开始有所变化。汤姆因为自己的业绩一时得不到回报,开始抱怨老板,对公司也表示不满。这样一来,本来根基尚浅的汤姆更无法做好本职工作了,甚至有几次还出现了大错误。
杰克与汤姆有所不同,看着那些被提升的同事,心里虽然也羡慕不已,但他把羡慕的心态转化为激励自己奋发的动力,暗地里与那些被提升的员工较劲。杰克做事很认真,他将工作中所遇到的事,诸如重要数据以及老板的指示等都记在工作备忘录上,并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有一次,老板出去洽谈业务,临时需要两个数据,几个业务主管所报数据相差甚远。正在老板和主管不知所措之时,杰克立刻掏出备忘录,报出了老板所需的精确数字。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向杰克投以钦佩的目光。
自此以后,老板对杰克另眼看待。事隔不久,杰克便会被提升了,而汤姆却被“扫地出门”。
其实,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才能改善处境。相反,那些抱怨不停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养成真正专注的习惯。多做一点对你并没有害处,也许会使你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但会使你养成专注本职工作的好习惯。
抱怨和吹毛求疵对谁都没有好处,少一些抱怨,集中全部精力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始终如一地干下去,用实力去证明一切,这样你就会给老板留下深刻的印象,老板会视你为左膀右臂,你难道还没有机会发展吗?
被工作恐惧统治
在工作中,恐惧不时出现在我们身边,它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让你无法始终如一地、坚持不懈地做好本职工作,使你在挑战面前莫名其妙地却步,不敢承担重任,使你无法更好地掌握和利用时机。无论是面对职场前程的追求,还是在人际关系处理上,恐惧都是妨碍专注员工走向锦绣前程的头号敌人。
工作恐惧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害怕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担心该做的工作做不好,觉得自己可能会被公司开除,害怕同事在上司面前打你的小报告等等。在内心充满这样那样的恐惧状态下工作,工作状态是可想而知的。即使能力再高的人,也无法一心一意地工作。因为他的大脑被这种恐惧充溢,犹如天空中笼罩着锅底般的乌云一样,整个人处在黑暗的地狱,神经系统时时受到煎熬,致使自己变得神经兮兮,在种种担忧和恐惧的纠缠中盲目处事,无法始终如一地坚持工作。
更糟糕的是,久而久之,让恐惧统治自己工作的习惯一旦养成,就算没有具体实际或明显的理由,也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和不安。很显然,你的精力与时间将被这些障碍所消耗,你根本没有精力去做本职工作,而且你会对工作中所冒的任何风险都恐惧不已。
由此可见,被恐惧统治工作的人,根本无法专注工作,不能专注本职工作的人,就无法在工作中取得业绩。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的员工,从不掩饰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并积极寻求补救的办法。
萨姆是纽约电气公司的职员,他生来遇事便生恐惧。
他非常在意上司的言行,上司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个漠然的表情,都令他感到失业的恐惧。更为严重的是,每做一件事,他总是先想别人会怎么评价他。一想到别人会提出反对意见,会否定他的想法,他就无法安心工作,于是事情也就做不好了。最后,他总是没有让人满意的工作业绩,上司不得不把他列入淘汰的名单。
毫无疑问,萨姆是工作恐惧心理的牺牲品。恐惧会让人盲目,使人无法正常发挥自己的潜能。一旦你在工作中受到了恐惧的控制,那你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做好工作。恐惧是意志的地牢,一旦它跑进里面,开始侵占你的思想领地,它就将伪装起来刺杀你的灵魂。恐惧是强盗,它掠夺人们的力量,麻痹人们的思维,摧毁人们的自发性、热情和自信。
卡瑞是个聪明的工程师,他开创了空调制造行业,是世界著名的卡瑞公司的负责人。
年轻的时候,卡瑞在纽约州一家钢铁公司做事。有一次,他要去密苏里州的匹兹堡钢铁公司安装瓦斯清洗器。这是一种新型机器,他们经过一番精心调试,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机器总算可以运行了,但性能还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指标,可以说,卡瑞失败了。
