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20324100000013

第13章 泄泻

治泻验方

【主治】菌痢、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出现的腹泻。

【组成】羌活、苍术各90克,川乌60克,生大黄100克,生苦杏仁70克,颠茄片8毫克×100片(或5毫克×100片亦可)。

【用法】苍术用米泔水浸泡一夜,切片,麻油拌和,文火炒之;杏仁去皮尖。六味药共碾细末,装瓶备用,切勿漏气。3岁以下小儿每次服0.3~0.6克,4岁以上小儿每服0.6~0.9克,成人每次服1~1.5克。日服3次。

【附注】菌痢白多于红:车前子、生姜各15克,煎汤送服。

红多于白:生、熟山楂各30克,车前子15克,煎汤送服。

消化不良腹泻及水泻不止:车前子、生姜各30克,煎汤送服。

慢性肠炎:小米粥送服。噤口痢(毒痢):用生腊肉骨或火腿骨煎汤送服。

化湿止痢方

方一

玉米须50克煎水去渣,与薏苡仁50克煮粥,加白米糖30克。

方二

赤小豆25克,茯苓粉30克,与粳米25克煮粥,加白糖30克。

方三

绿豆25克,粳米25克,与茯苓粉30克煮粥,加白糖30克。

方四

葛花5克,冬瓜丁50克,与粳米25克煮粥,加蒜泥、盐、味精若干。

方五

鲜马齿苋50克,与粳米煮粥,加盐、味精若干。

方六

鲜紫苋菜50克,与粳米煮粥,加盐、味精若干。

涩肠止泻方

方一

石榴汁60克,红糖30克,拌入炒黄糯米粥内。

方二

炒黄糯米50克,与白莲须5克煮粥,加白糖30克。

方三

百草霜15克,白糖30克,调入粳米粥。

方四

熟柿汁60克,白糖30克,调入粳米粥,肠塞者忌。

方五

芡实25克,与粳米25克煮粥,加白糖30克。

方六

甜拷扁橄榄4个,去核切碎,拌入粳米粥。

方七

柿饼2个切碎,与炒黄糯米50克煮粥,加红糖30克。

方八

柿霜5克,红糖30克,拌入糯米粥内。

润肠通便方

【组成】炒松子仁30克,蜂蜜30克。

【用法】加入糯米粥内服食。

治久泻方

【主治】久泻不止,由于有陈积在肠胃之间,积1日不去,则泻1日不止,治宜先去陈积,而后补之。

【组成】厚朴、干姜、甘草桂心、附子各100克,大黄20克细锉。

【用法】先以前五味用水2升半煎八合,并将大黄切碎,水一碗,渍半日,煮汤与前汁相和,再煎取六合,去滓,分3次服,1日服尽。

治热泻妙方

【主治】热泻者,夏月热气,乍乘太阴,与湿相合,如水之注。故一名暴泄。其候腹痛自汗,烦渴面垢,脉洪数或虚,肛门热痛,粪出如汤。

【组成】香薷500克,白扁豆250克微炒,厚朴(去皮姜汁炙熟)250克。

【用法】上药研末,每服15克,以水煎服。

治内消方

【主治】本症之原,当由热中所致,小便多于所饮,令人虚极短气,食物皆消作小便,而又不渴。此病虽稀,极属可畏。

【组成】急用枸杞枝叶500克,蒌根、黄连、石膏各150克,甘草(炙)100克,五味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温5服,日三夜五。困重者多喝,渴即饮之,若恐不能治愈,可改用:铅丹1克熬则研入蒌根、甘草(炙)各5克,泽泻2.5克,胡粉1克熬研入,石膏白石脂、赤石脂各5份。

【用法】捣研为散,水服方寸匕,日3服。少壮人一匕半,患一年者,服一日瘥;二年者,2日瘥;丸服亦佳,1服10丸,以瘥为度。此方用之如神。忌海藻,菘菜。

治寒泻方

【主治】寒泻一名鹜溏。其源为脾气衰弱,及寒气在下,遂致水粪并趋大肠,色多青黑,宜温之。

春夏

【组成】川桂枝、白芍药白术各25克,甘草(炙)10克,水煎服。

秋冬

【组成】白芍药白术各15克,干姜(炮)25克,甘草(炙)10克,甚者则除去干姜,加附子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