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心灵鸡汤全集(白金版)
20332000000044

第44章 谦逊坦荡,与人为善(6)

大凡每一位成功者都是由自己开始,因为成功者实行积极思维,在他的心中总是想着“怎样改变才会比现在更好”,而失败的人却总是想着“怎样做才能维持现状”。成功须由大家来推进,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互助合作的时代,要成功就需要有别人的参与。所以,每一位胜利者在成功的道路上都珍视人际关系,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每一位成功者一定不会为了赞扬一个客人而去贬低另外一个客人,因为拿一个人去与另外一个人比较的人会同时失去这两个人对他的爱和信任。

成功者相信:人人都有成功的权利。所以,成功者很重视调动其他人的积极性。凡事自己干或把功劳全部归于自己的人,是当不了杰出人物的。

有许多荒唐的说法,认为只有有钱的人才能成功;只有力气大的人才能成为举重冠军;只有漂亮的人才能得到所希望的一切……我们当中很多人都由于这些说法对自己产生了误解,其实这是不对的。

事实上,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都有许多人克服了身体上严重的障碍而成为成功者: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又是聋子,却学会了读书写字,最后成为杰出的作家。她到拉德克利夫去上学,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来,她到处游历,通过写文章和演讲宣传盲童应当有受教育的机会,成年盲人应当有学习技术和就业的机会,为盲人的公益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土鲁斯·劳特雷患侏儒症,身体畸形,但是他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被誉为印象画派的大师之一。他虽然身体矮小,如今却被视为伟人,至今他的作品仍被广为传颂欣赏。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创作了伟大的作品《命运》交响曲……

这些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然而,他们克服了障碍,获得了成功。我们可以很直接地推断,假如他们把自己富有创造性的宝贵光阴花费在怨天尤人上,他们就决不会获得任何成就,而只能日渐衰老地度过平凡的一生。

不要以为上面所说人的成功是真正的成功,是大的成功。成功没有大小之分,不一定非是大事才能称为成功,每一件小小的工作完成,都是成功。只要你在这一过程中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自己给予自己的肯定,而不是长久满足于某件事情的完成上,你都是成功者。

所以,成功的人都知道,他们所依据的法则并非由命运来决定一切事物,相信事情的开始和问题的解决都不是偶然的。

只有见识浅薄的人才会相信命运,而睿智坚定的人却相信他们的信念。

死要面子活受罪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面子”这个东西,人人都爱。因为,它总是与一个人的人格、自尊、荣誉、威信、影响、体面等联系在一起。

一个人一旦被辱及了“面子”,那真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所以,与人相处,一定要给对方“面子”。因为,如果你伤了对方面子,那么你将会遭受最猛烈的回击。一位外国学者说:“为了保持体面,在中国人中产生出外国人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出来的‘面子’经。‘好面子’是一种抬高体面;‘失面子’是一种失去体面,失去面子就等于精神上的死;不要面子就是不去构筑体面。不论什么样温顺善良病弱的中国人,为了‘面子’可以同任何强者搏斗。当‘面子’受到损害而无力恢复时,会表现出相当的高傲,因为表现不出这种高傲而激愤而死者不计其数。”

“面子”也是不能被撕破的。撕破“面子”,就意味着抛弃了一切做人的尊严。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家伙,真是撕破了脸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意思是说,一些人已经连做人的起码要求都不要了,做什么事情都是不会感到惭愧的。所以,骂人最解恨的要数骂“不要脸”,被骂的也最怕被别人骂“不要脸”。

可见,人不能不要“面子”,否则他就难以生存在社会当中,然而,人也不能将“面子”作为一个“包袱”来背着,这样的生活过于沉重、压抑,甚至痛苦。“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一些人为了“爱面子”甚至可以忍受任何痛苦,即使受罪也无所顾忌了。

