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良方验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20324500000011

第11章 内科(11)

【病例】秦×,女,40岁,教师。患者自1954年发病,初有咯血,以后咯血经常发生。近2年来,每年均住院数次。用毛地黄即欲吐,月经已断5年。现吐血量多,气急,端坐,不能平卧,出汗,心悸,头晕,心律不齐,心率118次/分,心界扩大,心尖区有Ⅲ级至Ⅳ级收缩期杂音,肝在肋下5厘米。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肺充血,投以“沈氏风心救逆汤”加减方。服药1剂,翌晨痰中已无血,心率为90次/分,再进1剂,方中桂枝减量为4.5克。加减时1剂,共进3剂,患者病情改善,并能做一些轻微家务劳动。

按:此方乃名医沈宝善传。方中破淤温通之品用量要足。对于咯血病人予以破淤不必顾虑,因风心病之咯血为腔内淤血而引起,破淤反能止血,然也可加三七以修补出血之创口。

(浙江沈锦波)

加味温阳风心汤治虚损性心脏病

【组成】熟附片30克(先煎),云苓30克,桂枝9克,白芍9克,白术9克,山茱萸肉9克,炮干姜9克,威灵仙9克,全蝎9克,乌梢蛇9克,生黄芪60克,北五味子12克,薤白12克,巴戟天12克,蜈蚣2条,桑枝24克,夏枯草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阳行水,祛风活络。

【主治】虚损性心悸,水气凌心。

【病例】李××,女,27岁。病人素患关节肿痛,心悸,面色苍白,紧形寒,尿少,食差,浮肿,腹胀,腹痛耳鸣,精力疲乏。突又发生胸间剧痛,牵及后背,手脚冰冷,大汗出,唇紫绀。脉沉细迟,舌淡红,苔薄白。曾在湖北某省级医院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服用西药治疗无效而前来求治,后让其服“加味温阳风心汤”,连进12剂,胸痛止,心悸显缓,气息平静,饮食转佳,腹胀浮肿及关节痛显著减轻。继服2周,基本痊愈。又嘱此后每日上午服大活络丹半粒,下午服安神养心丸9克,注意饮食调理。1个月后随访疗效巩固。

按:从整体观点出发,此乃祖国医学的治疗原则。本例病人虽然病情复杂,而综观全症,务须针对虚损施治。方中附子、炮姜温阳散寒;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桂枝、白芍调营卫,益心阳;黄芪益气;夏枯花、薤白疏胸止痛;蜈蚣、全蝎、乌梢蛇祛风活络;巴戟天兼顾肾阳;五味子、山茱萸肉酸收以制心动不宁;白蜡有护养心肌作用;三七粉、蒲黄有化淤功能。在姜桂附诸温药中而用夏枯花清寒之品,温中兼清,乃取《内经》“旷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义。

(四川王渭川)

扶阳益阴汤治风湿性心脏病(心衰)

【组成】人参10克,熟附片10克,猪苦胆(汁)1具,炙甘草10克,菖蒲10克,枣仁15克,炙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2克,炒白术12克,茯苓20克,阿胶12克(烊)。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扶阳益阴,急救欲亡之阳,以引阳和阴。

【主治】心肾虚衰,气血大伤,阳亡于上,阴竭于内。

【病例】应用“扶阳益阴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不同程度心衰者10多例,均获满意效果。

谢××,女,46岁,某医院西医师。于1956年1月23日初诊。患者1955年开始有心慌、胸闷,并有风湿性关节炎史,曾确诊为风湿性循环心脏病。于1957年在武汉医学院附一院行瓣膜分离手术,术后病情好转,已能上班工作,至1963年上述病症复发。在上海科医院行第2次瓣膜分离手术,一般恢复良好。至1968年,胸闷,全身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到1969年不能支持工作,且病情日益加重,至卧床不起,长期服用地高辛等强心剂和止痛祛风湿药以及保肝物。开始尚能控制症状,以后逐渐效果不显,病情转重。

