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20324100000041

第41章 综合病症(12)

方七

【主治】理气止痛,清热解毒。用于乳痈之郁乳期。

【组成】陈皮30克,甘草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1日2服。

方八

【主治】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用于乳痈未溃者。

【组成】银花24克,紫花地丁12克,蒲公英15克,连翘9克,青皮6克,陈皮6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乳腺增生症

方一

【主治】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组成】醋炒柴胡9~15克,橘核、荔枝核、赤芍各30克,夏枯草、山慈姑、僵蚕、王不留行、三棱、莪术各15~30克,煅牡蛎(先煎)30~60克,鹿角霜15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15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以后改汤为丸继服3~6个月巩固疗效。

【附注】偏寒加干姜、肉桂、制附片;偏热加黄芩、龙胆草、山栀;气血虚加黄芪、当归、太子参、白术;阴虚加元参、鳖甲、龟板;阳虚加干姜、肉桂、制附片、仙茅。经前乳肿严重加制香附;偏热加广郁金;偏寒加金橘叶、青皮;痛经严重加乳香、没药、失笑散。月经期去三棱、莪术;偏热加茜草炭、炒丹皮、益母草;偏寒加荆芥炭、干姜炭、三七粉或云南白药。

方二

【主治】疏肝理气,活血化淤,软坚散结。

【组成】当归12克,瓜蒌30克,乳香、没药、甘草各3克,橘核、荔枝核各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附注】效果不显时加昆布、海藻各15克。行经期暂停药。

方三

【主治】疏肝理气,活血化淤,滋阴通络。

【组成】当归、鸡血藤各12克,白芍、柴胡、王不留行、香附、丹参、路路通各10克,白术16克,玄参15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于每月经前10日开始服药5~7剂,3个月为1个疗程。

【附注】心烦易怒加山栀、丹参各10克;乳房胀痛加桔梗、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肿块坚硬加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各10克,伴有纤维瘤加夏枯草15克;阴虚加生地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0克(冲);月经不调加仙灵脾、仙茅各10克。

方四

【主治】疏肝理气,活血化淤,化淤散结。主治乳腺增生病。

【组成】柴胡、芍药、香附各12克,青皮、丹参、三棱、莪术各9克,生牡蛎30克(先煎)。

【用法】隔日1剂,每日服2次,以水煎服。每月15剂为1个疗程。

【附注】经期、经前乳房肿痛显著,肿块增大,并随喜怒而消长,可加延胡索、金铃子、橘核等;乳房肿块较大,胀痛明显可加桃仁、红花、王不留行、炮山甲,白芍改为赤芍;乳痛较轻或无痛,肿块较大,质中等度,酌情加海藻、昆布、全瓜蒌、茯苓、白术等。

方五

【主治】活血祛淤,化痰软坚。

【组成】鹿角、丹参15克,穿山甲、红花各3克,三棱、莪术各9克,当归、没药、玄胡、淫羊藿、牡蛎各10克,黄芪2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六

【主治】行气活血,化痰散结。用于乳腺小叶增生。

【组成】制香附10克,丹参、元参、牡蛎、黄药子、菟丝子、各30克,淡海藻、淡昆布、青皮、白芥子各15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乳房纤维腺瘤

方一

【主治】开气化滞,散结消肿,清热化痰。

【组成】全蝎160克,瓜蒌25个。

【用法】将瓜蒌开孔,把全蝎分装于瓜蒌内放在瓦片上焙存性,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3克,连服1月。

方二

【主治】活血化淤,化痰软坚。

【组成】当归75克,乳香、没药、甘草、香附各30克,大瓜蒌(焙干)8个。

【用法】上药共研末,每次60克,水煎渣加入黄酒30毫升为引(不能饮酒者可不加),晚饭后服用,每日1次。

方三

【主治】散结消核。用于乳癖。

【组成】巴豆(去皮取仁)、黄蜡各120克。

【用法】先将黄蜡置锅内用文火熔化,再将巴豆仁倒入炒之,约经6~7分钟,以巴豆仁变黄色为宜,去火,滤出黄蜡溶液(此液有毒,不可再用),迅速将巴豆仁摊于竹筛上,并不时搅动,勿使相互粘结,待巴豆仁上黄蜡凝后收起备用。每日3次,每次5粒,要求整吞(不可破碎)温开水送下,1个月为1个疗程,停10日,再服第2疗程,以愈为度。

