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成功者的成功仅仅归功于深思熟虑的能力和高瞻远瞩的思想,那就失之片面了。他们真正的才能在于他们审时度势后付诸行动的速度,这才是他们最了不起的,这才是他们出类拔萃、居于实业界最高、最好职位的原因。
什么事一旦决定马上就付诸实施是他们共同的本质,“现在就干,马上行动”是他们的口头禅。
我们正处在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稍有迟疑,就可能使原来非常杰出的构思,在片刻之间变得一文不值。因此,今天所想的好主意今天就得实行。
与立即行动相反的是“拖延”。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存在拖延的习惯,想得好好的事,就是迟迟不能付诸实行。“等明天”、“等合适的时候”、“等条件具备才干”、“等找到工作”、“等结婚”、“等小孩子长大”、“等退休”……这样等下去,最后可想而知,结果是“等到下辈子吧”。
拖延是行动的死敌,也是成功的死敌。拖延使我们所有的美好理想变成真正的幻想,拖延令我们丢失今天而永远生活在“明天”的空想等待之中,拖延的恶性循环使我们养成懒惰的习性、犹豫矛盾的心态。这些就使我们成为永远只知抱怨叹息的落伍者、失败者、潦倒者。
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生活如同一盘棋,你的对手是时间,假如你行动前犹豫不决,你将因时间过长而痛失这盘棋,你的对手是不容许你犹豫不决的!”拖延是这样的可恶,然而却又这样的普遍,原因在哪里?
成功素质不足、自信不足、心态消极、目标不明确、计划不具体、策略方法不够多、知识不足、过于追求十全十美。
如果知道了自己拖延毛病的真正所在,那么你也就找到了解决拖延习惯的具体方法,按照本书的提示,立即去提高自己的成功素质,缺什么,补什么。
以下是克服拖延、立即行动的对策探讨:
1.增强自信心。立即将要做的事作个规划安排,能马上做的就马上做,不能马上做的,定下明确具体的时间。
2.增强规划自己的能力。每天检查自己的得失,做出第二天的行动计划。
3.提高策略水平,多想办法和计谋。比如将繁杂的工作适当分解为许多小的行动步骤,一次做一点。
4.限时完成任务,给自己一定的激励和约束。
5.破釜沉舟,自断退路,自我逼上梁山,阻断借口。
6.寻求帮助,找合作伙伴或取得别人的支持。
7.不要追求十全十美。
下列是几种克服拖延的实用小技巧,很有参考价值。
1.分类找原因技巧
是什么原因使我无法做某项工作?寡断?害羞?无聊?无知?散漫?恐惧?疲倦?无法忍受不愉快?缺乏必备的工具?一字一句具体指出拖延某事的原因,区分类别。如能正确地认清问题,则解决方法就会变得相当明确。如原因是信息不足,则可以开始寻找必需的资料。
2.大腊肠切片技巧
如果工作相当艰巨,则稍稍暂缓,拿出纸来做思考,记下完成工作的所需步骤,步骤的幅度愈小愈好,即使它们只需花费一到两分钟,也须分别记下。
这个艰巨的工作就像一条未被切割的大腊肠,庞大、皮厚、油腻,难以入口,但若切为薄片,则相当引人垂涎。将艰巨的工作分开看待,即是每个小小的即时工作单位,就像可以马上享用的腊肠片,而非整条腊肠。
3.引导式工作
假设想拖延写信,不要试着去强迫自己(因为已经试过,且没有效果),只要采取一小步骤,当做完此步骤,便可以决定是否要继续去写信。这步骤可能是看看信的地址,或将纸转入打字机,或取下纸来,或写下想提出的要点。任何事皆可,只要是明显的身体行为。这是打破内心困顿的方式,其理论基于:事物静止时依旧是静止着,运动时依旧是运动着。
4.5分钟计划
有些工作难以分割成小块,如想清理积压如山的公文,大约需要一小时,实在很难将它简单分割成“即时工作”。这时,可试试5分钟计划,和自己做个约定,允诺以5分钟做这工作,时间一到,便可自由去做想做的事,或是继续5分钟。不管工作多么令人厌烦,仍须常常去做5分钟。5分钟后,若不想接着继续干,则不要干,约定就是约定。在将工作撇开之前,记下另一个5分钟工作的时间。
5分钟的时限,无论多讨厌的工作也变得不那么讨厌,而且常常有种可炫耀小成就的骄傲感。
此外还有记日记、和自己对话、利用录音机和自己对话、让信得过的亲朋好友固定时间督促检查你的工作等等方法来克服拖延。
如果你想规避某项杂务,那么你就应该从这项杂务着手,立即进行,否则,事情还是会不断地困扰你,使你觉得烦琐无趣而不愿意动手。
忙碌的人不肯拖延,他们觉得生活正如莱特所形容的那样:“骑着一辆脚踏车,不是保持平衡向前进,就是翻覆在地。”效率高的人往往有限时完成工作的观念,他们确定做每件事所需的时间,并且强迫自己在预期内完成。即使你的工作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也应该经常训练自己。当你发现自己能在短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时,一定会惊讶不已!
