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穴道按摩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20323900000002

第2章 有效的全身穴道对症疗法(1)

头·脸部的病症疗法

脸部痉挛

脸部皮肤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有些差异,其实是与肌肉融为一体的。所以,脸部神经一旦收缩,皮肤也就同时伸缩做出表情。

每个人之所以能在高兴时表现出愉快喜悦的模样,悲伤时露出愁容满面的神情,都是因为脸部神经的作用。如此重要的脸部神经机能,若处于兴奋状态,就是痉挛。相反的,如果机能虚弱不振,则会引起麻痹。

痉挛大多发生于眼睛、脸颊及嘴巴周围。眼睛四周是因眼轮肌的肌肉痉挛。脸颊及嘴巴四周则是由于口轮肌的肌肉痉挛。

脸部痉挛是由于三叉神经痛、生殖器官疾病、精神紧张或兴奋所引起。但是,一些原因不明的脸部痉挛,大多出现于更年期的女性。

假如病情恶化,当然需要接受专科医师的治疗并辅以穴道刺激。症状轻微的话,只要进行穴道刺激即可治愈。

1.对症的穴道

内眼角的睛明、瞳孔正下方的四白,颊骨下的颧髎、耳前的下关、耳下的翳风。

2.对症按摩疗法

首先必须确定是脸部哪一处的肌肉痉挛。选择符合肌肉的最有效穴道,做穴道刺激按摩。进行刺激之前,要先按摩颈部及整个脸部,以缓和肌肉紧张。颈部可以用四指从耳下摩擦至喉咙部位。而脸部则由内向外进行。

眼睛四周抽动时,用力按压位于内眼角和鼻根正中央的睛明穴。以用力按压即松手的做法,相当有效。另外,眼尾和外侧的眉毛附近,也需指压。

脸颊抽动时,用力按压位于眼尾下方,颊骨隆起处的颧髎。要诀是按压5~10秒。

同法按压下关。在距耳朵前方2寸,用手指由耳朵前面沿颊骨压至鼻部,有个凹陷,嘴巴一张开就消失的地方,即是下关。

嘴唇附近痉挛时,指压四白或翳风。

四白位于瞳孔正下方1寸,一压即感觉刺痛的地方。按压方式是以反复用力压放来进行。

翳风位于耳下,耳垂向后压,耳垂末端刚好对着的地方。脸部神经正好通过翳风的深部,所以,要仔细地指压。假如外出或上班时突然发生痉挛,可以按压翳风和下关。要诀是用拇指慢慢且用力压5秒之后,稍微指压再按压,反复进行,痉挛会逐渐平息。

面部神经痛

面部神经痛是人到中年后,尤其是女性,经常会发作的面部疼痛,即平时所说的三叉神经痛。只要受风寒刺激或疲劳等,就会反复发生这些症状,一旦停止发作,疼痛就会无端消失。疼痛发作一次约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通常,只要发生一次,就很容易再次复发。刚开始可能只是颜面半边觉得胀痛,日后,会变成针刺般剧痛,甚而不能说话,导致失眠。因此,其特征是患者经常因害怕发作而心神不宁,可导致神经过敏,筋疲力尽。

同时也会引起肌肉麻痹,颜面半边疼痛。从这些特征即可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偏头痛,眼、耳、鼻的疾病区分开来。

分布在脸部的三叉神经,左右分别各有三条分支,每一分支引起的疼痛部位都不一样。

第一支分布于额头、眉宇、眼睛和鼻之间。如受侵犯,会导致前额部、前头部、上眼睑及鼻子的疼痛,又称为眼神经痛。

第二支分布于脸颊到上颚间神经。如受侵犯,从下巴到上唇、上排牙齿间都会疼痛,又称为上颚神经痛。

第三支分布,以下颚到舌、耳朵、太阳穴为中心。如果受侵犯,侧头部、耳前,下唇和下排牙齿间都会疼痛,又称为下颚神经痛。

其中最常见的是第三支所引起的下颚神经痛,是一种以老年人居多的疾病。

现代医学还未研究出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但是,三叉神经痛痛起来却真的令人无法忍受。须耐心持续进行穴道刺激,以缓和疼痛。