乳泣

方一

【主治】疏肝扶脾,凉血清热。用于乳头溢液症。

【组成】柴胡、白芍、焦白术、茯苓、丹皮、生山栀各9克,当归12克,旱莲草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溢液鲜红或紫红者加龙胆草6克,仙鹤草30克;溢液色清黄者加生薏苡仁15克,泽泻9克;乳腺囊性增生加菟丝子、仙灵脾、锁阳各12克;大导管乳头状瘤加白花蛇舌草30克,急性子9克,黄药子12克。

方二

【主治】养阴清肝,益气调血。主治闭经溢乳综合征。

【组成】生地15克,女贞子、旱莲草、赤芍、白芍、丹皮川楝子、白术、当归、丹参各10克,黄芪、党参、牛膝、泽泻各12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

【主治】平肝降火,凉血活血,理气散结用于乳汁出症。

【组成】当归、牛膝、红花、赤芍各6克,橘核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四

【主治】益气养血,补气固涩。用于妇女断乳后乳汁自溢。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陈皮、柴胡、当归、熟地、白芍各10克,川芎、升麻、柴胡、炙甘草各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月经先期

方一

【主治】补气养血,固冲止血。用于气虚型月经先期,量多。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2克,升麻6克,当归10克,仙鹤草30克,煅牡蛎30克,益母草12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有血块者加香附10克,山楂炭20克;心悸失眠加枣仁12克,远志10克,柏子仁10克。

方二

【主治】固冲摄血。主治虚热伴气虚之月经先期。证见月经提前,经血量多,8~10日始净,色淡红,有血块或无血块。

【组成】当归10克,丹皮10克,熟地10克,白术10克,菟丝子10克,泽泻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桑寄生10克,白芍5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荷叶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

【主治】清热凉血,止血调经。用于月经先期量多,色紫或鲜红,质稠黏。

【组成】地骨皮12克,丹皮9克,生地12克,白芍9克,当归9克,川芎4.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四

【主治】滋阴凉血,和血调经。用于月经先期,经色紫而量多,时挟血块。

【组成】丹参9克,地骨皮15克,白芍9克,生地9克,玄胡12克,知母12克,黄柏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月经后期

方一

【主治】养血调经。用于血虚型月经后期、量少。

【组成】泽兰10克,益母草12克,当归12克,鸡血藤20克,白芍10克,制首乌30克,黄芪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

【主治】和血调经。用于血虚型月经后期。

【组成】全当归30克。

【用法】浓煎,日1剂,分次空腹服,连服20日。

方三

【主治】温经散寒,调经止痛。用于血虚有寒之月经后期、量少。

【组成】制附子10克,官桂6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6克,党参10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四

【主治】理气活血调经。用于气滞型月经后期。

【组成】制香附30克,醋炒丹参60克,益母草90克。

【用法】上药以共研细末,过筛,炼蜜为丸,早晚各服10克,黄酒送服。

月经先后不定期

方一

【主治】补肝肾、益冲任。用于肾虚型月经先后不定期。

【组成】党参10克,熟地10克,炒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菟丝子10克,远志3克,五味子3克,甘草6克,川续断10克,艾叶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

【主治】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腹作胀或胀痛。

【组成】当归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青皮10克,香附10克,枳壳10克,益母草12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

【主治】疏肝理气,活血调经。用于肝郁型月经先后无定期。

【组成】丹参60克,制香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10克,临睡前开水送服。

月经过多

方一

【主治】补气摄血。用于气虚型月经过多。

【组成】党参30克,黄芪30克,血余炭30克,白术10克,炒升麻10克,熟地10克,补骨脂10克,炮姜炭10克,炒艾叶10克,川续断18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