如果你希望一件事能快速而圆满地完成,那么请交给那些勤奋而忙碌的人吧。那些懒散的人,他们精于滥竽充数和偷工减料,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自己处理事情的真正能力。他们不肯迎接每天的挑战来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人们都知道,面对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无论多么繁忙都能腾出时间去做。但是,面对那些无趣的工作,我们总是轻易推脱,甚至有意无意遗忘。
不论做什么事,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行动之前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望,定什么样的目标。你应该懂得,你用什么标准衡量自己,别人就会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估你。爱默生说:“紧紧追踪四轮车到星球上去,要比在泥泞道上追踪蜗牛行迹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
人生要想成功,就要一点一滴地奠定基础。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确实达到之后,再迈向更高的目标。
全力以赴造就非凡成果
世界上许多成就大事者都是一些资质平平的人,而不是那些技艺超群、睿智的人,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年轻人取得远超于他们实际水平的成就。这令很多人感到费解,为什么那些不如我们聪慧,在学校里排名靠后的学生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人生的旅途上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其中的一些人尽管在学校里受人轻视,但是,他们后来却能专心涉足一个领域,潜心钻研,最终取得了成功。虽然他们才智平平,但他们注意点滴积累,为达目标全力以赴,而那些所谓才智超群、多才多艺的人却仍在四处涉猎,毫无目标,最终一事无成。
许多人深知自己天资不足,这种自知之明推动着他们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己潜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后天的学习和补充。他们决心让父母和老师刮目相看,彻底改变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坏形象——一个不聪明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智力不如自己那些聪明的兄弟们,但是他们下定决心要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深知自己才能的有限,所以他不奢求像全才那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只是选一项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才能,然后奋发图强,充分利用这项才能。这样他比那些多才多艺的人更容易专心致志。他不用常常想着还要去做好其他的事,他只知道,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一心一意发展某一专项才能。
人们常说,天才、运气、机会、智慧和态度是成功的重要条件。的确,除了机会和运气外,其他因素在人生的征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具备了一些或所有条件,并不等于就一定能成功,还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目标明确、坚持不懈、不畏艰难、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
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无论他是否是大学里的高才生,也无论他比社区里的同龄人多么出众,如果他不具备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他就永远也不会成功。许多人都因为缺少这种品质而令关心他们的人失望,人们原本期望他们会成为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律师或者著名医生,但是他们没有做到。
坚持就是胜利。人们总是相信坚忍不拔、意志坚定的人。无论他们做什么事情,刚开始做时人们就知道,他们一定会赢。因为每一个了解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底的。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勇往直前的人;是一个能够从哪儿跌倒就能从哪儿爬起来的人;是一个能够虚心接受意见的人;他永远坚持自己的目标,永不偏航,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情况他都能镇定自若。
对于格兰特将军做出的决定,谁也别想让他有丝毫的动摇,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他的行动。他的眼里只有一个目标:取得胜利。至于取得胜利需要多长时间,要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对于他来说都是小问题。他说:“即使花去整个夏天的时间也要攻下那条战线。”他就是这样一个意志坚定、不屈不挠的人。
与格兰特不同,惠灵顿关心的问题并非取得胜利,而是怎样前进,向着目标争取一丝一毫的进步。为达目的,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也会毅然前行。
在美国历史上,像平凡者成功和天才失败的例子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那些看似愚钝的人有一种顽强的毅力,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的决心,一种不受外界事物影响,不偏离自己目标的能力。而那些所谓天才、自命聪明的人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东一下西一下,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不想做,结果白白耗费了精力,浪费了他们的才华,到头来依旧成绩平平。
你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你的个性、独立性、决心和意志。只有具备了这些东西,你才不会在偌大的人群中人迷失方向。你的问题,你的迷惑,别人不会帮你解决,也没办法帮你解决,你只能依靠自己去解决,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幸福和成功。
一辆火车,不管制造得多么精致,若缺少蒸气的动力,将寸步难移。蒸气是火车的动力,热情就是人的动力。一个人不管能力多么非凡,才能多么全面,除非他满怀热情,否则一定与成功无缘。就像蒸汽推动火车前进一样,热情推动一个人前行。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你都需要这种动力,它能让你飞越障碍,克服千难万险,勇往直前,实现目标。
热情带给你无限的动力,激起你深藏在体内的潜力,可以弥补你能力上的不足,帮你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