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探寻捷径(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20320600000015

第15章 积累知识(1)

书中自有黄金屋

如今,藏书已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了。一个缺少书报杂志的家庭就如一所没有窗户的房屋。孩子通过置身书籍之中学着去阅读;他们在摆弄书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知识。现在,一个没有良好阅读氛围的家庭是难以为继的。

据说,亨利·克莱的母亲是通过当洗衣工挣钱为他买书的。

那些读书条件好,那些有字典、百科全书、历史著作、参考书和其他好书可以读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能受到知识的熏陶,而且几乎不用额外的花费,既没有浪费时间,又学有所长;但如果要在学校、学院和大学里学习的话,将要花上十倍于买书所需的开销。另外,好书能为房间增色添彩,孩子乐意呆在这类舒适的房间里;而那些被疏于教育的孩子则会急于离家而去,逃得远远的,这样就极易陷入各种陷阱和危险之中。

在书香的气氛里成长对孩子是大有裨益的,如果允许一个聪慧的孩子经常接触一些好书,摆弄它们,熟悉它们的封面和标题,那么他从这些书中吸收的知识量会大得惊人!

很多人从不在书上做记号,从不折书页,也从不在经典段落下划线。他们的藏书非常新,就象刚买来一样,但通常他们的头脑却一贫如洗。尽管在你的书上做记号吧,在书上做笔记吧,这样才具有真正的价值。一个年轻时就会恰当使用图书的人会日益变得睿智,日益有作为。

即使衣衫褴褛、鞋履破敝,必要时也不要吝于买书。如果你不能给孩子提供大学教育,你可以给他们准备些好书,以此来升华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卓尔不群。

从小生活的家庭不正是对一个人进行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吗?正是在家里,我们形成了伴随我们一生并能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生活习惯。也正是在家里,持续不断的精神和心灵教育会决定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

不少抱负远大的男孩和女孩一直渴望提高自己的修养,然而却被家中其他人的有害习惯给耽误了。这类家庭中所有其他的人整晚整晚地闲聊说笑,不思进取,目光短浅,除了庸俗解闷的故事书之外不会读其他任何东西。这样,家里的有志之士经常被揶揄取笑,直到心灰意懒,失去努力的勇气。

家里年幼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读书学习,他们就不会让别人这样做。孩子顽劣成性,喜欢胡闹和恶作剧。他们也很自私,只知道自己玩耍,从不管其他家庭成员是否想单独读书或学习。而只有家中形成了一种积极生活、努力学习的习惯,它才会成为一种乐趣。年轻的家庭成员就会以一种渴望玩耍的心情盼望着学习时刻的到来。

新英格兰有这样一个家庭,这个家庭的父母和所有孩子,一致同意每晚都腾出一些时间用来学习或是进行某种形式的自修。晚饭后,他们会尽情地娱乐放松。他们有规定的游戏方式,所有的玩闹持续一个小时。然后,当到学习的时间时,整个房子静得连落根针都能听得见。每个人都坐在自己的地方读书、写字、学习或者从事某种脑力工作,决不允许任何人说话或是干扰别人。如果有哪个家庭成员心不在焉,或是出于某种原因不想学习,他至少也得保持安静,不得打扰别人。任何让人三心二意、分散注意力的因素、所有会打断思考连贯性的干扰都被彻底杜绝。全神贯注地学习一个小时,比心猿意马地学习两三个小时要有更大的收获。

如果每个浪费时间的家庭能在这样的家庭过上一晚的话,将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弥漫在这个家庭里的愉快、宁静、智慧、和谐的气氛使人不知不觉中感到振奋,使人抱着更美好的憧憬。有时候,一个家庭的习惯会受到一个果敢的年轻人的影响而发生彻底的变化。如果他立场坚定地宣称他不会成为一个失败者,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他会抓住机会并付出坚忍不拔的努力,那么这个家庭的气氛也许会因此而扭转。

全力以赴、不断进取、脚踏实地的名声会吸引所有认识你的人的注意力。你将会获得多次晋升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是不会光顾那些懒得费力往上爬的人的。

即使是最为忙碌的人,也有大量时间被浪费掉了,如果这些时间能好好安排的话,会派上很大的用场。

如果一个商人直到没有任何其他事情打扰才去处理重大事务,那么,他又能做出多大成就?一个优秀的商人早上一走进办公室就应该立刻投入到这一天的重要工作中去。他比谁都清楚,如果他先处理所有的琐碎事务——所有细枝末节的琐事——包括接待每一个想见他的人,回答人们想问的所有问题等等,那么还没等他着手处理正事之前,下班时间就已经到了。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总是能设法找到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求知若渴,如果一个人常思进取,如果一个人嗜好读书,他就会不断给自己创造机会。