进行穴道刺激之前,必须知道是哪条神经支线产生问题,再着手治疗。

倘若出现眼睛四周、脸颊附近疼痛的症状,应轻压以下穴道。假如痛得厉害,则可确认是分支神经痛。

内眼角的睛明穴或眉头的攒竹穴处疼痛,是第一支神经痛。眼睛下面的四白穴处疼痛,是第二支神经痛。耳前下关穴处疼痛,是属于第三支神经痛。

如果痛得无法进行脸部穴道刺激时,宜先用毛巾热敷后颈部,再按摩后颈部或肩部,以消除紧张。直至手指得以触摸脸部后,再进行穴道刺激。

对症按摩疗法

①内眼角至额头的疼痛(第一支神经痛):取睛明、攒竹、阳白。

②脸颊疼痛(第二支神经痛):取四白、巨髎、颧髎。

③下颚疼痛(第三支神经痛):取下关、颊车、大迎。

头痛

头痛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症状,平日的轻头痛一般没有什么大碍,但其如果是因感冒或眼、耳、鼻、牙齿、神经痛或是头颅内的疾病引起,则应就医将病因消除。

若是疲劳、气候变化以及女性生理期等原因引起的不明的头痛,则可采用穴道刺激疗法。

头痛的症状大致分为三种。

①头像脉搏跳动般疼痛,发作时眼前出现白光,并出现呕吐现象,属于血管性头痛。

②聚精会神工作之后,肩部肌肉僵硬以及后颈部到头部之间疼痛,属于筋收缩性头痛。

③心情烦闷导致头痛,属于心因性头痛。

这些头痛,都可借助刺激穴道来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而被消除。

1对症的穴道

头顶的百会、太阳穴的悬颅、颈后的天柱、风池、手肘的曲池。

2对症按摩疗法

整个头沉重疼痛,或是头部跳疼时,按压百会穴特别有效。位于头顶处,两耳之间通过头上画一条线,和通过鼻子及眉宇之间向上延伸线的交叉点,用手指由头顶按压百会约3~5秒钟,以感觉有阵痛为准。

偏头痛时,最适合按压悬颅。位于太阳穴的部位。在眼睛旁边,牙齿用力咬合,肌肉向上隆起处,用四指揉捏或以拇指按压悬颅。

颈后疼痛时,可按压天柱,位于颈后发根,两条粗肌肉外侧凹陷处,另外,按压天柱旁的风池穴也有效。以两手拇指按压天柱和风池,剩余四指置于耳朵附近,向上方用力按压。此时头如果略向后仰,加上头的重力作用,更具效果。

此外,再用拇指压手肘上的曲池(位于手肘弯曲时产生横条皱纹,桡侧靠近拇指侧)。按压穴道的同时,如果按摩整个头部,效果会更佳。

①从头部正面至头顶的百会,再至颈部。

②头部左右,距离3厘米左右的两侧。

③耳朵四周和顶部的天柱,通过风池至耳后。

④从太阳穴到后头部。

用两手慢慢按摩以上①②③④所描述的部位。按摩流程很重要,所以,必须依序进行。

(一)眼眶及额头疼痛

对症按摩疗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指压位于内眼角的睛明。目的在于抑制神经兴奋,所以应稍加用力。

