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行动的作为(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20327800000017

第17章 把握时机铸造辉煌(3)

美国金融大亨摩根就是一个善于在风险中投机的人。J·P·摩根诞生于美国康乃狄格州哈特福的一个富商家庭。摩根家族1600年前后从英格兰迁往美洲大陆。最初,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又开了一家大旅馆,既炒股票,又参与保险业。可以说,约瑟夫·摩根是靠胆识发家的。一次,纽约发生大火,损失惨重。保险投资者惊慌失措,纷纷要求放弃自己的股份以求不再负担火灾保险费。约瑟夫横下心买下了全部股份,然后,他把投保手续费大大提高。他还清了纽约大火赔偿金,信誉倍增,尽管他增加了投保手续费。投保者还是纷至沓来。这次火灾,反使约瑟夫净赚15万美金。就是这些钱,奠定了摩根家族的基业。摩根的父亲吉诺斯·S·摩根则以开菜店起家,后来他与银行家皮鲍狄合伙,专门经营债券和股票生意。

生活在传统的商人家族,经受着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年轻时便敢想敢做,颇富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1857年,摩根从德哥廷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为商行采购鱼虾等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时,他下船在码头一带兜风,突然有一位陌生白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买咖啡吗?我可以出半价。”

“半价?什么咖啡?”摩根疑惑地盯着陌生人。

陌生人马上自我介绍说:“我是一艘巴西货船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一船咖啡,可是货到了,那位美国商人却已破产了。这船咖啡只好在此抛锚……先生!您如果买下,等于帮我一个大忙,我情愿半价出售。但有一条,必须现金交易。先生,我是看您像个生意人,才找您谈的。”

摩根跟着巴西船长一道看了看咖啡,成色还不错。——想到价钱如此便宜,摩根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这船咖啡。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给邓肯发出电报,可邓肯的回电是:“不准擅用公司名义!立即撤销交易!”

摩根勃然大怒,不过他又觉得自己太冒险了,邓肯商行毕竟不是他摩根家的。自此摩根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开自己的公司,做自己想做的生意。

摩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在伦敦的父亲。吉诺斯回电同意他用自己伦敦公司的户头偿还挪用邓肯商行的欠款。摩根大为振奋,索性放手大干一番,在巴西船长的引荐之下,他又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摩根初出茅庐,做下如此一桩大买卖,不能说不是冒险。但上帝偏偏对他情有独钟,就在他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便出现了严寒天气。一下子使咖啡大为减产。这样,咖啡价格暴涨,摩根便顺风迎时地大赚了一笔。

从咖啡交易中,吉诺斯认识到自己的儿子是个人才,便出了大部分资金为儿子办起摩根商行,供他施展经商的才能。摩根商行设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建筑里,这个位置对摩根后来叱咤华尔街乃至左右世界风云起了不小的作用。

这时已经是1862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

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对南方展开全面进攻。

一天,克查姆——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摩根新结识的朋友,来与摩根闲聊。

“我父亲最近在华盛顿打听到,北军伤亡十分惨重!”克查姆神秘地告诉他的新朋友,“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对经商极其敏感的摩根立时心动,提出与克查姆合伙做这笔生意。克查姆自然跃跃欲试,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摩根:“我们先同皮鲍狄先生打个招呼,通过他的公司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购买四五百万美元的黄金——当然要秘密进行;然后,将买到的黄金一半汇到伦敦,交给皮鲍狄,剩下一半我们留着。一旦皮鲍狄黄金汇款之事泄露出去,而政府军又战败时,黄金价格肯定会暴涨;到那时,我们就堂而皇之地抛售手中的黄金,肯定会大赚一笔!”

