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富的积累(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20325500000021

第21章 成功理财的秘诀(8)

事实上,在年轻阶段人们就开始节俭储蓄。这样,当他们到老年的时候,只要他们的开销不超出其收入,他们晚年的生活将会应付自如。年轻人有着漫长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他楞以实行精打细算的原则;在他走向人生终点旅途中,他不会从这个世界带走什么。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形却并不是这样。现在的年轻人敢于消费、渴望消费、消费起来无拘无束,甚至比他那行将结束人生的父亲的消费更加慷慨大方、毫无顾忌。他在其父亲结束人生的地方开始了自己的漫长人生,他的花费远远大于父亲在自己的年龄阶段所花费的数额,这样,不久他就发现自己已债台高筑。为了满足他那不断涌现的需求,他求助于卑鄙的手段和非法收入。他想快速敛财;他进行投机,从事力所不能及的贸易,这样一来,他立刻遭受重创。由此,他获得了经验教训。然而这种后果并未使他必弦易辙,一心学好,这种人的行为仍然是劣迹斑斑。

苏格拉底建议那些有家室的为父者耐心地效仿他们节俭的邻居的所做所为——那些把自己的钱财用在最有益的刀口上的行为——以便从他们的榜样中获得教益。

勤俭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它可以通过活生生的事实最好地传授给你。曾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两个人每人每天赚3美元。从家庭生活和开销方面讲,他们俩的情况可谓极为相同。然而,其中一人说他没法节省,于就从不节省一个子儿;而另一个则说他能节省,于是定期把节省的钱存到储蓄所,最终,他成了有产者。

塞缪尔·约翰逊深深地懂得贫困带来的窘境。在一次签名过程中,他把自己的名字写成“绝食者”。他曾和他的朋友萨维奇走遍了整个街道,却因财力有限而找不到投宿的地方。约翰逊永远也不会忘记他在人生的早期生涯中所遭遇的贫困,他总是力劝他的朋友避免陷入贫困。像西塞罗一样,他断言财富或幸福的最佳源泉是节俭,他称勤俭为精明的女儿、克制的姊妹的自由的母亲。

“贫穷,”他说,“不仅剥夺一个人乐善好施的权利,而且在他面对本可以通过各种德行来避免的肉体和精神的邪恶的诱惑时,变得无力抵抗。不要轻易向任何人借债下定决心摆脱贫困。无论你拥有什么,消费的时候都倾其所有。贫困是人类幸福的一大敌人。它毫无疑问地破坏自由,并且,它使一些美德难以实现,使另一些美德成为空谈。节俭不仅是老年后行之有效安逸的基础,而且是一切善行的基础。一个本身都需要帮助的人是绝不可能帮助别人的。我们必须先自足然后才能施予。”

当节俭被视为是一件必须付诸行动的事情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它是一种负担了。那些从未奉行过节俭的人,有朝一日他会惊讶地发现,每周节省几美元竟然使自己实实在在地获得了道德品质的升华,心灵素养的提高以及个人的独立。

伴随着每一项节俭的努力而来的是每一种尊严。这种行为给人益处多多。它表现为自我克制、增强品格的力量。它会产生一种自我管理良好的心灵。它培养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成为显著的性格。它使美德成为控制自我放纵的主人。在所有这一切当中,首要的是它能使人获得安逸闲适的心态,驱散各种强加于我们身上的烦恼,忧愁和痛苦。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没法做到这点。”但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某些事情的。“没法做”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走向堕落的征兆。事实上,没有任何谎言比“不能”更可笑的了。

一个雇主建议他的一个工人“为将来可能面临的艰难时日积攒点东西”。不久,雇主向他的雇员积蓄多少东西了。“老实讲,什么也没有,”雇员回答道,“我按你的建议去做,但昨天下了场很凶狠的雨,一切都冲走了——我酗酒去了!”

一个人在不依靠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就应当支撑他自己和他的家庭生活,这本来就是一个人自尊的起码体现。任何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立者都应当自尊。他是他自己那细小世界的中心。他的爱人、爱好、阅历、希望和担忧——这些对人来讲可说是微乎其微的东西,对他个人来讲多么地重要啊!它们影响着他的幸福、他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作为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因此,他不能仅仅是关注或完全只关注与个人有关的事情。

一个人若想行事公正,他就不仅应当为自己好好打算,也应当顾及到对别人的责任。他不应当把人生的目标定得太低,头老是往下看,而应当把人看作是造物主创造的“仅仅是略为低于天使的动物”。他应当想想更高的人生目的——想想他也拥有其中一部分的永恒利益——想想大自然和天意的伟大计划——想想造物主赋予他的才智——想想造物主赋予他的爱的力量——想想大自然为他提供的大地之家;这样想想,他就不会偏狭地仅仅只为他个人着想了。可怜的人啊,你是这两种永恒的核心,造物主早就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了。

因此,让每个人都尊重他自己吧——尊重他的身体、他的心灵、他的品格。自尊缘于自爱,它激发人们走向进步的第一步。它激发人们勇敢地站立起来,仰视天空,发展自己的才智,改善自己的境遇。自尊是绝大多数美德——清白、贞洁、敬畏、诚实、节制——的基石。偏狭自私地只为自己着想就是自我沉沦——有时甚至会堕落到臭名昭著的灾难的边缘。