譬如,有的人原本很穷,却“死要面子”,“勒紧裤腰带”与人比阔。有的人,为“死要面子”,四处吹嘘自己如何如何“有能耐”、“能办事”,无限夸大自己的所谓“后台”是怎样怎样的“硬”。有的人明明意外成功,明明是自己“喜出望外”,激动异常,却“死要面子”,故作“深沉”,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有的人为了“面子”,犯了错误“死不认账”,即使被揭穿也要死撑到底,甚至要倒打一耙,推卸错误……既然“面子”对一个人如此重要,那么,给对手最猛烈的回击就是想方设法在各个方面使对手的“面子”丢得干干净净。很多人为回击对手,使对手“丢面子”,往往采取“一报还一报”,恶意攻击、侮辱,或直接或间接,或公众场合或私下。但这样做往往容易反过来损害自己的“面子”,这是一种下下策。聪明的人决不会这样做。聪明的人往往给对手很足的“面子”。他要一顶高帽,我就送他一顶甚至十顶,让他飘飘然不知自己是谁,自高自大起来的时候自有人收拾他,这叫“借刀杀人”。

如今,市场经济的法则不是教人不要面子,而是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求人人都要讲究“面子”,有“诚信”,否则,谁都不会是赢家。然而,也不能太在乎“面子”,否则,吃亏、受罪的总是你。

为难自己一下

人需要不时地给自己施加一点压力,为难自己一下,否则就会渐渐地在惰性的坟墓中死亡。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说的是在干事情时,得先切断自己的退路,把自己逼到一个无法回头的地步,这样才能摒弃各种杂念,全力以赴去干,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虽然这样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开始,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别无选择”,意味着困难,“万事开头难”,但幸运的是,这种时候我们取得成功的希望就会更大。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就会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我们想自己的过去、现在,也憧憬着未来。我们给自己列出一个个美好的计划:明天开始看英语书,明天要开始坚持跑步,明天要去看望多日不见的父母,明天……但是第二天,一切好像又回到以前,订给自己的美好计划仿佛烟消云散。一天又一天,我们的计划换了又换,只是都从来没有实施过。有时,就连自己都纳闷: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我是个不守信誉的人?我该怎么办?

其实,美好的愿望之所以不能实现,不是由于自己缺乏信心,而是由于自己缺乏一个“开始”,缺乏义无反顾干下去的坚定信念。没有开始,就是说你还可以选择后退,可以选择放弃。尤其在面对一个艰难的任务时,常常是还未开始就已经放弃。能不能开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要达到个人的目标,制订计划、确信希望在前面是一回事,致力于行动则是另一回事。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当你没有开始时,思前想后,牵肠挂肚,很多东西都在扯着你,使你不知如何是好。而当你迈出脚步,哪怕只有一步,力量与信心就会随之而来。

那么,何不适当地为难自己一下呢?试着把你的帽子扔到墙那边去,你会看到,为了要把帽子捡回来,你只有想方设法到墙那边去。这只是一个小试验。面对一堵难以逾越的墙,如果你迟疑不决,你就会逐渐动摇乃至放弃;如果你把自己的帽子扔过墙去,墙的那一面就有了你的牵挂,你就会打消一切疑虑,想方设法到墙的另一面去。这就是为难自己一下的目的:竭尽全力想办法,改变目前的处境,为自己辟出一片新的天地。早就想整理整理零乱的屋子,可就是没有去做,一天一天过去了,屋子仍是凌乱不堪。直到有一天,当不小心摔碎了一个杯子,弄得满地玻璃渣,于是才不得不收拾碎玻璃片,当然,随即也整理了屋子。这是无心中为难了一下自己。王先生和妻子买了一套二手房,住进去还算满意,只是他们觉得原来房主在卧室垒的一堵墙非常碍事,并且挡住了屋里的光线,他们一直打算拆掉这堵墙,但都嫌麻烦没有动手。这天,7岁的外孙毛毛和妈妈来,小外孙听到奶奶在唠叨这事,拿起锤头砸在墙面上,墙面被砸出一个洞,然后对奶奶说:“墙坏了。”明媚的阳光从此也照进了卧室。

不要只为难自己,而不采取行动。没有行动,再美好的计划也只是“空中楼阁”,没有迈出第一步,再简单的事情都是空。

你在乎嫉妒吗

何谓嫉妒?嫉妒就是害“红眼病”,就是当一个人发现其他人在某些方面(如金钱、才能、地位、名誉甚至爱情等)比自己强时,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感受,如难受、不舒服、烦恼、痛苦、怨恨,从而竭力想超过他人,甚至破坏他人的心理状态。

比如看见别人的在某一个领域获了大奖,或在技术上比自己高出一筹,或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就会既羡慕又不服气,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或超过他。有这样的嫉妒心对于自己和社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不要太在乎别人的嫉妒。但这只是嫉妒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如由嫉妒而使坏,去诋毁和阻拦别人,自己达不到别人也休想,这样的嫉妒就有点可怕了。这种情况下,嫉妒就成了灾难的根源。