摩根迅速地盘算了这笔生意的风险程度,爽快地答应了克查姆。一切按计划行事,正如他们所料,秘密收购黄金的事因汇兑大宗款项走漏了风声,社会上流传着大亨皮鲍狄购置大笔黄金的消息,“黄金非涨价不可”的舆论四处流行。于是,很快形成了争购黄金的风潮。由于这么一抢购,金价飞涨,摩根一瞅火候已到,迅速抛售了手中所有的黄金,趁混乱之机又狠赚了一笔。

这时的摩根虽然年仅26岁,但他那闪烁着蓝色光芒的大眼睛,看去令人觉得深不可测;再搭上短粗的浓眉、胡须,会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的人。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摩根家族的后代都秉承了先祖的遗传,不断地冒险,不断地投机,不断地暴敛财富,终于打造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摩根帝国。机会常常有,结伴而来的风险其实并不可怕,就看你有没有勇气去逮住机遇,敢冒风险的人才有最大的机会赢得成功。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成大事者会不经过风险的考验。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去冒风险,又怎能把握住人生的关键呢。

机会稍纵即逝,犹如白驹过隙,当机会来临,善于发现并立即抓住它,要比貌似谨慎的犹豫好得多,犹豫的结果只能错过机遇,果断出击是改变命运的最好办法。

1975年初春的一天,美国亚默尔肉食加工公司的老板正躺在沙发上看报纸,突然,一则短讯让他双眼圆睁:

“墨西哥将流行瘟疫。”

这位老板立刻推测,如果墨西哥有瘟疫,必定从加利福尼亚和德克萨斯两州传入美国,而这两州又是美国肉食供应的主要基地。这两地一旦瘟疫盛行,那么全国肉类供应必定紧张。

于是,在证实了这个消息的可靠性之后,他倾囊购买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的生猪和牛肉,并及时运往美国东部。

不出所料,从墨西哥传来的瘟疫蔓延美国西部几个州。美国政府立即严禁这些州的食品外运。于是美国全境一时肉类价格暴涨,肉类奇缺。

亚默尔公司数月内净赚900万美元,一时占尽风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进退之间不能把握时机者,必将一事无成,遗憾终生。而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做个有准备的人要在平时就做个有心人,这样才会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命运,才会比别人收获得更多。那些平常无心的人,对一切事都放任自流,必然会错失许多东西。

生活就是这样,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与其说她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不如说有准备的人善抓机遇,亚默尔公司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对那些随遇而安的人来说,机会在他面前出现时,他也把握不住。

行动不一定要万事俱备

想好了再做,表面上看是行之有法,但有些事只能边做边思考,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

许多人平庸一生,是因为他们一定要等到每一件事情都百分之百的有利、万无一失以后才去做。当然,我们必须追求完美,但是人间的事情没有一件绝对完美或接近完美。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完美以后才去做,只能永远等下去了。

吉恩快四十岁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份安定的会计工作,一个人住在芝加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结婚。他渴望爱情、友谊、甜蜜的家庭、可爱的孩子以及种种相关的事。但是每一次临近婚期时,吉恩部因不满他的女朋友而作罢(那就是说,在犯下可怕的错误之前还来得及补救)。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两年前吉恩终于找到梦寐以求的好女孩。她端庄大方、聪明漂亮又体贴。但是,吉恩还要证实这件事是否十全十美。有一个晚上当他们讨论婚姻大事时,新娘突然说了几句坦白的话,吉恩听了有点懊恼。

为了确定他是否已经找到理想的对象,吉恩绞尽脑汁写了一份长达四页的婚约,要女友签字同意以后才结婚。这份文件又整齐,又漂亮,看起来冠冕堂皇,内容包括他所能想象到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其中有一部分是宗教方面的,里面提到上哪一个教堂、上教堂的次数。每一次奉献金的多少;另一部分与孩子有关,提到他们一共要生几个小孩、在什么时候生,等等。

他把他们未来的朋友、他太太的职业、将来住在哪里以及收入如何分配等等,都不厌其烦地事先计划好了。在文件末尾又花了半页的篇幅详列女方必须戒除或必须养成的一些习惯,例如抽烟、喝酒、化妆、娱乐等等。

准新娘看完这份最后通牒,勃然大怒。她不但把它退回,又附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普通的婚约上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条,对任何人都适用,当然对我也适用。我们从此一刀两断!”

