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20332100000016

第16章 中国军史谜团(5)

那么明军为何被打败呢?有人说是因为明军对后金军的作战能力估计不足,对对方的情况一无所知,盲目行动,准备不充分,最终并没有达成分进合击的战略目标,反而被对方各个击破。还有人说是主力部队孤军深入,得不到有效的补给,最终全军覆没,打乱了整个战局的部署,更使后来南北两路军陷入被动境地,这为后金军从容转移兵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明军创造了有利战机。也有人说明军盲目自大,在作战之初,便将自己的作战意图泄漏给对方,这也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许并不是某一个原因造成了明军溃败,而是综合的原因。不管如何,明军在此战役中惨败而归,从此江山迅速被清朝践踏和控制。

太平天国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导言: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一路斩将杀敌,所向披靡。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便将太平天国定都于此。定都天京(即南京)后,太平天国立即组织了西征和北伐,但是北伐只派了两万多人,由于兵力太少,北伐最后宣告失败,许多优秀的将领也战死在这次北伐中。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认为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太平天国为何只派两万多人去征服北方呢?1853年,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后,在派兵西征的同时,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从扬州出发乘船到浦口登陆,率九军22500多人北上。并派朱锡琨、许宗扬、黄益芸为北伐后续梯队,任务是攻占天津,等待援军,攻陷北京。但后续梯队在浦口上岸后误走六合,未跟上前面主力部队。这支部队在当地宿营时发生大火,死伤惨重,黄益芸丧生,朱锡琨逃生后与林凤祥会合,许宗扬则返回天京。北伐军从扬州出发后,途经安徽的临淮关和凤阳府,最后经亳州于六月进入河南。北伐军攻陷河南的归德府,夺得火药2万多斤及铁炮无数,但粮草不足。北伐军本欲于归德府北四十里的刘家口抢船渡过黄河,但清军已将船只收泊北岸并全部烧毁。北伐军只得继续西进,经陈留县、朱仙镇、中牟、郑州,最后到达巩县的汜水口渡河。因船少人多,尚未渡尽清军已追到。未渡河的后续部队约3000人被迫南归,经湖北回到安徽,并入西征部队。渡河的北伐军自6月起围攻怀庆府(今河南沁阳市),经50多日仍未能攻下,只好放弃。然后进入山西,经平阳府、洪洞县折往东趋屯留、黎城再由太行山入武安、涉县向直隶挺进。于8月28日攻克直隶重镇临洺关,京城震动,逃离北京的居民不下3万家。清廷一方面增强北京周围的兵力,也做了必要时撤出北京的准备。

因清军扼守保定,北伐军乃从深州乘虚而东,打算经沧州、静海从东面攻取北京。但这一带此时洪水泛滥,使北伐军无法再前进。一直到年底时,北伐军约4万人都还停留在天津附近的静海和独流附近,从而给清政府得到调动军队的时间。由于北京一带清军比北伐军多出数倍,加上北伐军以南方人为主,未习惯北方寒冬,令北伐军处于劣势。1854年初因粮尽,北伐军被迫南撤。当北伐军在静海受阻时,派人潜回天京请求援军,天京派曾立昌、许宗扬和陈仕保等率领7500人北上增援。援军在1854年3月渡过黄河,沿途吸纳了不少新兵。4月间,援军到达山东临清州,不久因为新兵不听号令而溃败,曾立昌只好向南撤退,他和陈仕保先后战死,许宗扬得以身免回到天京,被收入东牢。林凤祥、李开芳的部队在3月间退至阜城,吉文元在该地战死,再南退至连镇(今河北东光县内),林凤祥闻知援军到达山东,派李开芳分兵迎接援军。在李开芳会合援军前,援军已经溃散,李开芳只好固守山东高唐州。天京当局曾经命秦日纲率领第二支援军北上,但在安徽舒城为清军击败,被逼折返。

清军分别在连镇和高唐州围困北伐军,两地的北伐军无法联络,坚守多月后,因粮尽而逐渐不支。1855年3月,清将僧格林沁攻下连镇,林凤祥受伤被俘,不久被押到北京处死。僧格林沁率兵到高唐州,李开芳知道林凤祥已全军覆没,从高唐州突围至冯官屯,又被清军围困,不久被俘,6月在北京被处死。宣告北伐失败。