卡瑞对自己的失败深感惊诧,仿佛挨了当头一棒,竟然犯了肚子疼的毛病,好长时间没法睡觉。最后,他觉得忧虑并不能解决问题,便琢磨出一个办法,结果非常有效,这个办法他一用就是30年,其实很简单,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此方法克服工作恐惧:第一步,卡瑞坦然地分析自己面对的最坏结局,如果失败的话,老板会损失两万美元,自己很可能丢掉差事,但没人会把他关起来或枪毙掉。这是肯定的。
第二步,卡瑞鼓励自己接受这个最坏的结果。他告诫自己,自己的人生历史上会出现一个污点,但还可能找到新的工作。至于老板,两万美元还付得起,只当交了实验费。
从心理上接受了最坏的结果以后,他反而轻松下来了,感受到许多天来不曾有过的平静,肚子也不疼了。
第三步,卡瑞开始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改善最坏结果的努力中去。
卡瑞尽量想一些补救办法,减少损失的数目,经过几次试验,他发现如果再用5000元买些辅助设备,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果然,这样做了以后,公司不但没损失那两万美元,反而赚了1.5万元。
如果卡瑞当时一直担心的话,恐怕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恐惧的最大坏处,就是会毁掉一个人的能力,恐惧使人思维混乱。
人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能不能放开手脚做事。所谓放开手脚做事,就是集中精神,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由此可见,战胜恐惧的关键便是鼓足勇气采取行动。
一个伞兵教练曾说:“跳伞本身真的很好玩,让人难受的只是等待跳伞的一刹那。在跳伞的人各就各位之后,我让他们尽快度过这段时间。曾经不止一次,有人因幻想可能发生事故而晕倒。如果不能鼓励他跳第二次,他就永远当不成伞兵了。跳伞的人等待跳伞的时间拖得愈久就愈恐惧,就愈没有信心。”
其实,在做工作时,每个人心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恐惧,但专注员工会鼓起勇气把恐惧转化为采取行动的动力。行动能够抚平焦虑不安的情绪,提升人们的信心,在锻炼中不断战胜内心的恐惧。而你若一味地等待、拖延,只会增强恐惧感,最后让你永远停滞不前。
当你接手一项你没有把握的工作时,你一定要马上行动,不再犹豫。很多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样困难,你可能会很顺利地就做好了。即使第一次没做好,你也不要被恐惧吓倒,同样要积极地行动起来。你可以认真分析一下问题的症结所在,看看自己做的是否合上司、部门和公司的要求,是否对公司是很重要,如果你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与同事讨论或向上司请教,赢得他们的支持,然后再去做。如果工作确实有难度,你还可以将它细分成容易执行的小任务,各个击破,一步一步地完成。当你始终处于行动的状态中时,你就不会感到恐惧的存在了,它会慢慢地从你的身上溜走。当你圆满完成任务再回头看看时,你会感到克服恐惧原来也很简单。
恐惧会让你故步自封,窝在自己的小城堡里不去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也不愿去迎接工作中的种种挑战,使你失去创造性,这时,你需要训练自己并,在考虑任何工作时,把比较有创造性的想法列成清单,同时列出利与弊,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然后挑选出最好的方法,用它去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这样你就充满自信,抑制住心中的恐惧,让自己变得更有行动力,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
在南方某市,街市上有一个捞鱼的摊子。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摊前,购买网捞鱼。或许是渔网太薄了,鱼一碰就破了,接连破了三张渔网,他却一条鱼也没有捞到。摊位旁的一位老者意味深长地对年轻人说:“你总是捞那些又大又漂亮的鱼,渔网自然无法承受。这样下去,你永远也不会有收获的。”
现在许多年轻人内心充满了激情和理想,然而一旦面对平凡的生活和琐碎的工作,就变得无可奈何了。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然而一旦面对具体问题,就会不知所措。正如上文的年轻人,总想捕大鱼,最后却一无所获。当代年轻人最容易犯眼高手低的毛病——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这个错误的工作习惯也是身在职场者不能专注工作的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