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偏方单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20324200000021

第21章 儿科(2)

清解疫毒汤

【组成】生地15克,丹皮12克,白芍10克,土牛膝15克,连翘12克,射干12克,山豆根10克,槟榔10克,草果10克,甘草5克,银花20克,厚朴10克,浙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解疫毒,逐邪外达。

【主治】疫毒型白喉,症见口腔有腐臭味,颈部肿大,发热口渴,恶心呕吐,数便秘结,呼吸喘促,鼻翼煽动,喉中痰声如拽锯,语声嘶哑,饮食则呛咳。检查时可见充血明显,两侧扁桃体焮红肿大,表面布满白色假膜。苔黄燥、舌质红、脉洪数。

【来源】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名中医贾河先验方。

青龙白虎汤

【组成】生橄榄10枚,生萝卜(切片)1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或用以代茶饮。

【主治】预防白喉及其他喉疾。

【来源】江西著名老中医杨志一验方。

白喉汤

【组成】银花藤、一点红各15克,土牛膝、山大颜各30克。

【用法】上方水煎成浓缩剂30毫升,日服2~3次,每次30毫升,一般服用5~7天。

【主治】白喉。

【来源】广州市传染病医院名医雷永乐验方。

麻疹

麻疹是由麻毒时邪引起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常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遍身布发红色斑疹为特征。本病由麻毒从口鼻而入,经呼吸道侵入机体,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二经,其病变过程可分为疹前期、出疹期和收疹期三个阶段。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多见于6个月以上5岁以下的幼小儿,传染性很强,易成流行。西医所称的“麻疹”与本病相同,一般患过1次后,终身不再发病。

解表汤

【组成】桑叶4.5克,蝉蜕1.5克,淡豆豉4.5克,芦苇根6克,薄荷1.5克,菊花3克,连翘4.5克,山栀1.5克,甘草1.5克(3岁用量)。

【用法】水煎服。

【功效】辛凉解表。

【主治】麻疹疹前期,或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鼻塞,流涕,眼泪汪汪,咳嗽,声音嘶哑。

【来源】河南安阳市中医院名老中医孙一民主任医师验方。

透疹四紫汤

【组成】紫浮萍1.5克,紫花地丁、紫草各6克,紫苑3克,桑叶4.5克,芦苇根6克,蝉蜕3克,连翘、淡豆豉、山栀衣各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透疹解毒。

【主治】麻疹出疹期,症见麻疹开始透标或尚未出齐时,发热、烦躁、咳嗽。

【来源】河南安阳市中医院名老中医孙一民主任医师验方。

养阴解毒汤

【组成】元参6克,石斛5克,麦门冬9克,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各5克,山栀竹叶各1克(3岁左右用量)。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解毒。

【主治】麻疹退后,阴液耗伤,余毒未净,症见口咽干,口唇裂,鼻干无涕,手足心热,烦躁,夜间汗出,食欲不振,大便干,小便黄。

【来源】河南安阳市中医院名老中医孙一民主任医师验方。

解毒透疹汤

【组成】蝉蜕3克,浙贝母6克,连翘10克,银花10克,芥穗3克,花粉6克,紫草3克,芦苇根1.2克,薄荷2.4克,麦门冬10克,桃仁、杏仁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透疹,肃肺,清热,利咽。

【主治】麻疹。本方为麻疹通治方,在疹前期、出疹期和疹后期皆可使用。

【来源】全国著名儿科专家赵心波教授验方。

逆症方

【组成】玄参6克,麻黄1.5克,生地6克,鲜芦根10克,麦门冬6克,大青叶6克,知母6克,生栀子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肺。

【主治】疹后余毒归肺,症见面色黄白不泽,潮热,烦躁不安,咽干,重则昏睡,谵妄,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舌质红,少苔欠津,脉数无力。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祁振华主任医师验方。

险症方

【组成】龟板9克,阿胶6克,玉竹9克,当归4.5克,麦门冬6克,甘草3克,牡丹皮6克,西洋参4.5克(另煎)。

【用法】水煎服,西洋参另煎后代茶饮,随时服用。

【功效】益气育阴固脱。

【主治】麻疹合并肺炎,形成脱证。症见面色,体温时高时低,气短,鼻煽肋动,口周青紫,胸腹部气胀,四肢厥逆,舌质紫而干,少苔或光镜无苔,脉细数或浮大无力。

变症方

【组成】犀角、生地、丹皮、赤芍、焦栀子、黄芩、红花(藏红花为佳)、生石膏、生甘草、鲜藕汁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主治】麻疹并发走马牙疳者。