心在哪里,哪里就有宝藏;志在哪里,哪里就有时间。

舍弃次要的东西而抓住最重要的东西,舍弃今天看来愉悦惬意之事而去抓住长远来说最利于我们之事,这不但需要勇气,还需要决心。人们总是忍不住为了当前的快乐而牺牲掉将来的利益;忍不住把读书计划一个劲往后推,同时却享受着无所事事的悠闲,或是浪费时间来耽于安乐、搬弄是非。

世上最伟大的事业都是由那些工作起来有条不紊、时间安排得当的人完成的。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印迹的人无不懂得时间的可贵,无不惜时如金。

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

如果你想发展一种怡人的享受形式,培养一种新的兴趣爱好,获得一种你从未体验过的全新激情,那么就开始阅读好书和好杂志吧!而且要每日不误。开始阅读时量不要太大,因为这样会使你感到疲累,每次读一点,但每天都要读一些,不管阅读量有多小,如果能持之以恒,你很快就会获得一种阅读的兴趣——读书习惯;渐渐地,这种习惯会带给你无穷的满足和纯真的快乐。

在一所健身房里,常常能见到一些懒洋洋的人,他们不是按照系统的训练课程去锻炼肌肉,而是漫无目的地在器械之间走来走去,时而练一、两分钟举重,时而拿起哑铃又扔下,时而又在双杠上晃荡一两下,就这样一点点耗掉时间和体力。这些人与其这样,还不如离健身房远一点,因为他们意志薄弱,不够坚韧,这使得他们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弱了肌肉的活力。一个想从健身锻炼中获取力量的男人或女人必须要系统的训练,而这就需要意志力。他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否则只会拥有松弛的肌肉和发育不全的体格。

体格健身和精神健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但系统性同为二者所必需。这可不是读书时只浅尝辄止的人——不是那些乱看一气、一本接一本地拿起来、无精打采地翻着页码就草草看到结尾的人能做得到的——应该通过阅读来加强和发展心智。

要最大限度地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你就必须抱着目的去读书。坐着躺着,懒散地读书,除了消磨时间外别无目的,这样只会使人懈怠。

当你精神疲惫时,千万别去看那些只有全神贯注才能把握的书,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一无所获。读这类书,一定要做到精神饱满、全神贯注。这对防止走神是极为有效的。现在,由于很容易就能获得大量阅读的材料,很多人看书都不那么专心了。

有目的地看书,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正在变得开阔,意识到我们正在摆脱无知、褊狭和一切蒙蔽心智、阻碍进步的东西,还有什么能比这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呢?

卓有成效的阅读必定是全神贯注的阅读。一个人在看书时,应当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书的内容中去。

消极阅读在效果上甚至比随意阅读更有害。仅坐在健身房里并不能锻炼身体,同样,消极阅读也不能增长知识。当思想昏昏沉沉,精神东游西荡、散漫无际时,阅读只会虚耗精力,摧折意志,弱化智力,使大脑迟钝,使人无法把握重大问题和疑难问题。

你从书中获得的东西未必是作者的思想,而可能是你自己领悟到的体会。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如果你读书的动力并不是来自于对知识、对更为深广的文化的渴求,那么你必不能从书中获得最大的益处。但是,如果你那干渴的灵魂啜饮作者的思想就象焦土吸吮甘露一样,那么你的潜力和你身上隐伏的能量,就会象土壤里延迟发育的幼芽和种子那样,终会勃发出新生命来。

你应当象卡莱尔、象林肯——象所有从读书中获益的伟人那样读书——整个灵魂都浸润在所读的内容里,聚精会神,而对书外的一切都毫无知觉。

约翰·洛克曾经说过,“阅读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些知识素材,是思考把所读的内容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要最大限度地从书中获益,读者还必须是一个思考者。仅仅熟悉一些事实并不等于获得了力量。用一无是处的知识来填充大脑无异于一个劲把家具和摆设塞入我们的房子,直到我们自己没有立锥之地。

食物只有被充分消化吸收,变成血液、大脑和其他组织的一部分后,它才能化为体力、智力和肌肉。同样,知识只有被大脑消化吸收,成为你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后,知识才能成为力量。