现症见患者心慌,胸闷,喘气不能平卧,干咳,心烦躁,头晕,精神极度疲乏。近年卧床不起,四肢关节疼痛。肝区痛,食欲委差,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3~5日1次,时而便稀。尿黄而短,恶寒怕风,经常感冒,长期低烧。月经期提前错后不定,量亦多,为乌血块,月经期间精神状态更差。1959年患过肝炎。检查:心率56次/分,心前区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早搏12次/分。脉结代细弱,舌红苔薄黄,两颊发赤,重病容,衰弱状,半卧位,双目无神,唇紫绀,鼻翼煽动。症系久患风湿,气血淤滞,血行不畅,心失濡养,加之心脏2次手术,正气大伤,阴阳虚衰,阴不使用阳,孤阳浮越,有亡阳阴竭之虞。急投以“扶阳益阴汤”治疗。服药3剂,心慌、烦躁减轻,喘气亦平,精神好转,续进6剂,诸症大减,精神进一步好转,可以平卧,进软食,面赤减退,体温已复正常且进一步好转,于上方中去猪胆汁,加入丹参15克,白芍12克,红参减为6克,熟附片减为6克。再进20剂,上述诸症已基本消失,且可每日做些轻微家务工作,精神好。但活动量大时,则有心慌、胸闷、气喘。现已半年,病情稳定。

按:“扶阳益阴汤”乃系四逆加人参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附子汤、酸枣仁汤等4方化裁而来。

(湖北程协南)

松针合剂治血小板减少症

【组成】松针30克,生地黄30克,当归10克,黄芪10克,赤芍10克,茅根15克,藕节12克,仙鹤草15克,地榆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凉血。

【主治】阴虚内热,气不摄血。

【临床】用“松针合剂”观察治疗5例患者,基中3例获愈,1例有效,另一例配合用补肾阳之药物获效。

【病例】汪××,男,3岁。于1971年10月28日初诊。患儿近2个月来经常流鼻血,经某医院检查:血小板3.6万/毫米3,红细胞320万/毫米3,白细胞8500/毫米3。骨髓检查报告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曾用激素及止血宁等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请求用中药治疗。体检:面色萎黄,体形瘦弱,纳差,神疲,下肢有明显紫斑,肝大肋下0.5厘米,脾未扪及。舌质淡稍胖,苔薄,脉细数。此乃阴虚内热,气不摄血所致。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凉血。余用以“松针合剂”。服药6剂,胃纳转佳,精神亦好,面色转华,血小板计数已升至6万/毫米3。属继服原方,再加首乌10克,又进20余剂,诸症消失,查血象:血小板为18.9万/毫米3,红细胞420万/毫米3,白细胞6250毫米3,病获痊愈。随访已8年,患儿身体健康,发育良好。

按:其方中所用松针即松毛、松叶。据资料所载,松树之叶、皮、木、根油皆要入药,此松针有进促代谢的作用,水煎饮之亦可使食欲明显增加。

(湖南刘甫白)

犀角地黄汤加味方治血小板减少症

【组成】犀角3克(或牛角30克代),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参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主治】风火热毒,伤期血络,营血淤带,淫于肌腠。

【病例】以“犀角地黄汤加味方”为基本方,临床就用时略作加减,共治疗20余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多数病人病情能得以改善或治愈收效比较满意。

张××,女,33岁,职员。于1973年2月28日就诊。患者时常鼻及牙龈出血,全身皮肤可见出血点及紫斑,午后自感身热,口干咽燥,全身乏力,食欲差,尿黄,便秘。临床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舌质红,苔黄少津,脉沉细略数。脉症合参,系风热毒邪,伤其血络,营血淤滞,淫于肌腠。治宜清热凉血,滋阴解毒。投以“犀角地黄汤加味方”。服药3剂,鼻出血已止,齿龈出血亦减。但口渴喜冷饮,便秘仍不解,是其胃火亦盛,阳明燥结之症。上方中又加石膏30克,黄连10克,火麻仁10克,侧柏叶10克,嘱再进3剂。服后,鼻及牙龈出血全止,口干舌燥亦减,大便通顺,紫斑渐退,未见新斑出现。舌质红,脉沉细。又进3剂,食欲增加,精神好,惟下午有五心作热,口干,舌少津,苔淡黄,脉沉无力。此为病久不愈,火热内炽,耗伤阴淮,阴虚内执之症,仍以前方加减,当重用滋阴清热药为主,其方为:牛角30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沙参12克,寸冬10克,石斛10克,生龟板15克,旱莲草10克,知母10克,侧柏叶10克,阿胶10克,杞果1.5克,大青叶10克。连进12剂,诸症得除,紫斑皆退,未见新起。尿便检查正常,血小板已升至18万/毫米3。

(吉林谭家兴)