每个人都可以帮助自己达到某种境界。我们并不是被扔到激流中任其沉浮的稻草;而是具有主宰行动自由的人,有逆流而上并勇立潮头的能力,能够为自己事先选定一条方向和道路。我们可以相互提升彼此的道德水平。我们应该珍惜纯洁的思想。我们应该乐善好施,我们可以生活得庄重而节俭。我们能够为不幸的日子事先作好准备。我们可以阅读好书,聆听明智的教诲接受大地上最圣洁影响的熏陶。我们可以高瞻远瞩,树立远大目标,为最高尚的目标而生活。

“爱自己和爱社会并不矛盾,而是相互统一的。”我们的一位诗人这样说过。改善提高自己的人同时也就是在改善提高世界。他就在给芸芸众生增加一位更加正直的人。而芸芸众生又是由每个人组成的,显而易见,如果每个人都改善和提高自己,其结果必将是整个社会也获得改善和提高了。

社会的进步是个人进步的结果。除非社会个体是纯洁高尚的,否则,整个社会就不可能纯洁高尚。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组成它的个体状况的复制品。所有这些话都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这些不言而喻的道理时常必要重复以加深人们对它的印象。

因此,在另一方面,一个已经改善和提高了自己的人又能很好地改善和提高那些与他交往的人们。他的力量开始增长,他的视野开始扩大。他对存在于别人身上的、需要救治缺陷就会看得更为清楚。在提高和改善他人方面他能提供更加积极主动的帮助。只要他自己已经尽了责任,那么,他就有更大的权力号召别人也履行同样的责任。

一个陷于自我放纵的泥潭中的人怎么可能成为社会进步的促进者呢?一个自身醉醺醺或肮脏的人怎么能教育别人去过克制和清白的生活呢?“医生,先治疗好你自己吧”就是一位邻居对医生的回答。

我们的讲话可以概括为这么几条主旨:在我们渴望社会的变革或进步发生之前,我们首先必须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我们必须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表现出真实才行。我们必须由自己的行为典范来教育自己。如果我们想改善别人,我们必须先改善自己。每个人都可以在他自身的行为中展示出这一效果。他可以从自尊开始做起。

人生的变幻无常是我们为未来的坏日子作准备的一个强大动机。这样做既是一个道德物和社会的义务,也是一个宗教的义务。

但如果任何一个人不是为他自己尽这项义务,而是刻意为他的家人尽这项义务,那么就毁弃了这一信仰,这比无神论者还糟糕。

人生的变幻无常这一道理的正确性可谓家喻户晓。即使一个最身强力壮和最健康的人也会被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或疾病给击倒。如果我们注意到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我们就不会认识不到人生的变幻无常就像残废的确定性一样。

我们常常听到一种哭叫声:“没有人会帮助我们吗?”这是一种垂头丧气、不可救药的哭喊。有时,它也是一种令人作呕的卑鄙自私的叫喊,特别是当这种叫喊声是来自那些通过自我克制、节制和勤俭本来可以轻易地自己帮助自己的人之时。

然而,很多人还未认识到美德、知识、自由和幸运都必须来源于他们自身。立法这一手段能为他们做的事情微乎其微:它不可能使他们就得节制、有才智和品行良好。大多数人基本不幸的根源可以说与国会通过的法律几乎不沾边。

挥霍浪费者嘲笑国会的立法。嗜酒如命者则对它满不在乎,断言宣称没有必要自我克制和作长远打算,把自己最终的悲惨结局归罪于别人。那些让“成千上万”的民众围着自己转的煽动家在这个问题上更是坏得完全离了谱。他们不是尽力去教育他们的大批听众去养成节俭、克制和自我修养的习惯,反而鼓励听众继续喊叫:“没有人会帮助我们吗?”

这种叫喊会使心灵变坏。帮助就存在于他们自己身上,他们天生就是用来帮助自己和提高自己的。他们必须自己拯救自己。那些最穷苦的人都做到这点,为什么其他人就做不到这点呢?勇敢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能征服一切,无坚不摧。

在表达前面那些观点时,我们也绝非是在提倡养成吝啬鬼、苦行僧的赤贫生活习惯;因为我们厌憎小气鬼、守财奴、悭吝鬼。我们所要表达的主旨无非是人们应该替环境污染来作打算,做准备;他们应该在衣食丰足的美好时期里为将来有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的谁也无法避免的坏日子作些准备;他们应该为免于将来的赤贫匮乏而积攒储备一些东西,就像枯水期修好防洪堤一样,并坚信哪怕是点滴的积累都有可能在自己年老时能派上大用场,既维持老年生活,维护自尊,又有增进他们的个人舒适和社会的健康。

节俭绝不是与贪婪、高利贷、吝啬和自私同流合污的行为。实际上,它恰恰是这些性情的对立物。它意味着节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人格的独立。节俭要求金钱被灵敏用而不被滥用——它必须是通过诚实手段获取并精打细算地花费它。这样的节俭,并不是为了要将金钱藏入金库,也不是为了要有仆人服务;而是为了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不受别人的奴役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