【主治】益气养血,固冲止血。用于气虚血热之月经过多症。

【组成】当归4.5克,川芎4.5克,白芍9克,熟地9克,党参9克,阿胶(烊化)9克,地骨皮9克,黄芪15克,炒艾叶3克,川续断6克,白术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

【主治】益气摄血,滋阴降火,祛淤止血。用于月经量多,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党参12克,茜草12克,童便50毫升(冲服)。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四

【主治】凉血泄热,祛淤止血。用于血热夹淤之月经过多。

【组成】益母草30克,贯众炭15克,茜草12克,生山楂15克,红花10克,旱莲草30克,生地榆30克,藕节30克,三七粉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三七粉冲服。

【附注】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升麻;血热者,加黑黄芩、黑山栀、黄柏炭;偏寒者,加炮姜炭、艾叶;腹痛重者,加玄胡、五灵脂;血虚者,加白芷炭、熟地炭、阿胶;子宫内膜炎,加二花炭、黄芩炭、败酱草、白芷。

月经过少

方一

【主治】养血,扶脾,调经。用于血虚月经过少。

【组成】熟地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桂园肉10克,制首乌20克,山药15克,红枣5枚。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气虚加党参、黄芪;偏寒加艾叶、仙灵脾。

方二

【主治】温肾壮阳,补养冲任。用于肾虚型月经过少。

【组成】熟地10克,山药1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沙苑10克,肉苁蓉10克,锁阳10克,巴戟天10克,覆盆子10克,补骨脂5克,仙茅5克,仙灵脾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

【主治】燥湿化痰,理气调经。用于湿痰型月经后期、量少、质黏稠。

【组成】苍术10克,香附12克,制南星10克,川芎6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半夏12克,枳壳10克,益母草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痛经

方一

【主治】温经散寒,理气活血。用于寒凝血淤痛经。

【组成】当归10克,川芎10克,牛膝10克,香附10克,荔枝核10克,赤芍10克,玄胡10克,五灵脂10克,吴茱萸6克,红花6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日左右开始煎服,服至月经来潮第1日停药,连服3个月经周期。

方二

【主治】温经散寒,行淤止痛。习于寒凝血淤痛经。

【组成】小茴香6克,干姜6克,肉桂6克,吴茱萸6克,细辛6克,玄胡12克,五灵脂12克,当归12克,蒲黄12克,赤芍12克,乌药12克,乳香9克,没药9克,半夏9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经前7日开始服用,共7剂,连服3个月经周期。

方三

【主治】温经散寒,散淤止痛。用于寒凝血淤痛经。

【组成】当归50克,吴茱萸5克,肉桂50克,细辛50克,乳香50克,没药50克,樟脑3克。

【用法】先将乳香、没药溶于适量的95%酒精中,浸泡3日,再将余药水煎2次,并浓缩稠液。上二药液混合,烘干,研成细末,加入樟脑装瓶备用,于经前3日取药5克,用黄酒调成稠糊,外敷神阙穴,药干则换,连用至经行第3日,下次月经前如法。

方四

【主治】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月于寒湿凝滞痛经。证见经行期小腹冷痛,经量少,色黯,伴有小血块,月经延后,平时白带量多。

【组成】吴茱萸6克,干姜6克,炒艾叶6克,红花6克,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9克,附子9克,白术12克,香附12克,甘草3克,薏苡仁15克。

【用法】经前3~5日,上药以水煎服,日1剂。

闭经

方一

【主治】温补肾阳,活血通经。用于肾阳虚功能性闭经。

【组成】干姜10克,附子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肉苁蓉15克,桃仁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

【主治】补肾益气,行血通经。用于肾阳虚功能性闭经。

【组成】黄芪15克,白术9克,熟附片9克,桂枝9克,枸杞9克,女贞子9克,菟丝子9克,覆盆子9克,王不留行子9克,茺蔚子9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或上药煎液制成糖浆500毫升,每服35毫升,每日2次,3个月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