羊鹤合剂治血小板减少症

【组成】羊蹄根30克,仙鹤草30克,卷柏30克,连翘15克,红枣15枚,夜交藤30克,合欢皮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热毒入血,血热伤络。

【病例】王××,女,32,职工。于1975年3月12日急诊入院。患者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紫斑1月余,近日加重,查见急性病容,发育正常,贫血貌不著,神清,心肺正常,腹软,肝肋下2厘米,质中,脾侧卧扪及1厘米,全腹无肿块触及和移动性浊音,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中性80%,淋巴20%,血小板3.2万/毫米3,临床诊断血小板少症,慢性肝炎(过去曾有“肝炎”史)。入院后给以止血药及激素等药物治疗,曾用安络血、止血敏、仙鹤草素、丙酸睾丸酮、强的松以及肌醇片、辅酶A、维丙肝、肝精等,治疗数月,病情反复,效果不满意。其后请中医会诊,余用犀角地黄汤加味凉血止血为治,经旬鲜效。至6月16日改用“羊鹤合剂”,服药7剂,鼻衄、龈衄均止,惟夜寐较差,以原方略作加减,再进4剂,药后已无新出血点出现,病情趋于稳定,于7月23日复查血小板,已升至21.8万/毫米3,7月26日痊愈出院。

加味脾阴煎治血小板减少症

【组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粳米15克,连翘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

【主治】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血外溢。

【病例】以“加味脾阴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人数10例,获得很为满意之效果。

袁××,女,30岁,干部。于1979年8月16日入院,入院前曾间歇性发作头昏、乏力、皮下紫斑、鼻衄已6年,近3个月来加重,并心悸、失眠、烦躁,形体渐瘦,面色萎黄,唇红,舌燥,不欲饮食。皮肤紫斑以双膝关节以下为多,各见3~4个,大者如铜钱,小者如一分硬币,有不规则低热,手足心发热,以手心为重,体温一般在37℃上下波动,脉细数,舌质红,苔薄黄少。查血:血色素8%,白细胞3900/毫米3,中性70%。淋巴30%,血小板3.8/毫米3。五官科会诊:鼻腔未发现异常。既往病人曾到达成都、北京等地诊治,做过多次骨穿,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补气血、养心脾之中药八珍汤、归脾汤等均无效果。

病人症系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投以“加味脾阴煎”治之。服药共40剂,以上症状基本消失,体重增加,精神明好转。复查血小板已升至8.8万/毫米3,余各项检查亦均已正常,观察数日,未见异常变化而出院,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非少见病,且近年更有增多之势。资料认为此病系脾气虚不统血,阴血不能内守,故多投以归脾汤加减;或认为肾髓亏虚投以龟鹿二仙胶、大补元煎等。10年之前,常用传统方法治疗,总觉效果不佳。后总结出“加味脾阴煎”一方经临床应用,每每能收良效,但还须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验证。

(贵阳袁尊山)

熟田七粉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组成】田三七90克。

【用法】锅内置鸡油适量,后放入田三七炸至老黄色,存性,研末即成。每日3次,每次3克,冲服。

【功效】活淤生新。

【主治】脾肾阳虚。

【病例】郭××,男,14岁,学生。于1978年12月就诊。患者面色如纸,眼神呆滞,头昏神倦,少气懒言,纳呆,牙龈时时出血,皮下时现紫癜,四肢不温,大便偏溏,脉象缓弱,舌苔薄,舌淡不荣。血红蛋白5%,红细胞220万/毫米3,血小板8.5万/毫米3。曾在某医院作骨穿,诊断为再障性贫血。此症系脾肾虚亏。首服以参苓白术散,以补气健脾,调中止泻。用药2周后开始改服“熟田七粉”,坚持用药3个月,精神及症状逐日好转,面色渐渐润泽,恢复初中学习,经随访2年一切良好。

按:“熟田七粉”冲服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癜也有较好疗效。在应用“熟田七粉”时,初期可作为辅助药物应用,待症状稳定后,即可用其单味药,一般坚持服用3~5个月,多可达到临床治愈。

(江西尹质明)

生血片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组成】胎盘粉210克,阿胶90克,海螵蛸45克,肉桂45克,皂矾500克。

【用法】共为细面,适量粉压成片,每次服2~3片,每日2次。

【主治】脾肾亏损。

【临床】治疗观察100例病人,有效率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