太平军北伐是太平天国派兵挺进华北,企图攻取北京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李秀成将其归为太平天国覆灭的原因之一。但是北伐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太平天国的将领李秀成在其《李秀成自述》中认为是由于兵力不足,根本无法实现制定的目标。

中国近代史学者郭廷以在他的《近代中国史纲》中认为失败的主因有二,其一为兵力不足,且为步卒,不利于平原作战,难敌清将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其二为南北语言隔阂,北人性较持重,附和者不多,不似在两湖之时,从者动以万计。

第三种观点认为北伐是重大决策失误,不仅断送了太平军的许多优秀将领,也削弱了西征军的实力,使得西征波折重重,未能及早消灭湘军。还有人说太平天国仅以2万余人北伐,反映了当时主政的东王杨秀清的偏安心态。他曾在1852年说:“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击,循江而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而据为根本。然后遣将四出,分扰南北。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我可有也。”

第四种观点认为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在攻占南京后,对革命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贸然派出2万余精锐,深入华北,谋取北京,结果陷入清军重围;加之后援部队派出过迟,且于中途溃散,北伐军遂失去了突围南返的希望。

虽然北伐失败了,但不少人认为北伐运动使北伐军深入清朝统治中心地区,打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牵制了清政府的注意力,为同时进行的西征和1856年的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北伐失败被看成是太平天国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何一直连连取胜的太平军只派2万多人去北伐,妄图推翻清朝统治呢?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骄傲轻敌,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了太平军北伐的失败?这些问题相信有一天会有明确的说法。

古代战争中的方阵是谁发明的

导言:古代行军打仗最常用的阵形就是方阵。它可分可合,可大可小,十分机动灵活,增强了军队的作战力量。那么,方阵是谁最先使用和发明的呢?有人说在黄帝时代就出现方阵的雏形了,方阵当然是由黄帝发明的。也有人说方阵出现在周朝,还有人说方阵形成于春秋时代。在古代作战中通常采用方阵队形,它是把参战部队按照作战要求排列的阵式,以伍或队为基础,组成包括中军、左拒(矩)、右拒(矩)在内,形成方形或长方形。根据作战规模的不同,可大可小,最大的方阵可达到万人以上。又可根据作战情况的不同进行组合,能分能和,有人形容为“分如掣电,合如乌云”。方阵充分体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的古代军事思想。那么,这种影响深远的方阵到底是何人何时创建的呢?

一种看法认为方阵产生于黄帝时代。据《李卫公问对》记载,方阵为黄帝创造。“黄帝兵法,世传握奇文”,“考其辞云:四为奇,四为正,余为握奇。奇,余零也。”“其形井字,开为九焉,五为阵法,四方闲地。”这种“握奇阵”就是指将军队分成八个小方阵,四正四奇总为八阵,按井字形、环形配置,大将居中掌握,称为“握奇”。部队环卫前后左右,形成八个活动区。只要一方受难,其他几方都可以过来援救。李卫公认为,黄帝创立的这种方阵是阵的最初形式。据说诸葛亮的八阵图就在这种八行方阵中演变过来的。

也有人认为黄帝所创的这种方阵最早来源于黄帝所建立的“丘井之法”(八家为井,十六井为丘),但“丘井之法”并没有用于实际的战争中。传说黄帝和炎帝曾在阪泉发生过战争,在《史记·五帝》中记载:黄帝“教熊罴貔貅驱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有人指出文中的猛兽实际上是指以动物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而从记载来看,当时并没有裂成方阵。而黄帝与蚩尤也曾发生过大战,蚩尤率领部落和黄帝率领的部落大战九天九夜,最后黄帝在神的帮助下战胜了蚩尤。在这场战争中,黄帝是否曾经用方形布阵,由于缺乏史料,还无法得知。