【来源】浙江名老中医程仲颐验方。

麻疹方

【组成】银花10克,薄荷6克,蝉衣6克,桑皮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麻毒攻肺。

【来源】江苏淮阴市中医院名老中医秦正生验方。

痧子内陷方

【组成】蝎尾9克(研末,温开水冲服),生石膏90克(先煎),麻黄、杏仁天浆壳各9克,地龙、紫草茸各12克,钩藤15克(后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宣肺清热,化痰解毒,熄风止痉。

【主治】痧子内陷,症见高热烦躁,谵语神昏,气息鼻煽,渴欲频饮,抽搐不止,舌质红,脉洪数。

【来源】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名老中医茹十眉验方。

水痘

水痘是由于感染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肤及黏膜分批出现斑疹、疱疹、疮疹、痂盖为特征。

水痘方

【组成】蒲公英6克,金银花10克,紫花地丁6克,连翘10克,黄芩5克,芦苇根10克,炒栀衣3克,薄荷2.4克,蝉蜕3克,木通3克,滑石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散风清热,解毒利湿。

【主治】小儿水痘,出痘期。

【来源】著名儿科专家赵心波教授验方。

水痘汤

【组成】芦苇根9克,桑叶5克,蝉蜕3克,薄荷1克,淡豆豉5克,山栀衣2克,金银花6克,连翘6克,紫花地丁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水痘初起,发热,微痒。

【来源】河南名老中医孙一民主任医师验方。

银石汤

【组成】银花、石膏各30克,玄参、紫草、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

【用法】每日1剂,共煎2次共取汁200~250毫升。分服其中3岁以下服200毫升;3岁以上服250毫升。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祛湿。

【主治】小儿水痘。

【来源】湖北沙市名中医李江验方。

银翘二丁汤

【组成】银花、连翘、六一散(包)、车前子各6~10克,紫花地丁、黄花地丁各10~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50~100毫升,分2~3次服,2煎外洗患部。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主治】小儿水痘。

【来源】江苏省泰县名老中医王玉玲主任医师验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简称“流脑”。临床以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呕吐、项强、神昏、惊厥及皮肤发斑为特征。本病多流行于冬、春两季,14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属中医“温疫”、“春温”的范畴。

解毒开窍汤

【组成】生地15克,生石膏60克(先煎),川黄连、赤芍、丹皮、白僵蚕各5克,山栀子、淡竹叶、大青叶、生大黄(后下)、钩藤(后下)、玄参各10克,羚羊角(先煎)、甘草各3克。

【功效】清热解毒化斑,辛凉开窍。

【主治】流脑,症属温热之邪燔灼营血,邪陷心包者。

【来源】广东名老中医张季高副主任医师验方。

凉血熄风汤

【组成】生地15克,当归10克,川芎3克,荷叶30克,茅根30克,甘草10克,全虫10克,蜈蚣3克,地龙10克,菖蒲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后鼻饲。

【功效】清热凉血,熄风透窍。

【主治】风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症见神志昏迷,四肢厥冷,顽强抽搐,角弓反张,口唇干燥,面色紫红,舌质红绛,舌苔黄燥缺津,指纹青紫而粗,脉数等属热极生风,邪陷心包者。

【来源】河南洛阳市中医院名老中医祁廷端验方。

清热镇惊通窍汤

【组成】龙胆草2.5克,白僵蚕5克,酒地龙5克,干蝎尾3克,全蜈蚣1条,双钩藤6克,西洋参3克(另炖对服),首乌藤10克,白蒺藜10克,黄菊花6克,酒杭芍10克,大生地6克,青连翘6克,炙甘草2.5克,鲜生地6克(3岁小儿用量)。

【用法】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属邪热炽燔,热盛动卫,热入心包者。

【功效】清热镇惊通窍。

【来源】全国著名老中医施今墨验方。

育阴清热和胃汤

【组成】芦根、白茅根、杏仁、薏苡仁、丹皮、生地、生紫菀、白薇、郁金、生杷叶、麦门冬、络石藤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功效】育阴清热,和胃扶正。

【主治】流脑,辨证为热耗阴虚,胃气不振者。治1例4岁女孩,以上方加减治疗而愈。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著名儿科老中医袁述章验方。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嗜睡、头痛、惊厥、昏迷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蚊子是传播的媒介,流行于夏秋7~9月份,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小儿,常危及生命,或留下后遗症。本病属中医的“暑瘟”范畴。