接着,以同样方式指压眉头处的攒竹。

再以同样的方式指压阳白。阳白位于瞳孔的正上方,眉毛中央向上1寸的地方。

以这三个穴道为重点,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做画圆的方式指压。

然后轻轻摩擦额头,方法是与眉毛平行,用指腹自额头中心向左右轻轻摩擦。之后再改用手压方式按摩。将眉毛和发际之间分成三部分,要彻底进行按摩。

经由以上的穴道刺激,额头、上眼睑和鼻子四周的疼痛,自然得到缓解,逐渐变得舒畅。

(二)脸颊疼痛

对症按摩疗法

四白位于瞳孔下方1寸,神经分支刚好在皮肤下的地方。所以,即使是健康时,用手按压也会感觉麻痛。以指腹按在上面微用力做画圆方式指压。

巨髎在四白正下方,由鼻翼向外移一个手指宽的地方。也和四白一样用指腹指压。

颧髎位于脸颊,眼尾的正下方。脸颊骨隆起处的下方呈凹陷,即使健康时按压也会有痛感。以稍微用力的指压法按压此处;之后,用指腹做画圆方式由眼头通过四白按摩至耳朵;再由眼头通过巨髎按摩至唇边,效果更佳。

(三)下颚疼痛

对症按摩疗法

下关位于脸颊,距离耳朵2寸的地方。用手指沿颊骨向鼻翼按压时,有个凹陷的地方,嘴巴张开其凹陷就不见了。如果此部位疼痛时,可以指腹稍微用力施以指压。

颊车位于脸颊下方,嘴巴张开耳前鼓起处,此处靠向耳朵形成凹陷,疼痛时可以指腹用力按压。

仔细地指压这两个穴道之后,最好再用指腹画圆,通过这两个穴道由下颚按压至耳下。

这些穴道刺激对侧头部、耳前、下唇和下排牙齿间的疼痛有效。眼睛疲劳视疲劳的发生,通常多伴随全身性疲劳发作,很少纯粹只是眼睛疲劳。眼睛涩、眼花、眼睛看东西复视时,往往都有头痛或目眩、肩酸、呕吐、消化不良之类的现象发生。

其原因大都是一般肉体疲劳或精神疲劳、睡眠不足等。如果总感到眼睛疲劳,则极可能是白内障或脑肿瘤,若是置之不理,可能会引起失明。应该尽早看眼科医生以确定病因。

如果不是严重原因引起的眼睛疲劳,可用手轻轻做穴道刺激,非常有效。

1.对症的穴道

位于眼头的睛明、眼尾的太阳、头顶的百会、顶部的天柱、肩部中央的肩井。

2.对症按摩疗法

眼睛疲劳的同时会伴随头痛或肩酸,所以,要刺激头部、头颈和肩部的穴道,不只限于眼睛四周的穴道。

首先,用拇指按压眼头和鼻根头的睛明。

太阳穴略靠近眉尾和眼尾的正中间,是治疗眼睛疲劳有效的穴道。用拇指或四指以画圆方式在该穴指压。

接着用四指按压眼睛周围的骨头边缘,千万别直接压眼球。方向是由眼头向外,刚开始不要太用力,慢慢施力。并且将两手的四指置于微闭的眼睑上,慢慢地轻压10~15秒。

眼睛四周的穴道刺激,反复做3~4次,就会感觉相当舒服了。

伴随头痛、头重、肩酸症状者,则需再仔细按压百会、天柱、太阳和肩井。尤其是感觉头部沉重时,特别适合按压天柱和太阳两个穴道。天柱位于后颈部的发际,两条粗肌肉外侧的凹陷处。天柱是治疗眼睛内部疼痛的有效穴道。由天柱向耳后,用拇指反复指压3~4次,疼痛会趋于缓和。另外,还需分别用各指指腹用力按压眼尾的太阳。

百会位于两耳通过头顶连线和由鼻子、眉间至头顶的连线的交点上。按压时会感觉疼痛。可以用指腹用力按压。

肩井位于肩部中央,由乳头向上延伸至肩部的线上,可以用食指和中指按压,或是用食指和拇指按压。

不只是眼睛四周的穴道,连头部、颈部和肩部的穴道也加以刺激,眼睛的疲劳将完全解除,且整个人恢复舒畅。

耳的病症疗法

耳鸣

耳鸣是人体常发生的一种症状,通常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像蝉叫声般的耳鸣,大多是听觉神经发生异常,是一种非常难治的症状,称为感音性耳鸣;另一种是低音耳鸣,是中耳炎或耳管狭窄引起的,称为传音性耳鸣。

