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20325200000029

第29章 小食物功效一览(4)

猪肤

《长沙药解》:“猪肤,利咽喉而消肿痛,清心肺而除烦满。”

《伤寒论》:“猪肤汤治少阴病下利咽痈,胸满心烦者。猪肤,白蜜清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白蜜涩滑溏而收泻痢也。肺金清凉而司皮毛,猪肤善于清肺。肺气清降,浮火归根,则咽痛与烦满自平也。”

兔肉

《本经逢原》:“治胃热呕逆,肠红下血。”

《本草纲目》:“补中益气,主治热气温痹,止渴健脾。腊月作酱食,去小儿豌豆疮,凉血,解热毒,利大肠。又能治消渴。”“凉血,解热毒,利大肠,又能治消渴。”“催生滑胎。”

《别录》:“主补中益气。”

《千金·食治》:“止渴。”

桂鱼

《开宝本草》:“鳜鱼,益气力,令人肥健。”

《随息居饮食谱》:“鳜鱼甘平,益脾胃,养鱼,补虚劳,远饮食,肥健人。”

黑鱼

《本草图经》:“主妊娠有水气。”

《滇南本草》:“大补血气,治妇人干血痨症,煅为末服之。又煮茴香食治下元虚损。”

《医林纂要》:“补心养阴,澄清肾水,行水渗湿,解毒祛热。”

《本草再新》:“壮阳养阴,退风去湿,治妇人血枯,经血不调,崩淋二带。”

《本草经疏》:“蠡鱼(即黑鱼),万益脾除水之要药也。补其不足,补泻兼施。故主下大水及湿痹,面目浮肿。”

鲢鱼

《金峨山房药录》:“健脾补气,开胃利水,外敷可消肿毒。”

《本草求原》:“暖胃,祛头脑,益脑髓,老人痰喘宜之。”

《随息居饮食谱》:“甘温,暖胃,补气,泽肤。”

《本草纲目》:“鲢鱼,温中益气。”

鲤鱼

《日华诸家本草》:“鲤鱼,治怀妊身肿,及胎气不安。”

《本草纲目》:“鲤,其功长于利小便,故能消肿胀,黄疸,脚气,喘嗽,湿热之病,煮食下水气,利小便。”

《本草求真》:“凡因水气内停,而见咳气上逆。黄疸,水肿,脚气等症,服此则能以消,治孕妇水肿亦然。”

鲫鱼

《唐本草》:“合莼作羹,主胃弱不下食。”

《本草经疏》:“鲫鱼调味充肠,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

《本草图经》:“鲫鱼,性温无毒,诸鱼中最可食。”

《医林纂要》:“鲫鱼性和缓,能行水而不燥,能补脾而不濡,所以可贵耳。”

泥鳅

《随息居饮食谱》:“暖胃,壮阳,杀虫,收痔。”

《本草拾遗》:“主湿痹气,补虚损、妇人产后淋沥、气血不调、羸瘦等病。”

《滇南本草》:“治痨伤,添精益髓,壮筋骨。”

《濒湖简易方》:“治阳事不起,泥鳅煮食之。”

《四川中药志》:“利小便,治皮肤疮癣,疥疮发痒。”

黄鳝

《滇南本草》:“鳝鱼添精益髓,壮筋骨。”

《随息居饮食谱》:“鳝鱼甘热,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利筋骨。宜与猪脂同煨。”

《本草纲目求真》:“治男性阳痿,不能续嗣。”

《本经逢原》:“鳝鱼血助阳。”

《名医别录》:“干鳝头主消渴,食不消;去冷气,除痞症。”

《本草纲目》:“凡虾之大者蒸、曝,去壳,食以姜醋,馔品所珍。”

《随息居饮食谱》:“海虾,盐渍曝干,乃不发病,开胃化痰,病人可食。”

《纲目拾遗》:“虾生淡水者色青,生成水者色白,溪涧中出者壳厚气腥,湖泽池沼中者壳薄肉满,气不腥,味佳,海中者色白肉粗,味殊劣。入药以湖泽中者为第一。”

其他

《用药心得》:“通阳气,发散风邪。”

《本草纲目》:“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除风湿身痛麻痹,蛊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乳汁,散乳痈,利耳鸣,除猁犬伤,制蚯蚓毒。”

《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本草从新》:“发汗解肌,通上、下阳气,仲景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并加之以通脉回阳。若面赤格阳于上者,尤须用之。”

《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

《医林纂要》:“葱,陶氏谓白冷青热,此却不然。但全用则行通身,根与白行肌肤,青与尖专行达肌表,上头目。又生用则外行,泡汤则表散,熟之则守中。”

《本草经疏》:“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怫郁诸证,悉皆主之。”

《名医别录》:“主伤寒头痛。”

生姜

《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本草纲目》:“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忌之。可蔬可茹,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

《本草从新》:“行阳分而祛寒热,主伤寒头痛鼻塞,嗝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

《医学入门》:“姜,产生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淤也。”

《本草纲目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随息居饮食谱》:“初伏日,以生姜穿线,令女子贴身佩之,年久佩之,年久愈佳,治虚阳欲脱之证甚妙,名‘女佩姜’。”

《食疗本草》:“去痰下气,除壮热,治转筋、心满。”

《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毒。”

大蒜

《新修本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化肉。”

《本草纲目》:“夏月食之解暑气,北方食肉面,尤不可无。”“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癓积肉食……”

《本草衍义》:“大蒜,性热喜散,喜化肉,故人喜食,多用于暑月。其伤脾伤气之祸,积久自见,化肉之功,不足言也。”

《食疗本草》:“除风杀虫。”

《直指方》:“燥脾胃,化肉食,辟瘟疫,杀毒气,驱邪祟,散痈肿。”