第二种看法认为方阵在周朝时出现。据明代何良臣在《阵纪》中记载,方阵是周代齐国的始祖吕尚(姜太公),改变黄帝的握奇阵,“画为九区,方诸井字,而作三才五行阵也”。何良臣认为,这种阵是按井字形画为九个方阵,前为天阵,后为地阵,左右为人阵,名为三才;按金木水火土结构,土居井字形中央,其他分居四角,称五行阵。三才、五行实为一阵,交战时可布奇兵,奇正能互相变化使用,出奇制胜,进退无常,变化多端。传说姜子牙在辅佐周武王灭商的时候曾经用过此阵。另一说是在灭商的战争中逐渐形成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方阵是在军队普遍使用金属兵器的春秋时期形成的。据《孙膑兵法》记载,方阵是军队使用金属兵器作战的基本队形。其基本单位是各基层单位组成的小方阵,由这些小方阵组成大方阵,形状可方可长。排列方法“必薄中厚方,居阵在后”,即中间兵力少,四周兵力多,机动部队位置靠后。中间兵力少可以虚张声势,四周兵力厚可以粉碎敌人,机动兵力靠后,可以灵活地使用。这时候的方阵,已经将智谋和力量糅合在了一起,上升到了比较高的阶段。有人认为方阵并不是随着金属兵器的出现和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因为虽然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铜兵器,但其战斗力和使用人数并不多,到了春秋时期,铜兵器在种类和形状上都有所发展,而且春秋时期战争频发,参战和使用铜兵器的人数就大量增加。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战争统治者就要布置最能发挥和增强战斗力的阵形,方形阵此时就是最好的选择,由此,方形阵才产生。

上述三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难以取舍,方阵究竟形成于何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国骑兵始于战国时期吗

导言:骑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早。骑兵是由一群经过长期训练,能在马背上作战的士兵组合而成的。他们能快速地打击对手,也能在战况不利时迅速撤退,脱离战场。我国是世界上较早拥有骑兵的国家之一。骑兵是陆军中乘马执行任务的部队、分队。他们既能乘马作战,又能徒步作战。通常担负正面突击、迂回包围、追击、奔袭等任务。历史上骑兵曾经是陆军的主要作战兵种。“中华民国”时期,骑兵最多时达20多个师。那么,我国的骑兵始于何时呢?

一种观点认为骑兵开始于战国。主要依据是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据《战国策·赵策二》记载赵武灵王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穿胡服,建立骑兵,“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在《史籍·赵世家》也有记载:赵武灵王为了推行胡服骑射,对朝中大臣进行说服工作。他分析说:“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恐有一天会遭这些国家的入侵。”所以他希望赵国臣民“胡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三胡”是我国北方地区靠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部落的泛称,善于骑马射箭。他们经常侵扰赵国的边境,而赵国的军队主要是战车。马拉战车是军队的主力,其冲击力和速度超过步兵,却因道路所限难入山地丘陵,呆板的车战、步战使军事机器运动迟缓。赵武灵王看到胡人穿短衣长裤骑马便捷,于是他决心学习胡人,建立骑兵,进行军事改革。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骑兵开始于春秋、战国之交。《战国策·赵策一》记载:晋出公二十年(455年),晋卿知伯,联合了韩、魏两家准备攻击赵襄子,赵为了应付他们的联合进攻,接受了张孟谈的建议,先退晋阳防守。于是派了延陵王(生)将车骑先之晋阳布置。文中所说“车骑”就是指车兵和骑兵。由于那时骑兵的数量还比较少,所以常常是车兵和骑兵混合使用。

阎铸在1986年写的《我国骑兵的诞生和发展》一文中也说:“这里将车骑并提,表明已是一个独立的兵种。赵襄子是赵武灵王的七世祖,与武灵王相隔一百多年。不仅有力地驳斥了引进骑射的说法,也动摇了他首创骑兵部队的论断。”另外,在《吴子兵法》也有有关骑兵的记述:“……此非车骑之力,圣人之谋也。能备千乘万骑,兼之徒步,……”这里的“车骑”和“千乘万骑”自然也将骑兵包含在内。而《吴子兵书》比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要早一百年。

第三种观点认为骑兵开始于春秋。《韩非子·十过》中载,公元前636年,秦穆公使用骑兵部队送重耳去晋国夺取王位,“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晋,立为晋君。”这里的“畴骑”,就是秦国的骑兵部队。但也有人认为“畴骑”应解释为是指同一规格的马,认为不是骑兵。但这就不符合文字的意思了。秦国和晋国一直不和,秦穆公若帮助重耳去晋国夺取王位,需要的是军队,带的就该是有作战力的车兵、步兵、骑兵,而不是欢送的仪仗队。在《史记·晋世家》中记载的也是军队。还有的人认为在商代时就出现了骑兵。

我国的骑兵究竟在何时才出现的,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