如果你希望获得知识上的力量,除了看书要全神贯注外,还要形成这种习惯:经常合上书,坐着想一想,或是站起来走走,想一想——定要思考,要沉思,要默想。要在脑海中反复思量你读到的东西。

书籍中的知识只有被你的思想吸收,被纳入你的生命,它才成为你的东西。你初次读它的时候,它是属于作者的。只有当它成为你内在的一个部分时,它才是你的。

很多人认为只要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只要在任何闲暇时都一书在手,那么他们必然会变得富有教养、智慧通达,其实不然。与阅读相比,思考要重要得多,沉思、默想我们读到的东西,就如消化吸收我们所吃的食物。

一些傻瓜只知道一个劲地给自己灌输知识,不停地阅读,但是他们从不思考。当获得几分钟的闲暇时,他们就会拿起一本书来就读。也就是说,他们总是在吞吃精神食粮,却从不消化吸收。

一个年轻人几乎阅读成癖,他手头无时无刻不拿着一本书、一本杂志或是一张报纸。他总是在阅读,家里、车上、火车站里,他获得了大量知识。他对知识有着极度的热情,然而他的思想却被永无休止的填鸭式阅读给弄僵化了。

让每个读者都记住弥尔顿的话吧:

谁阅读不辍,阅读时无所用心不假思索,

谁就会心意茫然,满腹狐疑,

对书虽了如指掌,自己却肤浅直白,混沌未开,

只知为精细之物收集琐碎的玩意,

象块只能吸水的海绵,

象孩子在沙滩上采集鹅卵石。

韦伯斯特小时候,书籍很少,也很珍贵,他从未想过书只会被读一次,而是认为它们应该被刻入记忆,被一读再读,直到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伊丽莎白·布朗宁说:“书读得太多,如果与我们思考的不成比例,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相信,如果我能少读一半的书,我会更聪明些,会有更出众的才能,会有更高的鉴赏力。”

生活宁静淡泊的人不会象其他人那样容易分心,他们想得更深入,思考得更多。他们读得不多,但他们是更好的阅读者。

读书时、学习时你都应该全神贯注,就象你在磨刀石上磨斧子,为的不是你从石头上获得什么,而是使斧子变得更锋利。

黄金有价书无价

书的最大好处不总是在于我们所记得的内容,而在于它们的启迪,它们对塑造性格的巨大影响。

“你不是在图书馆,而是在你自身、在你的自尊、在你履行责任的意识中找到‘青春泉、长生丹’和所有其他永葆生命活力的东西。”格列高里说,“阅读一本好书是件意义重大的事——甚至比过好的生活意义更重大——读好书能产生一种能量,防止人的衰老。”

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并不只是能力、教育和知识。仅仅具备知识并不意味着就具有力量;没有融入血液之中的知识,不能解你燃眉之急的知识用处都不大,在紧要关头都帮不了你。

实际上,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必须在他的学习过程上成为他本身的一部分。所有的教育必须被转化为力量。那些已经融入一个人体内的、随时可用的少量知识要比空泛而无用的大量知识能成就更多的事业。

格莱斯顿的经历最好不过的说明了书籍能带给一个人的好处和一个人该怎样对待他的书籍。格莱斯顿本身要比他的职业生涯伟大得多。他超乎议会之上,越出政治之外,不断成长着,他对于智力的发展抱有极大的热情。毫无疑问,他那独特的天赋也适合在教会工作,或者他也可以在牛津、剑桥做一名出色的教授,但是时势把他推上了政治舞台,于是他立刻顺应环境对自己做了调整。他是个博学多才、善于读书的人,他通过书籍和生活思索着自己的人生道路。

爱好读书、进入书的世界,其中一个巨大好处就在于书籍能使人精神放松,使人镇定自若。

远离我们自己的事务,远离烦恼、羞辱、沮丧、灰心,随心所欲地进入一个美丽快乐的世界,这是一桩多么奇妙的事啊!

如果因为重大打击或痛苦而变得心灰意懒,那么就要把心情恢复到最佳平衡点和正常状态,就得把它置放在一个理智的环境里——一个积极向上、令人振奋的环境里,而好书是很容易提供这种环境。有一些人,他们曾饱受精神折磨,心理几乎要失去平衡了,但是后来他们被伟大的书籍吸引住了,书的劝喻力量使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