即使是健康的人,在登山或乘车进入隧道时,也会耳鸣,这即是传音性耳鸣,穴道刺激疗法是针对传音性耳鸣而言的。慢性耳鸣是现代医学无法有效治疗的疾病。不过,目前已发现新的穴道,利用穴道刺激尤其是针灸疗法,可有效治疗慢性耳鸣。在一般家庭中,无法进行针灸治疗。以指腹进行按压或指压,可减轻耳鸣现象。

1.对症的穴道

新发现位于颈后的耳鸣调整点。耳上的角孙、耳后的窍阴、耳下的翳风、耳前的听宫。

2.对症按摩疗法

耳鸣调整点位于后颈部中央向外倾斜1寸的地方,和天柱及风池连成倒三角形,为倒三角的顶点。此穴道位置刚好位于两条粗肌肉交叉处。进行穴道刺激,以便松弛这些肌肉,对颈部周遭因肌肉紧张压迫耳管所引起的耳鸣,有很好的疗效。以手触摸耳鸣调整点,大多感觉有硬块。

用拇指按此耳鸣调整点,耳鸣声如果变小就用力按压,变大则轻轻按压。可在平时任何时候按压。

角孙位于耳尖正上方入发际处。用中指或食指按压此处。

窍阴位于耳后,乳线突起之上方的凹陷处。可用中指或食指按压。

翳风位于耳下,耳垂向后,压耳垂末端刚好碰到的地方。可用拇指按压。

听宫位于耳前、小耳垂前的凹陷处。可用中指或食指按压。

耳鸣时按压耳朵四周四个穴道之后,症状会减轻。每天进行这些穴道刺激,效果更佳。

鼻的病症疗法

鼻塞

鼻塞通常在鼻中隔弯曲空气流通不畅,和鼻黏膜充血肿大空气不能流通情形时发生。这在医学上称为鼻中隔弯曲症或肥厚性鼻炎。有时可能出现脓性鼻涕,引起副鼻腔炎。症状恶化时,需找专科医师治疗。但如果是感冒或睡眠不足所引起的鼻塞,或流鼻涕产生的鼻塞,则不妨施行穴道刺激疗法。

鼻塞会引起头痛等症状,对可以用嘴呼吸的大人而言尚好,如果发生在吸食母乳或牛奶的婴儿身上,则是相当麻烦的症状。务必进行穴道刺激,以减轻鼻塞症状。

1.对症的穴道

头顶的百会、鼻翼两侧的迎香、后颈部的天柱、天柱外侧的风池、后颈部低头时隆起之颈骨下的大椎。

2.对症按摩疗法

首先,只要用指针刺激天柱和风池,即可缓解鼻塞现象。所谓“指针刺激”是中国盛行的方法,是用指腹垂直按压穴道,使用食指或中指以画“9”形状的做法按压。

天柱位于颈后,是在发根处两条粗肌肉外侧的穴道。风池在天柱的外侧,凹陷中央和耳后骨块的正中央。

接着按压头顶的百会,可治疗鼻塞引起的头痛或头沉。百会位于耳朵通过头上连线和由鼻子、眉宇至头上的连线的交点上。

迎香不只对鼻塞有效,对嗅觉衰退也有效。位于鼻翼的两侧,用指针刺激方式按压此处。

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以按压大椎穴道特别有效。

婴幼儿则不可用指针刺激,只要轻轻抓天柱四周或轻拉其四周的毛发即可。

分别针灸各个穴道也有疗效,简便的方法是将粒针贴于天柱或风池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