三国时的周瑜,就是一个例子。他嫉妒诸葛亮的智谋,三番五次难为诸葛亮,诸葛亮每逃离一次嫉妒的迫害,就使周瑜的嫉妒增加一分,周瑜最终因为嫉妒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成语“一桃三士”,讲的是皇帝赐予三个大臣一个桃子,三个人都想把桃子据为己有,互不相让,于是决定以决斗定胜负,最后,三人都死于对方的剑下。

人们通常以为,嫉妒是女人的专利,其实不然,男人同样是嫉妒的受害者。女人容易嫉妒,但女人也容易消除嫉妒,并且当女人嫉妒的对象遭到厄运时,女人会转而同情他;男人的嫉妒则像不断蔓延的毒藤,甚至会使他们失去理智,以报复来平衡自己被扭曲的心。

那么,我们会嫉妒什么样的人呢?亚里士多德有这样一段非常直白地说明:我们嫉妒那些在时间、空间、年龄或声望方面接近我们的人,也嫉妒与我们竞争的对手。我们不会嫉妒那些生活在一百年以前的人,那些未出生的人,那些死人,那些在我们或他人看来,远低于或高于我们的人。我们恰恰嫉妒那些和我们有相同奋斗目标的人。

人人都有嫉妒之心,但并非任何人都会被嫉妒所伤,只有那些虚荣心极强、心胸狭窄和贪婪的人,有一定位子又唯恐下级超过自己的人,思想偏执、“夜郎自大”的人,好胜心过盛却存有不良动机的人……只有这些过于嫉妒的人,才会为嫉妒所伤。

我们嫉妒别人,也会被别人嫉妒。别人的嫉妒,是从反面证明了自己优秀或者卓越。不要被嫉妒打倒,如果别人的嫉妒就能把你打倒,这说明你虽然可能是优秀的,却不是最优秀的,尤其是在意志上。

对待嫉妒,要有好的心态和正确的应对方法。如果面对的嫉妒是恶意的中伤,最容易做出的也是最下策的反应就是反唇相讥。因为这样,你会因为别人的无聊,而使自己也变得无聊,上了别人的圈套。智者的做法是:“我不如你,这是现实,但是,我可以努力,增强自己的知识和本领,在不久的将来超过你。”

冯骥才写过一篇关于富人区的故事,提到了不同人的嫉妒心态。

刚到美国,一位美国朋友陪他去富人区观光。看着那些千姿百态的房子和庭院,个个幽雅、宁静、舒适,恍若人间天堂。冯先生问身边的美国朋友:“你们看见富人们住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里,会不会嫉妒?”这位美国人惊讶地看着他说:“嫉妒他们?为什么?他们能住在这里,说明他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将来我也遇到好机会,我会比他们住得还好!”这是一个标准的“老美”式答案,美国人很看重机会。后来冯先生去日本,日本朋友也热情地陪他去看富人区。冯先生又问日本朋友同样的问题,这位日本人想了想,回答道:“不会的,如果一个日本人见到别人比自己强,通常会主动接近,以便把他的长处学到手,再设法超过他。”日本人真厉害!

也可能是文化差异的缘故,相同的嫉妒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嫉妒是人类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一种微妙的情感,强烈而又隐蔽,即使你不愿意承认,它也会时不时地表现出来,但这并不见得是件坏事。

骄傲是灭亡的先导

桌上有一只存钱罐和一张白纸。一天,存钱罐挺了挺装满硬币的肚子,装出一副大款的腔调说:“哎呀,白纸先生,你一无所有,难道不感到空虚吗?瞧我,肚子里有了钱可实在多了。”白纸说:“我并不感到空虚,因为我的未来是会很充实的。”存钱罐听了,露出一丝不屑的笑。

一会儿,主人回来了,他很高兴,提起笔在白纸上写下了两行精美的字,然后裱成条幅挂在书房里。来往的客人见了这幅书法作品,无不啧啧称赞。后来这幅书法作品成了传世珍品,成了国家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品。而那只存钱罐却早就被书法家的孙子为了取硬币而给砸碎了。

骄傲是灭亡的先导,自夸是垮台的开始。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一味孤芳自赏,自吹自擂,结果事事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