当吉恩向卡耐基诉说这段经历时,还委屈地说:“看,我只是写一份同意书而已,又有什么错?婚姻毕竟是终身大事,我不能不慎重行事啊!”

吉恩真是大错特错。他可能过分紧张,过度谨慎,但不论是婚姻,或是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不能过于吹毛求疵,以免你所订的每一种标准都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吉恩先生处理婚姻问题的做法,跟他对待工作、积蓄、朋友等等事情的态度都很相像。、成大事者的人物并不是在问题发生以前,先把它统统消除,而是一旦发生问题时,有勇气克服种种困难。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完美要求必须折衷一下,这样才不至于陷入行动以前永远等待的泥沼中。当然最好是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那种大无畏的精神。

为避免“万事俱备以后才行动”所引起的重大损失,下面两条原则可以作为参考:

一是发生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绝对不能畏缩。

成大事者的人物并不是行动前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而是遭遇困难时能够想办法克服。不管从事工商业还是解决婚姻问题或任何人生问题,一遇到麻烦就要想办法处理,正像遇到桥梁时就要跨过去一样自然。

我们无论如何也买不到万无一失的保险。所以当你制定一项计划时,不要瞻前顾后,而要下定决心去实行你的计划。

行动本身会增强信心,不行动只会带来恐惧。

二是要预料种种困难。

因为每一个冒险都会带来许多风险、困难与变化。假设你从芝加哥开车到旧金山一定要等到“没有交通堵塞、汽车性能没有任何问题、没有恶劣天气、没有喝醉酒的司机、没有任何类似的意外”之后才出发,那么你什么时候才出发呢?你永远走不了的。当你计划到旧金山时,先在地图上选好行车路线,检查一下车况以及其他需要尽量排除的意外。这些都是出发前需要准备的事项,但是从理论上说,你仍无法完全消除所有的意外。但你还是要动身,必须如此。

发现机会就不放手

成功者眼光敏锐,及时发现机会,把握时机,发挥优势,进退自如,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提起卡西欧(CASIO),中国的许多消费者恐怕都知道它是日本一家大电子公司的产品牌号,卡西欧正是被日本人称为计算机之王的樱尾四兄弟所创办的樱尾计算机有限公司的产品。

樱尾计算机有限公司创业之初是一个只有十几名员工、50万日元资金的小型企业。樱尾四兄弟抱着“开发即经营”的思想,从1947年决定研究电子计算机,历经失败的磨难,到1955年才终于完成了“直列程式核对回路”计算机的设计。1956年樱尾计算机有限公司才正式宣告成立,1957年12月举行了“卡西欧14-A型”计算机的发表会,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件产品。不久,“卜西欧14-A型”以它的独特的表示方式、较快的演算速度、简单合理的操作程序、自动累计功能等特点,赢得了顾客,樱尾四兄弟的创业之路从此尊定了坚实的基础。

“14-A型”诞生后,他们又行后开发出,“14-B型”和“301型”计算机投放市场,取得了比较好的经营效来。这时樱尾公司遇到了最强劲有力的竞争对手——声空公司。1964年由声空公司推出的台式电子计算机,一鸣惊人,震惊世界,产品极为畅销,所向无故,樱尾公司的销售额急剧下降,库存日益增多。恰在这时,他与他的总代理内由洋行在如何改进销售上各持已见,导致最后的分道扬镳。

面对种种困难,樱尾四兄弟没有屈服、气馁,他们在寻找对付声空的秘密武器。最后,他们选择了继续开发新产品,并积蓄自己的力量,以此来对付声空的竞争思路。他们专门成立了电子技术研究部,1965年“卡西欧81型”、“卡西欧电晶体”、“计算机001型”先后能过试销,爱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试销的成功,增强了樱尾公司上下的信心,鼓足了与声空公司较量的勇气。

樱尾公司始终没有放松新产品的开发。1964年7月,他们按照国际商用规格开发新产品“卡西欧101型”计算机,使他们悄悄地叩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西德、瑞士及澳大利亚成立经销处,在瑞士专门成立了樱尾公司驻欧洲办事处,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卡西欧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