《名医别录》:“散痈肿疮,除风邪,杀毒气。”

《随息居饮食谱》:“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治暴泻腹痛,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消痞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

辣椒

《食物本草》:“消宿食,散结气,开胃门,辟邪恶,杀腥气诸毒。”

《本草纲目拾遗》:“辣椒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

《食物宜忌》:“辛、苦,大热。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膈,止泻痢,祛脚气。”

《食物考》:“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冷癖能蠲,行痰去湿。”

《百草镜》:“熏壁虱,洗冻瘃,浴冷疥,泻大肠经寒。”

胡椒

《医学入门》:“消食下气宽胸。”

《新修本草》:“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

《本草经疏》:“胡椒,其味辛。气大温,性虽无毒,然辛温太甚,过服未免有害,气味俱厚。阳中之阳也。其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者,总因肠胃为寒冷所乘,以致脏腑不调,痰气逆上,辛温暖肠胃而散风冷,则痰气降,脏腑和,诸证悉瘳矣。”“凡胃冷呕逆,宿食不消,或霍乱气逆,心腹冷痛,或大肠虚寒,完谷不化,或寒痰积冷,四肢如冰,兼杀一切鱼、肉、鳖、蕈等毒,诚为要品。”

《本草求真》:“胡椒比之蜀椒,其热更甚。凡因火衰寒人,痰食内滞,肠滑冷痢及阴毒腹痛,胃寒吐水,牙齿浮热作痛者,治皆有效。以其寒气既除而病自可愈也。”

《本草纲目》:“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肠胃寒湿者宜之。”

《日华子本草》:“调五脏,止霍乱,心腹冷痛,壮肾气,主冷痢,杀一切鱼、鳖、蕈毒。”

芫荽

《嘉祐本草》:“消谷,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时热,止头痛,疗痧疹;豌豆疮不出,作酒喷之立出;通心窍。”

《食经》:“调食下气。”

《食疗本草》:“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治肠风。”

《本草从新》:“清热除烦。”

《本草纲目》:“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故痘疮出不爽快者,能发之。”“散风寒、发热头痛,消谷食停滞,利二便,去目翳,益发痘疹。”

《医林纂要》:“补肝,泻肺,升散,无所不达,发表如葱,但专行气分。”“升散阳气,辟邪气,发汗,托疹。”

《日用本草》:“消谷化气,通大小肠结气。治头疼齿痛,解鱼肉毒。”

《随息居饮食谱》:“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邪,解鱼蟹鳞介诸毒。”

《本草汇言》:“醋,解热毒,消痈肿,化一切鱼腥水菜诸积之药也。”

《本草衍义》:“产妇房中常得醋气则为佳,醋益血也。”

《本草求真》:“醋主敛,故书多载散淤解毒,下气消食。”

《本草纲目拾遗》:“治产后血晕,除瘕块坚积,消食,杀恶毒,破结气、心中酸水、痰饮。”

《本草备要》:“醋,散淤,解毒,下气,消食,开胃气。”

《医海拾零》:“饮酒过多,酌饮醋有解酒作用。”

《本草纲目》:“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吐一切时气风热、痰饮、关格诸病。”“盐为百病之主,百病无不用之,故服补肾药用盐汤者,咸归肾,引药气入本脏也。”

《随息居饮食谱》:“补肾,引火下行,润燥祛风,清热渗湿,明目,杀虫,专治脚气,点蒂钟坠,敷蛇虫伤。”

《本草纲目拾遗》:“除风邪,吐下恶物,杀虫,明目,祛皮肤风毒,调和脏腑,消宿物,令人壮健。”

《日华子本草》:“助水脏,及霍乱心痛,金疮,明目,止风泪邪气,一切虫伤疮肿火灼疮,长肉补皮肤,通大小便,疗疝气,滋五脏。”

蜂蜜

《药品化义》:“蜂蜜采百花之精,味甘主补,滋养五脏,体滑主利,润泽三焦,生用通利大肠,老年便结,更宜服之。”

《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

《医林纂要》:“补脾和胃,缓肝润肺,滋血养气。”

《名医别录》:“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止肠游,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

《本草纲目》:“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茶叶

《新修木草》:“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

《本草求真》:“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便血、吐血、衄血、血痢、火伤目疾等,服之皆有效。”

《随息居饮食谱》:“清心神,醒酒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解渴。”

《本草纲目》:“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本草通玄》:“解炙毒、酒毒。”

白酒

《食疗本草》:“酒味苦,产后诸风,亦可服之。”“通脉,养脾气,扶肝。”

《随息居饮食谱》:“烧酒,消冷积,御风寒,辟阴湿之邪,解鱼腥之气。凡大雨淋身,及多行湿路,或久浸水中,皆宜饮此,寒湿自解。如陡患泄泻,而小溲清者,亦寒湿病也,饮之即愈。”

《本草纲目》:“老酒,和血养气,暖胃辟寒;烧酒,消冷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嗝,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疗赤目肿痛。”“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米酒,解马肉、桐油毒,热饮之甚良。”“烧酒,纯阳毒物,与火同性,过饮不节,杀人顷刻,善摄生者宜戒之。与姜蒜同食,令人生痔。”

《千金方》:“止呕哕,摩风痉、腰膝疼痛。”

《本草求真》:“温饮和胃,怡神壮色,通经活脉。且雾露岚瘴,风寒暑湿邪秽,得此亦可暂辟。”

《名医别灵》:“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

《医林纂要》:“散水,和血,行气,助肾兴阳,发汗。”

《品汇精要》:“解一切蔬菜毒。”

《养生要集》:“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节其分量而饮之,宣和目脉,消邪却冷。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宜慎,无失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