乙脑方

【组成】银花、生石膏、紫花地丁、大青叶、板蓝根、贯众各30~60克,知母、连翘、苡米各15克。

【用法】水煎,每日3剂,6次分服,连服6日为佳。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乙脑,病在卫气者。

【来源】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名中医王怀义验方。

三花三叶汤

【组成】藿香叶3克,荷叶9克,香薷叶5克,白蔻花3克(后入),扁豆花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鸡苏散30克(布包)。

【用法】清水文火煎服,取微汗解肌。

【功效】透邪辟秽,利湿清暑。

【主治】小儿乙脑,表现为阳为湿遏,始恶寒后发热,身热不扬者。

【来源】福州市中医院郑孙谋主任医师验方。

加减风引汤

【组成】龙骨12克,牡蛎12克,寒水石15克,滑石12克,赤石脂12克,白石脂12克,紫石英12克,生石膏60克(以上均先煎),羚羊角3克(磨服),双钩藤15克,丹皮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平肝熄风。

【主治】高热神昏,颈项强直,抽搐之小儿乙脑。

【来源】江西名老中医杨惠猷验方。

加减解毒汤

【组成】黄连6克,生石膏15克,知母9克,大青叶9克,连翘9克,金银花9克,黄芩9克,鲜藿香9克,菖蒲6克,粳米15克,甘草3克,钩藤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芳香开窍,平肝熄风。

【主治】小儿乙脑重型,症见发热(39~40℃之间),头痛,烦躁,口渴,胸闷,恶心,呕吐,神识恍惚,惊掣,偶有惊厥,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

【来源】江西名老中医杨惠猷验方。

全蝎镇痉汤

【组成】全蝎末、葛根各9克,蜈蚣2条(研末灌服),大青叶、板蓝根、钩藤、七叶一枝花各30克,地龙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开窍熄风。

【主治】小儿乙脑,症见高热不退,呕吐项强,继而昏迷不醒,牙关紧闭,抽搐频繁,角弓反张,脉弦数,舌红绛。

【来源】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名老中医茹十眉研究员验方。

肺炎

肺炎,又名肺炎喘嗽,为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肺系疾病,与现代医学的“肺炎”相类似。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四季均有发生,而冬春寒冷季节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尤高。主要因外感风邪,内蕴痰浊,导致肺气闭塞所引起,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等为主要特征,严重者涕泪俱无,颜面口唇青紫。好发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的患儿,如软骨病、营养不良,或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

肺炎痰喘汤

【组成】生麻黄1.5克,生石膏15克,银花、连翘、杏仁各9克,炒葶苈子、天竺、黄瓜、瓜蒌皮、玄参各6克,生甘草3克。

【用法】2周岁以下及病轻者,每日1剂;2周岁以上及病重者,每日2剂。加水煎2遍,去滓,将药液混合在一起约80~100毫升,每隔4小时服20~25毫升。

【功效】清宣开闭,豁痰平喘。

【主治】小儿肺炎。

【来源】浙江中医学院著名儿科专家马莲湘教授验方。

苦降辛开汤

【组成】黄连1克(或用马尾连3克),黄芩10克,干姜1克,半夏3克,枳壳5克,川郁金5克,莱菔子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小儿肺炎,发热较高,喉中痰鸣,咳逆喘急泛吐,胸闷胀满,苔白腻、脉弦滑等,症属热毒壅盛,痰闭肺窍者。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著名儿科专家刘弼臣教授验方。

葶苈五子汤

【组成】葶苈子3克,牛蒡子6克,炙苏子4.5克,炒杏仁、莱菔子各6克,川贝母4.5克,炙橘红6克,大枣(去核)5个。

【用法】每日1剂,研细末,水煎,分3次服。

【功效】化痰定喘,降气止咳。

【主治】小儿肺炎。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名老中医孙一民主任医师验方。

鱼蛤石花汤

【组成】生石膏30克,鱼腥草15克,双花15克,海蛤粉15克,北沙参10克,杏仁10克,前胡10克,川贝母6克,木蝴蝶6克,橘红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主治】小儿咳嗽,实热哮喘,肺炎。尤其是病毒性肺炎疗效更佳。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马荫笃副教授验方。

肺炎方

【组成】苏子10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葶苈子10克,瓜蒌10克,射干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泻肺定喘,解毒化痰。

【主治】小儿肺炎。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王烈教授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